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批進、量體溫、隔位坐……節後開工首日銀行網點“全副武裝”

每經記者:李玉雯 肖樂 每經編輯:盧九安

2月10日,多個地方企業復工。銀行網點通常是人流量密集的場所,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依然持續,復工首日,銀行網點情況如何?

今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隨機走訪滬杭多家銀行網點,大部分進入營業廳前需要測量體溫。部分時間段,前來辦理業務的人數較多時,會有人員組織排隊、取號。記者進入某城商行營業廳後,便有工作人員上前指引坐到指定的座位。大廳等待辦理業務的人員,均是分開就坐。辦理完業務後,有保安指引從銀行後門離開,維持網點秩序。

分批进、量体温、隔位坐……节后开工首日银行网点“全副武装”

上海某銀行網點門口客戶排隊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玉雯

需要注意的是,特殊時期,並非每家銀行網點都於今日進入復工狀態。記者注意到,不少銀行網點依然大門緊閉,門口醒目位置處張貼著營業時間調整的公告。例如,某股份制銀行在上海地區的支行網點,超過半數本週內僅營業1~2天。與此同時,各家銀行紛紛鼓勵客戶採用手機銀行等線上渠道辦理業務。

前門進後門出 位子隔開坐

上午十點左右,《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某城商行七寶支行,前來辦理業務的人員在網點門前排著隊,有三名銀行工作人員和兩名保安在門口協調取號、排隊、測量體溫等事項。當記者走近時,其中一位銀行工作人員迎了上來,詢問辦理什麼業務,之後遞給記者一張排號單,並告知今天來銀行辦理業務的人很多,“我們網點這段時間只有今天開門”。

該行門口的隊伍中,人員站得很鬆散。隊伍旁邊有保安不時提醒“排隊間隔遠一些,一米左右”。排隊人員需依次測量體溫後才可進入網點。入門處放有免洗消毒洗手液,同時有廣播反覆播放,“為了您與他人的健康,本網點限制人流,分批進入,進入網點請戴好口罩,如體溫超過37攝氏度,請及時就醫”。

分批进、量体温、隔位坐……节后开工首日银行网点“全副武装”

上海某銀行網點內客戶隔開就坐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玉雯

進入營業廳後,便有工作人員上前指引坐到指定的座位。記者注意到,大廳內有十餘人在等待辦理業務,均是分開就坐,中老年人居多。座椅背上也貼了“為了您的安全,請隔開坐”等提示的字樣。此外,有銀行工作人員不時地拿消毒試劑噴灑並擦拭座椅。

特殊時期,該行開設了後門通道,辦理完業務後,有保安指引從銀行後門離開,維持網點秩序。

類似的場景也出現在部分國有行、股份行的營業網點。某國有行門前一早也有多人排隊,門口有保安依次測量體溫,隔段時間便會有銀行工作人員出來告訴門口排隊的人“等一會再進入營業廳”。

一位工行的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該行網點全員統一戴防護口罩,為高櫃人員或有現金作業需求崗位員工配備醫用一次性手套。同時,網點營業開始前與結束後,需要對各區域、辦公傢俱、各類服務設施設備、櫃面收存的現金、自助機具回籠現金以及垃圾表面等至少進行2次消毒。另外,每天還要不定時對網點內櫃檯、門把手、密碼鍵盤、操作屏幕、指紋儀、話筒等員工和客戶高頻接觸設施重點仔細消毒。

據瞭解,現金服務也是銀行安全防護的重點之一。上述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除了對現金服務涉及的場地、機具進行全面消毒,“網點櫃面收入的現金要封存後交現金營運中心統一清分整點,並做消毒殺菌處理,不得直接對外支付”。

並非所有網點都已開門

需要注意的是,新冠肺炎疫情依然持續的情況下,並非每家銀行網點都於今日進入復工狀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不少銀行網點依然大門緊閉,門口醒目位置處張貼著營業時間調整的公告。

記者走訪的杭州西湖區多家銀行網點則均未開門營業。一家農行網點張貼的公告顯示,農行杭州分行在2月7日對杭州主城區營業網點時間進行了調整,2月10日至2月16日,保留部分網點對外營業,營業時間為10點至16點,其餘網點停止對外營業。

光大銀行某網點張貼的公告顯示,光大銀行杭州分行原本計劃杭州主城區所有網點2月10日起恢復正常營業,由於疫情原因,自2月10日至疫情結束,僅保留杭州分行營業部對外營業,其餘網點繼續停業,並視疫情發展情況安排恢復營業時間。

分批进、量体温、隔位坐……节后开工首日银行网点“全副武装”

光大銀行杭州某網點延遲開業公告 每經記者 肖樂 攝

杭州銀行某網點2月9日的公告顯示,該網點於2月10日至2月20日暫停營業,具體開門時間將根據銀行業協會和上級部門安排另行通知。

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 外匯局發佈關於做好春節假期後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類金融機構及金融基礎設施相關機構,自2020年2月3日起正常上班,通知同時表示,各單位可結合當地地方政府防控疫情要求,實行彈性工作制,靈活調整作息時間,採取輪換上班、錯時上班,也可利用網絡辦公方式在家上班,儘可能減少人員聚集。

一名國有行員工向記者表示,他們2月3日開始就已經正式復工,但由於其是溫州回杭人員,因此在家辦公。另一名股份行員工則表示他們還沒有正式復工,具體上班時間還在等待通知。

與之相對應的是,特殊時期銀行紛紛鼓勵客戶採用手機銀行等線上渠道辦理業務;同時,為了避免人員聚集,多家銀行亮出溫馨提示,呼籲錯開高峰前來網點辦理業務。

例如,今天(2月10日)是本月養老金集中發放的時間,為避免人群聚集及排隊,降低疫情傳播風險,上海銀行日前公告,建議各位養老客戶錯峰或延後辦理養老金領取業務,該行全力保障客戶的養老金髮放按時到位。公告中倡議“不著急用錢就不要出門了”,可通過手機銀行等渠道辦理業務,也可ATM取現,免收手續費。

分批进、量体温、隔位坐……节后开工首日银行网点“全副武装”

上海銀行上海地區養老金髮放服務公告 上海銀行官微截圖

另外,記者注意到,近期工農中建以及郵儲銀行等在內的多家銀行公告,疫情期間,定期存款到期可自動延期,按原利率計息至3月31日。

工行上海地區某支行一位客戶經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可以自動延期的存單為:持有該行到期日在2020年1月24日(含)至3月31日(含)期間、且未設置自動約轉的個人本外幣紙質定期存單。

“舉例來說,如果持有三年期個人人民幣普通定期紙質存單,存單利率為3.85%、到期日為2020年2月10日,我行將自動將您的存單到期日延長至2020年3月31日,延長期間利率仍按照原利率3.85%進行計息。3月31號之後支取,則超過3月31日的天數按照活期掛牌利率0.3%計息。存單延期服務至6月30日,過期不再受理”,上述客戶經理補充道。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儘管部分銀行網點尚未全員到崗,但要求在家辦公,同時也需要保證在線工作效率。例如,多家銀行的客戶經理每天早上需要參加視頻會議,彙報每天的工作情況。一些日常培訓轉移到線上,培訓結束後需填寫微信群裡自測問卷,當日公佈成績。

某國有大行客戶經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疫情防控期間,我們不舉辦網點主題沙龍、現場會議培訓、客戶集中拜訪等活動,只有充分利用在線視頻、電話會議等線上方式來靈活執行任務。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