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後宮美女如雲,馬皇后卻把後宮女人管得井井有條,心服口服

儘管後宮美女如雲,馬皇后卻把後宮女人管得井井有條,心服口服

儘管後宮美女如雲,馬皇后卻把後宮女人管得井井有條,心服口服


自古以來,皇帝雖然後宮美女如雲,但是,大多因為“愛情”分配不均、皇后“管理”不善,導致後宮常常“起火”,不僅嬪妃燒得焦頭爛額,還時常出現宮裡嚴重的內鬥,以至不斷的傷害殺戮。說起來,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確有皇帝寵愛不公的因素,但更多的是皇后對後宮駕馭技巧低劣的問題。那麼,明朝朱元璋的馬皇后,是怎樣替朱元璋管理好那些女人的呢?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四十歲的朱元璋終於收穫了勝利果實。他在“祀天地於南郊,即皇帝位”後,立刻冊封了與之患難與共的原配夫人馬氏為皇后。從此,大腳馬皇后開始了她在後宮獨一無二的權力生涯。

馬秀英出身於書香門第、能文能武,頗具膽識,她在艱難的逆境中,幫助朱元璋成就了大業。她在大富大貴時,不奢不驕,始終不忘民間疾苦,不改勤儉本色,並用自己的言行,來規勸影響朱元璋,作出了極不平凡的業績。

作為皇后,雖然後宮大權在握,但是要真正管理好後宮,並非易事。在女人成堆的地方,本來是非就比較多,何況後宮。一般說,越是在後宮裡,越是難以管理。但凡選入的美人,沒有幾個人是平凡之輩,馬皇后面臨的不僅是奪夫之愛的威脅和危險,更多是勾心鬥角的陰謀與圈套。

馬皇后是怎麼做的呢?根據資料分析,她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管理的。

其一,統一思想,營造良好氛圍。

雖說“清官難斷家務事”,但關鍵看管理者是否處理事務公正公平。馬皇后替朱元璋成功管理著眾多小老婆,能夠和諧相處,其法寶之一,就是統一思想,打造氛圍。

《明史·后妃列傳》裡說:“後勤於內治,暇則講求古訓。告六宮,以宋多賢后,命女史錄其家法,朝夕省覽。”其實,就是組織“賢妻良母學習班”,把趙宋皇室那些好媳婦兒搬來做榜樣。

在此基礎上,由於馬皇后自己能敦上睦下、親老愛幼,故在她手裡,整個朱氏大家族一團和氣,皆大歡喜,減少了許多矛盾,增加了許多和諧。

其二,以身作則,帶頭勤儉持家。

後宮女眷的心思通了,只是成功有了基礎。馬皇后還要帶頭過緊日子,畢竟艱苦樸素、勤儉持家,才是最大的“婦道”。她親自洗衣服,“雖敝不忍易”。還“廢物利用”,將破帶子、爛袍子拆剩下的絲縷,重新織成布帛,要麼“以賜高年煢獨”,要麼“緝成衣裳,賜諸王妃公主,使知天桑艱難。”

其三,胸襟大度,推崇以德服人。

作為良家女子,會過日子並不稀罕,但是,要真正做到有容人的雅量就不容易了。馬皇后面對的都不是普通人,要麼是將相大臣,要麼是皇親國戚,特別是朱元璋那些小老婆們與庶出的孩子們。後宮歷來是美女鬥法、互相傾軋的戰場,能坐鎮後宮的,絕不能是平庸的女人。馬皇后左右逢源的秘訣只有一條:以德服人。《明史》特意提到:“妃嬪宮人被寵有子者,厚待之。命婦入朝,待之如家人禮。”話雖不多,可是,古往今來,幾個女人能做到?史官對馬皇后的推崇與褒獎,確實不一般。

其四,顧全大局,母儀天下。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八月,馬皇后患了重病。朱元璋寢食不安,群臣“請禱祀山川,遍求名醫”。當時她年僅五十一歲,身體原本硬朗,如能找到高明的醫生,對症下藥,或許能治好病。但她擔心一旦服藥無效,殘忍的朱元璋會遷怒誅殺醫生,因此不肯就醫而死。《明史》稱讚馬皇后:“從太祖備極艱難,贊成大業,母儀天下,慈德昭彰”。

試想,皇后都如此顧全大局,體恤下屬,其身邊的女人們安敢胡作非為?朱元璋攤上了一個好老婆,有如此賢能的皇后打理後宮,皇帝心裡該多清淨,多舒坦啊。可以說,馬皇后不僅是朱元璋的賢內助,也是大明王朝的福氣。

儘管馬皇后是已翻過去的歷史人物,但她的所作所為,卻仍然是今天值得借鑑和學習的榜樣。倘若,每個領導者身邊都有一位這樣的賢內助,肯定是國家之幸,民族之幸,社會之幸!

(本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