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瑞得—種薯產業的“薯光”

改革開放,影響著中國的方方面面,也推動著中國經濟,改變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馬鈴薯行業雖然不是什麼主流行業,但是也沒有任何例外,毫無疑問的因為改革開放而改變!1995年美國辛普勞在河北省圍場縣成立了“承德辛普勞馬鈴薯種業有限公司”,中方的合資方是圍場縣農業局下屬的一個公司,這樣在植保站工作的我有機會進入了合資企業,開始農場化生產炸條專用品種—夏坡蒂(shepody)的種薯,這一干就是5年!而且還是住在田間地頭!5年的現場實踐和理論分析使我接受了馬鈴薯的新理念、新技術、新品種。2000年初我辭去待遇優厚的辛普勞,跳槽到承德光大蔬菜產銷有限公司,其實在籌劃建立自己的農場!

格瑞得—種薯產業的“薯光”

2003年承德大豐馬鈴薯種業有限公司成立了,這個以最淳樸的名字命名的公司,且沒有任何背景和實力的公司因為帶著先進的基因註定會大有作為的,我們把西方的農場技術照搬到中國,在一無所有的狀態下,一路狂奔!到2006年末積累了500萬元的資金,2007公司轉戰太僕寺旗,這是個國內不可多得的生產種薯的好地方!而且民風淳樸,傳統文化深厚,我和我的團隊下定決心在這裡大顯身手,深耕細作,做種薯行業的領導者!所以格瑞得橫空出世!由“大豐”到“格瑞得”說明公司長大了,成熟了。“大豐”是小名而“格瑞得”是大名,格瑞得一詞源於英語—“Grade”意思是級別、年級、分級、檔次,這個詞符合種薯產業的特徵特性,格瑞得要做行業的領導者,不是一句口號或者玩玩概念,而是秉承“做人、做產品、做質量”的理念,實行全員股份制、實現標準化、程序化,經歷13年的發展,我們實現了自己的目標:管理團隊58人,員工120人,組培苗5000萬株,微型薯1億粒,原種7萬噸,成為國內最大的種薯企業,連續3年產量穩定突破7萬噸,在理念、模式、管理、技術上都具有突破性創新!

格瑞得—種薯產業的“薯光”

當然像所有同行一樣,在行業面臨低潮時,我們遭遇的挑戰和危機也是空前的,甚至遠遠重於其他種薯公司,搞不好往往先進變成“先烈”!像流星一樣耀眼,但是隨之而來的是灰飛煙滅,所以持久保持先進就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持續創新,努力突破,針對當前形勢,我們又果斷提出國際化——借力高端新品種;資本化——使公司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本土化——借力當地各項資源;職業化——讓員工專心為產業服務!格瑞得是什麼?它應該是一個大平臺,不僅僅為客戶提供優質種薯,還要為客戶提供綜合的解決方案,共享平臺,共同發展,格瑞得是一個衛星,為行業導航、傳播正能量,灑下理念的種子,倡導先進的理念,格瑞得是一縷薯光,讓行業看到希望、看到機會、看到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