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在新野究竟得到了哪些高深莫測的人才?

姒莞萱


劉備在公元201年開始正式投奔劉表,並駐守在荊州最北邊的新野縣,為劉表守邊疆防曹操,到之後的曹操南征荊州。一共七年的時間,劉備在新野都遇到哪些人才呢?

一、謀士:徐庶、諸葛亮

徐庶:徐庶的出現讓劉備第一次擁有了自己的正兒八經的軍師,而且也幫助了劉備大勝夏侯惇的進攻,從而讓劉備也意識到軍師的重要性,最後徐庶母親被曹操抓住,要挾徐庶,最終使得劉備失去了第一位軍師,最後的徐庶還為劉備推薦諸葛亮,從而為劉備做出了自己最後的貢獻。

諸葛亮:諸葛亮不用多說,很多人都知道他的功績,他的出山,也為三分天下做出來奠基,最終幫助劉備成就帝業,也為了蜀漢鞠躬盡瘁。

二、將士:魏延

魏延:雖然正史並沒有記載魏延什麼時候追隨的劉備,魏延是劉備招兵時候追隨劉備的,所以極有可能就是在劉備在新野時候追隨劉備,魏延無論在入川戰役還是鎮守漢中更甚至是最後隨著諸葛亮北伐中,魏延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在北伐中更是諸葛亮不可或缺的一員大將。

三、文臣:蔣琬、伊籍、向朗、夏侯蘭

蔣琬:蔣琬是“蜀漢四相”之一,他年少聰慧,才學被當地人熟知,於是後來追隨劉備,在新野時就是蔣琬提醒劉備註意提防蔡瑁。

伊籍:伊籍與劉表是同鄉,所以追隨於劉表,劉備在新野時經常拜訪劉備,後來劉表病逝,開始追隨劉備,後來隨劉備入川得到重用,並參與修訂了《蜀科》。

向朗:向朗少年便從師於司馬徽,後來在劉表賬下,隨著劉表病逝,開始追隨劉備。

夏侯蘭:夏侯蘭是趙雲同鄉,隨夏侯惇在博望與劉備軍交戰時被趙雲俘虜。因是同鄉,少小相知,而夏侯蘭又明於法律,於是推薦他做了劉備軍的軍正,掌軍事刑法。

四、荊州士族對劉備的認可

荊州在當時是最安穩的地區,荊州的士族在當時也有著很大的影響力,連長期經營的劉表也無奈,但是劉備卻與他們打好了關係,無論是當時的龐家、馬家、黃家和司馬家都給劉備面子,雖然蔡家和蒯家不給面子但是相對只來了七年的劉備就已經可以了,而後龐家的龐統、馬家的馬良、馬謖包括司馬徽也為劉備舉薦了人才,都可以看出在當時劉備在當地的名聲很好的。

五、新野及周圍百姓的愛戴

據《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記載:

或謂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

可以看出在面臨曹操數十萬大軍追擊的時候,新野的百姓也並沒有拋棄劉備,可見劉備在當時新野地區人們心目中的形象,正所謂得民心者的天下,這也就是劉備為什麼在之後能夠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的原因吧!

劉備,從投奔劉表,到屯居新野,實際上也為自己的將來埋下了種子,曹操的南下也讓劉備的這個種子開始看到發芽、結果,從而讓劉備開始走向三分天下之路。


歷史文武君


劉備是公元201年投靠荊州牧劉表的,之後駐守在荊州的北邊新野縣,為劉表鎮守北境,到曹操南征荊州時,劉備在荊州一共待了七年。

這七年裡,劉備總共幹了三件大事:

1、和曹操的部下夏侯惇打了一仗;

2、生了個兒子劉禪,這是他的當時唯一的兒子;

3、招攬荊州當地的人才。



當然了,大多數時間,劉備在新野是無所事事,每天喝喝小酒,感慨感慨人生,還在某一天酒足飯飽之際感慨自已四十多年的人生一事無所,而大腿上由於缺少作戰都長滿了髀肉。

曹操北征烏桓時,劉備曾經向劉表建議,趁曹操北征時,偷襲曹操的老巢許昌,但劉表不同意,只得作罷。

除此之外,劉備乾的最多的事,就是安撫當地人心,招攬當地人才,那麼劉備招攬了哪些人才呢?



1、夏侯蘭

夏侯蘭原是曹操的部將,趙雲的同鄉,在劉備與夏侯惇的博望之戰中,被趙雲俘虜,趙雲向劉備說情,因為夏侯蘭精通法律,也算是個人才,因此劉備赦免了夏侯蘭,並讓夏侯蘭任軍正,掌軍事刑法。

2、徐庶

徐庶出身寒門,是潁川郡(今河南許昌)人,因躲避戰亂而流落荊州,因而結識了司馬徽、諸葛亮、崔州平等人,與他們關係密切,劉備駐守新野時,徐庶投靠了劉備,並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後來徐庶在劉備南逃時,因為母親被曹操俘虜,而離開劉備轉投曹操。



3、諸葛亮

劉備能得到諸葛亮,來自司馬徽、徐庶等 人的推薦,經過多次拜訪,劉備認可了諸葛亮的才能,而諸葛亮為劉備規劃了成就大業的戰略規劃,劉備從此如魚得水、如虎添翼,一步一步成就大業,諸葛亮功不可沒。

諸葛亮不僅自身才能出眾,而且在荊州有著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網,諸葛亮的岳父與劉表是連襟,諸葛亮的大姐夫是蒯祺,荊州本地頗有影響力的世家大族,與輔佐劉表的蒯越、蒯良是兄弟;諸葛亮的二姐夫是龐德公的兒子龐山民,而龐統是龐德公的侄子,也是荊州本地名士。



諸葛亮為劉備網絡了荊州大量的本地人才,這批人之後成為蜀漢政權的骨幹,有蔣琬、費禕、馬良、馬謖、楊儀等人。

4、魏延

魏延是義陽(今河南桐柏)人,河南桐柏在哪?就是新野隔壁縣,桐柏在新野的東邊,緊挨著新野,劉備駐守新野期間,除了招攬人才,還在大力招兵買馬,而魏延是劉備的部曲,就是私人武裝的意思,也就是在劉備駐守新野期間,魏延投靠劉備,但當時魏延的地位較低,也不出眾。

劉備駐守新野的兵力有幾部分人馬:一部是劉表給的,屬於劉表的部下,一部分是劉備從北下帶來的,這部分人數很少了,像關羽張飛趙雲等人都是,還有一部分就是劉備自已招的兵,如魏延。



5、伊籍

伊籍是兗州山陽郡(今山東金鄉縣)人,與劉表是同鄉,因躲避戰亂而依附於劉表,劉備駐守新野期間,伊籍經常雲拜訪劉備,也許是看出了劉表不堪大任,但礙於劉表的面子,伊籍也不方便投靠劉備,但此期間一直與劉備交往密切,而在劉表病逝,伊籍馬上就投靠了劉備,伊籍也算是劉備在新野得到的人才。

伊籍後來官至昭文將軍,地位僅次於簡雍和孫乾,並且伊籍與諸葛亮、法正、劉巴、李嚴參與制定了蜀漢的第一部法律:《蜀科》,《蜀科》是治理蜀漢所用的法律。



6、新野數十萬百姓

公元208年,曹操南下徵荊州,劉表病死,劉琮投靠,而劉備被矇在鼓裡,毫不知情,只到曹操大軍到宛城,劉備才得到消息,匆匆帶著軍隊南下,而跟隨劉備一起南下的有數十萬新野百姓,劉備到襄陽時,又有不少襄陽士人和百姓選擇與劉備一起南逃,這些百姓之所以寧願跟隨劉備南逃,也不願意投靠曹操,說明了劉備駐守新野是非常得人心的,很可惜這部分人在當陽長坂被曹操俘虜。

劉備在新野期間,由於名義上還是劉表的部下,因此沒有大張旗鼓的招攬人才,很多原劉表手下的人才也礙於劉表的面子,不敢投靠劉備,劉表一死,劉琮投降後,荊州不願意歸降曹操的人,基本上都投靠了劉備,那個時候才是劉備大量接收人才的時候。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應該說沒有,所謂高深莫測,要像劉邦得到蕭何,韓信,朱元璋得到劉伯溫,徐達等,李世民得程咬金,秦叔寶等一幫兄弟,幫他們得到天下,劉備在新野得到再高深莫測的人,最終亂了一下天下,無所事事,大多含恨而死,沒有多大建樹,沒創造讓人無法相信的奇蹟,叫什麼高深還莫測,即使最神秘的孔明,龐統得一人就可得天下,兩人都讓劉備得了,五虎將也得到了,還是三十夜煨肝大腸,越煨趆皺,最後沒上了。

所以那些劉備所得到的人是有限度的,不可稱《高深莫測》再見!


9紫氣東來


劉備的一生可謂是顛沛流離。他發跡於冀州,輾轉到徐州,被陶謙託付徐州,後來又輾轉曹操、袁紹帳下。官渡之戰爆發不久,他又以找劉表求援為名,從袁紹處離開,來到荊州。劉表以禮相待,並把他安置在新野。劉備在新野潛心發展,招攬人才,奠定了赤壁之戰的實力基礎。那麼,劉備在新野得了哪些人才呢?

劉備來到新野前,已經在民間擁有了很好的名聲,他的宏偉志向也讓想要一展才華的士人們心嚮往之,加上劉表不思進取、善於猜忌,一時間“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strong>

這其中就有徐庶。他本名徐福,出身貧寒,年輕時為人報仇被捕,被朋友救走之後棄武從文,發奮讀書,董卓之亂後,他避難躲到荊州,和諸葛亮交好。建安六年(201),他投奔劉備,填補了劉備帳中謀士的空缺,劉備對他十分器重。

也正是徐庶為劉備引薦了諸葛亮,《三國志》記載,他:“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他向劉備介紹了諸葛亮,並告誡他一定要親自前往。這才有了之後的三顧茅廬,請得諸葛亮出山。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南下,劉備逃亡,徐庶本來是與諸葛亮同行,不過其母為曹軍所擄,迫不得已之下,他只有離開劉備。太和二年(228),諸葛亮北伐時,得知徐庶不受重用,還曾感嘆道:“魏殊多士邪!何彼不見用乎?”魏國難道是謀士太多了嗎,怎麼連徐庶這樣的人才都不受重用呢?

前文說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歷史已經證明這是劉備在新野得到的最優質的人才。不管是史書還是戲劇小說,諸葛亮都是智絕於人,鞠躬盡瘁的那個。他為了蜀漢發展勞心勞力,為了劉備的知遇之恩奔走效勞,死而後已。

除此之外,還有伊籍,他本是劉表帳下的官吏,劉備駐紮新野,他便時常前來拜訪,等劉表死後,荊州混亂,他便前來投奔劉備。根據《趙雲別傳》記載,還有一位在夏侯惇攻打新野時被劉備俘虜的夏侯蘭,他與趙雲是同鄉,所以也被招降。因為精通法律,他在劉備麾下做了軍正。

除了這些文官,還有一位武將,那就是日後鎮守漢中的魏延。《三國志》中雖然沒有關於他何時投靠劉備的記載,只說:“以部曲隨先主入蜀,數有戰功,遷牙門將軍。”在劉備進入蜀地之前,他還只是個普通士兵,低級將領。但他是義陽人氏,而新野和義陽所距不過百里,所以我們可以猜測,魏延是在劉備屯駐新野期間加入軍隊的。

綜上所述,劉備在新野期間,不但文臣招攬到徐庶、諸葛亮、伊籍等人,武將也得到了魏延這樣的熊虎之將。以他們三人為首的荊州系大臣在日後的蜀漢發展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可見,劉備這一趟荊州之行是收穫頗豐。劉備這一生雖然漂泊,但他在流離的同時,依靠自身魅力吸引了眾多才能出眾之人,所以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呢?


鄧海春



劉備的一生可謂是歷經滄桑。他與孫權曹操不同,既沒有家族的支持又沒有十分得力的部下。他憑藉討黃巾之功發跡於冀州,又輾轉到徐州。之後又投奔於曹操、袁紹帳下,經歷了多次輾轉。後來又因為聽聞劉表之名且考慮到二人皆是漢室宗親,便前去投靠劉表。劉表自然也考慮到這點因素,對其以禮相待並安排劉備屯兵新野。那麼劉備在新野都做了什麼,又得到了哪些人才呢?以下便是個人的觀點。


第一,劉備得到了諸葛亮等三位軍師。

公元201年劉備屯駐新野之時,徐庶前來投奔,成為劉備當時最為器重的軍師。但是後來曹操軟禁了徐庶之母,逼迫徐庶不得不離開劉備前往曹營。而徐庶是劉備在新野得到的第一個軍師。雖然他跟隨劉備的時間較短,正是徐庶為劉備引薦了諸葛亮。據《三國志》記載:

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也正是有徐庶的引薦和勸導,劉備才能三顧茅廬最終得到了他在新野時期最大的收穫—-諸葛亮。而諸葛亮也是劉備獲得的第二位軍師。諸葛亮在出山時就以《隆中對》為劉備日後的發展指明瞭方向。


而龐統則是劉備在新野時期得到的第三位軍師。當時龐統與諸葛亮各有"鳳雛""臥龍"之稱,其的軍師才能亦不在諸葛亮之下。龐統在劉備拿下西川的過程中出謀劃策,功不可沒。由此,劉備在新野得到了徐庶、諸葛亮、龐統這三位軍師。只可惜後來徐庶因其母親被曹操囚禁,離劉備而去。


第二,劉備在荊州又得到了黃忠、蔣琬等虎將謀臣。

在蜀漢名將之中,五虎上將最惹人注意。其中的黃忠便是劉備在新野時所得,位列五虎上將之一。而霍峻的來歷同黃忠相似,也原本是劉表部下,劉表死後率領部下投靠劉備。

魏延也是劉備在新野期間得到的一大虎將,在《三國志》中雖然沒有關於他何時投靠劉備的詳細記載,但曾提到“以部曲隨先主入蜀,數有戰功,遷牙門將軍。”我們就不難推測魏延是在劉備攻佔長沙時前來投靠的。


而劉備又在新野得到了哪些謀臣呢?蜀漢四相之一的蔣琬便是其一。在劉備攻取西川時隨劉備一同入蜀;為劉備的大業提供了不少良策。而伊籍原本也是是劉表的謀臣之一,劉表死後同霍峻一樣轉而投靠劉備。

在《三國演義》中提醒劉備提防蔡瑁的正是此人。除此之外,向朗也是劉備在新野所得的一大人才。向朗師從司馬徽,原本是劉表統治時期的一位縣長,也是在劉表死後投靠劉備的。是日後的蜀漢重臣之一。因此劉備在新野獲得了蔣琬、伊籍、向朗等謀臣。


第三,劉備得到了新野地區的民心支持。

據《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記載:

或謂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

劉備的愛民之心可見一斑。而當劉備被曹操八十萬大軍逼得敗走新野時,仍不忘安撫百姓,並帶著願意跟隨自己百姓一同躲避曹軍追捕。劉備也因此深的民心,獲得了新野地區的人民追隨。


更可況劉備還有一個十分正當的"漢室宗親"的身份。當其投靠劉表時劉表也是因此礙於情面將其置於新野。但劉表沒有想到以劉備如此高的人心所向會使得其在據曹營僅50公里的新野也會獲得民眾的支持,更有大量的豪傑前去投靠劉備。也正因為劉備在新野地區八年的蟄伏,使得幾乎整個荊州人心都已經傾向於劉備。劉備也是因為其"漢室宗親"的身份和仁政愛民的性格得到了新野民眾的支持。

新野地區雖然在地理位置上不佔優勢,但是劉備卻能夠憑藉自己的努力吸引眾多的英雄豪傑前來投靠,不得不說這也是源自於劉備的個人魅力。而劉備在新野地區獲得如此多的人才,自然也為其日後建立蜀漢政權與曹操、孫權三足鼎立奠定了基礎。

你是如何看待劉備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三國逐鹿


官渡之戰後,劉備帶著人馬從汝南進發,向南投靠劉表。劉表對劉備既防備又利用,把劉備安置在新野這個小地方。讓他替自己防禦曹操。


曹公既破紹,自南擊先主。先主遣麋竺、孫乾與劉表相聞,表自郊迎,以上賓禮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

從公元201年到208年,將近8年的時間,劉備一直待在新野。

這8年,是劉備一生中難得的平靜歲月。

八年裡,劉備不斷反思總結,沉澱積累,不斷的積蓄力量,最終厚積薄發。

劉備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結交荊州士族,各地豪傑。

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陰御之。《三國志先主傳》

都有哪些豪傑呢?

明面上

有兩大謀士,諸葛亮、徐庶。這兩位都是棟樑之才。特別是對於劉備後來稱霸一方,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暗地裡

那就更多了。包括荊州馬家的馬良、馬謖,黃家的黃權,南郡的龐統,以及他們背後所代表的實力強大的荊州士族。

包括後來投靠劉璋的李嚴,當時只是荊州地方小人物。很可能與劉備暗中結交。所以,當劉備攻打益州劉璋的時候,李嚴毫不猶豫就投降了。

正因為劉備八年的深耕,幾乎整個荊州人心都已經傾向於劉備。

208年,曹操南征荊州的時候,劉備無奈放棄新野樊城,向南撤退。路過襄陽。荊州大半的官吏,十萬百姓都願意追隨劉備。

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聞之,遂將其眾去。過襄陽,諸葛亮說先主攻琮,荊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駐馬呼琮,琮懼不能起。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比到當陽,眾十餘萬,輜重數千兩,日行十餘裡,別遣關羽乘船數百艘,使會江陵。

劉琮的左膀右臂很多人都歸附劉備。另外關羽還帶了數百艘戰船,一萬多精銳水軍。這支人馬,應該也是在襄陽投靠劉備的。因為小小新野,不可能養這樣一支強大的水軍。

這支人馬,是劉備最後的依靠和資本。也成了他絕地反擊、成就大業的根本。

劉備在新野8年,寄人籬下,如履薄冰。人生陷入了最低谷。但是他沒有放棄希望,他一直在沉澱、在耕耘,一直在尋找機會。

所以說,生命不息,就要奮鬥不止。努力吧,少年。


上將噯福斯


如果不是因為劉備,或許很多人不會知道新野這個地方。

201年,劉備在汝南被曹操擊敗後依附荊州牧劉表。劉表以上賓之禮相待,資助其錢糧兵馬,並把新野交給劉備屯守。

這個劇情似曾相識。之前劉備初到徐州時,陶謙就把小沛交給了他,並資助錢糧兵馬。劉備在小沛站穩腳跟後,招攬了不少人才,諸如糜竺、糜芳等人,為其後來佔據徐州奠定了基礎。

現在劉表又把新野交給了劉備,似乎預示著日後劉備將在荊州大有作為。

不過劉表這樣做並不是大發善心,而是另有所圖:他把劉備當做抵禦曹操的一道屏障。新野屬於南陽郡,南陽郡的郡治是宛城。此前屯守宛城的是張繡,劉表為了抵禦曹操和張繡結盟。但197年張繡投降曹操,劉表便失去了大半個南陽郡,小小的新野成了劉表的北邊重鎮。

劉表把劉備放在新野,可以讓劉備直面曹操,為其分擔防守壓力,所以才會資助劉備錢糧兵馬。不過劉表只要求劉備守住新野就可以了,他並不希望劉備勢力過分壯大。

可是劉備不這樣想,他多次建議劉表趁曹操剿滅袁紹殘餘勢力的時候進攻許都,迎奉天子,匡扶漢室,他願意擔任先鋒。可劉表一心守土,不想招惹曹操,他不僅回絕了劉備的建議,還限制劉備的發展。

劉備對此也只能接受現實,於是就在新野安安穩穩的過了7年時間。不過劉備並沒有閒著,這7年間他招攬了不少人才,並以此組建了他的中堅力量——荊州集團。那麼他招攬了哪些人才呢?

1、魏延。

魏延,字文長,義陽桐柏人。桐柏緊挨著新野,非常近。魏延最初投靠劉備的時候身份並不高,“以部曲隨先主”,部曲就是私兵。這句話有兩種理解。一種是魏延帶著一群人投靠劉備,一種是魏延本身就是個大頭兵。

所以魏延在最初投靠劉備的時候最大也就是個基層軍官,地位並不高。但魏延在入川時表現出色,引起了劉備的注意,被劉備提拔為牙門將,後來劉備又任命他為漢中太守,魏延躋身蜀軍核心。

2、傅彤

傅彤,義陽人。隨劉備入川,夷陵之戰時擔任中軍護衛,隨劉備東征,後為掩護劉備撤退而陣亡,吐血而死。其子為傅僉,蜀漢滅亡時防守漢中陽安關,以身殉國。

和傅彤類似的還有馮習、張南等人,他們都在夷陵之戰時陣亡。

3、諸葛亮。

諸葛亮是劉備最大的發現,諸葛亮的才能就不說了,這裡重點說一下諸葛亮的人脈圈子。

諸葛亮本來是徐州琅琊人,其8歲喪父,和兩個姐姐、弟弟諸葛均同叔父諸葛玄來到荊州。別看諸葛亮是個外來戶,但他在荊州有著很深的人脈關係。諸葛亮的大姐嫁給了荊州大族蒯祺,二姐嫁給了龐德公兒子龐山民。而龐德公的侄子則是鳳雛龐統。

諸葛亮娶了黃承彥的女兒黃氏,而黃承彥和劉表是連襟,劉表則是諸葛亮的姨父。憑藉諸葛亮這複雜的關係網,為劉備日後在荊州招攬人才提供了極大便利。


石頭說歷史


眾所周知,劉備為了得到諸葛亮,曾經三顧茅廬。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當時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劉備,帶著大將關羽、張飛,三次到隆中諸葛草廬請諸葛亮出山。 但事實上,在劉備手下的人才中,要論得到的難度,絕對不是三顧茅廬的諸葛亮,而是此人,為了得到此人,劉備幾乎輾轉了半個中國。此人就是劉巴。 劉巴,出身於官宦世家。其祖父劉曜曾為東漢蒼梧郡太守,父親劉祥亦任江夏郡太守、蕩寇將軍。 劉巴年輕時就很有名氣,所以,當時的荊州牧劉表,接連幾次徵召劉巴出山,以及舉薦他為茂才,結果劉巴就是不肯應允。對於劉巴的才學,就連諸葛亮都說:“運籌策於帷幄當中,吾不如子初遠矣。” 劉備是公元201年投靠荊州牧劉表的,之後駐守在荊州的北邊新野縣,為劉表鎮守北境,到曹操南征荊州時,劉備在荊州一共待了七年。 這七年裡,劉備總共幹了三件大事: 1、和曹操的部下夏侯惇打了一仗; 2、生了個兒子劉禪,這是他的當時唯一的兒子; 3、招攬荊州當地的人才。 當然了,大多數時間,劉備在新野是無所事事,每天喝喝小酒,感慨感慨人生,還在某一天酒足飯飽之際感慨自已四十多年的人生一事無所,而大腿上由於缺少作戰都長滿了髀肉。 曹操北征烏桓時,劉備曾經向劉表建議,趁曹操北征時,偷襲曹操的老巢許昌,但劉表不同意,只得作罷。 也正是在這一年,在曹操在北方征討烏桓時,劉備勸劉表出兵攻打許昌,卻遭到了劉表的拒絕。事後劉表十分後悔不聽劉備的建議,但為時已晚。 公元208年,曹操在擊敗袁紹後,用了七年的時間終於平定了北方。此時的劉備也已經在荊州蹉跎了七年了。 曹操從沒有忘記這個讓自己最為忌憚的人,終於決定征討荊州。曹操決定征討荊州後不久,劉表病死了,劉表的第二個兒子劉琮繼承了父親的爵位和官職。 也許是不知所措,年輕的劉琮決定向曹操投降,但是劉琮也像他父親那樣提防著劉備,甚至沒有把自己要投降曹操的消息告訴他!而是自己偷偷獻上了降書。 當曹操大兵壓境的前夜,劉備才得到消息,本來就敵眾我寡,再加上短時間內根本難以組織有效的抵抗,劉備只好率軍南撤,再一次開始了“逃跑”


生活人生雨


劉備的一生可謂是歷經滄桑。他與孫權曹操不同,既沒有家族的支持又沒有十分得力的部下。他憑藉討黃巾之功發跡於冀州,又輾轉到徐州。之後又投奔於曹操、袁紹帳下,經歷了多次輾轉。後來又因為聽聞劉表之名且考慮到二人皆是漢室宗親,便前去投靠劉表。劉表自然也考慮到這點因素,對其以禮相待並安排劉備屯兵新野。那麼劉備在新野都做了什麼,又得到了哪些人才呢?以下便是個人的觀點。

公元201年劉備屯駐新野之時,徐庶前來投奔,成為劉備當時最為器重的軍師。但是後來曹操軟禁了徐庶之母,逼迫徐庶不得不離開劉備前往曹營。而徐庶是劉備在新野得到的第一個軍師。雖然他跟隨劉備的時間較短,正是徐庶為劉備引薦了諸葛亮。據《三國志》記載:

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也正是有徐庶的引薦和勸導,劉備才能三顧茅廬最終得到了他在新野時期最大的收穫—諸葛亮。而諸葛亮也是劉備獲得的第二位軍師。諸葛亮在出山時就以《隆中對》為劉備日後的發展指明瞭方向。

而龐統則是劉備在新野時期得到的第三位軍師。當時龐統與諸葛亮各有"鳳雛""臥龍"之稱,其軍事才能亦不在諸葛亮之下。龐統在劉備拿下西川的過程中出謀劃策,功不可沒。由此,劉備在新野得到了徐庶、諸葛亮、龐統這三位軍師。

在蜀漢名將之中,五虎上將最惹人注意。其中的黃忠便是劉備在新野時所得,位列五虎上將之一。而霍峻的來歷同黃忠相似,也原本是劉表部下,劉表死後率領部下投靠劉備。

魏延是劉備在長沙期間得到的一大虎將,在《三國志》中雖然沒有關於他何時投靠劉備的詳細記載,但曾提到“以部曲隨先主入蜀,數有戰功,遷牙門將軍。”我們就不難推測魏延是在劉備攻佔長沙時前來投靠的。

而劉備又在新野得到了哪些謀臣呢?蜀漢四相之一的蔣琬便是其一。在劉備攻取西川時隨劉備一同入蜀;為劉備的大業提供了不少良策。而伊籍原本也是是劉表的謀臣之一,劉表死後同霍峻一樣轉而投靠劉備。在《三國演義》中提醒劉備提防蔡瑁的正是此人。

除此之外,向朗也是劉備在新野所得的一大人才。向朗師從司馬徽,原本是劉表統治時期的一位縣長,也是在劉表死後投靠劉備的。是日後的蜀漢重臣之一。因此劉備在新野獲得了蔣琬、伊籍、向朗等謀臣。

據《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記載:

或謂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

劉備的愛民之心可見一斑。而當劉備被曹操八十萬大軍逼得敗走新野時,仍不忘安撫百姓,並帶著願意跟隨自己百姓一同躲避曹軍追捕。劉備也因此深的民心,獲得了新野地區的人民追隨。

更可況劉備還有一個十分正當的"漢室宗親"的身份。當其投靠劉表時,劉表也是因此礙於情面將其置於新野。但劉表沒有想到,以劉備如此高的人心所向,會使得其在據曹營僅50公里的新野也會獲得民眾的支持,更有大量的豪傑前去投靠劉備。也正因為劉備在新野地區八年的蟄伏,使得幾乎整個荊州人心都已經傾向於劉備。劉備也是因為其"漢室宗親"的身份和仁政愛民的性格得到了新野民眾的支持。

新野地區雖然在地理位置上不佔優勢,但是劉備卻能夠憑藉自己的努力吸引眾多的英雄豪傑前來投靠,不得不說這也是源自於劉備的個人魅力。而劉備在新野地區獲得如此多的人才,自然也為其日後建立蜀漢政權與曹操、孫權三足鼎立奠定了基礎。









富士康一哥


劉備從201年袁紹兵敗後投奔劉表,到208年赤壁前夕逃奔江夏,在荊州北部小鎮新野駐守整整七年,在這七年裡,劉備屢屢勸說,但劉表無動於衷,以至於曹操收拾清理袁紹殘部,揮師南下,浪費大好時局。雖說在這七年裡,劉備並無什麼軍事和政治上的建樹,但卻收穫了一大批荊襄才俊,為以後的崛起及三分天下有其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諸葛亮。劉備在新野這七年的最後一年三顧茅廬收穫了天才諸葛亮,諸葛亮為出茅廬已定天下三分,之後血戰赤壁,率軍入蜀,會獵漢中,七擒孟獲,六出祁山等等故事,天下第一人,不用贅言。

2.徐庶。回馬薦諸葛的徐庶,在諸葛亮出山之前,陪伴劉備擊敗了曹軍數次進攻,連曹軍主將曹仁都是他的手下敗將,在眾多三國遊戲中能力值智力均在90+3

伊籍。荊襄名士,劉表去世後一直跟隨劉備直至入蜀,為劉備推薦了不少荊州益州人才,入蜀後並參與修訂了《蜀科》,地位同簡雍孫乾相當。

4.劉封。在新野,劉備認得義子劉封,劉封英武好戰,漢中之戰協同孟達攻取上庸諸郡,深的劉備喜愛。雖然最終被賜死,但仍不失為蜀漢一員勇猛戰將。

5.劉禪。小阿斗出生於新野,顛沛流離跟著劉備輾轉到了成都,稀裡糊塗做了一代帝王,累死諸葛亮,寵愛太監,曹軍兵臨城下屈膝投降,不知道劉備在天之靈作何感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