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小龍蝦,如何做到產量翻倍?

mengchuan


很高興回答這類問題。

小龍蝦高產,必須要多批次養殖才行。行為這涉及到苗種的跟進問題,所以很多地方不合適。

拿湖北來說吧,起碼得養殖兩批蝦。第一批當然是2-3月投苗,4-5月上市。這一批最好養,建議放養密度不要超過5000只每畝。這樣管理容易,長的快,上市快,而且大。翻倍率可達6-8倍甚至更多,畝產300斤,輕鬆搞定。多了管理難度大,成本增加,不划算。

二批蝦在一批蝦大量捕撈時投苗,此時苗種便宜,且發病還沒有那麼普遍。放苗的前提是池塘水草好,否則不建議放苗。水草管理需要技術,這個不細說。這批苗也不建議放多,還是這個那個密度,這一批蝦可能面臨發病問題,那一多半得看老天爺。在池塘密度不那麼高,水草質量好的前提下它要死你也沒轍。一般情況問題不大,這批蝦沒有一批蝦那麼長個,所以產量沒那麼高,不過200問題不大。我說的是比較穩妥的密度,如果運氣好,密度高一點,老天爺又賞飯吃那就感情好。那個產量就不好說了呵呵。

還有一種不怎麼投苗,自生苗很多的那種,這個產量不好估計。建議這樣的養殖朋友一定要把水草分區域保護起來,在五六月發病前感覺密度很高,就必須要鬆一些。正常天氣,一畝地吃個四五斤食不夾草就屬於密度蠻高了,這個標準是我自己琢磨來的,不一定可靠,姑且看著。具體還得看池塘情況,不好說,得看。

至於還有第三批蝦,那得看管理水平,水草環境,苗子供應等多方問題。到了那會,池塘還具備這幾種條件的那就是師傅,也不會在這看“網絡專家”的發言了。

最後希望這些回答可以對朋友們有幫助。以上純屬個人經驗之談,有不足望指正。


用戶95503712900


養殖小龍蝦,如何做到產量翻倍?我給出三點建議。

1、精養

養殖小龍蝦要想產量翻倍就必須要精養,什麼是精養?精養也被養殖戶稱作高密度養殖,由於養殖密度大,所以要精心飼養,管理起來也更加的麻煩,對養殖條件要求較高,前期投資比較大。但是如果管理的好,產量要比粗養或半精養要高出一半,粗養蝦塘每畝出蝦大概在300~350斤,精養蝦塘能達到450-500斤。

2、冬養

冬養可以說是反季節養殖,利用好冬天的時間能多養一季小龍蝦增加產量。但是比較考驗養殖戶的財力,沒有足夠的資金很難做到反季節養殖。因為冬天氣溫低,要在溫室中養殖才行,普通的蔬菜大棚都要幾萬塊錢一畝,再加上其它費用,普通人冬天根本就養不起。但是冬天溫室養殖有一些好處,就是小龍蝦不易生病好管理,而且銷售價格是平常的兩三倍。

3、輪捕輪放

輪捕輪放基本是每個養殖戶都會做的,就是出成品蝦的時候捕大留小,先降低蝦塘中的密度,如果發現蝦塘中的小龍蝦密度較小,就在合適的時候再放一些蝦苗進去補充,能夠增加小龍蝦的產量達到翻倍的效果。

最後提醒各位養殖戶,無論你們如何讓小龍蝦產量翻倍,首先要做的是精心管理,小龍蝦不病不死,就是在增加產量。死蝦是不能算進產量裡的哦!

小老蔡說水產


養蝦先養水,養殖過程中包括改底、消毒、培水、培藻、培肥 菌相與藻相的平衡、蝦苗投放、疾病的預防等等一系列的環節。任何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影響小龍蝦存活率以及產量。

在各個環節都確保正常進行的情況下如何才能提高產量呢?補鈣是關鍵。小龍蝦龍蝦是階梯式增長,與其他甲殼動物一樣,必須蛻殼才能生長,通過不斷蛻殼來完成的。一生要經歷11次以上的脫殼。

每次蛻殼的過程都需要吸收水體中的鈣離子儲藏於體內,當體內鈣質量滿足了才會蛻殼和硬殼(而不是說到了時間就一定蛻殼並硬殼)。蛻殼前加大吃食積攢能量,營養消化吸收好,能量供應充足活力強,蛻殼時間段,每蛻一次殼,它的身體就長大一次。其蛻殼與水溫、營養及個體發育階段密切相關。幼體一般3-6天蛻殼一次,離開母體後的幼蝦一般5-8天,後期幼蝦的蛻殼間隔8-15天,從幼蝦到性成熟小龍蝦要進行11次以上的蛻殼。性成熟的蝦一年只蛻殼1-2次。

新殼體在12-24小時候開始變硬、變厚,成為新甲殼。由於體質虛弱,體內積存鈣質不足或水體硬度偏低導致蛻殼時間偏長,很容易造成因蛻殼不遂死亡或被其他小龍蝦吃掉。蛻殼前後是小龍蝦生命最脆弱時期,鈣是小龍蝦水體組成的重要部分,這時候必須確保鈣源充足,否則小龍蝦在養殖密度高,水質汙染嚴重,而且鈣元素又缺乏的情況下,極易造成蛻殼不遂硬殼難,這又使病原細菌侵入蝦體,導致病害的發生。因此建議養殖過程中定期補鈣,促進小龍蝦順利蛻殼生長。

綜上所述,增加產量補鈣是關鍵。正所謂養蝦不補蓋,蝦小又無奈!!!!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養殖老劉


關於小龍蝦養殖產量翻倍,有很多必要的條件。

1.水源問題,小龍蝦養殖對水質要求很高,排水方便。

2.水草對小龍蝦養殖起到關鍵的作用,早期水草不用太多,夏季相對較多。

3.水位管理,小龍蝦對溫度水位要求很高,春夏秋冬水位都有不同。

4.合理預防,科學養殖。

關注我!可以帶你去了解小龍蝦的市場和養殖。





an安姐


水產養殖必須循規蹈矩才能夠有所收成,萬不可拔苗助長,否則很有可能就是以失敗收場。

小龍蝦,最近幾年特別的火熱,養殖的人也是越來越多,但是目前來看,賺錢的基本都是養殖了好幾年了的老手,而一些新手並沒有真正的賺到錢,甚至是不少人還虧了錢。

很多人為了追求產量,於是想方設法的去做各種事情。最多的就是增加蝦苗的投放量,可是最後這樣容易出現幾種情況:

一,密度過大,小龍蝦大量死亡。由於大量投放蝦苗,這樣會造成蝦塘密度過大,小龍蝦本來就生性好鬥,而且又有自己的領域意識,這樣一來就容易出現相互打鬥場面,最後容易出現受傷而死亡。

二,池塘水質容易變壞。因為蝦苗太多,鉰料投放和小龍蝦的排放廢物也很多,這樣一來池塘中就會有大量的過多有機質累積,容易導致水體變質,氨氮超標,亞硝酸鹽超標的問題,這些都會導致小龍蝦出現病害。

三,小龍蝦個頭小,品質低。由於密度大,小龍蝦經常打鬥或者爭食,還會經常出現水體缺氧的問題,所以小龍蝦的生長會比較緩慢,在這種情況下會消耗更多的飼料,而最後產出的小龍蝦個頭都會比較小,個頭小就意味著品質低,價格也上不去。

所以,我們最好是追求一個平衡點,既保證合適的蝦苗密度的投放量,還要保證合理的飼料投餵,搞好水質水草管理,這才是小龍蝦養殖最為關鍵的幾個因素。

如果說要將小龍蝦的道理翻倍,目前來說確實是有點難的。因為目前來看蝦稻田每畝產蝦200-300斤左右,達到300斤的都是高產了,如果說要提高到500-600斤,這裡光是靠提高養殖的密度是永遠也達不到的,還應該會要涉及到品種的改良等。但是目前小龍蝦的品種幾乎都差不多,沒有什麼明顯的優劣之分。所以個人認為目前來看,要小龍蝦產量翻倍是不現實的。

大家怎麼看呢?


洞庭清水塘


想要小龍蝦穩產,高產,我們應該瞭解小龍蝦的習性,以次為參考,做好小龍蝦養殖莫各方面工作,畢竟只有河裡的小龍蝦過的舒服了,我們才能獲得高收益。我總結了下面幾點。

1.注意池塘條件

養殖小龍蝦池塘不宜過深,也不宜過淺,一般不超過1.5m,岸邊有傾斜度,有利於調節水中溫度。為防止小龍蝦逃跑,池埂壓實,進水口有濾網。池子裡種些水草,可以起到淨化水質,為小龍蝦提供隱藏場所的作用。

2.飼料投餵

小龍蝦是雜食性種類,吃的也多,投食一定注意投夠,食料一定打碎均勻投撒,防止小龍蝦爭食。

3.水質

水裡氧氣少的話,小龍蝦會厭食,逃跑。如果發現大量小龍蝦上岸,可能水質出現了問題,應及時換水,保持水中有較高的融氧。

4.注意水質汙染

小龍蝦對農藥敏感,注意防止農田水流入。

5.病害防治

雖然小龍蝦抗性強,但是我們也應注意無病先防,發現情況及時處理,切勿拖延以免造成不必要損失。




妙筆生農雙創隊


你好 、 做到產量翻倍 我可以給你個建議做到 金錢翻翻2月中旬至3月下旬曬塘,4月初繁殖魚苗,4月20日左右放1.2公分桂魚苗,5月中旬5公分以上桂魚苗出塘,淨塘後曝曬五天左右,5月底放青蝦(即草蝦)籽蝦,6月20日至7月5日前多次起捕蝦苗,淨塘曬塘五天,(不能懶塘哦)放蝦苗單養,直至春節前後蝦籠捕蝦。 純屬個人建議


凌華在創業


1.水源問題,小龍蝦養殖對水質要求很高,排水方便。

2.水草對小龍蝦養殖起到關鍵的作用,早期水草不用太多,夏季相對較多。

3.水位管理,小龍蝦對溫度水位要求很高,春夏秋冬水位都有不同。

4.合理預防,科學養殖。


鄉間生活與探險


養蝦先養水,養殖過程中包括改底、消毒、培水、培藻、培肥 菌相與藻相的平衡、蝦苗投放、疾病的預防等等一系列的環節。任何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影響小龍蝦存活率以及產量。

在各個環節都確保正常進行的情況下如何才能提高產量呢?補鈣是關鍵。小龍蝦龍蝦是階梯式增長,與其他甲殼動物一樣,必須蛻殼才能生長,通過不斷蛻殼來完成的。一生要經歷11次以上的脫殼。

每次蛻殼的過程都需要吸收水體中的鈣離子儲藏於體內,當體內鈣質量滿足了才會蛻殼和硬殼(而不是說到了時間就一定蛻殼並硬殼)。蛻殼前加大吃食積攢能量,營養消化吸收好,能量供應充足活力強,蛻殼時間段,每蛻一次殼,它的身體就長大一次。其蛻殼與水溫、營養及個體發育階段密切相關。幼體一般3-6天蛻殼一次,離開母體後的幼蝦一般5-8天,後期幼蝦的蛻殼間隔8-15天,從幼蝦到性成熟小龍蝦要進行11次以上的蛻殼。性成熟的蝦一年只蛻殼1-2次。

新殼體在12-24小時候開始變硬、變厚,成為新甲殼。由於體質虛弱,體內積存鈣質不足或水體硬度偏低導致蛻殼時間偏長,很容易造成因蛻殼不遂死亡或被其他小龍蝦吃掉。蛻殼前後是小龍蝦生命最脆弱時期,鈣是小龍蝦水體組成的重要部分,這時候必須確保鈣源充足,否則小龍蝦在養殖密度高,水質汙染嚴重,而且鈣元素又缺乏的情況下,極易造成蛻殼不遂硬殼難,這又使病原細菌侵入蝦體,導致病害的發生。因此建議養殖過程中定期補鈣,促進小龍蝦順利蛻殼生長。


想念哥生活日記


小龍蝦怎樣養殖產量翻倍?這個問題,一直都是大家努力想突破的瓶頸,但是現實卻不太理想。

  制約小龍蝦產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如下,小龍蝦對水質,水草及飼養密度都有嚴格的要求。超過了一定的密度小龍蝦易患病,相互殘殺及導致缺氧的出現,所以要求我們的養殖技術一定要高超。小龍蝦要想比別人養的好,主要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環境因素,所謂水好、草好、蝦好,就是指的環境,這裡還要補充個底好(也是影響養殖環境的主因)。只有優越的環境,才有可能養出更多、更好的蝦。

  二、密度因素,小龍蝦養殖也並不是密度越高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合理的密度(畝投苗70斤左右,後面視成活率適當的補苗),既要能讓小龍蝦健康的生活,又合理的利用了空間環境,讓小龍蝦不會因為食物而互相殘殺,有足夠的讓其棲息、庇護的環境空間。

  三、管理因素,這裡面主要包括,如何養出高品質的大蝦。如何錯峰上市,讓自己的小龍蝦買個更好的價錢,實現更大的利潤。如何加強對小龍蝦疾病及天敵的防控,讓小龍蝦快生長,少損失等等方面入手。

  總之,我就介紹了上面這三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能研究的透,那麼你肯定會賺比別人更多的錢,小龍蝦產量自然也高。因為同一個養殖行業,在養殖白熱化的今天,只有搞岀自己的特色,或者鑽研價格的趨勢,才能賺別人賺不到的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