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大好!新希望、溫氏股份、正邦科技等生豬養殖產業鏈擴張不止

進入2月,多家主營生豬養殖的上市公司就迅速公佈了2020年1月份的銷售數據。從披露情況看,這些公司的商品豬銷售收入在1月份同比普遍上漲。鑑於不少公司仍在積極擴大生豬養殖規模,行業人士認為,這為其一季度業績的持續釋放奠定了基礎。

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雖然對生產復工以及建設進度帶來一定影響,但多家生豬養殖企業均表示,整體可控且未受疫情重大影響。不少頭部公司在2020年開年階段就陸續披露擴張計劃。


銷售大好!新希望、溫氏股份、正邦科技等生豬養殖產業鏈擴張不止

銷售大好 收入提高


銷售大好!新希望、溫氏股份、正邦科技等生豬養殖產業鏈擴張不止

金新農2月7日午間披露, 2020年1月生豬銷量合計2.61萬頭,銷售收入合計7721.31萬元,生豬銷售均價37.73元/公斤,環比變動分別為-9.69%、-21.62%、21.95%,同比變動分別為62.22%、383.87%、183.96%。對於1月份銷售形勢大好,金新農認為,主要系公司商品豬、仔豬、種豬價格均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類似的還有新希望。2月7日晚間,公司披露的銷售報告顯示,2020年1月銷售生豬31.95萬頭,環比變動-22%,同比變動9%;收入為11.02億元,環比變動-28%,同比變動161%。對於生豬銷售收入同比上升的原因,新希望表示,主要是因為生豬價格大幅上漲,以及生豬銷量上升。

新希望還樂觀預測,一季度整體銷量預計將保持正增長。此外,按照前期豬苗投放節奏與生產計劃,預計從二季度開始,公司生豬出欄將逐級增加,快速放量。

當然,在現階段豬價高位波動趨勢大概率持續的背景下,不少養殖企業也打起了自己的“算盤”,即通過延遲出欄的策略,使得豬價紅利最大化。


銷售大好!新希望、溫氏股份、正邦科技等生豬養殖產業鏈擴張不止

典型如唐人神。從數據上看,唐人神2020年1月的生豬銷量為2.56萬頭,同比下降77.1%,環比下降36.6%;銷售收入為8707萬元,同比下降11%,環比下降25.77%。

事實上,早在2019年9月,唐人神生豬銷量出現同比環比“雙降”時,唐人神就表示,出於對生豬價格的看好,公司適度延遲出欄時間,增加生豬出欄體重,並且加大種豬資源留存力度,著眼未來。據查,唐人神自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每月生豬銷量的同比下降幅度分別為4.4%、47.9%、30.6%、39.1%、77.1%。

銷售大好!新希望、溫氏股份、正邦科技等生豬養殖產業鏈擴張不止

再如正邦科技,公司2020年1月銷售生豬環比同比也出現“雙降”,但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2.84%。根據披露,正邦科技1月銷售生豬29.97萬頭,環比下降51.52%,同比下降60.77%;銷售收入11.16億元,環比下降39.80%,同比增長32.84%。

備貨充足 無懼疫情

在物資運輸受到影響的背景下,飼料的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外界比較關切的問題。記者查詢相關公司披露的公告以及互動平臺回答等發現,疫情對生豬養殖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尚在可控範圍內。

“公司養豬產業工程建設、生產運營等情況整體可控,2020年計劃出欄量不低於800萬頭,出欄目標未作調整。”新希望此前公開表示,疫情不會對原計劃的發展節奏帶來重大影響。

正邦科技透露,預計公司在2020年湖北地區生豬出欄量佔比8%左右,目前未受疫情重大影響。此外,溫氏股份、牧原股份、天邦股份、金新農、唐人神等也均表示,疫情對正常的生產經營影響不大。

新希望透露,公司國內飼料廠90%以上已正常開工,剩餘未開工工廠預計在2月10日前開工。“目前飼料生產對內部畜禽養殖的飼料供應充足,同時可以滿足大部分區域和重點區域的外部供應,少數區域受物流影響處於緊平衡狀態。公司1月飼料銷量同比增長約6%,一季度銷量預計同比增長超過20%。”公司稱。

正邦科技則表示,春節前各下屬生豬養殖場及服務部飼料備貨在40天左右。“截至目前,公司養殖場飼料供應充足,生產未受影響。”

金新農也表示,雖然目前公司在湖北地區的兩家子公司(一家動保企業、一家飼料企業)還不能正常開工,但春節前備貨相對充足,能滿足公司子公司武漢天種在湖北地區的生豬養殖需求,其省內銷售暫未受到影響。

至於疫情對豬價可能的影響,華創證券研報顯示,在供給端方面,部分區域原料、飼料調運將會受阻,造成豬料供給不足,若較長時間內無法解決飼料不足的問題,將導致生豬養殖行業再次去產能。與此同時,種豬或仔豬補欄的難度也會明顯增強。

有行業專家告訴記者,疫情對於消費需求端的影響並不大,主要還是在養殖產業鏈相應環節的銜接效率方面可能會產生一定影響,疊加未來明顯的供給端缺口,豬價的高位運行週期存在被拉長的可能性。

新希望則在互動平臺上表示,由於部分散養戶在家隔離,導致延遲補欄和短期的仔豬價格下降,“今年的生豬補欄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放緩,從而拉長本輪豬週期,豬價保持高位的時間可能會延長”。

前景誘人 擴張不止

正是基於對國內生豬規模化養殖市場前景的看好,自2019年下半年的興起的養殖業擴張潮仍在繼續。記者統計發現,2019年11月以來,新希望、溫氏股份、羅牛山、正邦科技、康達爾等多家上市公司集中披露擴產公告。

繼2019年12月底披露投資3.25億元擴產計劃後,羅牛山又計劃大手筆投資多個現代化生豬產業化項目。

2020年1月1日晚,羅牛山發佈公告稱,擬非公開發行2.3億股,定增募資不超過24.84億元,用於投資生豬產能擴張項目。預案顯示,發行對象包括羅牛山控股股東羅牛山集團,其認購數量不低於2303.03萬股。公司表示,本次募投項目全部實施並達產後,預計將新增年生豬出欄135.63萬頭。

再如康達爾,公司曾在1月21日晚披露,與廣東省開平市人民政府等多方簽署框架協議,涉及生豬產能50萬頭。與之類似,為加快育種體系建設、擴大生豬規模、拓展公司高端水產飼料市場,天邦股份於1月16日晚披露,與海南省最大的省屬國企——海墾控股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協議。

除了加速生豬項目建設外,從生豬產業發展需要出發,不少企業也在想辦法提高飼料產能。

比如新希望,其全資子公司擬新設唐山新好飼料,並以該公司名義出資2370萬元收購唐山天申漁牧飼料合法擁有的26667平方米工業用地、對應9267平方米房產及設計產能18萬噸/年飼料生產設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