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合作醫療繳費到什麼年限就不用再交錢了?

回想過去107234946


農民朋友們,農村合作醫療繳費到什麼時候都要交的啊!年齡越大越大越得交,一旦不交,萬一有個病有個災,全家都搭上了。

隨著各部門的改革不斷進行,醫療費、醫藥費不斷上漲,過去有個頭疼腦熱的,幾塊錢買盒藥就可以解決問題,現在一次普通感冒治療下來,沒有個千八百的是過不去的,如果再有個大病之類的,一住院,少則十萬八萬,多則三五十萬,比比皆是,這樣的醫療花費,幾家農民可以承受的起呢?所以,上徼合作醫療費是必須的。

我們這裡的合作醫療費分一檔二檔,最初一檔是一年交一百四十元,二檔一年交二百三十元,今年一檔漲到了三百四十元,二檔漲到了四百九十元。並且規定在鄉鎮醫院治療報銷百分之九十,在縣醫院治療報銷百分之八十五,到外地治療需要有縣醫院的轉院證明,沒有這個證明是不能報銷的,並且轉到外地醫院只能報銷百分之七十。這個合作醫療費的另一個特點是,以年為結算單位,今年交費,今年享受,一年不交費,一年不享受,不存在剩餘結轉下一年的問題。

好在我們村也出讓了一部分土地,村委比較富裕,每年給交醫療保險的村民一定的補帖作為獎勵,以今年價格為例,每人䃼貼二百九十元,這個數額是隨著合作醫療費的每年增長而增加的,也就是說今年我們村是交一檔費用的村民,個人只需交五十元,交二檔費用的村民,個人需交二百元,交費檔次不同,報銷比例相差也是很大的。

農民辛勞一生,從事著繁重的體力勞動,現在又大部分離開土地,從事建築、礦山、工廠等危險工作,交個新農合,萬一出現個特殊情況,還可以減少一部分家庭開支。而作為家裡的老人,一輩子只知道勞動,不知道保養,往往上了歲數以後,各種疾病表現出來了,說吃藥就得吃藥,說上醫院就得上醫院,這是老人們的常態,更應該買上合作醫療費,以減輕兒女的負擔。


若飛305


農村合作醫療繳費到什麼年限就不用再交錢了?

可能有很多人會把農村的合作醫療和城市的醫保混為一談,尤其是在繳費年限上,很多城市的醫保只要繳納15年就可以享受終身的醫療報銷,但是農村的新農合是一年一繳,也就是繳一年的費用管你一年的醫療報銷,如果有一年在沒有繳費的情況下生病住院,那麼就要自己出所有的看病費用,所以呢,在農村不管是剛出生的嬰兒還是七八十歲的老人,每年都要繳新農合的。

各個地區的新農合的繳費標準都是不一樣的,我們這裡每人是繳納220元錢,比去年多繳40塊錢,因為新農合的繳費資費在不斷的上漲,很多農民直呼交不起新農合,比如我家是七口人,每個人是220元,七個人就是1540元,再加上今年我們這裡煤改氣,我媽前幾天還說今年花銷真大,但是煤改氣不改不行,冬天不讓燒煤就得挨凍,新農合不交也不行,家裡的老人小孩最容易生病,真是生病住院的話,沒有萬八千的下不來,所以相比較還是交新農合比較划算。

雖然現在新農合是不便宜,尤其是對於上了歲數的老人來說,本身就沒有什麼經濟來源(不算每個月100多塊錢的養老金),再加上人歲數大了每天要吃很多藥,但是不交新農合的話,如果一年相安無事還好,就怕突然生病住院,所以對於年齡大的老人還是想盡辦法要交新農合,也可以讓子女把老兩口繳納的費用分攤,總不能心存僥倖覺得自己身體還好不交新農合,現在農村的診所很多藥物也是可以走新農合的,所以對於經常要吃藥的農民來說,新農合還是很有必要交的。


小馬話三農


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繳費是沒有繳費年限限制的,也就是說這個費用到任何時候都不能停止繳費。

“新農合”是當下農民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唯一選擇。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它是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繳納“新農合”不僅可以讓農民朋友享受到農村醫療的實惠,還能為我國的經濟建設提供社會保障。


特別是農村的老人,一輩子與土地打交道,身體可能已經“透支”,也可能留下了疾病的隱患。隨著年齡的增大,這些疾病就會隨時不請自到。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一旦有了病,有時可能一夜致貧。有了“新農合”的支撐,就可以及時治療。有了大病,“新農合”就會保命救命!農民的醫療保障唯有“新農合”。

“新農合”的繳費。

繳費標準。新農合從2009年全面實行,採取以家庭成員為單位,每人每年繳費20元。隨著“新農合”制度的不斷完善,2018年1月1日起,國家實施醫保制度整合,將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兩項制度整合為城鄉居民醫保。實現全國“一卡通”,即可領取養老保險金,又可以大病醫療報銷。今年新農合繳費220元/人/年。


繳費原則。【1】新農合繳費完全出於農民自願,這是你的自由支付與不支付。國家將不會被迫繳費。(家庭的強制繳費是地方政府的責任,若有此情況可以及時舉報)。

新農合繳費一般都是按照家庭戶口人數來算,如果你的家人不想繳費或不需要繳費(特殊人群),可以向工作人員說明情況,應該都會按照你的意思來辦。

新農合斷交後,再次繳費不用再補交。因為新農合是一年繳費一次。一年的交期,只保證你一年,即使補不到也不能享受醫保,也不存在剩餘結轉下一年的問題。



新農合需要交到多少歲?

新農合與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不太一樣。職工醫保繳納達到一定年限,在辦理退休手續後就不用再繳納醫療保險,可以享受終身醫保;而新農合沒有這一政策,因為新農合屬於合作類型的,由每人每年繳納一定的資金來週轉和運營。那些大病、慢性病人需要救助了就報銷一部分,讓他們得到一定的幫助。同樣,當自己有了需求時,也會報銷一部分,這就是新農合的時效性。


新農合現在的繳費政策沒有年限限制,除了農村80歲以上老人、重度殘疾人、五保戶、低保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殘疾或犧牲軍人家屬、優撫家庭等特殊人群,不用繳費,其餘人繳一年保一年,不繳費住院不報銷。


為生活而提神


農村合作醫療繳費到什麼年限不用再交錢了?答案是70週歲以上的老年人不用再交錢,也能享受醫療報銷。

農村合作醫療在農村開展了好多年,隨著繳費的逐年提高,報銷比例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大病住院報銷,報的很高。農民大病自己負擔的很少,醫保幫了農民很大的忙。

現在叫作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今年每人繳費250元。農民一旦遇大病,報銷的比例會更高。吃五穀雜糧,誰能保證不生病?所以建議農民朋友都入上醫療保險,花錢買個平安!

除了70週歲以上的老年人免交,還有農村的五保戶、低保戶、貧困戶、殘疾人、帶病回鄉的退伍軍人也都免交,同時享受報銷待遇,國家的政策真是好。也體現了我們國家正一步一步走向富裕。

認為我說的對的朋友,相互關注。


農民草上飛


我是村官阿麗,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首先明確一點,農村合作醫療繳費沒有繳費年限這一說法。也就是說,你只要想使用新農合,就需要年年交。

那為什麼新農合不像養老保險一樣,有繳費年限呢?

一、新農合是合作機制,由個人繳納,集體扶持。



新農合的這種使用模式決定了我們的繳費制度。按字面意思,“新農合”有合作的意思,也就是大家繳費,當誰家生病了,可以用集體的錢看病治療。那如果你家不繳了,或者很多人不繳,還使用集體的錢,這對繳費的人來說是不公平的。

二、新農合是按年使用制度,繳一年用一年,一年不繳,則無法使用。



有人說,我繳了很幾年,從來沒有用過,有點虧了,隔一年再繳行嗎?也行,因為新農合是自願繳費的,但你能保證隔的這一年真的不生病嗎?如果在這一年裡生病了,而你沒有繳費,那是無法進行報銷使用的。

而且新農合繳費,最好不要斷繳,斷繳後即使補繳,手續也非常多。

三、新農合繳納的費用,無法累積。



經常使用新農合的朋友都知道,新農合裡的費用每年自己繳一部分,國家補貼一部分,這些費用可以用來門診買藥等。如果你在一年花不完這些錢,等到第二年就清零了。

打個比方,阿麗這裡自己每年繳200元,政府補貼200元,也就是一個人有400元可以用來門診買藥看病。如果你400元的額度今年沒有用完,到年底就自動清零了,不會累積。

也就是說,你只有年年繳費,才能年年用,只要一年不繳,那當年你是無法使用新農合看病報銷的。

總結:新農合的使用機制和農村養老保險不一樣,農村養老保險是先累積交夠15年,就可以不繳了,等60歲以後後領養老金。而新農合是繳納的同時也在使用,它是合作模式,你不使用,有生病的人會這些錢。而當有一天自己病了,同樣可以使用集體的錢,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年年繳納新農合意義所在。

我是村官阿麗,一個喜歡實話實說的基層幹部,歡迎大家關注!

村官阿麗


農村的合作醫療繳費到什麼年限就不用再交錢了?

惠農圈為你答疑解惑!新農合在03年的時候就已經推出,在2016年就實現了城鄉的融合,稱呼是城居醫保,國家也表示在2019年將實現全面的城鄉統一。至於新農合什麼時候不需要交錢了,這種說法是對新農合的錯誤認識,畢竟它是一種一年一交的醫療繳費,繳納一年就享受一年的醫療保障,如果當年不交,那就不能享受著醫療報銷的好處。

新農合的原則就是“以收代支,收支平衡”,1年的繳費就會被歸入到城居醫保的資金池中,在確保略有結餘的基礎上讓大家可以更好的享受醫療報銷的好處。這也就意味著它需要年年的繳費才行,就算是60歲以上的老人依舊要報銷,才能享受著看病的福利。如果繳費到一定年限不交錢了,那就意味著城居醫保的資金池緊張,可能病人不能享受著太好的醫療保障。

題主可能是將它和社保弄混淆了,社保是那些在公司裡上班的人以及靈活就業人群繳納的,這些人是按月繳費的,繳費比例為8%,企業也會幫忙繳上10%的費用。在繳費之後,就可以享受著醫保的報銷好處,社保的報銷比例更高,看病的花費更少一些。

社保想要享受終身的醫療報銷,那就需要男繳費25年、女繳費20年以上,這樣到老的時候就可以享受看病上的福利。

而如果是農民繳納的城居保,最低的繳費為15年,繳費15年以上且60週歲後,就可以領取養老金,至於城居醫保也就是新農合需要年年繳費,大家別弄混淆了!


惠農圈


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的待遇究竟差多少?

其實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繳納一定年限以後,就可以不用繳費直接享受退休醫保待遇。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包括原新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就需要不停的繳費直至去世呢?原因也是比較複雜的:

第一,政策限制。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在1999年前後建立起來,原則上是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結餘的原則設置的。職工繳納職工部分,企業繳納統籌部分。職工繳納的部分全部進入醫保個人賬戶;用人單位繳納的部分,一部分用於建立統籌基金,一部分用於個人賬戶的返還。

當時的制度規定,退休人員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個人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2011年7月1日,《社會保險法》實施。社會保險法第27條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後,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算是對職工醫療保險退休後待遇做了明確規定。

國家規定年限是按照各地的規定執行,畢竟目前我們的醫保基金還是由各地自行統籌,收支差異很大。

第二,費用差異。

實際上職工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費用差距非常大。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費用來源是以個人繳費和國家補貼為主。國家規定的2018年的繳費最低標準是220元一年,政府補貼不低於490元,相當於人均最低籌資標準是710元。一些地區繳費標準會略有上升,一般也就在300~500元之間,很少有超過1000元的情況。2019年籌資標準個人再次提升30元,政府補貼也提升30元。

根據國家醫保局2018年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8年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員89736萬人,收入6971億元,相當於人均收入777元。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繳費是按照繳費基數來確定的,職工要承擔本人繳費基數的2%。用人單位承擔的繳費比例一般是從6%~10%不等,而且一些地區用人單位承擔的繳費基數是按照工資總額來確定。如果按照全國平均5000元的繳費基數,個人和企業全部繳費比例10%計算,差不多一年需要繳納7200元。

實際上,2018年全國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在職職工只有23308萬人,職工醫保基金收入13538億元,人均只有5808元。

兩種保險費用相差6.47倍。

另外,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是從有勞動能力、參加工作、發放工資開始繳費。等待到達退休年齡之後,沒有用人單位給負擔了。只能通過提高繳費比例,形成一定的結餘應對未來退休後的醫保待遇 。

居民養老保險則是可以從出生就開始參保,參保主體是孩子、老人、無固定收入的勞動者,本身沒有收入或者收入不高,降低收費標準,減輕負擔也是應該的。否則,相應的收費標準會提高很多。

第三,待遇差距

實際上,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最主要的目的是省錢。國家也在想方設法降低參保人員的負擔,給予大量的補貼就是其中一種方式。同時國家也要求2020年底以前取消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醫保個人賬戶,減少冗餘資金,提升醫保效率。

醫保主要是體現的是同舟共濟的作用。對於得病住院的人群才予以報銷照顧,醫保效率越高,對於大病人群的救助越明顯。如果說效率最低的方式,實際上是不用繳費直接將國家補貼的520元分給個人。自己承擔得病風險,那就失去醫療保險的意義了。

2018年,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10707億元。參保職工每次均住院費用11181元,報銷比例70.1%。也就是說個人負擔3343元,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報銷了7838元。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呢?2018年全部支出6277億元。人均住院費每次費用6577元, 實際報銷比例55.3%。報銷3637元,個人負擔2940元。



可以說,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由於參保費用低、報銷比例低,大家也在普遍控制著就醫次數和消費。

在大家最多選擇的三級醫院中,職工醫保實際住院報銷比例比居民醫保高20%左右。但是相同情況下,支付費用卻相差一倍以上,比如花費1萬元,政策範圍內基金支付比例居民醫保只有59.3%,自負40.7%,也就是4070元;職工醫保支付比例80.5%,自負19.5%,只有1950元。自負相差2120元。

綜上所述,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和職工醫療保險確實有很多差異,這是我們國家針對不同人群建立的醫療保障體系,有條件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收入情況,確定參加何種保險。


暖心人社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簡稱為“新農合”。新農合是按年繳的,有繳費就享受醫保待遇,沒有繳費則不能享受,沒有所謂的繳費年限。

第一,有幾類人可免除新農合費用。

這類人群包括:一般80歲及以上老人可以免除費用,當然各地對年齡的規定並不一致,具體可以到當地社保部門諮詢下;另外,低保戶及重殘疾人等人群,也不用繳費就可以享受新農合待遇。各地的新農合都有管理辦法,對免繳費人群的範圍,也有明確界定,這個可以去了解下。

第二,2019年的新農合,對貧困人口的支持更多。

雖然新農合每年都要繳費,但是從2019年的新農合政策看,也有諸多向好的提升,其中就包括對貧困人口的支持傾斜,根據規定,貧困人口起付線降低50%。這一政策使得新農合的推廣面、普及面將更大。

現在是怕什麼都不如怕生病,所以農民堅持繳新農合還是很有必要的。2019年,新農合的醫保待遇也有提升,重點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提高了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二是把高血壓、糖尿病等門診用藥納入醫保報銷。可以看出,參加新農合所享受的醫保待遇,有進一步的提升。

第三,2019年內,新農合將全面併入城鄉居民醫療保險。

未來,醫保制度將只有兩類:一類是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另一類是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制度。目前,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農合仍然並行,仍處在合併的過渡期。但按照有關文件的規定,2019年,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農合將實現全面合併,全面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的目標將因此實現。


波士財經


樓主您好,關於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交費年限,實際上它是沒有什麼年限區分的,也就是說即便你到了正常的法定退休年齡,那麼依然也是需要交納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費用的,因為只要你停止繳納這個費用,那麼對於你來說意味著就會停止醫保的報銷待遇,所以說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是沒有繳費年限的!

我們都知道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是可以享受醫保的退休待遇,因為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在參保,繳費那年限大約是25週年左右,並且自己具備了法定的退休年齡,那麼就可以辦理醫保的退休待遇,享受終身免費的醫保報銷,但是作為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來講是不具備這樣的條件的,自己即便到達法定退休年齡之後,那麼想要正常參保,醫療保險必須就要選擇交納相應的費用,才可以享受到醫保的報銷待遇。

所以說它是沒有年限的區分的,不過對於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費用來說,其實它是很低的,相比於我們的職工醫療保險來說低的確實是很多,因為職工醫療保險每年的交費甚至高達3000元到8000元左右,但是我們的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每年的交費僅僅只有兩三百塊錢就夠了,所以說基本上不會對交費人產生太大的經濟壓力。


懂社保


我們當地這裡去年出政策城鄉居民醫保(農村醫保已合併一起了)分二檔,年交1480元與500元兩檔,選擇年交1480元的不分男女累計交足二十五年六十歲後不用再交費,享受待遇到老,選年交500檔,沒有交費年限交一年算保一年,新交或斷交再交三月等待期醫保待遇。交費標準是2019年標準,以後交多少再由政府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