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最想寫的是方艙


今天,我最想寫的是方艙

我想寫一下 我對於方艙情感的變化。

在我最開始的一些文章裡,我一直想表達戰勝疫情的一個思路是徵用酒店、公寓、新建住宅等場所改造後解決急缺的床位抓緊收治確診、疑似的病人以解決病人徘徊在家與醫院之間繼續製造傳染。我的思路與現在 國家提倡的應收盡收的指導原則是一樣的,武漢沒有采取我所寫的徵用酒店、公寓等設施,而是通過在體育場、軍運館等場所建立方艙,這個比我的建議要好很多,相對來說需要改造的地方更少也就是更能節約時間,而我們最缺少的就是時間。而且我也沒有想到是部隊野戰用的方艙,據聽說來源是美國前線部隊的醫療思路。這個當然不是我能想象的到的。到這個時候,我對於方艙完全是出自理性思考後的贊成,沒有帶有什麼感情。

方艙建成後開始收治病人,陸續就看到了出現了很多負面報道,比如沒有水電,供餐跟不上,缺少醫生護士,甚至還有可能有糾紛,還有病床距離較近等等。我能理解以一個近乎不可能的速度改造成臨時醫院,物質短缺,管理跟不上實在是在所難免,雖然理解但這個時候的我是擔憂的。

之後一直比較關注方艙的有關消息。陸陸續續的各種好消息傳來,我也通過我們央視以及其他媒體記者深入方艙的視頻看到了方艙中解決了水電、吃飯,醫護人員的問題。也看到了醫護人員辛苦的照顧病患的畫面,向醫務人員致敬,也向記者致敬!這個時候我是心安的。

這兩天先是看到了抖音上一個在方艙裡安靜看書的青年人,武漢大學博士畢業留學美國,作為一個感染上新冠肺炎的人還能夠如此淡定安靜的學習。今天又看到了不少大媽帶著大家在方艙醫院裡跳起了我們最熟悉的廣場舞,這個一度是擾民的代名詞,如今看起來是那麼的讓人感動。還有就是一個大爺帶著病患還有醫生大家一起打著太極拳,帶著口罩的病患與穿著防護服的醫生護士,這樣的畫面也讓人莫名感動。還有咱們中國大媽最喜歡乾的事當媒人,聽說不少大媽大爺都嚷嚷著等疫情過後就介紹年輕人見面,甚至還聽說已經有在方艙中見面相親了的。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中,我們經歷了太多的慌亂,太多的猝不及防,手忙腳亂,但是現在我們開始有了淡定,有了從容,有了樂觀,有了希望。

這樣的方艙,是讓我感動的。如同今天我在學習強國的評論裡寫的是:信心、樂觀是我們戰勝疫情的法寶。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