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給公共文化服務轉型升級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前言:最近,我參加了由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組織、上海交通大學承辦的公共文化萬人培訓項目。這也是我參加三年培訓項目的最終章。

在2018年文化和旅遊部合併後,文化和旅遊業務的合併,也會成為大勢所趨。

雖然目前文化事業產業、旅遊事業產業的各自互補仍然處在一個探索磨合階段,但時間不等人,文化和旅遊兩個領域的融合又給我們帶來了新的課題,詩和遠方如何玩在一塊,如何能落地?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我們公共文化服務應該如何擁抱大勢,提升服務質量呢?


一、文旅融合對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的定位產生挑戰

“文旅融合”給公共文化服務轉型升級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上海市民舞蹈大賽

過去有段時間,人們在文化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之間有諸多迷思,認為追求文化的經濟效益就是單純的掙錢,追求文化的社會效益就是單純的曝光率、受益面。隨著文旅融合時代的來臨,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將和大量的商業性文化服務機構形成正面競爭,如何脫穎而出呢?定位是關鍵。

在孫弓老師的《中外文旅產業融合與發展對比》課程中,我瞭解到了特勞特的“品牌定位理論”。定位起始於產品。一件商品、一項服務、一家公司、一家機構或者一個人。然而,定位並非是對產品本身做什麼行動,而是要針對潛在顧客的心理採取行動。

定位的方法有很多種,包括但不限於認知法則、心智階梯法則、二元法則、對立法則和聚焦法則。

“文旅融合”給公共文化服務轉型升級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臨港新業坊

認知層面來說,作為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有文藝素養、有公益情懷”就是自身的認知定位;


心智階梯層面來說,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夠被大眾隨時所想起,是否在15分鐘生活圈裡成為居民的首選去處;

二元法則來說,自身所做的業務能不能成為行業內數一數二;

對立法則來說,我們和市場上純商業的文化機構不同,我們的定位就是比他們更有情懷,對文藝的熱愛更純粹,商業味道更少;

聚焦法則來說,公共文化機構的服務不要盲目多元化,否則精力渙散,樣樣通樣樣松,等等。

二、文旅融合對公共文化設施的變革提出了挑戰

“文旅融合”給公共文化服務轉型升級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人生一串


我們探討文旅融合的“場所”,一般都會以特色小鎮、文旅地產作為標杆,對於公共文化場館而言,是否有變革的必要?國家免費開放的這些空間,是否應該增加更多的價值?

在厲傑老師的《文旅產業融合助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課程中,我對特色小鎮有了更多的瞭解。

特色小鎮是指依賴某一特色產業和特色環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態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確產業定位、文化內涵、旅遊特徵和一定社區功能的綜合開發項目。

打造特色小鎮對我們提升公共文化場館功能的啟示也是很多的,可以借鑑其“特”“小”“鎮”的發展理念,打造“特”“小”“館”。

“文旅融合”給公共文化服務轉型升級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上海徐匯濱江

“特”的角度,我們可以從本地的產業、歷史、環境等諸多因素融合而成的獨特之處入手,挖掘提煉本地的文化特質,呈現出某種價值追求,並把這些價值追求呈現於公共文化空間當中,從而成為文化旅遊領域行業集中、相應就業者雲集的“特色”工作生活區域;

“小”的角度,我們可以走是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的路線,讓訪客來到這裡沒有過多的拘束感,感到溫馨而舒適。

“館”的角度,我們可以充分在這個有限的空間裡,充分考慮到各個空間的服務功能,提升數字化運營水平,豐富服務內容。

三、文旅融合對公共文化資源的開發提出了挑戰

“文旅融合”給公共文化服務轉型升級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大夢微城景觀

我們通常認為,公共文化服務提供的產品都是純公共產品、準公共產品,但在文旅融合時代,我們所創造的產品都會向服務於產業、服務於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而不是一時頭腦發熱。就上海而言,城鎮化和城市更新相伴相生,公共文化資源的開發也應遵循一定的規則。

在譚啟鈺老師的《文旅融合下上海城市更新的模式》中,提到了城市更新的10個關鍵詞,對我們公共文化資源開發有所啟迪。

“文旅融合”給公共文化服務轉型升級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上海的藍天

鄉村:隨著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間線越來越近,鄉村成為城市更新的新增長點。鄉村裡的文化資源尚未得到充分的規劃和開發,我們在上海的郊縣,可以充分挖掘這些方言、音樂、民俗、非遺等方面的文化資源,進行合理的設計包裝,形成文化產品。

文脈:包括文脈的傳承、重構、有機更新、活化,以袁家村的文化旅遊資源開發路徑為例,讓文化資源成為可以被感知、被觸摸、被帶走、被傳播的力量。

產業:先樂業才能安居,因此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必然要承載著產業發展的使命。讓公共文化場館、主題、活力與當地產業相結合,讓民心更有凝聚力。

“文旅融合”給公共文化服務轉型升級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臨港新業坊

有機發展:適當的規模和合理的尺度,是文化資源有機發展的前提。

需求提升:人們享受文化旅遊服務,不再僅僅是滿足新鮮感,而是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享受,追求一定的身份和團體歸屬感。

智能化: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對公共文化服務、文化場館都有著顛覆性的改變,公共文化資源的開發也應在不忘初心的前提下,面向未來開展真正與互聯網有關的文化資源存儲、標註、設計、衍生等運作。

政策支持:公共文化資源的開發,因為少了很多急功近利的因素在裡面,故而更應該大膽地嘗試,讓創新的行動帶動政策的跟進。

主體多元化:公共文化資源的開發從來不是政府一個角色就能大包大攬的事情,需要社會、企業、個人、媒體等一起參與。

投資:公共文化產品的正外部性,導致它單從經濟角度考慮投入產出比永遠是虧損的,因此適當的投資是必要的,從投資基金化、建設信貸化、運營證券化等方式來支持公共文化資源開發。

運營為王:運營的水平是城市更新的核心價值,是能否賦予資產活力、增值、傳承文化的最為重要的環節。對於公共文化服務來說,由於純公共服務無法避免的低效,吸引社會力量和社會資本參與運營就顯得非常現實。

“文旅融合”給公共文化服務轉型升級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上海徐匯西岸大道

綜上所述,在文旅融合時代,公共文化服務也應當求新求變,在人的個人素質的提升,以及知識的更新之外,以“機構+設施+資源”全面變革為發力點,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新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