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在巨龍巖石上的寺廟,幾度被毀又重建,為何參觀的人要拎水桶?

暈暈的Honeybaby


年長一點的深圳人都知、在深圳東部的大鵬新區有一坐觀音山、在觀音山山腰建有一坐非常普通的寺廟、由於這寺廟建在一塊巨大龍巖石上、而這塊巨石象騰飛的龍首一樣凸起,使整寺廟格外特顯眼、當地人都叫龍巖古寺。



這龍巖古寺首建於清朝初、至今近兩百歷史。建寺時這坐山叫龍巖山、由於建寺後當地常有人見到觀音菩薩光顧寺裡後來就把這坐山改稱觀音山。當時這區域風調雨順、太平盛世、百姓樂居、寺廟香火旺盛,一時遠近文明。在後來由於歷史和戰爭所制幾經修復至今。


龍巖寺廟的後院、有一處清淆的山泉、長年流淌不止、而且甘甜可口可直接飲用,當地人們把她讚美成神泉玉液、喝了能保平安、強身壯體。所以來寺廟朝拜的人們都拎著水桶排隊等待取其神水,好多香客帶著這玉液回家和家人分享、求得太平盛世香火不斷。因此作答樓上所問來朝拜的香客為什麼都拎著水桶的原因所在!


輕塵墨跡00708


凡是去過深圳觀音山的遊客,都會看到龍巖石上有座普通的寺廟,距今已有157年了。當地,有人認為寺廟壓在龍首上,破了風水、容易招災,不吉利。故偷偷地破壞它;文革時”破四舊、立四新”,當然更免不了厄運。也有人認為強龍壓不過地頭蛇,當地”土著”,才是龍首——寺廟象徵這一隅的”地主”,須力壓、震住強龍!日子,方能芝麻開花節節高!於是,你毀壞、我修建;為了明天生活得更美好。

來寺廟燒香祭拜和遊逛之人並不太多,顯得有些冷冷清清。改革開放後的1985年,當地與原籍所屬此地的港澳同胞捐款、合資又修建了寶塔和漢白玉觀音。於是,招引了更多眼球,慕名而來參觀。但另外的”原由與現象”,卻是因社會發展之際,難以完全避免水質和空氣曾不同程度遭到汙染……因而,人們都想獲取飲用”純淨水”。所以,不少周邊民眾登山時常攜帶塑料桶、水舀子,前來採集所謂的甘淳、清潔之水。由於取水處狹小,來者又多,只能憑”先來後到”,排隊依次瓢舀取之,故遊客目至所及——當地人手提水桶器物(水捅、舀子、背囊,甚至攜帶兩輪摺疊載物小車)。目的,皆為了汲取所謂”聖潔的神水”。

其實,在青島也如出一轍:許多中老年市民拎著塑料桶去浮山(青島大學旁)或海上第一名山”嶗山”取所謂”純淨水”泡茶做飯。……市環保部門曾做過水質檢測(有電視臺視頻為證!),給出結果並非合格!因未經過任何”過濾程序”,故甚至比自來水更不潔淨。但有些人痴迷山中”聖水、神水”!別人也一時奈何不了他?只能個人好自為之啦。除非環保相關部門正式”發文”治理吧!……各地深山景點,大都有泉眼冒水。遊客不時會看到附近當地人”雲霧山中”取”神水、聖水”,並非鮮見,早已見怪不怪了。筆者在想——國人出國旅遊,有目共睹:歐盟成員國絕大多數國家的自來水可以”直接飲用”。我們為時還遠嗎?但願早日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