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麗平:欠孩子的現在都補回來

白麗平:欠孩子的現在都補回來


時間:正月初二

地點:太原市陽曲縣泥屯鎮思西村

人物白麗平家

1月26日,農曆正月初二,全國各地都在全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太原市陽曲縣泥屯鎮思西村也不例外。為了保證村民不受感染,村幹部向全村發佈封路決定,全面封閉本村與周邊各村路口,不準機動車與行人進出。脫貧戶白麗平一家人足不出戶,圍坐在餐桌旁,一邊吃著熱乎乎的飯菜,一邊東拉西扯聊著五花八門的話題。

電視鎖定央視新聞頻道,新聞主播正在連線專家,播報如何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村喇叭裡也在不斷播放著“為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我們應減少出門,出門必戴口罩,及時更換,科學丟棄……”白麗平望著粉刷一新的房屋,吃著營養豐富的飯菜,臉上露出滿足的笑容:“在家待著挺好的,既保護了自己,也不給村裡添麻煩。這幾年村幹部為了幫助我家脫貧,使了不少勁,不僅每年有工資掙,好年景的時候種地也有收入,這日子真是越過越敞亮!”

思西村位於陽曲縣泥屯鎮鎮政府北5公里處,是全縣面積最大的自然村。走在思西村平坦的柏油路上,你無法相信這裡曾是太原市最大的貧困村。“我們思西村2017年年底就退出了貧困村行列,現在,是美麗鄉村的‘代言人’!”白麗平驕傲地說。

脫貧前,一年收入3000元出頭

白麗平的農家小院,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乾淨、整潔。隨處可見的剪紙窗花,洋溢著濃濃的年味。46歲的白麗平快人快語,幾句話就把家裡的情況介紹得一清二楚。

“我家有8畝8分地,家裡收入全靠這塊地。老天爺做主、收成好的時候,一畝地能收入350元,一年下來能收3000元出頭。錢根本不夠花,啥也捨不得買,恨不得一塊錢掰成兩塊花。”回想起當年入不敷出的生活,白麗平歷歷在目,身上穿的衣服都是親戚、鄰居們給的,吃的也非常簡單,肉、蛋、奶只能在節日時吃到,零食從來不敢想。

白麗平是家中獨女,土生土長在思西村,初中畢業後因家中勞力少,便放棄繼續學習的機會在村裡務農,一家人以種植玉米和小米為生。到了婚嫁年齡,白麗平捨不得離開父母,嫁在了本村,與愛人一起贍養老人。結婚後的白麗平仍舊沒有改變家裡的貧困狀態,特別是生下一兒一女後,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讓原本不富裕的家庭更加捉襟見肘。

思西小米很有名,但因為產業結構簡單,村民靠天吃飯,抵抗風險的能力特別不足。2015年,全村有1162戶、3058人,僅貧困戶就有594戶、1198人,貧困戶數超過全村的一半,貧困人口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扶貧任務繁重。

“最發愁的就是孩子們和我說,該交學費了,要買輔導書……我已經因為窮不能上學了,不能再讓孩子們走我的老路!”每當這時,白麗平總是先找親戚朋友借,然後到秋收賣了玉米和穀子還。“好在孩子們都爭氣,很多輔導書都是從同學那兒借來看,沒上過一天輔導班,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都是班裡的好學生,我兒子還考上了山西師範大學呢!”白麗平欣慰地說。

白麗平一家的情況被村幹部看在眼裡。從太原市農科院植保科科長角色轉身而來的第一書記翟玉蘭,一入村,就對貧困戶入戶摸底,把脈貧困原因。通過對白麗平一家的摸底,翟玉蘭和幫扶隊員找到了白麗平致貧的“病因”,為白麗平一家申請了低保補貼,上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孩子的學費也幫她減免了一部分。

翟玉蘭還從白麗平家的主產糧食“小米”抓起,與山西省強盛種業聯繫引進小米優良品種4000餘公斤,並給予最優惠價格,為小米種植戶節省購種資金2萬餘元;另一方面,聯繫愛心企業以高於市場價的價格收購村民手裡的小米,為白麗平解了燃眉之急。白麗平一家的生活,開始逐漸有了起色。

努力脫貧,嚐到了打工掙錢的甜頭

然而,僅僅依靠國家救助、愛心企業,仍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白麗平一家的貧困。“我們還是要靠天吃飯,除了種地,沒有其他收入了,遇到病蟲害、旱災,收入會大大減少。”白麗平說。

2013年,白麗平聽鄰居說太鋼在村裡建了大棚,招農民種黃瓜和西紅柿。“種菜咱不愁啊,只管種,不管賣,還能掙錢,這好事哪兒找啊!”於是白麗平和十幾名村民一起,每天到大棚打零工,一年能幹三、四個月,一天能掙40元。“終於能掙錢了!”說到這兒,白麗平開心地像個孩子。

嚐到了打工掙錢的甜頭,白麗平又“瞄”上了村裡的雞廠。雞廠是翟玉蘭和幫扶隊員們引進的,以蛋雞養殖為主,公司化運營,存欄10萬隻蛋雞,年產雞蛋約1370噸,雞肉100噸,通過打工直接幫扶貧困戶16戶18人,白麗平家就是其中一戶。“這個和種菜不一樣,我每天都能去雞廠撿雞蛋,一天掙50元,只要不請假,一月就是1500元,倆孩子上學不用發愁了!”

有了固定收入,白麗平家裡經濟寬裕了不少,日子開始滋潤起來。在政府的幫助和白麗平一家的努力下,2016年白麗平一家正式脫貧,順利摘掉了“壓在”頭頂的“窮帽子”。“前年家裡的房子粉刷了,外牆還貼了瓷磚,收入多了,日子越過越美!”白麗平說。

山西晚報記者看到白麗平一家的餐桌上,豬、牛、羊、雞一樣不差,還有不少新鮮蔬菜。一餐飯結束後,幾個葷菜沒怎麼動。“以前條件差時,孩子天天鬧著要吃肉,只有過年過節才能割點肉、弄點餡包頓餃子,燉點排骨、肘子開開葷腥。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反倒不愛吃了。”白麗平一邊撤盤,一邊打趣地說。

看到村裡還建了葡萄採摘大棚,引入了玉米套種中藥材示範項目,白麗平躍躍欲試。“現在每天一睜眼就想著趕緊去上班,不光是掙到錢高興,最重要的是我覺得自己更有價值了,感覺日子不一樣了。”白麗平說,以前因為上有老、下有小、沒文憑不敢出去打工,現在足不出村就能打工掙錢,“晚上睡著都能笑醒!”坐在寬敞整潔的客廳,白麗平的言語裡溢滿了喜悅。

脫貧後,朝著小康繼續努力

新的一年,白麗平一家對未來寄予了更多期待。

“脫貧了,但這幾年還不能鬆勁,家裡還有一些‘饑荒’要還,兒子結婚、女兒上大學,都是一筆不小的花銷……”2020年,白麗平和丈夫計劃著多打幾份零工,抽空再學幾樣新手藝,給家人更好的生活。“咱不是還得朝著奔小康使勁嘛,更好的日子在後頭!”她說。

白麗平的兒子在山西師範大學畢業後,就考到黃寨一家學校裡擔任地理老師。“我這兒子挺爭氣,上學、找工作從來不用我們操心。”談起兒子,白麗平話語中充滿著驕傲,“上大學後就沒再管家裡要過錢了,生活費、學費都是自己勤工儉學掙的。現在也有了正式工作,就等著給他娶媳婦了!”白麗平說,她丈夫已經到隔壁村子又多找了一份零工,她也打算年後去葡萄大棚上班。

“看,這是我女兒寫的毛筆字,寫得好吧!”白麗平指著客廳牆上裱起來的一幅字說,“我女兒從小就喜歡寫字、畫畫,這兩年手頭寬裕了,我還給她在鎮上報了個輔導班,老師說她是個苗子,還打算讓她參加市裡的比賽呢!”山西晚報記者看到,一手漂亮的毛筆字,字如其人,清秀中掩藏著一份剛毅。“只有不斷地努力,成功才會越來越近!爸媽為了我們上學付出了那麼多,我也要努力,讓爸媽少操心!”白麗平的女兒說。

白麗平的女兒今年17歲,正是花一般的年齡,身穿剛從城裡買的白毛衣,越發襯得膚色白皙、亭亭玉立。“我女兒從小到大,沒穿過幾件新衣服,不是穿表姐的,就是穿鄰居的,同學們總笑她的衣服不合身。我就想著,什麼時候能給我的‘小棉襖’買件新棉襖過年啊!”白麗平說,自從有了固定收入後,每年過年都給孩子從裡到外買新的穿,以前欠下的,現在都要補回來。

“女兒今年高二了,馬上就要面臨高考了,希望她的學習能更進一步,明年考個好大學,將來找個好工作。”白麗平悄悄告訴山西晚報記者,兒子當年考大學時家裡還不寬裕,成績很好卻只能選擇學費較低、離家較近的師範學校讀書,如今日子越過越好,爭取明年在女兒填寫高考志願時,能毫無顧忌地實現自己的心願。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之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如今的思西村,在黨的扶貧政策幫助下,增收產業亮點紛呈,連珠成串,蓬勃發展,貧困戶的腰包正在一天天鼓起來;脫貧後的新時代農民,個個充滿活力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我們要永遠牢記黨恩,齊心協力把日子過好,奔上小康路!”白麗平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期待。

山西晚報記者 郭燕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