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的遊戲》是全球最成功的電視劇之一,換成中國人拍,會有什麼結果?

光腳丫怕玻璃渣


作為影視行業的從業者簡單說一下題主所提到的問題,其實這事牽扯到整個電視劇的創作流程,本人參與過兩部劇從孵化項目到劇本寫作再到最後拍攝剪輯的過程,對裡面的運作清楚些。

《權遊》可謂是美劇影視工業體系創作的範本,不得不承認美國現在仍是全世界最有權力也是最有能力說影視工業化體系的地方,中國的影視發展還需努力。其實這裡面不僅有科技發展的問題還有影視創作者觀念的原因。

比如從大環境來說國人的教育、思想方式比較偏向於“溯古”,美國恰恰相反他們喜歡用科學的方式幻想未來。我只想說不同的大環境孕育出不同的人群,並沒有優劣之分。環境只是一個方面,其他的面太大不再詳述。


題主所述《權力遊戲》給國人拍會拍出什麼樣的效果?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需要一步步分析來看。


國產劇的創作到底有沒有很差,是否用心

現在國產電視劇以青春甜寵和玄幻題材最為突出,雖然在廣電政策扶持下出現不少現實主義題材的劇,但對比前兩種題材來說仍不算是主流。不管是青春甜寵還是玄幻虐戀,這兩種劇都缺乏厚重的歷史感和宏大的世界觀。就算《香蜜沉沉燼如霜》(吐糟一句:到現在為止我都搞不懂這劇名想表達啥)看似有很大的世界觀,但僅僅是看似,實則整個世界觀只是服從於男女主談戀愛,除此無它與,更別說現代的甜寵劇了。

這兩部劇的海報元素設計都如出一轍,像是流水線作業。國產劇總是被這種劇霸屏,久而久之觀眾形成了思維定勢:“國產的都是什麼爛劇?能不能別總是跟小孩兒過家家似的,不是在古代找王爺談戀愛就是在現代捉弄霸道總裁,深度呢?質感呢?我看你個鬼!”

其實吐糟很正常,自己做的爛也就別怪別人看不起,這太正常了。但我想說的是任何事都不能一刀切,還是有那麼一幫影視人在追求真正的質感和深度,他們做東西也十分用心,就以題主說的《新三國》為例。

先說明一點,我認為不能用一部劇的拍攝時間長短判斷一部它的優良與否。《新三國》的拍攝已經十分用心了,不亞於《權遊》,只是二者在題材及世界觀上不同,後期所花費時間不同。其實《權遊》的拍攝很快,一季差不多兩個月拍完,而且拍攝的是主劇情,不是通拍。觀眾之所以感覺他一季一年是因為大多時間都用來做後期渲染,其實他動用的真實人數遠不及《新三國》。

《新三國》導演是高希希,光劇本就籌備了四年,劇本也換了五波,這種拍劇方式在國內很少見,大多影視劇都在掙快錢。《新三國》群演動用上萬,基本都是實景拍攝,能不用特效的就不用,為了拍好戲不少馬都是新西蘭進口的,為了效果是真的拼了血本。

正因為高希希的這種較真的認真勁累死不少馬,此事還致使劇組招來不少非議。

為什麼要談這些,只是想說明:中國還是有十分認真負責的團隊在做劇,並且用心程度不比《權遊》差。


《權遊》給國產導演拍會拍成什麼樣?

基於上面的論述,我認為如果把《權力的遊戲》給中國導演拍(這裡說明一點,拍攝需要劇本,通過題主的問題,我默認《權遊》的劇本是現成的,不需要再根據小說改編)很難達到現在《權遊》的高度,畢竟拿一個團隊很難與整個工業體系對抗,也不現實,但我認為也不會很差,只要他的團隊用心!

《權遊》給國人拍,給誰合適?個人首推烏爾善,我認為他能駕馭。

烏爾善先後在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和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學習,他的電影美學功底和鏡頭感十分突出,《畫皮》1-2,《尋龍訣》都是他個人風格比較強烈的電影。

烏爾善之所以讓我感覺他能勝任不僅僅是因為他的能力和審美,更是因為他的《封神三部曲》。

先看下《封神三部曲》的兩張海報。

有沒有質感?有沒有被震撼?期不期待?

烏爾善的野心很大,他從2012年就開始打磨《封神三部曲》的劇本,旨在打造中國版的《指環王》。選角方面,他沒用什麼流量小鮮肉,並不是看不上,而且他堅持一切從角色出發,合適的就是最好的。此外,劇組還請到《指環王》製片人巴里·奧斯本擔任製作顧問,拍攝的質量應該不會太差!

而且《封神三部曲》的場景、拍攝、演員培養及道具方面都十分用心。為了道具,場景的逼真性,也為了還原真正的周朝,不僅請了史學家研究還專門請了雕刻師復刻周朝的生活用具及建築花紋,特別系統化!

演員每天除了必要的體能訓練還必須掌握古代兵器,充分展現那個朝代的力與美,這些都顯示出烏爾善的極高追求。

《封神三部曲》到現在已經籌備、拍攝了近八年,十分讓人期待,到底電影怎麼樣我們可以等到今年暑假一睹究竟!

綜合來說,雖然國內的影視工業化體系不及美國那麼完善,但是中國在發展,中國的影視人也不是固步自封之輩,他們也有敬畏之心,他們也想把中國的電影文化輸出到世界,只是這需要一個過程。

中國不缺很有才華的導演,只是因為各方面原因需要調整電影文化輸出的方式及內容。《權遊》之所以如此成功除了工業體系的加持,最根本的原因是他的劇本特別精彩,故事宏大,人物命運跌宕起伏總能給人一種震撼的力量。中國的神話故事也不缺這些東西,只是需要更多人去潛心研究,黑夜遮不住光,我們拭目以待!


鬼澤西電影日常


就不說別的了,我的九州啊,拍的什麼玩意,這要是給HOB情節上絕對比得過權遊,當年第一次看權遊,我就覺得九州照這個模式拍肯定行,縹緲錄小說我都看10多遍了,最新還想看,但是一想到電視劇和造型,我這心哪[流淚]


絕版乄青春


奈德:勞大哥你來了

勞勃:好兄弟,江山社稷有難,義父身亡,我特來請來做我的護國大師。

奈德:大哥好意,我心領了。只是你為什麼不請你的親弟弟史將軍和藍親王去呢,

勞勃:我這兩個弟弟,與我道不同,你才是我選的兄弟。要不,從今天開始,你我義結金蘭,結為異性兄弟?

奈德:大哥在上,請受小弟一拜。

勞勃:好兄弟。從今以後,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有的,你都有。

奈德:大哥吩咐,莫有不從,咱兄弟不求同生,但求同死!

勞勃:好,不求同生但求同死!

一月後

勞勃:二弟,我要死了,說出來都不信,戰場上我沒死,今天卻被野豬所殺,你可要牢記我們的誓言,跟我來~。

勞勃卒。

奈德:大哥!大哥!!什麼誓言,臥槽,你這不是坑人嗎!




本季度服裝最差先生


首先是劇情。即便是口碑最好的國產劇比如歷史正劇,諜戰片,宮廷劇。基本上是單線劇情,劇情走向能猜出七七八八,觀眾主要就是看熱鬧,經驗豐富的觀眾當看到某一劇情時,就能猜出後續要發生的事,就像有公式一樣。

其次是內容。美劇故事就是故事,人性就是人性,不考慮政治傾向。而國產劇必須和諧。

再次是細節。美劇中沒任何一個演員多餘,哪怕是路人甲,路人乙,演的都很到位專業。國產劇非主要演員水平很尷尬。劇情中的暗示,在國產劇中幾乎沒有。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看不懂美劇的原因。

最後是製作。美劇一兩年出10集左右,一週放1集。主要演員只要現實中不死,劇情中不死,可以從小孩演到成年,現實跨度8到10年。國產劇一兩年拍幾十集,一天放兩三集。主要角色從小孩到成年至少3個演員演,現實跨度不到1年。

至於特效,那都不重要,有錢就能做。但是態度是用錢買不來的。

總結,美劇是精雕細琢的盛宴,國產劇是調料拼湊的快餐。


瑞克艦長和明媚


應該拍不出來,看到羋月傳裡拿一塊類似LED的玩意說是和氏璧,就知道這種積澱差太遠。

像冰與火這種藝術元素超豐富的作品,要做到讓觀眾有沉浸體驗,就必須有大量看起來可信性很強的細節。君臨城、北境、多斯拉克部落……林林總總的場景,道具,甚至人名和語言風格的設計,不僅需要想象力,還需要與觀眾普遍接受的藝術風格或文化元素對應。

比如說,如果拍一場北境的晚宴,餐桌上放的就應該是大盤肉大杯酒和土豆泥,但絕不能出現熱帶水果或者考究的銀製餐具。拍馬上游牧的多斯拉克部落,對話帶著粗獷急促的喉音,眾人的妝容帶著乾旱氣候常見的油汙泥垢,看起來就非常自然,但要是按國內製作不走心和腦子的程度,說不定馬王會帶著越南口音,有些鏡頭還會拍到河面上漂著幾條竹筏……這些細節要做到盡善盡美,需要融通多少個領域?需要多少時間精力來打磨?

這些還只是美術方面,還有編劇、特效、表演、鏡頭運用,這些要素單拎出來,可能差距還沒那麼大,但要糅合成整體的影視作品,那差的真不是一個數量級。看看李安從推手拍到臥虎藏龍,又拍到斷背山少年派。再看看陳凱歌,走出梨園題材就不會拍了,稍微發散一下想象力,就出了無極這種慘不忍睹的貨色。這不是風格的問題,明顯是人文與技術素養積澱的差距。

國內觀眾審美門檻相對低是成因之一,畢竟如果拍太子妃就能大賺,還何必死磕冰與火。但說到底,是生產決定消費,製作方停留在小學生水平,那觀眾的審美永遠都是幼兒園。



浮塵染世


說句實在話,權利的遊戲視覺效果拍出了電影的感覺,畫面質感,電腦特效,場景佈置,都是頂級製作。但是說到權謀,放在中國人眼裡感覺太小兒科了。就是簡單粗暴,很黃很暴力。動不動背後一刀就把國王給宰了,分分鐘一杯酒就把國王毒死了,雖然把人性的邪惡描寫的很淋漓盡致,但是在智力上,真沒怎麼提現。這些領主,國王,將軍死的太容易,護衛幹嘛的?吃飯就沒人先試試毒?帶著刀就能隨隨便便的站到國王背後?只能說是一群野蠻人在爭權奪利,誰更強壯,誰更無恥,誰就可以獲勝。琅琊榜才是中國版的權利的遊戲。不戰而屈人之兵,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殺人不見血,陰謀陽謀,玩弄人心,這才是權謀的表現。所以權利的遊戲應該改為強者的遊戲更貼切一點。當然,以老外的視角,這些權謀已經段位很高了,只是放在中國人眼裡,五千年的王朝興衰,宮廷鬥爭,這些手段就太小兒科了。


牟亮


不怕被罵不愛國,中國電視人是真拍不出來!給一百年時間也拍不出來!為啥呢?除了想象力嚴重匱乏,事實已經證明,中國電視人為了錢是完全不要良心的,觀眾群又是基數龐大的大叔大媽以及幼稚莎比粉絲組成,口味智障,低級,好糊弄,隨便低成本拍個垃圾都能賺翻,何必花八九年時間費那麼大心思那麼大成本製作如此精良的良心劇呢?不要說拍一部吊炸天的恢宏鉅製,就是拍一部像樣點的正劇,真實貼切打動人心的,都拍不出來!而且駕馭正劇的能力,是越來越倒退!多年前還有許多諸如圍城,離婚,三國,雍正王朝,紅樓夢,潛伏,黎明之前等非常優秀的作品湧現,現在全是爛劇渣劇的天下,都是急功近利為了快速大量圈錢,洗錢,短時間發家致富的快餐膨化物,典型的垃圾,五毛特效,胡編亂造,飛來飛去,拖沓冗長,邏輯混亂,虛假雷人,請的都是完全不會演戲的片酬上億的流量明星,關係戶,難看,尷尬,就是浪費時間的垃圾。


雅嘉三依


一部好的影視作品,重在原著和編劇,看權力的遊戲,中國編劇或是導演會覺得原著太毀國人三觀了,多少血腥的場景,多少性愛的激情,又有多少畸戀,(姐弟都搞一塊去了),看到這些,編劇必定會無法忠實原著,結果大刀闊斧的改完了,改完後,瑟曦變得相夫教子,母儀天下了,詹姆也不再迷戀他的姐姐,而侏儒註定活不過第一集就領了便當,因為他太過醜的嚇人,至於他在後面的角色都會由詹姆帥氣的去替代,狼圖騰的北境軍團也不會在血色婚禮上幾乎全軍覆沒,因為這樣窩囊的被人算計不符合我們中國人對於正義之師的設定,他們應該死於每次衝鋒的路上,而最近,龍女和瓊恩最終被證明,龍女並非瓊恩的親姑姑,而是別人寄養在瓊恩生父這的養女,最後郎才女貌成了一對絕配,龍女也無和瓊恩爭奪王位的想法,再說個細節,編劇肯定是讓狼娃中的刺客用手一扔,把利劍扔向了冰龍,結果冰龍和騎在上面的黑暗軍團的老大一齊掉入懸崖,墜涯而亡,黑暗軍團群龍無首,不戰自退。如果大家還不清楚這個細節,那就可以腦補編劇另外一個抗日神劇__扔手榴彈炸飛機


牛毛線啊


結果是第一季開播就被罵上天,第二季,還會有第二季嗎?



為了收視和話題用流量小生來拍,這幫人會拿走投資經費的一半以上,經費不足就導致後期製作上的粗製濫造,場景粗糙,五毛特效。

先說演員,現在的這些演員有演技嗎?不扣圖都算是敬業了,還要求什麼演技?他們能演小剝皮,小指頭,喬大帝這些讓人恨得咬牙切齒的角色嗎?



能把三傻從第一季到第七季的轉變演出來嗎?就算演技這東西見仁見智,不好說,但是敬業程度呢?這些偶像能把自己的臉弄花嗎?能讓自己的指甲裡塞滿汙垢嗎?演一個乞丐都像微服私訪的王子和公主,這些人怎麼在冰天雪地的冰島,在滿是淤泥的場景裡拍戲?



就算以上這些條件能勉強達到,他們能用9年的時間塑造一個角色嗎?到不如上幾場綜藝節目掙得錢多,還不會被罵沒演技。

再說劇情,再好的劇本到了國內編劇的手中都會進行魔改,都會變成言情劇,兩個不想幹的人都會來一場驚世之戀,為了拉贊助,大量的廣告植入,會增加一些毫無關聯的角色,劇情大量注水,都會變成我愛你,你愛他,他愛她,她不愛她的死循環,到最後權利的遊戲只是噱頭,愛不愛才是精髓。



小強的娛樂流水賬


人比人氣死人,人家是電視劇拍成電影大片的效果,我們國家電影是高人一等的存在。

我們國家拍電視劇的拍的《權力的遊戲》,無外乎幾個結果:

1、宮鬥劇。各種狗血🐶,雞零狗碎。

2、言情劇。羅裡吧嗦,亂七八糟,死去活來,不食人間煙火。

3、仙俠片。飛來飛去,五毛特效,能把人噁心死。

4、歷史正劇。人物定型,好人形象正面陽光,壞人醜陋猥瑣,一看便知。

5、武俠劇。刀光劍影打打殺殺上天入地一片狼藉。

6、戰爭片。硝煙瀰漫神乎其神。

也有好的一面,人多,戰爭場面能捧個人場。弱項一大堆:

特效難搞,畫面唯美上差距不小。

那種海陸空立體拍攝肯定是沒有的,好多穿幫鏡頭令人津津樂道。

配樂上差距也大。

節奏緩慢。

畫面乾淨。裸體、血腥場面基本不用。

平面鏡頭多,與現代動態唯美立體效果差距太大,感覺不在一個時空。

總之,我們的電視劇基本處於二維時代,人家是三維甚至思維,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