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校舉辦合唱比賽,就在臨比賽的前一天裁掉了幾個孩子,這樣做合理嗎?

太陽花131675581


合不合理要看從誰的角度,還有最重要的是怎麼去幫助孩子理解這個突發情況。

從老師的角度,有可能是因為學校節目的安排要求,還有可能是時間限制,再有就是人數限制,總歸是有一些不可抗拒的理由,讓老師必須採取這樣的決定。否則合唱都已經排練了這麼久突然間裁掉,老師也不好給孩子和家長解釋。我認為一般是有原因的。那後續的重點就是,如果老師比較懂得關懷孩子的感受,應該要跟那些臨時被裁掉的孩子做一些交代,以免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和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從家長的角度看,尤其是被裁掉的孩子家長,這肯定是不合理的,這畢竟孩子為比賽也付出了時間和努力,最後可以呈現成果的時候,卻被告知不能上臺,作為家長肯定會感同身受孩子的情緒,提他們難過,更想為他們抱不平。這種情緒我想作為任何一個家長都是有的,也是很正常的,所以從家長角度看,這樣的決定不合適。

但我最想強調的一點是,在學校不能總有完全和絕對公平的事,包括進入社會也是如此,當事實已經發生,並且不能改變的時候,怎麼教會孩子去看待這樣的現象和事實,或許比較真它的對錯更有意義。

如果我是被裁掉孩子的家長,我會先和孩子聊聊天,問問他被裁掉的感受和看法。假設孩子很傷心、失落、委屈,那家長共情和理解他的感受是第一步。抒發完了情緒,問問他怎麼看待這樣的事,有什麼樣的想法。順著孩子的想法去認同他。最後發表下我們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讓孩子明白有的時候老師不是主動做出這些選擇的,因為有不可抗力的原因。另外,我們也可以看看自己在唱歌的技能上能不能再提高一些,這樣以後再有這些機會,老師一定不會輕易刷掉唱歌好的人。

這一切的作用是讓孩子情緒得到正常的釋放,理解老師這麼做的原因,然後看看自己能做些什麼,在下次的機會中變得更有主動性和競爭力。


親子關係講師露宏


我女兒試過一次,跳舞的時候她有一段臺詞,好幾個小朋友都有,我女兒才三歲,老師說就想讓小的說臺詞,其他小朋友都一年級了,既然老師那麼說,我們回來天天和她背臺詞,背了一個月背得特熟,到表演前一週,老師忽然改了臺詞,課堂上講完十分鐘讓她背出來,她肯定背不出來,老師當場就換人,我下課去接她的時候她一臉都是眼淚,回來之後發了一週燒,之後哮喘發作(有哮喘病史)。我女兒有哮喘這事我告訴過老師,我也不圖她學得多厲害,就想讓她快樂,因為她喜歡跳舞,這我都跟老師說過。現在不說快樂,這哮喘好久沒發作的又出現了急性期(因為發燒),從去年9月到現在沒消停過。雖然我能理解老師怕來不及所以換人,但是這違背了我送她去學跳舞的初衷,所以剩的37次課我都不要了,因為醫生不建議繼續學跳舞,關鍵是我的孩子並不快樂。那個老師一直沒找我,後來還是她同事找的我,我說明了情況表示不學了,她還一直說我太慣孩子,說我的教育有問題。再後來她的母親得了重病,我還捐了錢,再後來她幫我把課時低價轉給別人了。


炸醬麵85723422


剛好遇到過類似情況:我有一次路過我帶課的班級教室,見只有一個同學在,就問了一句“怎麼你一個人?其他同學呢?”他漲紅了臉說“音樂老師領他們上舞臺排合唱隊形去了…”“你怎麼不去?”“她說我太胖了,站隊伍裡不好看…”我又生氣又無耐。是比唱歌,又不是比其他!我看過很多合唱節目,尤其是國外的合唱,並不是身高體重都標準…

傷孩子自尊!


用戶65140647317


一般來說,我認為合唱表演有群眾性和相對專業性的。如果一個學校挑幾十人,那就要挑協作性好,聲樂知識掌握好,聲音美的,再其次搭配聲部人數。不知其老師是否為了把握成績而多備幾個,等到真正上舞臺的前一天才確定參演人數。我覺得老師這樣也是自私點,畢竟小孩子的自尊心抗壓能力比較小。這需要家長化解,但不必把老師的心想得太壞。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女兒從小能歌尚舞,在幼兒園曾參加省級少兒藝術花會。那年,為了在深圳舉行的少兒藝術花會,很多家長都另坐車去深圳,剛好我懷第二胎,女兒全園只有自己在老師陪伴下參演。回來後,市級紅領巾藝術團到學校挑選舞蹈學員,女兒也被挑上。後來,女兒一直在少年宮每週二個下午的舞蹈練習並多次參加市裡電視臺春節晚會,那個時候只顧及她弟弟,根本沒過問她的舞蹈訓練,直到有一天,女兒說:下個月不用排練了,我問為什麼,她說有些同學要去外國表演。回來,我們才從朋友口中得知,好多人都去託關係,找老師才能出國,老師一點都沒透漏出聲了,當時,想想也挺生氣的,結果讓女兒停掉舞蹈訓練。後來,女兒還業餘學習聲樂,雖然沒把聲樂作為專業,現在不單是市愛樂合唱團的團員,還把弟弟也帶上。只要孩子夠優秀,不必太計較上臺表演。不然孩子從小功利性太強,以後成長不利。


5973985976


合理不合理要看有沒有提前告知到正式比賽時人數有限制,需要裁掉幾個孩子。這樣就在孩子們中間引入競爭,若誰排練時不努力,到時候跟不上就可能會被裁掉。如果一開始就沒有告知,或者突然更改要求,導致臨比賽前一天才裁掉就是不合理,辜負了孩子們之前的刻苦訓練,是非常不公平的。這是學校組織工作的疏忽,是不可原諒的。這種情況下解決方法有二:一是不得不臨時裁員之後,如果上臺參賽的孩子們獲獎了,應該也給被裁掉的孩子發同樣的獎狀和獎品,若是學校發的份數不夠,老師應該自掏腰包補上,以安撫被裁孩子的心理落差。然後下次有機會再表演合唱的時候,讓他們重新參加,登上舞臺。二是老師寧願違規沒有成績也要讓所有孩子上臺,因為學校臨時通知更改要求是極不合理的,這種情況下肯定每一個人孩子的努力、保護好孩子們脆弱的心理比參賽成績更重要!違規得不到學校的獎狀沒關係,老師自掏腰包給孩子們發。這才是愛護學生的好老師。


用戶3434912196059


肯定不合理。這是這個學校的領導典型的形式主義惡果。沒有搞明白合唱的目的。因為不管什麼演唱,無非是歌唱祖國,讓人們增強愛國觀念。孩子,屬於心智,價值觀培育階段,一個聰明的教育者不會錯過這個難得的機會的。與其讓為了一個狗屁的隊形或場面好看,讓一個小孩從此留下陰影,還不如讓全體孩子都露一臉來表達對祖國的愛,孰輕孰重,一個教育者,就是傻子也明白的道理。


東北1960


肯定是不合理的。

每個小孩都有展示自己的權力和機會。當然組織者為了有個好的名次要優勝劣汰,但是為啥是在前一天給淘汰呢?這就不合理了。應該有個規則前期篩選後期專門演練。

組織者這樣做傷害的是孩子幼小的心靈,給小孩的打擊和以後學習和生活的消極影響不可估量。試想小孩滿懷期待與希望和好朋友一起參加演練,他是那麼的努力與熱情可能激動的幻想著自己在舞臺上的表現。結果快要比賽時被淘汰了。自己如何調整心態,同學朋友怎麼看待他。自己懷疑自己打擊自信心。即使這樣相關負責人還是要花一些時間來和被淘汰的小孩談心做一些解釋和安慰才妥。


天地闊70563744


學校就是個小社會,只是相對的單純而已。

有一年學校裡要組織詩詞比,每個班派出三名代表,我女兒詩詞背誦的很多,所以同學們一致推薦,另外兩名是教師子女。看了第1部就有貓膩,兩個教師的子女。這還沒有完,孩子準備了一個星期。第2天要上場了。結果把我女兒替掉了,替代者是班長,是家委主任的女兒。女兒回來很鬱悶,很不平。結果第2天比賽,替代者全程零回答。

這個班是一個很特殊的班,其中有三名是老師的女兒,一個家委主任的女兒,還有一個是學校職工的女兒。但凡是有什麼活動,主持,表演,競賽,評獎,首先是老師的孩子上,人數不夠了,才會選其他孩子。

這樣也很好,讓孩子們早早就瞭解了社會的現實。


義務搜捕水軍


如果學校沒限制合唱人數,我認為還是不裁的好,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裁掉誰對他來說都是一種傷窖!


釣大魚的達達人


是挺遺憾,但優勝劣汰,以後人生也許會經歷這樣的事情,最好的辦法就是教會孩子面對挫折,不是一味的埋怨和逃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