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故事二:鍾南山有個熱愛運動的冠軍之家


英雄故事二:鍾南山有個熱愛運動的冠軍之家

從17年前全國領軍抗擊非典到今天逆向而行武漢戰疫,歲月不改其忠,年紀不改其勢的抗疫英雄鍾南山院士,再一次成為大家依賴的焦點。

當84歲的鐘南山院士在國難關頭,又一次奔赴沙場走近我們的視線,全國民眾無不驚豔於鍾老挺拔的身軀和矍鑠的精神。

英雄故事二:鍾南山有個熱愛運動的冠軍之家


2003年67歲的鐘南山院士帶領醫護人員奮戰在抗擊非典一線,力挽狂瀾,享譽中外,聽說今天已經84歲的鐘老再次披掛上陣為廣大人民群眾遮風擋雨,民眾在讚賞之餘,更多的是對老英雄健康的擔心和心痛,隔屏一見,一片驚歎。

英雄故事二:鍾南山有個熱愛運動的冠軍之家

其實鍾老的家不光是有名的醫學院士之家,更是一個名符其實的體育冠軍之家。

老伴李少芬是電影《女籃5號》的原型人物,國家前女籃隊員,女兒鍾惟月是國家游泳運動員。

世界冠軍,84歲高壽的鐘南山,上大學時就是運動健將,1959年9月參加全國首屆全運會,以54.4秒的成績打破了400米欄的全國紀錄,現在仍堅持每週健身三次以上,全身肌肉發達,紅二頭肌鼓鼓的,一口氣就能做十幾個引體向上。

英雄故事二:鍾南山有個熱愛運動的冠軍之家

在我鍾南山家裡有一個簡易健身房,在10多平米的家庭健身房裡,跑步機、動感單車、雙槓、拉力器、啞鈴等健身器材擠滿了房間。脫下白大褂,穿上運動背心的終南山,在跑步機上快走慢跑,然後再進行力量訓練,身上的肌肉線條清晰可見。

英雄故事二:鍾南山有個熱愛運動的冠軍之家

鍾南山曾介紹,他多年堅持的運動方式是下班回家先在跑步機上跑,騎單車20~30分鐘,鍛鍊下肢肌肉,然後在單雙槓上做引體向上和槓上撐起,鍛鍊上肢肌肉,還會在床上做仰臥起坐鍛鍊腹肌,有時還會出去游泳打籃球。

英雄故事二:鍾南山有個熱愛運動的冠軍之家

鍾南山院士的田徑球類都極棒,最強的是1959年第一屆全運會,400米欄比賽,他以54秒6打破了男子組全國紀錄,他還以非運動員身份參加百米賽跑出了11秒2的好成績。

英雄故事二:鍾南山有個熱愛運動的冠軍之家

夫人李少芬和鍾南山同歲,溫柔文雅的老人卻是一位運動健將,1950年加入廣州女子籃球隊,52年至66年在國家女籃效力,58年與隊友一起戰勝歐洲勁旅捷克斯洛伐克隊,1961年獲第一屆新興力量運動會冠軍,1966年到1972年在廣東女籃任教練兼隊員,72年至78年任廣東省女籃教練,1986年至93年,任廣東省體育運動技術學院副院長,曾任中國籃球協會副主席,廣東省籃球協會副主席。

英雄故事二:鍾南山有個熱愛運動的冠軍之家

鍾南山院士的女兒鍾惟月,是我國上世紀90年代的優秀游泳運動員,獲得過世界短池游泳錦標賽100米蝶泳的冠軍,1994年還打破了短池游泳世界紀錄。但她並沒有因為自己取得這些成績而驕傲,始終以低調謙遜的態度不斷努力,也正是因為這樣,作為鍾南山的女兒,她也鮮有人知,她一直將自己的父親作為榜樣,孜孜追尋父親的教誨。

英雄故事二:鍾南山有個熱愛運動的冠軍之家

由於鍾南山院士幾十年如一日堅持鍛鍊,他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小得多,也沒有出現老年人常有的視聽障礙、反應遲鈍、記憶力衰退、腿腳不便的問題,他曾說:“現在除了不能再參加運動量大的競技運動外,感覺年齡對我沒有太大影響。”

英雄故事二:鍾南山有個熱愛運動的冠軍之家

鍾南山院士認為每個家庭都有個紐帶和潤滑劑,在他的家庭裡充當這個角色的是體育運動,一家人都是籃球迷,鍾南山的妻子一生熱愛籃球事業,婚後兩人育有一子一女,兒子鍾惟德鍾惟德,男,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國家級百千萬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全國青科協及省青聯委員,廣州市優秀專家如今是鍾惟德醫生,是醫院的籃球隊主力,是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級百千萬人才,著名的泌尿科外科專家。

英雄故事二:鍾南山有個熱愛運動的冠軍之家

女兒鍾惟月繼續著她的游泳事業,繼續為國家培養體育人才,女婿費利倫,是一位在廣州工作的美國人,上學時曾參加過美國大學男籃聯賽,也是一個籃球迷。 女兒遺傳母親的體育天賦,兒子繼承父親的醫學事業和優育愛好。

英雄故事二:鍾南山有個熱愛運動的冠軍之家

鍾老曾說: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最好方法就是加強鍛鍊,因此選擇一項自己喜歡的運動,並長期堅持下去,對個人一生、對家庭都尤為重要。他還說:我們要建立一種觀念,就是要一輩子運動,這樣才能有比較好的生活質量,人一生最大的成功,就是健康的活著。

英雄故事二:鍾南山有個熱愛運動的冠軍之家


鍛鍊就像吃飯一樣是生活的一部分,力量訓練的主要目的是肌肉功能,而心肺功能的保持和提升需要靠耐力訓練,正是因為這樣的運動健康理念,鍾南山院士保持著良好的身體狀態,一直奮戰在一線,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觀點,84歲的她依然如年輕人一般,身體硬朗,充滿活力。

英雄故事二:鍾南山有個熱愛運動的冠軍之家

如果不是這次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有多少人還會一如既往記起這位老人。但時隔17年他依然強健,像一顆定心丸,在最危急的時刻以戰士的雄姿出現在公眾面前。17年前有領導這樣評價他,這次抗擊非典,如果沒有鍾南山院士,結果可能就不會是這樣,17年後,我們又看到他的忙碌和拼搏,在風浪拍岸的時刻,他是那個能塞住決堤之口的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突然爆發,他在給出了“沒有特殊的情況,不要去武漢”的建議後,自己卻義無反顧擠上了一輛前往武漢的列車,坐在餐車一角緊張工作。很多民眾注意到,短短几天內,鍾南山院士又憔悴了許多,尤其是他哽咽時,讓人敬重,更讓人心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