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半寶寶輔食是吃粥好還是吃米飯好?

愛上chocolate469


當然是吃米飯好了,因為粥的水份大,寶寶吃了不抵餓,還有是寶寶吃了粥容易貼在食道和胃避上,引起食慾不好,·嚴重的會發燒,這種情況最好找會摸肚子的人輕柔的按摩,把這些疳積摸下來,寶寶最多幾個小時就會退燒,開始吃飯了,寶寶的飯不能太硬太軟太乾,我一般做都是一餐放一個真正的土雞蛋配點香菇西紅市,還有骨頭湯這些,適量的加點切細細的蔬菜和飯煮,孩子習慣了吃蔬菜長大了不挑食!寶寶的飯菜做好不能放超三個小時,最好是馬上做好就吃。


唐芙蘭朵


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是看你們家習慣吃什麼。

孩子吃飯不是一兩天的事,而是為了他的一輩子,讓孩子愉快的吃,只要有興趣,輔食並沒有一定要吃什麼的規定。

建立飲食習慣比吃什麼更重要

一歲半的孩子,可以說很多食物都可以嘗試了。

我家寶寶一歲七個月,最近胃口大開,水果,蔬菜米飯都會吃,只是她也有自己的偏好和習慣。

比如吃飯的時候,飯和菜要分開吃,不可以放在一起。喜歡吃生的黃瓜和西紅柿,水果來者不拒……

我的原則是,只要是她可以吃的東西,她都可以嘗試,喜歡什麼就吃什麼,沒有太多的限制。但是吃飯的時候必須和我們一起在桌子生吃,吃水果果皮一定要扔垃圾桶,這是規矩!

粥和米飯那個更好?

對於題主問道的粥和米飯,我想大多數家庭兩種平時都會吃。

其實對於一歲半的孩子,大多數牙都長比較多了,有足夠的咀嚼能力,米飯對他們來說一點壓力都沒有。就營養來說,二者更沒有區別。

這時候,不妨將選擇權交給孩子,看他喜歡吃什麼。

我們家小孩現在都沒有單獨做粥了,都是和大人一起,早上吃粥,中午吃米飯,晚上米飯或者麵條。不過感覺孩子更喜歡吃米飯。建議題主也可以試試,不必糾結。按照家庭的生活習慣來就好,慢慢孩子就會愛上家的味道

總之,孩子吃什麼除了考慮營養、消化問題外,我們應該儘量讓孩子的飲食與我們家庭的飲食習慣同步,這樣,等孩子漸漸長大才會愛上家的味道,真正融入家庭生活。

只要把握小朋友飲食少鹽少糖,其它的都不必做過多的限制。


安靜媽媽


1歲半寶寶是吃粥好還是吃米飯好?

對於已滿1歲半的寶寶來說可以繼續吃粥,也可以吃軟米飯,並沒有所謂的誰好誰不好,主要還是得看自己寶寶的喜好,就像我家小寶。

我家小寶目前已經1歲3個半月了,之前一直都是喜歡吃各種營養粥類,但自打她滿1歲3個月以後就突然間的愛上了吃軟米飯,對於粥是怎麼都不愛吃了,所以打那起就一直是吃的軟米飯。下面和大家分享幾款適合1歲多寶寶的飲食食譜,可供參考。

一、西紅柿青菜魚肉粥

所需食材:黃骨魚,西紅柿,小白菜,大米,少許生薑大蒜,鹽。

做法:

  1. 將黃骨魚宰殺洗淨,然後入砂鍋加入適量清水,再加入少許生薑大蒜片大火煮至魚熟。
  2. 將魚和生薑大蒜片撈出,然後往魚湯中加入洗淨的大米大火煮開。
  3. 西紅柿去皮切丁,小白菜去莖留葉切碎備用。
  4. 煮開的粥米中加入西紅柿改小火慢煮至粥熟,然後加入碎白菜和少許鹽拌勻,關火出鍋。

二、秋葵蛋黃粥

所需食材:秋葵,熟蛋黃,大米,鹽。

做法:

  1. 將秋葵上面的小毛毛洗乾淨,然後切碎。
  2. 砂鍋內加入洗淨的大米和秋葵,然後用大火煮開後改至小火慢煮至粥熟,加入少量食鹽拌勻關火出鍋。
  3. 將熟蛋黃用勺子壓碎,然後加至煮熟的粥中拌勻即可。

三、西紅柿蝦皮玉米粥

所需食材:西紅柿,蝦皮,玉米片兒,大米。

做法:

  1. 將西紅柿去皮切丁。
  2. 砂鍋內加入洗淨的大米、玉米片和蝦皮,然後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
  3. 加入西紅柿丁,然後改用小火慢煮至粥熟,再加入少許食鹽拌勻即可關火出鍋。


四、西紅柿燉牛腩


所需食材:西紅柿,牛腩,生薑,大蒜,花椒,糖,食鹽。

做法:

  1. 將牛腩切塊入開水鍋焯水15~20分鐘左右。
  2. 將焯過水的牛腩切小丁放入高壓鍋中,然後加入生薑片、大蒜、花椒和適量清水,蓋上蓋大火煮約半小時左右,關火冷卻。
  3. 西紅柿去皮切塊備用。
  4. 待高壓鍋冷卻之後揭蓋,然後加入西紅柿再煮十分鐘左右。
  5. 關火,待高壓鍋冷卻之後揭蓋加入少許食鹽和白糖拌勻即可出鍋。

五、青炒玉米牛肉腸


所需食材:玉米,牛肉腸,大蒜。

做法:

  1. 將牛肉腸切小丁,大蒜切片。
  2. 鍋置火上燒熱後加入少許食油,放入大蒜片炒出香味,然後倒入玉米粒和牛肉腸,翻炒5分鐘左右,加入少許食鹽炒勻即可關火出鍋。

嘟媽貝貝小貼士:

對於已經滿了1歲的小寶寶來說,因為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吞嚥咀嚼能力,所以是既可以吃粥也可以吃白米飯了,但需要注意的是若給寶寶吃白米飯的話,飯一定要柔軟切不可過硬,另外在為寶寶烹飪菜品時,一定要是少油少鹽零添加。


嘟媽貝貝


一歲半寶寶是一個特殊人群,這個時期的寶寶營養物質不再僅僅依靠母乳提供,慢慢地要從以奶為主轉變為以奶為輔。但是這個轉變需要一個過程,粥,是這個轉變過程中比較適合寶寶的輔食,再由粥轉變為米飯,因為它既不太軟,也不太硬,來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逐步從稀到稠、從細到粗調整飲食,這樣有利於腸胃消化功能發育期間的營養補給。

我家寶寶在一週歲半以前,吃過於精細的輔食,每天不重樣給寶寶做各種粥類,如南瓜小米粥、山藥瘦肉粥、蔬菜鮮蝦粥、菠菜肉末粥等,每天變著花樣總讓寶寶可以攝取到各種營養。但是到了一週歲半體檢表時,雖然各項指標剛達標,但是說話比較晚,牙齒也比同齡人出慢。醫生告誡不要長期吃粥,影響寶寶的咀嚼能力,口腔肌肉長期得不到訓練,導致寶寶說話晚或發音不準。總吃粥,寶寶的腸胃處於發育中,而且粥裡水分會稀釋胃液消化液,影響腸胃道消化功能。醫生還告誡:大人的食物寶寶也可以吃但要軟點,小菜清淡為主。

日後基本上早上給寶寶吃一頓粥或奶粉,中午吃麵條(麵條葷素搭配),晚上那一頓吃軟飯,但要注意寶寶還處於長牙期,給寶寶吃的米飯要軟一點可以消化,再配上小菜,補充優質蛋白(雞蛋、瘦肉、魚、豆類等),用清燉、清蒸方法烹調,使其營養豐富而均衡。還有寶寶的奶量必需每天維持400到600亳升。

總之:一週歲半寶寶平時吃粥類、麵條、饅頭、軟飯互相倒換著吃,科學的進行育兒餵養,這樣更有利於寶寶的發育和健康!






拂曉chou


正常情況下,寶寶從1歲開始就應該慢慢過渡開始與成人飲食習慣接近,那麼已經滿1歲半的寶寶理論上應該是可以吃米飯了。由於成人的飯菜有可能鹽、油等比較重口味,最好還是單獨給寶寶做。那麼到底是粥好還是吃米飯好呢?最好不要以粥為主。

第一:1歲半的寶寶已經有一定的咀嚼能力,如果長期吃軟爛實物沒有鍛鍊咀嚼能力,對後續說話、吐字清晰度等會有影響

第二:粥的營養不是特別全面,如果吃米飯的話再搭配一些其他的菜等,可以保證寶寶均衡的攝入營業

可以這樣搭配:

早餐:青菜粥、南瓜粥、肉粥、水煮蛋、饅頭

午餐:米飯、青菜、肉、魚、蝦等

晚餐:麵條、餃子、包子等

其他間食可以搭配一些水果、牛奶、蛋糕、餅乾等等


江毛毛的育兒經


一歲半喝粥最好!嬰兒出生自帶了一整套免疫系統,和複製模塊。大概可以支撐四到八個月。所以這期間嬰兒只要不是胎帶的生長不全,免疫力低下。基本就不會有病。

慢慢的母體攜帶免疫力的消耗,加上母乳經過四到八個月的能量消耗,質量下降。一般孩子都是在六個月左右開始出現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疾病。

這裡我們說兩個問題:一是母體哺乳期一定要保證媽媽的營養素攝入足夠並且均衡。魚、肉、豆、蛋、奶,蔬菜,水果,還要每天大量的飲水。媽媽身體好了,奶水質量自然會好,孩子的免疫力自然會高。建議的斷奶九到十三個月。那麼你的孩子應該是已經斷奶了的。其實在六個月以後嬰兒就已經開始輔助一些食物了。

二,嬰兒通過輔助食物,學會透過食物分解,吸收必須的營養素,完成免疫力自我生產,運輸,銷售,售後,一條龍作業。可他只是一個剛剛來到人間的嬰兒,因此,從純粹奶水到奶水加輔助食物,到食物輔助奶水,到完全的食物,越早越好,而不是一歲半以後。

那麼我們來說說輔助食物:(六到八個月)蒸水蛋:一個雞蛋,加一點點食鹽,香油,加一點五倍牛奶,中小火十分鐘,鮮嫩香滑,孩子愛吃。裡面豐富的蛋白質。蔬果汁:各種水果,蔬菜,打汁,加溫。補充水分,調節虛火,增加維生素,纖維素攝入。

(八到十三個月)奶粥:上好的香米,小火煲粥,燉到香爛加入牛奶,熬製。可以偶爾加一點肉沫,豆腐,魚丸。補充足夠的蛋白質,有增加了碳水化合物,奶輔助餵養。

然後,考慮斷奶,全食物餵養。我告訴你,媽媽的體能是有限的,你別以為母乳吃的越長對孩子越好,恰恰質量下降的奶水,成為依賴,又不去攝入食物,他的免疫力系統會降低質量生產劣質產品的哦


老席說食


先吃米糊,粥,麵條,混沌,米飯


欣欣向榮djfbro


一歲半大多都已經吃飯了,如果還沒開始吃飯那就先吃粥吧,讓寶寶的胃有一個過度期,從流質到軟飯再到正常米飯,過程不需要太久,因為寶寶有這麼大了,只要大便沒什麼不正常就是可以接受了


徐護士論健康


都可以吃


可有可無149596334


應該都有好處吧 都可以去嘗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