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網上流傳一個段子:三千塊僱不來農民工,三千塊你只能僱一個大學生,你怎麼看這個段子?

宵緣


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拿3000塊錢工資,可是你知道一個剛學手藝的初中畢業生拿多少錢嗎?不能拿一個已經有手藝的老師傅和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比吧!再說農民工,看著是日薪挺高的,可是沒有節假日沒有公司福利沒有社會福利,反正除了每天干活的時候能拿到那點錢以外什麼都沒有,而且最重要的是一個工人,靠體力幹活(就算有技術,也得是靠身體),他能幹多少年?年輕時候太過賣力氣,到了老年會有很多病痛。總結一下:農民工沒有保障,掙錢不穩定,並且最重要的是你看到他現在掙每天300,500的,那他可能10年以後還是這樣,也可能是年老體衰了都掙不到300了。

再說大學生,剛畢業確實是3000塊錢養活自己都難,但是5年10以後呢?很多人都可以達到當地工資水平的高端,並且旱澇保收,各種福利都有,不用賣力氣不用風吹日曬,年老了掙的更多,退休了都有錢拿。

為什麼就一定要盯著剛畢業的大學生和老師傅比較呢?既然農民工掙那麼多為什麼農民工還要拼盡全力讓自己的孩子唸書考大學?

問這樣的問題是不是想說讀書無用?那麼你去調查一下,90後可能工作沒幾年,那去調查80後吧,80後沒讀書的和大學畢業的,現在都在做什麼,生活過的怎麼樣,他們已經為人父母了,孩子已經上小學,你去問問他們是讓孩子去讀書考大學還是不讀書學一門手藝掙高日薪?


歷史古巷


三千塊錢請不到農民工,三千塊只能請個大學生,這是去年招工的行情。在長沙一個月嫂月薪六七千。裝修建築工二三百元一天。酒店服務員醜女一個月包吃住至少四千。現在不是講文憑的時代,(當然去機關事業單位文憑越高越吃香)到企業大學生眼高手低,並不受待見。


老來得易


作為一個農民工我給說兩句

農民工分好多工種,鋼筋工,木工,水電工……網上說農民工工資多高,是挺高的,但是也分工種,和大工小工

拿19年我在蘇州吳江區一個建築工地來說,我們做的是鋪裝,一個工頭帶幾十個工人,大工一般工資在280-300一天,小工180-200之間,這是不管吃的工錢,就是按天算得,並且工頭一人抽成10元,這還是比較少的,各種保險都沒有,大學生有人去嗎,沒有假期,沒有升值空間

農民工基本上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如果3000一個月,根本不夠家裡的開銷,大學生一個月的生活費多少???


想飛的豬肉


這個段子不一定是調侃,有它的現實依據。

第一,現在的農民工大多都是體能與技能的複合式人力資源。

與以往過去的那種搬搬磚,剷剷土,看看大門等簡單技能性勞動相比,他們所從事的工作具有更高的技能性和體能要求。如,我們常見的家裝中的鋪地磚,日工資大都在1000元左右,即使是除去正常的休息日,月工資也已經達到了2萬多元。還有很多與此工種相類似的工作,工資都超過了1萬元。如此高的工資,一個應屆畢業生是不可能與之相比的。

第二,大多數應屆畢業生所具備的知識、技能、經驗,還談不上較好的價值創造,而農民工所從事的工作崗位,所創造的價值都遠高於應屆的大學畢業生。

第三,農民工的稀缺性,決定了其薪酬會遠遠高於應屆生。雖然科技的發達,使很多體力勞動崗位被機械和智能機器所取代,但從目前企業的用工情況看,吃苦耐勞性的崗位仍然佔據了超過30%以上的用工量。然而現在我們超過80%的用工供應是應屆大學生。這就註定了農民工的高薪酬。

另外農民工的勤勞,善良,誠實品德,也吸引著企業使用更多的農民工。所有這些都表明,農民工的薪酬高於應屆畢業生的薪酬,將會持續很長的時間。


孟廣橋說人力資源


這不是段子,這是事實。且讓我慢慢道來(地址海南海口)!

前段時間,家裡裝修,我也時常請過農民工,當初價格也真的是嚇我一跳,包天三至四百,包工當然算起來也差不多。他們說這是市場價,我也真去了解了,無論是建築工地還是臨時僱工,的確是市場價。按海口的平衡收入水平,看上去感覺工價是高了。通過了解,他們基本上都異口同聲說道“那得養家餬口呀”!是啊!農民工出來幹活,他們的家庭狀況基本上都是上有老下有小需要照顧,異地打工吃喝拉撒住都得花錢,異地來回奔波都得花費,如果工資少了真的是難以接受。相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工資收入基本上是一個人開支,正所謂一人飽全家飽的狀況,因此,工資低點貌似也可以接受。如果已是成家或家裡需要照顧的大學生,工資低了當然是不行的。


改輛床車去旅行


農民工與大學生不是一個層次,基本沒有可比性。農民工處於工作第一線,什麼活都幹,帶有危險性質的,髒活,累活農民工都幹,並且具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及技術含量,工資高點正常,而且他們工作地點,性質,季節也不同,工作環境相對較差,各種保障缺失,工資水平也不穩定,處於有活就幹,無活閒著再找活幹的狀態。而大學生就不一樣了,農民工能幹的工作大學生不一定幹得了,而大學生所幹的事業農民工也未必懂,並且,大學生的工作性質,工作環境,以及各項保障待遇會正規完善,這點農民工就辦不到。另外,大學生大都幹些技術含量高的工作,比如製作工作規劃,檢查驗收工程質量,看圖紙,技術指導以及人事管理等,是管理者,而農民工大都是生產第一線,雖然其中也有懂技術會管理的農民工,但決對是少數,所以,廣大的農民工是被管理者,孟子說過;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就是這個道理,因此,農民工工資高於大學生是正常現象,也是表面現象。實際上,綜合考量,大學生的總體收入是遠高於普通農民工的。


草沾


怎麼能這麼比?缺氧?農民工,臨時工,短工!大學生是人材,相對來講工作穩定,找到工作是合同工,企業負責社保六金一險!農民工一切保險自己負擔!日薪就是要高!月薪能同曰工比較嗎?這樣比農民工早成財主了!上大學何用?這樣耍屎蛋段子有得是!宣傳點正能量!


天地人曰月空


上高中那會總以為坐辦公室的錢多,上了班才知道,幹什麼活拿什麼錢!辦公室裡面就幹部工資高,其他的辦公室人員錢是真少!我們這裡按崗定薪,崗位按照勞動強度,風險程度和責任大小劃分,段辦的核算員,行政班,一個月扣到手3000到3500,一線的調車員扣到手5500到6000,但是要倒班。核算員就是月底忙,要忙著做工資表,考勤表,公休假什麼的,平時挺閒,除非領導給你找事。又想少貢獻,又想多拿錢,你把單位領導當傻子了!而且我們這個地方經常出事,工作節奏也緊,壓根就不會有那種外行管內行的情況!從學校出來就進辦公室的那種的,沒幹活一線的,職位晉升根本沒你的事![捂臉]







馳突孤燕


寧願待在寶馬裡面哭,也不願坐在單車後面笑!

這就是現實,現在的90後,00後根本沒有吃過苦,也沒有生活壓力。他們只想找一份體面的工作,一人吃飽,全家無憂。農民工乾的活又髒又累,主要還不體面,讀了十幾二十年的書,然後去幹農民工乾的活,不給人家笑死才怪。我就問問你,願不願讓你的女兒去嫁給農民工?

根據馬斯洛的人類需求層次:

一、第一層次:生理上的需要

呼吸 水 食物 睡眠 生理平衡 分泌性

二、第二層次:安全上的需要

人身安全 健康保障 資源所有性 財產所有性 道德保障 工作職位保障 家庭安全

三、第三層次:情感和歸屬的需要

友情 愛情 性親密

四、第四層次:尊重的需要

自我尊重 信心 成就 對他人尊重

五、第五層次:自我實現的需要

現在的年輕人已經解決了第1層跟第2層,都在第3層以上。需要有體面的工作,才能找到合適的情感。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認可!除非第1,第2層沒有解決,才有可能去當農民工。



中山邱師傅


看本題,卻附現時。

在鄉下,感覺本科生,大專生有的的確不行,他們四處工作大約在兩千元左右。還不如平常一個打工的,更不如技校出來的學生。

技校生,有的沒上過高中,甚至小學,只要在技校學到一技之長,到社會上就能掙大錢,如開剷車的,摸過來就能幹,成了技術工。當然還有很多……

可憐的本科生,大專生有的甚至於在校學的不對口,造成轉行,從零開始,四處碰壁!

誰又能想到他們的父母更可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