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禁止燒秸稈是哪位專家提出來的?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Kiat32111849


一一農村禁止燒秸稈我雖然不知道是哪位專家提出來的。但這肯定是對的。我很小的時候,就對這方面有一丁點小知識!我曾到過水果場看果農種水果。有個農學院的畢業生曾告訴我。說垃圾和秸稈等,最好是不要燒。把它們通通成堆地堆上一年。自然化成肥料!然後再用篩子篩去石子瓦片等。剩下的就是綠肥了。化肥用多了,土地生硬,土壤內又缺少氧氣。用綠肥裁果,肥效長,又可改良土壤。我們這邊的果農大都是這樣種水果的。農學家說:”莊稼生長主要靠氮、磷、鉀。焚燒秸稈首先損失的是最好的鉀肥。白白的煙飛走就是鉀肥流失了的表現”。”古代至今為什麼這麼多農民燒垃圾及秸稈呢!其實多數人都以為燃燒生成的灰是最好的吧料。其實都錯了。”說實在的,即使是長年耕種地道的農民,也有很多不懂這道理也不奇怪。因為以前我見到還有老農把豬糞跟木灰混在一起發酵的。特別臭。卻以為特別有肥。其實是兩者起化學反應飛掉了肥料。損失了肥效!直接把秸稈打碎就地埋下只適合種水田。


若是種坡田,如果直接埋下秸稈或碎草也不行,下雨發酵時會把植物的根部燒死的。我認為,專家提出禁止焚燒秸稈是對的。當然很多農民兄弟認為,全國工業廢氣,汽車廢氣等這麼多,為什麼只針對農民燒秸稈?其實,我國對任何一種汙染包括空氣汙染都是嚴格禁止的。焚燒秸稈雖然不是空氣汙染的主流。但人家抓一點算一算也沒錯!焚燒秸稈損失肥料不算,還汙染了空氣。增加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汙染了環境。長期燃燒,還會對地球產生溫室效應,增高氣溫。這不利於建設生態農業,不利於保護環境。所以禁止是有科學依據的。


核料反應堆盛


這個專家,我敢說。別說上三代上兩代肯定都是農民。他們家的祖輩農民燒秸稈的時候。汙染環境了嗎?這個狗懶子專家純粹是譁眾取寵啊!


醉翁一夢


在東北三九天不住樓,住平房不燒秸稈燒雪嗎[捂臉]總比燒煤好些吧?電噯氣,煤汽農民燒的起嗎?城市供暖報銷!農民呢?專家是滿嘴跑高鐵!


手機用戶想好了在做


這樣的建議應該是象高福這樣的專家提出來的,實際問題多多。一是:秸稈造成的水汙染非常嚴重,這些專家根本沒有考察。夏天一場大雨過後,秸稈造成的水汙染會使河、湖裡的魚大量死亡等等。二是:秸稈掩埋嚴重影響下一季農作物的種植和生長,而且對明年同類作物生長也有不良影響。三是:現在廣大農村由秸稈造成的垃圾隨處可見。對秸稈的處理不要在統一時間,大力提倡秸稈焚燒做飯,控制農村天然氣、石油液化氣的使用,是解決秸稈汙染的很好方法。沼氣及其它的途徑是更科學的,但是需要國家的大力支持


天下有情人來參與


汙染只是一方面。火災才是主要的。去年前年,快手上看見好多因為燒秸稈,把整個村燒沒的。

很多地方的秸稈都是拉回家喂牲畜,或燒火做飯取暖。

也有些地方直接打捆作為冬儲飼料。

燒秸稈本身就是浪費行為,即汙染空氣,又容易引起山火或者燒燬房屋村莊。

很多人就是懶,覺得不值錢,又費力,就想一把火燒了。

這是無知懶惰,自私的行為。

以前,古代。都燒。那是因為思想落後。村莊不密集。燒了山林不違法不心疼。牲畜也不多。

時代在進步。人類也需要與時俱進。

燒秸稈必然會被時代淘汰。


嚴冬過後綻春蕾


一:濃濃的的黑煙,滿天的灰塵看不見是吧。

二:熊熊燃燒的大火,滿地的火星子明眼人都看到了,很容易引起火災,就連小屁孩都知道。

三:資源浪費,秸稈收集起來可以充分利用。

我想以上三點就用不著在需要什麼科學依據了吧。


關東蠻牛


幾千年的自然形成的做飯燒柴草的習慣,被現在的霧霾給改了,現在的霧霾怪燒草嗎?


大漠孤煙009


禁燒桔杆沒大錯。我家鄉(皖北蒙城)是政府統一租機械滅茬很好的。種麥(一)連耕帶種的最好。(二)只旋不種的最好撒播。種玉米因壠寬,有點影響問題不大:種大豆可以種靠壠,也是很好的。有利於提高地肥力。但建議:為滅蟲災,麥桔5年輪燒一次,但要避開高考曰。


手機用戶談天


禁燒秸稈有道理,以前是拉回家,喂牲口,做飯,慢慢燒,燒一冬天,現在是集中燒,嚴重汙染,應該禁止


提薪吊膽


草木灰是最好的肥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