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義縣有多少個鄉鎮?

董佳羽


尚義縣轄7個鎮、7個鄉,5個社區、172個行政村。

1、南壕塹鎮

南壕塹鎮位於尚義縣中部。縣政府駐地。面積261.38平方千米,人口3.38萬人(2002年)。轄4個社區、20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平安東街330號。

2、大青溝鎮

大青溝鎮地處冀蒙交界,位於尚義縣北30公里處。土地總面積187.54平方公里,現有實用耕地6.5萬畝,其中水澆地2.3萬畝;林地8.7萬畝,草地6.2萬畝。

全鎮轄14個行政村,55個自然村,1個居委會。境內東商、張尚、大康三條公路橫貫,區位優越,交通便利,電力、通訊發達,商貿流通活躍。自古以來就是尚義及至壩上地區一個重要的經濟發展區域。

沿革 1958年成立大青溝公社,1984年改大青溝鎮。1997年,面積190.7平方千米,人口2萬,轄大青溝、白彥堡、南海子、安家梁、大井、魏家村、前官地、大銀堤、常富溝、漢淖卜、等14個行政村。

3、紅土梁鎮

紅土梁鎮位於尚義縣中南部,距縣城22千米。面積293.24平方千米,人口1.21萬人(2002年)。轄1個社區、16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紅土梁村。通公路,是壩下交通的中樞。

4、八道溝鎮

八道溝鎮位於河北省尚義縣中部,白郭線、張尚線貫穿全境。南部為山區,北部為丘陵區,平均海拔1400米。轄14個行政村,66個自然村,4726戶,15158人。

尚義縣轄鎮。1961年由南壕塹公社劃出,建八道溝公社,1984年改八道溝鄉,1994年改鎮。位於縣境中部,距縣城17.5公里。面積211.4平方公里,人口1.6萬。通公路。

轄八道溝、東水、閆房窪、北石楞、南大井、西賽、賽爾臺、賈窠窪、惠家梁、狐子窩、老虎山、後號、七甲山、博岱花14個村委會。農業主產莜麥、馬鈴薯、小麥、亞麻。.還有以下地名與八道溝鎮同名:吉林白山市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八道溝鎮

5、小蒜溝鎮

小蒜溝鎮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尚義縣南部,距縣城33.5千米。面積370.13平方千米,人口1.14萬人(2002年)。轄1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小蒜溝村。南(壕塹)張(家口)公路通過。

6、三工地鎮

河北省張家口市尚義縣三工地鎮,位於尚義縣北部偏西,河北省的西部,冀、晉、蒙三省區交界處,是內地溝通河北和內蒙古的黃金地帶,是冀晉蒙經濟交匯處,省道133二級公路穿行而過,交通便捷,是內蒙毗鄰區三萬畝蔬菜流向的必經之路。

7、滿井鎮

滿井鎮1952年屬滿井區陵陽鄉,1958年建滿井人民公社,1992年將滿井鄉、大十鄉撤併為滿井鎮人民政府,2005年將滿井鎮、雙勝鄉、元正鄉撤併為滿井鎮人民政府。仁壽縣滿井鎮位於縣城南3.6公里處,城南第一鎮,地處淺丘,位於亞熱帶季風溼潤氣候區,夏季降雨量大,冬季氣溫底。

幅員面積65.93平方公里,轄設26個行政村,217個經濟社和一個居委會,總人口37293人,其中男19789人,女17504人,耕地面積34890畝,主要農產品有水稻、玉米、小麥、水果、蔬菜等。滿井鎮北距成都99公里,距仁壽縣城3.6公里,南距樂山81公里,國道213線縱貫南北。

8、七甲鄉

七甲鄉(Qijia Xiang)位於河北省尚義縣中部偏西,距縣城12.5千米。面積77.2平方千米,人口0.77萬人(2002年)。轄8個行政村,鄉政府駐七甲村。南(壕塹)張(家口)市公路過境。

七甲鄉鄰近尚義縣城,位於白郭、張尚、大尚等多條縣內骨幹公路的交匯處。鄉政府所在地距縣城12.5公里,距張家口市110公里,距北京市300公里。

全鄉轄8個行政村22個自然村,戶數2491戶,其中常住戶數1880戶,總人口7923人,其中勞力4313人,總面積115728畝,其中耕地面積46200畝(水澆地面積24000畝),退耕地15200畝,林地11725畝,草地21435畝。2006年人均純收入2860元,平均每年遞增300元。

9、大營盤鄉

大營盤鄉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尚義縣北部、內蒙古大草原南緣,與內蒙古商都縣接壤,毗鄰京津,區位優勢顯著。全鄉轄6個行政村,41個自然村,4022戶,14641口人,土地總面積38萬畝,其中耕地面積6.2萬畝、草場面積14萬畝、林地面積7.7萬畝。大(大青溝)-商(商都)線、白(白旗)-郭(郭磊莊)線省級公路穿境而過。

距張石高速入口60公里、丹拉高速入口80公里,距北京僅3小時的路程,屬京津經濟圈輻射的緊密層,是河北省“三大經濟發展戰略”之一的“環京津戰略”重要實施區域。

10、甲石河鄉

甲石河鄉(Jiashihe Xiang)位於尚義縣東南部,屬壩下山區,南與萬全相毗鄰,東接張北縣,距縣城37.5千米。面積143.1平方千米,耕地總資源4萬餘畝,自2002年實施退耕還林以來,共退耕地20500畝,現實有耕地不足2萬畝,全鄉轄13個行政村、28個自然村,人口0.79萬人。

11、大蘇計鄉

大蘇計鄉位於尚義縣北部,距縣城47.5千米。面積138.27平方千米,人口1.16萬人(2002年)。轄13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大蘇計村。

12、下馬圈鄉

下馬圈鄉位於張家口市尚義縣西南部,鄉政府駐下馬圈村。境內主要礦產資源有鐵、紫色頁岩、膨潤土、雲母、大理石等。

13、石井鄉

石井鄉位於尚義縣壩上東部地區,東與張北毗鄰,南接滿井鎮、八道溝鎮、西臨大青溝鎮,距縣城35公里,省道東商線穿境而過。全鄉轄13個行政村,42個自然村,總人口1.4萬人。總面積13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3萬畝,草地4.5萬畝,林地面積達9.7萬畝,森林覆蓋率20%,草場覆蓋率23%。

14、套裡莊鄉

套裡莊鄉位於河北省尚義縣東南部,東與張北縣毗鄰,南同萬全縣接壤,地理座標為:東經114°13′—114°2 4′,北緯40°58′—41°07′。全鄉土地總面積119.48平方公里,分壩上和壩下兩個地貌單位,壩上以旱農作物為主,畜牧養殖為輔,壩下以蔬菜種植為主。

全鄉轄10個行政村,29個自然村(包括元卜洞新村),2763戶,8186個農業人口,常住1946戶,5503人。全鄉設立中學1所,不完全小學12所,完全小學1所並接入了遠程教育網絡,教師73名,學生總人數731人。

全鄉在職幹部職工32人,計算機6臺,接入寬帶3臺,初步實現了網絡資源的共享。全鄉電話裝機量580部,手機1200餘部,手機信號覆蓋率達到98%,手機擁有量佔全鄉總人口的22%左右。鄉內設立文化站一所,擁有科技書籍1000餘冊。

沿革 原屬土木路公社,1961年劃出,建套裡莊公社,1984年改套裡莊鄉。1997年,面積119.5平方千米,人口0.9萬,轄套裡莊、小山進溝、小井窪、元卜洞、小西溝、三里莊、西城窯、洗馬林窯、天城窯、缸房廠10個行政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