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學術論文3篇、投身殘疾人福利事業,用意志與精神書寫奇蹟

發表學術論文3篇、投身殘疾人福利事業,用意志與精神書寫奇蹟

第六屆學生“飛翔獎-勵志成才獎”獲得者——經濟管理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2017級王汀(左二)

王汀,公共事業管理專業2017級學生。一個腦癱患兒,從小體態畸形,行走困難,寫字顫抖,四肢不協調。為了大學夢,他從三歲至今,十八年如一日接受著康復訓練和針灸理療,瘦弱的肢體上總是傷痕累累血肉模糊,背部的皮膚已被銀針扎得千瘡百孔。來到大學,他投身於公益,每年寒暑假去成都市殘疾人聯合會當義工,風雨無阻;他憑藉著文學功底,與青羊地方誌簽約供稿,大學實現經濟獨立。他成績優異,兩次獲得優秀學生獎學金,發表學術論文三篇。他想幫助更多腦癱患者,為中國殘疾人福利體系完善做出貢獻,希望到德國柏林洪堡大學深造學習,為了這個生涯夢想,大學開始學習德語......

身體殘疾經常跌倒 砥礪前行自立自強

作為一名腦癱患者,王汀的大學生活忙碌而艱辛。每週六,他都需要前往殘聯康復中心做康復訓練和針灸理療,這樣的治療已然伴隨了他十八年。因為容易摔倒,他瘦弱的身體上總是傷痕累累,膝蓋和手肘尤為嚴重。

針灸理療則讓他背部、手臂和腿上的皮膚每週都被扎滿銀針。

身體的殘疾和帶來的傷痛並沒有讓他耽誤學習,他常說“正是因為我不能像普通孩子一樣奔跑,所以養成了獨立思考的習慣”,為了彌補身體的不足,做到一名普通大學生應該做的事,在學習上往往需要付出比其它人多兩三倍的努力,正是用努力彌補不足,使他多次獲得優秀學生獎學金。大學兩年發表學術論文三篇(《淺談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必要性》;《淺談管理會計在企業的重要性——以科達集團和南望集團為例》;《關於山東地煉的現狀分析和未來展望》)。學習之餘,分享亦是他展現自我的舞臺。大學期間他參與了各種演講,“大學生微講堂”、學校紀念“一二·九”演講比賽、“大學生心理協會故事分享會”......演講臺上總能看到他的身影,雖然因為身體的原因發音和咬字不清晰,但你總能感受到他的樂觀與對生活的熱情。

發表學術論文3篇、投身殘疾人福利事業,用意志與精神書寫奇蹟

王汀為了來到大學做了許多準備。他總是希望,能和正常人一樣走進和融入這個校園。王汀知道,大學裡上課的教室與寢室距離很遠,但他走路歪歪扭扭的,走不到一公里就需要休息,不敢走沒有扶手的樓梯和走廊,為了不讓身體拖自己後腿,他用暑假時間學習了騎自行車,他平衡先天不好,雙手無力,把不住把手,所以學習過程中總是摔跤。“跌倒了就再爬起來!”,一句簡單的話背後卻包含著他在烈日下一次次嘗試、摔倒、爬起的重複過程。付出終有回報,他最終學會了騎自行車。他擔心大學會有游泳課,體態畸形脊柱側彎的他害怕自己跟不上班級的教學進度,於是,克服了自己內心的恐懼和他人的嘲笑,他在入學前偷偷給自己開小灶,學會了游泳。

用才華彌補身體缺陷,王汀利用假期尋找工作實現了大學經濟獨立。他在暑假期間四處尋找自己可以做的工作,無數次面對對方懷疑的目光。他在面試中侃侃而談,但還是屢屢遭拒。但他沒有氣餒,最終兼職一家文創公司,負責青羊地方誌公眾號的供稿和運營工作,並在試用期一個月後,憑藉著文學功底成功達成長期供稿合約。他撰寫的文章受到了青羊區地誌辦主任的高度讚揚。憑著自己的勇氣和努力,他自豪地實現了經濟自立。

發表學術論文3篇、投身殘疾人福利事業,用意志與精神書寫奇蹟

王汀參加紀念“一二·九”運動83週年演講比賽

歷盡苦難心懷感恩 公益事業回報社會

王汀曾經表示,他既是不幸的,又是幸運的。“我查出這個病的時候,爺爺剛剛確診肝癌晚期不久,那時候縣城裡條件也不好,父母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到三歲多才開始治療,還是找親戚借的錢,但已經錯過最佳治療期了。我七歲上小學,小學到高中,走路歪歪扭扭的老是摔,手也沒力氣拿不住筆,為了寫字手上全是血泡,一直讀的免費的公立學校,也在學校遇到許多困難,不過多數人還是挺好的。”在回憶自己成長經歷的時候,王汀始終保持著笑容。一路走來,他說自己受過國家政策和社會機構很多幫助,因此也希望有機會回報國家、回饋社會。為此他積極參與各種志願者活動,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幫助他人,影響他人。

他回到高中母校演講,在學弟學妹們心中埋下勵志的種子。2018年王汀作為學校青春分享志願者,受邀返回高中母校,用自己的經歷和經驗為學弟學妹們答疑解惑,加油鼓勁,受到校長、年級主任、班主任老師的一致好評。

發表學術論文3篇、投身殘疾人福利事業,用意志與精神書寫奇蹟

王汀回到高中母校介紹西南石油大學招生政策

牽頭對接黨支部與社區,組織黨員志願服務。

在加入黨組織發展成為一名預備黨員後,王汀發揮專業特色,聯繫新都區東環路社區領導,對接黨支部與社區志願服務,輔助社區進行環境治理,文化建設等工作。組織社區教育志願服務小組,提供包括幼兒國學、英語在內的社區教育服務,每季度授課時間達42學時。社區教育服務小組在東環路社區受到了學生(主要是兒童)及其家長的一致好評,也受到了東環路社區黨支部書記的褒獎。

風雨無阻前往殘聯做義工,盡力幫助更多的殘疾人。他每個寒暑假都會前往殘聯重度殘疾託養中心做義工。一開始,中心的主任並不認同他,直截了當告訴他:“你走吧,你做不了什麼。”但他堅持為殘疾人(主要是腦癱患者和智力障礙人員)維修電腦,清理軟件,教他們使用智能手機。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也幫著做一些體力活,如搬桌椅,推輪椅等。做義工的事情很雜,但他認為這裡是他不變的初心。

發表學術論文3篇、投身殘疾人福利事業,用意志與精神書寫奇蹟

王汀參加義工活動

生命短暫立志求學 奉獻餘生服務他人

立鴻鵠志為中國殘疾人福利事業而奮鬥。王汀一直希望每個殘疾人都能得到應有的照顧與尊重,為此他選擇了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希望在以後為殘疾人社會福利體系的建設做出貢獻。他利用週日時間在校外學習德語,為申請德國柏林洪堡大學的研究生做準備,因為德國有世界上最好的公共福利領域的專業,他希望學成歸來後,可以為中國的殘疾人福利事業儘自己的一份力。

事蹟登上中青網新聞,引起廣泛反響。2019年4月,他受中國青年網邀請接受專訪。在中青網的採訪中,他說:“我希望自己的這些行動可以在看到的人心裡撒下光明的種子。”中青網發表的專欄報道《王汀:從小和別人不一樣和生活三局兩勝》中這樣寫到“命運沒能摧毀他的意志,他用努力去縫補夢想。他橫下心和命運爭奪,藏起眼淚,自己點亮了光明和希望。”

發表學術論文3篇、投身殘疾人福利事業,用意志與精神書寫奇蹟

王汀在校園內讀書

王汀知道,腦癱人群通常還要面臨各式各樣的併發症,他的壽命可能會比一般人短二三十年,但他想用生命中剩下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奮力拼搏,肆意追逐,去實現人生理想,實現自身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