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遊途中是多看還是多拍照?

木子珠海


旅途中多看和多拍照的問題不是矛盾的,比如本人去年年底去雲南旅遊,只有用心觀察用心看,發現令自己滿意的景點才有動力去拍攝它,留下美麗的瞬間。在你能拍出你所發現的美景時,自己的旅遊體驗也會得到更進一步提升








濤哥86820604


我覺得都需要

一個身體—多看 身體感受 不虧待自己

一個精神-多拍照 以後炫耀的素材

我要是不多拍照 怎麼讓別人一起感受 一路上的風景 和 經歷?

比如去年自駕進藏 我就深有體會

真的是

身在地獄 眼在天堂

走最爛的路 看最美的風景











外貿人C小姐


出去一次旅遊也並不容易,有時光坐車的時間就要二天,來到一個景點,停留的時間不長,這時,我會邊看邊拍,抓緊時間,拍下自認為可留作紀念的景物,如果是光看少拍,留下較少照片,那豈不是非常遺憾?

出門旅遊,時間是定好的,到景點的時間一般也規定,此時,你的手機或相機一定要充足電,帶上充電寶或電池,如果中途沒電,你會很後悔的,到時你只有看的份了。

最後我覺得你還是多按些快門吧,反正不用膠片不費錢,回來後把廢片處理掉就是了,祝旅途愉快!











田園TyAA


做不了決定就一半一半吧,哪個都不會耽誤。

就拿我個人來說吧,以前我出去旅遊的時候,從來不拍照,即便是別人要給我拍,我也會刻意地躲開或者拒絕,內心裡總是覺得出去玩就應該全身心地投入,好好地去看周邊的風景和美色就是了,沒必要拿著個專業相機或是普通手機到處咔咔咔地照個沒完,彷彿這樣做就耽誤了自己看風景的心情和時間似的,一點都不純粹!

也許是年少輕狂,又或者是曾經太過執拗,總是喜歡把有些事情和某種情緒做到極端,以為只有這樣才能表達出自己對某種事物的真正喜愛,就像是出去旅遊,一定就要專心致志地沉浸在當下的景色與人物當中,才會覺得不虛此行,沒有浪費旅途當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可事實上拍照就真的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們旅行的樂趣和心情了嗎?我覺得也未必吧!

旅遊之於我們,就好像是從自己呆慣了的地方短暫地逃離,然後去外面看看另一個全新的世界。在這段路途中,不但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未知,也可能存在無法預料到的故事和風險,或者還會遇見我們生命當中對自己影響巨大的人!

或許這一路的旅途中,不全是什麼美好的詩與遠方,也可能會遭受不同尋常的磨難與挫折。

但不管是前面會出現什麼,我們依舊愛好旅遊,憧憬那遠方的未知,願意從一個地方漂泊到另一個全新的所在。

多看看,多走走,從而讓自己獲得不同尋常的感悟,使得我們的整個身心都漸漸得到某種意義上的昇華。

走得累了,我們情不自禁地拿起手機或者相機把眼前的那一刻記錄下來,定格在某一張畫面裡,留待以後慢慢追憶,這又何嘗不可呢!





咕冬


在旅途中多看與多拍照兩者之間並不矛盾,如果把握得當,還會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如今外出旅遊的人是越來越多。當然,近期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造成人們居家防控疫情是特殊時期的特殊現象。但就正常情況下的旅遊過程中,有注重觀看的人,也有注重拍照的人,還有其它不同愛好與習慣的人。在川流不息茫茫人海的遊客當中,人們的價值觀念不同,生活閱歷各異,出遊的目的和專注的方向也就各有側重了。

多看,是為了更多地去了解歷史地理文化常識,建築特色風格,以及當地的風土人情和風俗習慣,以增加閱歷,豐富知識。在“看”的同時,也注重了“聽”。在看與聽的過程中,對景區或景點有一個更為全面系統地瞭解,從而留下深刻的印象。真正做到不虛此行而收穫滿滿。

多拍照,則是熱衷於把自己喜歡的美景用相機或手機記錄下來。如果說看後存貯於大腦,而拍照就是儲存於電腦。而有攝影專長的人還可以尋找靈感,創作優秀大片和精美的攝影作品。對於喜歡寫文章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思路,在文中配上與文章結合緊密的圖片,以收到圖文並茂的效果。還有的人則是為日後回憶曾經過往的經歷積累美好的記憶。

在旅遊途中無論是多看,還是多拍照,都是可取的。依照自己的特長偏好各取所需,無可厚非。依我之見,看與拍照如果能恰到好處地結合起來,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首先,看是基礎,是前提,而拍照是昇華,是延伸。它們之間並非“魚與熊掌”而不可兼得的排斥關係,而是深入、拓展的遞進關係。

其次,看與拍照可以相互促進,互為補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看得仔細,看得全面,可為拍照尋找到更多的素材。拍照的過程中,為了追求完美,又反過來對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後,如果時間上稍有些緊張,要見縫插針把握時機。如果跟上導遊聽解說,可能就會顧此失彼掛一漏萬。這就需要尋找時機,擇要而行。或者待了解完解說內容之後,返回來再去細細體味,拍出的照片會更貼近景點的要害與實質,效果反倒更富內涵。當然,如果時間受限,就需要趨重避輕,認真把握了。


林間泉韻


我覺得在旅遊途中,應該多發現,勤拍攝。

首先攝影人最應該具備得是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長時間在一個地方,素材都拍盡了,好不容易出去旅遊了,一定要讓自己動起來,多看多拍!

有的人可能覺得,這一路上也沒什麼好看的啊,有啥好拍的,這恰恰就是攝影新手的通病,要知道,對於新手來說,鏡頭裡的世界和你現在看到的可不一樣!

要學會用鏡頭得角度去看這個世界!

  • 這是我目前手機相冊裡的存的圖片,其餘大部分我都有發在自己的微信相冊裡保存!

這兩年我經常奔波與邯鄲,邢臺,山東,一路上我拍攝了很多很多照片,各個主題的,各個類型的,這一路經歷下來,收穫很多!如果一開始我就這麼放棄了拍攝的機會,那麼這些好的素材也就沒有了!

下邊跟大家分享幾個我拍的不同主題的照片吧!

  • 一、山東聊城東昌湖風景區—《東昌湖夜景》
  • 二、石家莊植物園—《荷花》
  • 三、邯鄲客運站花壇—《野花》
  • 四、河北石家莊—《初雪》
  • 五、四川瀘州—《瀘州景色》

通過眼睛看世界,透過鏡頭看美景,我是楊箴,一個手機攝影初學者!


楊箴


旅遊拍回來的照片你還回重溫嗎?旅遊需要的是深度體驗,而不是走馬拍照

 

外國人評論中國人的旅遊就是“上車睡覺、下車拉尿、到了景區忙著拍照”。說的的確有道理,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與拍攝軟件的應用,喜歡拍照的人越來越多了。其實,旅遊是一個深度體驗的過程,而不是一個簡單的拍照過程,所以在旅途中,我們要沉浸式的欣賞當地的美麗,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少拍照片。

1.旅遊拍照太老土了,你會不斷地咔擦嗎?

老一代中國人外出旅遊最喜歡拍照,因為在2000年前,旅遊還算高端行為,能夠去旅遊的人,尤其出省出國是值得炫耀的事情,所以每到一處,都要拍照留念,當然一定要選有字的地方或景區標誌性建築來拍,這樣才有紀念價值與炫耀資訊、那個年代,還沒有數碼相機,膠捲相機也不是每個人都有,所有每個景區都有大量的,靠給遊客拍快照生存的人,幫忙拍照,即拍即印。所以,現在到了旅遊景區還拼命拍照的人,總會被人感覺是老土行為;

2.旅遊不再是到此一遊,而是沉浸式的體驗旅遊。

老一輩中國人的旅遊喜歡的是趕場跑點,線路上旅遊點越多越好,反正是走馬觀花,到此一遊,來過就行,拍個照留個紀念就達到了旅遊目的。現在不同了,現在時尚的是體驗旅遊,沉浸式的度假,不但要欣賞這個地方的主要景點、歷史文化名勝古蹟,更重要的是瞭解這個地方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民俗風情,甚至小住幾天,融到當地人的生活當中,做幾天當地人,這才是真正的旅行。而這樣的旅行還需要拍照嗎?肯定不需要,需要的是用心去體驗,去感受,去領悟;

3.手機、電腦海量儲蓄,你還會重溫旅程照片嗎?

智能手機越做越先進,內存越來越大,這代表著可以儲存的照片越來越多。很多人一到景區,拼命拍照,胡拍一通,回家後從來也不看,也不整理。現代人的經濟收入水平高,出去旅遊的機會多,所以不像過去那樣珍貴,拍一大堆相片回來基本不會再看。所以,在景區拍照浪費了時間,佔了手機空間。到每個景區拍攝幾張留作紀念與分享朋友圈就行,沒有必要猛拍一頓,多點時間觀賞風景,享受旅程。

所以,我們外出旅遊休閒度假,要好好珍惜這次行程,學會深度旅行,多看風景,多學習瞭解體驗,享受來自內心的愉悅,少點拍照,這才是會旅遊、懂旅遊的人。










廣東省旅遊網


多看景還是多拍照要看是哪一種旅行方式;如果跟旅行社出行,時間比較緊張,遊客沒有自主調整時間的權利,基本是走馬觀花,看景和拍照會出現衝突的,特別是在景區人多的情況下尤為突出,往往為拍照會出現排隊,這種情況下肯定沒時間好好欣賞美的景色;如果欣賞了美景就沒有時間去拍照。因此大家總結跟旅行社旅遊是:上車睡覺,下車尿尿,景點拍照,回到家裡一問,什麼也不知道。在途中的景色也只能隔窗拍照,沒有你選擇的機會,效果太差。

自駕遊就不一樣了,時間是自主安排的,不存在趕時間,往往都是邊欣賞邊拍照,非常愜意。

拍照就是為了有更多的回憶,如果沒有留下影像資料,那隻能是模糊的輪廓記憶;看景,看的過程就是了解和欣賞的過程,也是知識昇華和加深印象的過程。如果在去某地旅遊前對這個地區的人文,地理,歷史,風景做了功課,這個旅行就更有意思了。我多年旅行體會是:一定要有影像資料,開始是自我欣賞,現在我正在學習視頻編輯上傳到西瓜視頻和網友分享,讓旅行再延伸,樂在其中。

下面是我2015年去雲南旅遊的部分照片:1、2玉龍雪山,3、遊瀘沽湖日出(湖面泛舟),4、5、在香格里拉藏民家做客,6、西雙版納喂猴,7、滇緬邊境的緬甸小姑娘,8、虎跳峽,9、大理石林。看到這些照片,當年的情景還歷歷在目。結束語:1、好風景要欣賞;2、影像資料要加說明保存;3、學會視頻編輯,要懂得好東西要分享。











退休自駕遊中國


先看夠再留影下來




Blsx一


多看還是多拍照這是兩個不衝突的事情!
理由如下:
拍照,是用相機記錄下美景;賞景,是用眼睛記錄下美景。最初時認為,用眼睛來記錄美景,用心靈去觸碰人事,就已經足夠了,可現在看來,用眼睛記錄過的美景短暫,倒不如用相機把美景照下來,配上文字,會有種重溫舊事,故地重遊的感覺。

中國老話,好記心不如爛筆頭, 很多時我們在旅途中都是匆匆而過,雖然當時美景曾給你留下美好的印像,但時間久,沒法再重現,而人的大腦記憶隨著時間也在衰退。只有當你看見照片或許能更多的喚醒你的記憶。攝影留照為了將來的回憶和重溫。



拍照也是一種行賞美景的方式

人生的美好 莫過於回憶,當我們穿梭在美麗的景點時,只能儘可能的去拍下美麗的瞬間,因為我們的時間有限,在有限的時間裡 出拍下無限的回憶!

願意拍的人就多拍吧,喜歡把風景留在心裡的就留在心裡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

拍照是為了留住美景,留住回憶

拍照 是把欣賞到的景色帶回家慢慢欣賞

美景的存在有好幾種形式:可以用眼睛觀賞的美景似乎只存在於美景所在的範圍地,可以用心留駐的美景應該已是穿越肌膚內裡甚至於刻骨了,而用相機記錄和拍攝的美景應該首先是經過眼睛再傳至內心深處從而引起心靈上的共鳴才會動用手中的機器將它永遠留存。看風景感受風景記憶風景且能把自己融入其中的應該才是佳境

拍攝是永久記憶。欣賞是臨時記憶。兩者不可偏廢。

照的過程就是選擇美景的過程,兩者不矛盾呀,何況拍照還能儲存下美景供欣賞呢


最好能兼顧兩者,既欣賞到美景、又儘量多的拍照!O(∩_∩)O哈哈!

眼睛和心靈,才是最好的照相機。

旅行的方式不是隻有欣賞風景一種吧,只要自己喜歡沒什麼不可以

有時候不經意的一張照片,會讓你萬千感觸上心頭……

只是個人興趣不同而已,無可厚非,像我就更喜歡拍照,無論多美的景色,自己看到的始終只有自己知道,只有拍成照片,才能與他人分享。

拍照重複是必要的。一般看見美景邊走邊拍,機會不能錯過。自己事先也不知道哪裡是最好角度,有些難免重複回來是整理,多餘的刪去~~

我認為拍照片應提倡少而精,點到為止:一是既節省人力物力、騰出時間多看一些景;二是節省電腦存儲、翻找照片方便。否則如果你遊一千個景區拍了一萬張到五萬,(積少成多)到時老了你根本找不到北。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44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d07c06f6f0a64592b45ce8c06864490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