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口罩、研發藥物,又有一批上市公司加入抗疫兵團

近日,多家上市公司陸續發佈公告,擬擴大生產或新藥研發,加入抗疫大軍。

2月10日晚間,翰宇藥業、廣生堂披露了公告,分別擬擴充口罩生產產能和治疫藥物研發。較早之前,華紡股份、中順潔柔、首航高科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口罩生產計劃。除此之外,太安堂通過發債等手段募資,用於藥物研發。

又有兩家公司加入抗疫大軍

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欲通過擴充生產能力或者加強藥物研發方式加入抗疫戰場。

2月10日晚間,翰宇藥業、廣生堂披露了抗疫的相關公告。

翰宇藥業公告稱,擬在全資子公司甘肅成紀生物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紀藥業)的現有場地設施基礎上,投資建設5條自動化醫用口罩生產線。本次成紀藥業醫用口罩生產線改建項目計劃投資金額約1862萬元,項目完全達產後預計醫用口罩年產量約2億隻,投資所需資金來源為公司自籌。翰宇藥業表示,計劃項目建設週期為25天。

華軟科技控股子公司將利用原有10萬級潔淨車間轉產醫用口罩,預計本月底前陸續形成產能。滿負荷生產後,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產能合計約為40萬片/日,醫用防護口罩(符合N95標準)產能約5萬片/日。

廣生堂公告稱,2月6日,公司向疫情核心區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遞交了研究者發起的G2、G3兩個仿製藥,用於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臨床研究的全套倫理審批資料。該臨床試驗研究於2月7日獲得了倫理批件。

另外,廣生堂擁有抗病毒創新藥GST-HG131、GST-HG121,特異性針對乙肝病毒的mRNA。但公司公告表示,分析認為可能對同樣擁有的mRNA的新型冠狀病毒有效。上述創新藥已在實驗室開展抗新型冠狀病毒體外細胞活性測試。

多家公司擴充口罩生產產能

而就在2月9日,華紡股份披露公告,擬在華紡工業園區內建設無菌車間生產醫用口罩及防護服,生產車間面積1500平米,自籌資金1000萬元用於投資建設,建設週期3個月。華紡股份表示,項目達產後,預計年新增銷售收入8000萬元。

中順潔柔子公司擬採購5條醫用外科口罩生產線,生產能力約為35萬片/日,預計本月底前形成產能。投產後,雲浮中順將視需求繼續增加生產線以擴大產能至200萬片/日左右。​​​​

首航高科擬新設立孫公司,擬將生產的第一批防護口罩50萬隻捐贈給疫情嚴重地區,專項用於支援抗擊肺炎疫情。

在資本市場融資投入再生產,還有上市公司通過發債等方式抗疫。

2月10日,太安堂披露公開發行公司債券預案,擬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不超過5億元的公司債券。扣除發行費用後,太安堂本次公司債券募集資金將用於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醫藥保障物資採購及公司生產經營相關的補充流動資金。

實際上,太安堂並非唯一通過發債募資抗疫的公司。

就在2月5日,珠海華髮、科倫藥業和南山開發合計發債募資21億元,發行了全國首批疫情防控債券。三家公司將募集資金用於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及相關抗病毒藥物的生產研發。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