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不能按時交付!疫情當前,外貿企業當如何應對?


訂單不能按時交付!疫情當前,外貿企業當如何應對?

當地時間1月30日晚,世界衛生組織宣佈,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PHEIC)。雖然在聲明中世界衛生組織強調不建議對中國實施旅行和貿易限制,並高度肯定中方對於疫情的防控舉措。但今年這場突發的疫情的確給出海跨境圈帶來了不小的影響,無論是外貿工廠、企業,跨境賣家都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壓力。憑藉著強大的供應鏈優和產能優勢,以及近年來日益攀升的科技創新和產品研發能力,還有貨代物流的高效運轉穩居第一大出口大國,無論是2B的傳統外貿還是2C的跨境電商,層出不窮的新品和穩定的貨源供應讓中國的外貿企業,跨境賣家在產品方面很少需要擔憂。

自19年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以來,為了阻斷疫情的擴散和蔓延,目前各地政府普遍都下發了延長春節放假時間,絕大部分工廠都延遲了年後恢復生產的時間。其次,由於國內各地物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許多原材料的運輸也無法及時補給,即使工廠復工後也很難保證可以按照原計劃出貨。

對於外貿公司,外貿工廠而言,由於不知何時能夠復工,許多與國外客戶簽訂的訂單,合同能不能按時交付成了最令人頭疼的問題。麥出海小編在此為各位支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積極行動起來,儘可能地減少損失:

1.及時整理訂單合同 瞭解訂單進展狀況

建議各位外貿人,外貿企業和出口廠家首先排查目前受影響的訂單及合同,及時統計,並充分了解每個訂單進展情況。

2. 聯繫生產廠家、原材料/配件供應商

外貿企業與外貿人也應當積極與廠家聯繫,一方面聯繫直接的產品生產廠家;同時也需要關注上游生產原材料供應情況,以及生產所需的配件供應情況,如果出現供應風險,需要儘快更換供應商或者尋找備選方案。

3.積極與客戶溝通,主動告知情況:

如果疫情影響到訂單的交付和合同的履約,負責任的做法是主動與客戶溝通,告知客戶目前的情況以及訂單的進展。不必對疫情做過多的渲染誇大,引起客戶不必要的不安。相信大多數客戶在瞭解實際情況後都會給予理解,理性協商解決問題,爭取通過書面形式(郵件、補充協議、重籤合同等)與客戶達成一致,延長交貨期。

4.密切關注物流情況:

目前受到疫情影響,國內部分地區交通受阻,部分港口、機場等重要交貨地點暫時封閉停運,各位出海跨境圈的朋友應積極關注,以便於靈活,及時地變更物流方式與調貨地點。國際物流由於物流企業上班推遲,國際航班航線變動的影響,物流發貨高峰等的問題,建議各位朋友及時與貨代溝通,建議在時間規劃中預留出充足的裝櫃,裝箱和裝船期,確保不會錯過交貨時間點。

5.可向中國貿促會申請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

本次的疫情已經可以列入不可抗力情況,“不可抗力”是一項免責條款,是指買賣合同簽訂後,不是由於合同當事人的過失或疏忽,而是由於發生了合同當事人無法預見、無法預防、無法避免和無法控制的事件,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發生意外事件的一方可以免除履行合同的責任或者推遲履行合同。

根據國際貿易慣例和《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章程》,中國貿促會可以出具不可抗力的事實性證明,該證明可用以減免違約責任,儘可能減少疫情帶來的損失,已得到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海關、商會和企業的普遍認可。為幫助企業有效應對疫情造成的不利影響,中國貿促會已於1月26日起對認證平臺(http://www.rzccpit.com/)進行改造,新增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的在線申請功能。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導致無法如期履行或不能履行國際貿易合同的企業,可向其申請辦理與不可抗力相關的事實性證明,減少損失。

此外,對於近期在海外有展會,商務談判等出國商務活動需要出差的朋友們,也需要多關注目的地國家的入境管理措施,以及航班的情況,進行靈活安排調整。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發佈了近期有關國家就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采取入境管制措施列表:

https://www.nia.gov.cn/n741440/n741542/c1226611/content.html (2.6更新) 並在不斷更新,可以實時關注一下。

然而每次的危機和逆境,另一方面也不斷提醒著外貿從業者們思考和開拓,醞釀新機遇。同時這次的疫情,以及自去年開始的貿易戰和關稅風波也暴露了傳統外貿企業單一渠道,以線下為主的被動性,利潤不足,面對風險缺少應變空間等問題。隨著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以及品牌,消費者的變化,革新了傳統零售渠道和體系,隨著電商和新零售概念的興起,傳統外貿進行改革,利用互聯網、跨境電商賦能對中國製造業進行的升級改造是十分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