從世界角度看中國“抗疫”的局氣和骨氣

从世界角度看中国“抗疫”的局气和骨气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間,有一部熱播電視劇陪伴著我們,那就是《新世界》,講述的是勝利和平解放北平前夕,老北京城裡的那些人、那些事。北平城裡的人們並不知道哪天解放,正像我們也不知道,哪天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但是大家都知道,勝利終將到來,而且離我們越來越近。這次勝利將永遠銘刻在史冊上,後人將會知道,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我們曾打過這麼一場硬仗。

从世界角度看中国“抗疫”的局气和骨气

從世界範圍看,中國“抗疫”成功也將是全世界的重大勝利,因為大家都是一家人,傳染性疾病是人類共同的敵人。中國是疫情最重的國家,也是能對其他國家發揮較大能力的大國,中國的表現、成績,對世界的信心、勝利極為重要。就如同老北京話講的,中國認“理兒”——正直、講原則,中國仗義——走心、有感情,中國既局氣,又骨氣。這樣的中國,必將不負眾望。

从世界角度看中国“抗疫”的局气和骨气

中國,局氣!

可能有人對“局氣”二字不熟悉,這是北京老話兒,什麼意思呢?說的是一個人明事理、講道理、守規矩,心胸有寬度,考慮有深度,為人有厚度。最正直、最講理、最仗義的“講究人兒”才能稱局氣。而中國,就是個局氣的國家。

中國先是把自己的事兒辦好。控制疫情是最大的事,病毒是我們的敵人。我們全國上下都動了起來,我們痛心“封鎖”武漢,我們延長春節假期,我們“拔”起火神山、雷神山,我們加緊科研攻關,我們的人民子弟兵在除夕夜奔赴前線,我們誓把黑心商人罰得傾家蕩產……

从世界角度看中国“抗疫”的局气和骨气

還有我們的硬核村長們,大喇叭一遍遍廣播,用鄉村土語告誡大家別出門,嗓子都喊啞了,我們聽著好笑,但心裡覺著暖。我們的小區大爺大媽嚴防死守每一個出入口,讓人安全感馬上提升,但我們突然才想起,他們體質不如年輕人,應該得到更好的保護。

我們每一個人都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把自己關在家裡,隨時關注疫情動態,做好自我防護,同時教給家人防護,甚至不得不和執意串門的大爺、三叔爭吵。

从世界角度看中国“抗疫”的局气和骨气

更有我們奮戰在一線的醫護工作者,連續工作一天一夜,沒有時間進水進食,不脫防護服,不摘口罩,我們看著他們捂傷的臉頰流淚,聽到有人犧牲的消息流淚。

从世界角度看中国“抗疫”的局气和骨气

每一個局氣的我們在一起,就是一個局氣的中國。一系列空前嚴格、空前全面的防控舉措,逐步取得了成效。我們不僅有效遏制了疫情在全國肆虐,也有效遏制了在全世界蔓延,我們盡最大努力少給其他國家添麻煩。事實證明,我們做得很好,目前全球範圍的感染病例不到中國國內病例1%。

有外媒說,中國是“以一省之代價換世界之周全”,這句話其實說得不算對,應該說,漢、鄂以自身之局氣換中國之周全,而中國舉全國之力必不負漢、鄂,且以全中國之周全求世界之周全。

从世界角度看中国“抗疫”的局气和骨气

中國同時和外界交流得好。疫情是魔鬼,我們不能讓魔鬼藏匿。中國始終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的態度,及時向國內外發布疫情信息,加強與國際社會合作。

習近平主席同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面對面,坦誠交流中國疫情防控情況,並以會晤、通話、致函等形式分別同柬埔寨、德國、法國、朝鮮、塞內加爾、沙特、美國等國領導人保持溝通。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也在短短十幾天,先後同至少22國外長或高級官員通話,密切溝通抗擊疫情進展,並對他們的支持和慰問表示感謝。這些交流溝通,有效地向外界展現了透明公開的強姿態,釋放了抗疫必勝的強信號,增強了國際社會的強信心。

从世界角度看中国“抗疫”的局气和骨气

我們以創紀錄短時間甄別病原體、完成基因測序,立即同世界分享研究成果,刷新了人類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認知。WHO總幹事譚德賽說,這“不僅是在保護中國人民,也是在保護世界人民。”德國聯邦疾病防控機構主席說,對此“我要向中國同行致敬!”

我們早先便及時邀請了世衛組織和港澳臺專家前往武漢實地考察,一些大型病毒實驗室觀察員入境開展工作。國家衛健委和武漢衛健委每天舉行發佈會,向外界提供疫情信息,外交部還首開網上記者會,人不到位,信息要到位。我們還主動加強和其他國家信息通報,同WHO定期開展交流研討。

我們加大同外界協調力度,確保大量海外援助物資落實到位。隨著疫情的不斷髮展和國際社會的關注支持,有越來越多的海外物資湧向武漢。國際物資也是重要的物資來源,如果不到位,那就會要人命、寒人心。外交部快速響應,以最快速度向武漢派出工作組,鬥志昂揚,連續作戰,很好完成了包括協調國際物資在內的各項任務。王毅國務委員的評價是——“好樣的!”

我們時刻牽掛海外同胞的安危,將滯留其他國家的家人們接回家。1月31日外交部宣佈,中國決定派包機接湖北同胞回家。當天,首批76名武漢同胞由泰國返程。曾在新加坡無法回家的羅燕說:“在新聞上看到外交部說要接我們回家,當時眼淚就出來了,感謝祖國!”她同其他146名同胞一起,於2月5日抵達武漢。

我們高度負責,全力保障海外公民生命安全。我們有效回應國際社會關切,為世界各方制定防疫政策提供可靠依據。我們凝聚廣泛共識,增強世界信心。這是中國作為大國的應有之義、應盡義務,是中國的局氣。局氣的中國,能贏。

中國,骨氣!

講究人不光要局氣,還得有骨氣。

我們該說就說,對不講究的事和話不慣著。中國“抗疫”正酣,有些人做了一些沒那麼厚道的事。我們第一時間發出理性客觀聲音,有理有利有節,全面消毒,以正視聽。

有借題發揮、別有用心者——有說中國之疫情有利於本國之產業的,有論中國“真是東亞病夫”的,有借疫情話題講中國製度壞話的、蓄意煽動社會對立的、甚至圖謀“顏色革命”的。這些人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自己國家在對待公民生命安全的責任感上、應對疫情的能力上、疫情的死亡率上,做得夠不夠好。

从世界角度看中国“抗疫”的局气和骨气

有落井下石、火上澆油者——有的趁機通過涉華法案粗暴干涉中國內政,還罔顧科學事實,撤離領館人員,全面限制中國公民入境,並將對中國旅行警告提高至最高級別。相比有難時不拉一把,從背後踢一腳更可怕。這些人是不是應該預設一下,如果自己有難,是否也希望遭受這樣的不公平待遇。

有隨風起舞、盲目跟從者——有的不知是驚慌失措還是見風使舵,作出過度反應和限制措施,有的建議所有在華公民撤離中國,有的單方面宣佈暫停兩國所有直航。這些人是不是應該冷靜一下,這些做法有無科學性、必要性、正確性,過去面對其他大國迅猛疫情時,又是什麼做法。

各國保護本國公民是應盡的責任,但應根據中國和本國情況,實事求是,採取合理保護措施。尤其不宜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拿人道主義開玩笑。21世紀20年代了,人們應該相信科學,摒棄歧視心理和“冷戰思維”。WHO多次反覆強調,沒有理由採取不必要的國際旅行限制措施,呼籲國際社會勿信謠言,堅持科學。國際民航組織也發出公告,強烈敦促各國遵循世衛組織建議。以偏離科學的標準、打破慣例的行為,對中國“照顧有加”,無益於抗擊疫情,只會增加公眾的“非理性恐懼”。

从世界角度看中国“抗疫”的局气和骨气

我們對於這些言論或舉動,該澄清的澄清,該批駁的批駁,該交涉的交涉,用科學支撐,用專業說話,用事實佐證,用國際上傳染病的既往事例進行對比,有理有據,令人信服,起到了積極效果。

我們緊緊依靠自身,不斷加快科研攻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靠自己,走自力更生的道路,沒人會恩賜我們一個光明的中國。老話說得好,求人不如求己。我們加強國際合作,也衷心感謝外部支持,但我們自身從不懈怠偷懶,一直都在與時間賽跑,拼力突破治療防疫難題。

我們的科研人員,以最快的速度甄別病原體、完成基因測序、分離全球首株毒株,為全球研究病毒、研發疫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們不斷更新核酸檢測速度,不斷髮現對病毒有抑制作用的藥物,不斷在治療藥物的觀察研究上取得進展。瑞德西韋被公眾寄予厚望,但多位專家提醒,科學驗證一步都不能少,至今還沒有明確的特效藥。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陳薇少將以及一眾國內頂尖專家、實驗室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疾病治療上,他們生動詮釋了中國人內心一種內斂的骨氣——艱難困阻都不會絕望,每時每刻都腳踏實地,自始至終都牢記理性,從不相信世上有什麼救世主。

从世界角度看中国“抗疫”的局气和骨气

我們迅速恢復產能,全力保障全球供應鏈、產業鏈。中國是世界工廠、世界市場,是全球供應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疫情發生以來,全球很多企業遭受衝擊。日本日產、美國福特、法國標緻、雷諾等汽車製造商宣佈臨時關閉工廠,瑞典宜家已暫停門店營業,美國星巴克預警將會遭受財務打擊。同時也要看到,隨著疫情在世界範圍內逐漸蔓延,全球醫療物資供給可能面臨重大考驗。WHO表示,世界正面臨口罩、手套等個人防護用品的長期短缺,目前需求量是正常水平的100倍。

世界焦急地詢問,疫情之下的中國,產能跟得上嗎?中國以實際行動作出了回答。當前湖北醫療物資產能已快速恢復。國家及時建立了醫療物資臨時收儲制度,提高企業復產投產擴產的積極性。不少地區還加速審批防疫相關企業註冊。尤其是我們的企業社會責任感強,不少口罩生產商假期“三班倒”,尿不溼工廠轉做口罩、防護服,石化企業引進口罩生產線,都在為前線全力輸送“彈藥”。中國口罩產能佔世界50%,世界防護裝備供應鏈離不開中國。相信我國疫情壓力減輕後,“中國造”也能為全球“抗疫”戰鬥做出貢獻。

从世界角度看中国“抗疫”的局气和骨气

我們各企業有序復工復產,中小商貿也已全面動員。下一步,國家還將培育壯大新的經濟增長點,分情形制定出臺對沖疫情影響的產業、金融、貿易政策措施,營造更好營商環境,幫助企業頂住壓力。相信這些舉措的成效將會逐漸顯現。只有中國這臺大機器正常運轉,全球供應、產業才能“不掉鏈”。中國這麼努力,既是為中國自己,也是為世界經濟。

中國盡最大努力,為全力“抗疫”排除外部消極干擾因素。中國雖有外部支援,但仍堅定依靠自身尋找光明。中國勇擔世界責任,著眼長遠穩住供應鏈、產業鏈。骨氣的中國,能贏。

中國,朋友!

患難見真情,也正是這場疫情,讓局氣的中國,更加清楚地看到,我們有那麼多局氣的朋友。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中國疫情,紛紛向我們伸出援手。

有的捐贈防疫物資——截至2月5日中午,至少21國政府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向中方捐助防控物資。但這不是全部,全世界各地友好人士紛紛主動通過各種渠道向中國、向湖北、向武漢輸送物資。

有的提供技術支持——2月5日,俄羅斯醫療防疫專家已抵達武漢,協助中方進行疫苗攻關。2月6日,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臨床試驗在武漢金銀潭醫院啟動,美國公司無償提供研究藥物。

有的傳遞友誼愛心——“武漢加油”已經成為了全球網絡上的熱詞,它不是時尚潮流,不是奢侈大牌,但更珍貴,因為這是真情實感、美好祝福。泰國巴育總理錄製視頻,振臂高呼“中泰團結,一起加油!”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呼籲大家不問國籍,只問疫情,“和中國聯合起來打贏這場戰役!”巴基斯坦外長庫雷希表示,“與兄弟的中國人民站在一起!”日本外相茂木敏充說,“遇到困難時傾力相助的朋友才是真朋友!”

一位法國醫生執意留在武漢共渡難關,在家裡備好香檳,待疫情結束後同家人團聚。克羅地亞前拳擊冠軍,購買2萬口罩寄望蘇州。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英國小學生、德國中學生分別合唱了《讓世界充滿愛》,他們站在那裡,認認真真地唱著——“輕輕地捧起你的臉,為你把眼淚擦乾”,想要用歌聲,為武漢療傷。

以上事例遠不是所有,好人好事層出不窮,善意從世界每個角落飛來。我們都應該對他們提供的每一項物資、每一份愛心、每一筆捐助、每一句歌聲、每一滴眼淚表示感謝,謝謝,朋友,謝謝,孩子,中國的內心,更強大了,世界的人民,更團結了。人們似乎一夜之間同時悟到了德國哲學家施韋澤的一句話,“休慼與共,是賦予所有人生命以意義的唯一途徑。”

我們經常講,倡導全世界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人問,人類命運共同體真的會實現嗎?我覺得,越是看遍人間善良,越會相信它將實現。“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是命運共同,或遠隔天涯,但環球同此涼熱,你我都是一家。“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是命運共同,有艱難險阻,但大家齊心協力,共同應對挑戰。

从世界角度看中国“抗疫”的局气和骨气

正如電視劇《新世界》中說的,一個美好的世界“一定是溫暖的,可靠的。”所謂美好世界,不是從來沒有苦難,而是經歷苦難,然後戰勝苦難。劇中連環殺手“小紅襖”終將出場,也終將被審判,北平終將和平解放,共和國終將建立。而對於我們,疫情終將過去,復興終將實現,一個更好的世界也終將來臨。請相信,此疫(役)之後,我們將從美好,走向更加美好。

从世界角度看中国“抗疫”的局气和骨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