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天,杭州這位校長在線上為孩子們教授“疫情四大課”!

開學啦!今年有點不一樣!

2月9日,杭州市中小學紛紛開啟線上教學模式。開學典禮是一個學期開始的儀式感,即使不能返校,在家中,老師和同學們也認真迎接了新學期的到來。

杭州市建蘭中學線上開學典禮持續了半個多小時,校長饒美紅在開學典禮上發言,演講時間長達20分鐘。

饒校長說,這可能是她幾年來演講時間最長的一次開學演講,也是最特殊的一次,“因為以前開學典禮可以面對面,很多事情在開學典禮上講不了,在平時都會有機會溝通。現在只能通過網上,在這個非常時期,也希望我們的孩子們通過這次疫情,能夠快速的成長起來。”

以下是饒美紅校長本次演講的全文——

開學第一天,杭州這位校長在線上為孩子們教授“疫情四大課”!

各位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好!

如果時間倒流,讓我們做一千種猜想,我們也想不到會以這樣的一種形式迎來新學期。

這些天來,透過朋友圈,透過我們的老師、家長的反饋,看到、聽到最多的兩句話:“我想回學校了!”“2020可以重啟嗎?”感受到同學們、老師們對重返校園的渴望,讓我用一組畫面給大家看看我們思念的學校。校門口,國旗、校旗依舊高高飄揚,我們的保安叔叔、保潔阿姨依舊日夜守護著我們的校園,蘭池裡的魚依舊悠閒自得,只是多日沒見小主人們,它們很思念。教學樓非常的靜謐,也在靜靜地等著小主人們迴歸的這一天……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2020庚子年的開啟,令每個人都迷茫彷徨。但我想引用在1月27日不幸罹難的籃球傳奇科比布萊恩特的一句話:“……如果我有能力可以讓時光倒流,我永遠不會使用它……因為如果你一直可以讓時光倒流並重新再來,那麼你經歷過的每一個時刻都沒有任何意義,會失去它的味道,失去它的美麗,事情已經最終確定……”世事無常,也正是因為我們無法預知,那些目光所及的溫柔、那些善良有愛的人們、那些無比珍貴的時刻才更值得我們振作起來,去對待、去珍惜。

人生沒有彩排,每天都是直播。2020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的特殊意義在於,我們與所愛始終在一起,我們愛的人、我們愛的家、我們愛的城市、我們愛的國家……這一切的一切構成了專屬於每一個人的2020年。

相信多年之後,我們依然不會忘記2020這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

1月5日,武漢衛健委報告59例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診斷患者;

1月11日,武漢市初步確診41例新冠病例;

1月23日,武漢封城,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最美“逆行”;

2月2日,建成移交……

“中國速度”再次震驚世界!

同學們,自然和歷史都告訴我們,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因為“冬天總是送給春天一些禮物”。是的,這場疫情帶來了全民的困擾和尚未完全測定的危險,卻也送給了每個中國人一些“禮物”。在這個冬天,當全民族都靜下來,這是一個國家開始進入深度思維的起點。

我們開始審視自己,審視我們在忙碌的工作中那些很少思考的事情。我們開始拜訪自己的內心,拜訪那些更深層次的價值與領悟;拜訪那些我們曾經的“課堂”很少講述的看待事物的角度和認知……當我們集體按下暫停鍵的時候,在這個最孤獨的春節裡,進行一場最深刻的修行!這場重大疫情,對我們每個人而言,可以是一堂人生大課。

1

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三體》

今天我想說:未知不是我們對抗疫情最大障礙,你一次次低估它才是。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本沒有人是局外人。比病毒更可怕的是,對生命的毫無敬畏,毫不負責,釀成更大的人禍。2020,這一年的開工日,地鐵、馬路上幾乎沒有了人跡;這一年的立春,春暖花開來的如此艱難。就像起初一頓不經意的野味兒,一句謊言,一個就不戴口罩的傲慢,後果卻不堪設想。可偏偏有人用愚蠢的傲慢挑戰著規則,也挑戰著生命的權威。

《流浪地球》裡有這麼一段話:“起初,沒有人在意這一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是的,如果“100個人裡面,80個人嚴防死守,18個人無所謂,2個人到處作死,這2個人就會通過18個人,讓80個人努力白費”。

親愛的同學們,願建蘭學生都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像螢火蟲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809班的班主任郭簡老師,深夜給孩子們寫了一封信,說:無法衝鋒陷陣的教師,唯有守護好自己的職業,教給我的孩子們,做一個有大愛有大義有專業有貢獻的人!郭簡老師是建蘭眾多老師的縮影。道出了建蘭人身為教師,不能忘記的職責!這一封信也刷爆了朋友圈,得到了新華社、鳳凰新聞等各大媒體的轉載,閱讀量達近百萬。上城區教育局局長項海剛說:“郭老師的文章寫得真好!超越知識的範疇,引導孩子做人的方向,建立人生的信仰!”這是一封信的引領!

面對嚴峻的疫情,我看到各地的醫療物資都十分緊張,在我的朋友圈發起了“牽手疫區”的倡議,讓我感動的是,建蘭師生、家長迅速響應,組團捐款。僅僅兩小時,建蘭中學募捐通道就收到來自733人次的50764元善款,近八萬雙手套。第一時間抵達疫區,全力保護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這是一個倡議的輻射!

902班的同學開設了“紅旗下的建蘭人”微博賬號,通過各類社交網站、互動平臺,播報最新肺炎疫情動態,介紹對抗病毒的有效方法,並記錄下自己對此次病毒事件的所思所想。他們希望“我們微弱的力量能做這危難時刻萬道光明中的一絲”。這是青年人的火種!

我們相信,有一分熱就發一分光,有一份力就盡一份心。那份久違的陽光已在咫尺!

2

每逢你想批評任何人的時候,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並不是個個都有過你所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菲茨傑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

元宵前後,往年的返程大潮,今年雖不復存在,但是仍然看到有人“不怕死”,千方百計要回程、要工作。有些人在罵他們,為什麼不呆在家裡,為國做貢獻。社會分工沒有貴賤高低,但是卻有富足和貧瘠之分。很多時候,你永遠不知道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什麼。在中國,過半數(62.6%)勞動者,並沒有所謂的休假,他們的收入按日計算。當我們安心在家享受特別假期,並且以“為國做貢獻”的道德感受自我激勵時,但我們不能用道德與法規的制高點隨意評價他們。你體會不到這些勞動者期待工作、珍視收入的焦灼。請來看這麼一組現狀:有人不是不肯戴口罩,是因為他沒錢買口罩;有人不是不肯戴口罩,是因為他買不到口罩。還有一位老奶奶,因為買不到口罩,在大巴上用衣服捂著嘴,恐懼、不知所措,委屈的哭了。疫情高於一切,防疫情的需要壓倒一切!但是,當我們面對複雜的社會組成,看到複雜的社會現狀,也請多一些深度思考,全面、客觀、包容、悲憫。我們終究不是他們,無法感同身受那份因為生活原地打轉的艱難。

3

在人類命運共同體中,每一個人都繼承著全人類的遺產。我們要更智慧地辨析個人與自然之間的因果,更深刻地把握自我和世界之間的關係。

在最危急的時候,人性才暴露無疑。人性的閃光點和黑暗面都會湧現,它和地域、國家、種族沒有任何關係,每個國家都有善良的人同樣有極端的人。一些地方出現了反華勢力和歧視華人,讓人痛心。

“我是中國人,我不是病毒。我知道大家都在害怕,但請不要帶有偏見”。日本厚生勞動省決定不公佈確診患者的國籍,從日本寄回國捐贈給武漢的物資包裝箱上寫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親自出席多倫多WoodsideSquare的華人新春拜年活動並在講話中稱“在加拿大,沒有任何地方可以容忍由於恐懼和錯誤信息而產生的歧視,這是加拿大人永遠都不能容忍的”。

2月1日,意大利佛羅倫薩市長納德拉在Twitter上發起名為#擁抱一箇中國人#的倡議,他說這是一共同的戰鬥,並表達了對中國的支持。之後有不少善良的意大利市民紛紛上傳與華人擁抱的合照。

在意大利街頭髮生這樣感人的一幕。2日,一位生活在佛羅倫薩的中國小夥子走上了意大利街頭,他矇住眼睛,戴上口罩,旁邊的牌子上寫著”我不是病毒,我是人類,不要歧視我們!“小夥子一直沉默地站在街頭,無疑他的行為是對近來國際上一些沒有素質的歧視行為最強最有力的反擊。最開始的時候,有人無視地從他面前走過;接著有人開始駐足觀看並拍照……接著,一位身穿白色衣服的年輕女孩和她的朋友們選擇走上前去,給他一個擁抱……最讓人淚目的是,很多人將中國小夥子的口罩摘下來,並擁抱了他。無疑這是給小夥子最大的支持,也是給了中國最大的支持。

每一個生命因疾病而逝去,都是全人類的集體無奈;每一個生命因醫療受拯救,都有全人類的共同努力。如果你想生活在一個公平、講理、道德的世界,那麼請多一些友善與尊重,少點惡意與中傷。

4

生命是什麼?醫學是什麼?知識又有什麼作用?

一場瘟疫,讓我們對生命、對醫學、對知識有了更直觀、更深切的認識。

地球上的生命,最早出現在距現今35億年前的原始海洋中。人類文明距今才多少年?滄海一粟,不值一提。而生命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氣候變化、季節更替、潛伏在暗處的病原體…大自然的任何微瀾,都可能掀起人類健康的巨浪,而我們對這些因素,既知之甚少,又無能為力,所以,敬畏生命,就要敬畏自然。這也是人類的“宿命”。

醫學的進步,可以用人類壽命的不斷延長作為鐵證,但醫學的困惑,也同樣毋庸置疑。我們不能指望立刻就研製出新型肺炎的疫苗,也不能指望殺滅新型肺炎病毒的神藥馬上問世,醫學能做的事非常有限。但有一些逆行者們卻成為全民族的期待和希望。因為他們有專業的知識和敢說真話的人格。

這些日子以來,這些身著白衣最美的“逆行者”無數次感動著我們。他們不是不知道這個病毒的嚴重,他們也不是沒有恐懼和軟弱。但在最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勇敢地站到了第一線,履行自己的職責,對得起自己學醫時宣誓過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有人說,每次看到感染人數的攀升,心裡總是很忐忑,但不知道為什麼,每次看到鍾南山院士的最新報道,心裡又總是會莫名的安心。

是的,我們相信全國人民的眾志成城,更相信鍾院士用過硬的專業知識和科研精神,帶領全國醫護人員衝出重圍,讓老百姓們重回安寧。這個平時低調默默發光的老人,此刻,成了全國的希望。我更希望若干年後,通過你們的努力,你們也能挑起國之重任,在危難不期而至之時,你能用你平時累積的知識保護自己,如果可以,還應去救助那些處在危難之中的人們。我們期翼那時,我們能驕傲的說這個孩子來自杭州市建蘭中學!

每一個奇蹟的背後,都有一個硬核的條件——知識,知識使得“不可能”成為“可能”!

2020不必重啟,因為每一段經歷都是獨一無二的精彩,哪怕這份精彩蘊含了成長的陣痛、社會的陣痛。時勢維艱,在這裡我們用愛、勇氣和責任共度難關。在我們的眾志成城下,在我們愛的彙集下,大街小巷會再次人聲鼎沸,我們終會摘下口罩,去想去的地方,見想見的人。

2020,只等這霧散盡,再赴一席春光,那是象徵著愛與希望的春色無限。只是此刻對我們的國家而言,現代化的治理,依然“在路上”。

親愛的同學們,請你們牢記:

你所站立的那個地方,正是你的中國。

你怎麼樣,中國便怎麼樣。

你是什麼,中國便是什麼。

你有光明,中國便不黑暗!

祈願:

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春暖花開,否極泰來。

天佑中華,中國加油!

謝謝大家。

今天,杭州市中小學陸續線上開課,各學校老師已提前備好課,做足了準備。對於所有同學而言,這次的開學註定是一次難忘的經歷。當天南海北的學生,面對屏幕上的老師重新翻開書本,通過網絡與同學相互問候,也給疫情之下的杭城帶來莫大的鼓舞與信心。

我們相信,疫情過後,我們將更加珍惜生命,更加熱愛生活,更加熱愛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