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列日涅夫“三重吻,”真的那么可怕吗?

掌管苏联18年的勃列日涅夫,曾用他那激情洒脱的“勃式三段亲亲礼”让一些人苦不堪言。他将这种源自东正教、拥有悠久历史的“俄罗斯三重吻”在外交活动中发扬光大,以表达出“兄弟之情”。


勃列日涅夫“三重吻,”真的那么可怕吗?

左为勃列日涅夫


俄罗斯人是一个比较注重礼仪的民族。人际交往中,俄罗斯人素来以热情、豪放、勇敢、耿直而著称于世。交际场合,俄罗斯人惯于和初次会面的人行握手礼。但对于熟悉的人,尤其是亲友久别重逢或互相告别时,不论在家里或大庭广众之下,俄罗斯人则有拥抱接吻的习惯。


男人之间一般只拥抱,或者同时还挨一下(左右脸各一次)脸颊。妇女之间常常显得更亲热些,互相接吻。非亲属的男女之间接吻比较慎重,如果关系一般,男子顶多只轻吻女子脸颊。只有在复活节那天,在教堂内外,人们可以跟碰到的任何人接吻,年轻的男子当然也可与姑娘们接吻。


虽然接吻是俄罗斯人的传统礼节,但在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前,这种传统并没有正式进入政治生活,只是偶有发生。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米高扬至其家中,向其传达关于待遇问题的决定,告别时,赫鲁晓夫把他送出了门外,当时并无接吻的习惯,但两人除了紧紧拥抱外,还情不自禁地把嘴亲在了一起。


国际政治生活中,这种地方性的礼节更多是被握手和拥抱代替。然而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这种许多人并不能完全接受的礼节开始被发扬光大了。这位苏联领导人极其喜欢这种礼节,为了表现他个人外交魅力,他强行把这种礼节带到了国际舞台。


勃列日涅夫“三重吻,”真的那么可怕吗?

勃列日涅夫时代封面


左脸亲亲、右脸亲亲、中间嘴唇再亲亲... ...


在这种热情礼节下,最痛苦的要属罗马尼亚那位患有“细菌恐惧症”的“人类星辰、思想的多瑙河、喀尔巴阡山的天才”-尼古拉·齐奥塞斯库。勃列日涅夫的三重吻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噩梦... ...


1976年,齐奥塞斯库向勃列日涅夫授予罗马尼亚勋章。


勃列日涅夫“三重吻,”真的那么可怕吗?

齐奥塞斯库


勃列日涅夫:唉呀妈呀!齐老弟!你可太有心了!知道哥是勋章控,还特意给哥亲自授勋。今儿你算跑不了了,哥非亲你两口!


齐奥塞斯库:我... ...亲脸可以!不许亲嘴!... ...


2年后,当1979年齐奥塞斯库访问苏联克里米亚再次与勃列日涅夫相会时,摄影师拍下了小齐同志身体向后略微闪躲的画面... ...可能对于“思想的多瑙河”来说,勃列日涅夫的吻比苏军百万雄师还恐怖。


齐奥塞斯库:2年前你亲我的两口的阴影现在还没散呢... ...这次休想再亲!


勃列日涅夫:别啊!为了彰显咱俩关系铁!哥今天还想再给你加个“唇吻”呢!


齐奥塞斯库:……


当然,这种政治“三重吻”下的兄弟之情,往往也是靠不住的。就在勃列日涅夫与捷克领导人亚历山大·杜布切克拥抱、亲亲仅6个月后,1968年8月苏联军队就开进了布拉格... ...被他亲过的“好兄弟”杜布切克直接押往莫斯科受审。


勃列日涅夫“三重吻,”真的那么可怕吗?

右为杜布恰克


在刚刚收拾完前一个“好兄弟”杜布切克后,1970年5月,勃列日涅夫又拥抱、亲亲了他的下一个好兄弟,捷克新老大古斯塔夫·胡萨克。


勃列日涅夫:小胡你可要记住!在咱华约组织里不听话+混日子的可不是我兄弟哦!


勃列日涅夫“三重吻,”真的那么可怕吗?

左为胡萨克


1979年,在东德成立30周年庆祝活动上,摄影师雷吉斯·博苏拍摄下了勃列日涅夫与东德老大埃里希·昂纳克的经典唇吻。


勃列日涅夫“三重吻,”真的那么可怕吗?

俄罗斯博物馆照,实地拍摄


1989年,柏林墙倒塌。苏联艺术家德米特里·弗鲁贝尔在柏林墙东侧根据这张照片绘制了那副标志性涂鸦,并写下了一句话:“我的上帝,请帮我度过这段致命的爱!”

勃列日涅夫“三重吻,”真的那么可怕吗?

柏林墙上标志性涂鸦


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第一书记杜布切克曾在其自传中回忆被勃列日涅夫强吻的惨痛经历:


“勃列日涅夫以俄罗斯典型的、并不总是受欢迎的男子接吻习惯而闻名。……1963年12月来布拉迪斯拉发,我到机场欢迎他时,他拥抱和吻我就没有来由。我们在这以前从未见过面。五年之后,又是在公开场合,在糟得多的情况下,他又试图这么做。


勃列日涅夫“三重吻,”真的那么可怕吗?

勃列日涅夫


俄裔美国石油巨头阿莫德·哈默,也对“勃列日涅夫之吻”相当反感。他在自传中写道:


“我曾经被数以千计的俄国男人吻过,尽管这样的经历还是没有为好,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吻我的面颊。而勃列日涅夫则不同,他表示特殊尊敬的方式是使劲地亲吻你的嘴唇。”


苏联的核武器很可怕,但对许多人来说,勃列日涅夫的“三重吻”也很可怕,只不过苏联很强大,勃列日涅夫的权势很大,不好直接违背其意志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