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無錫城(一五零)

回味無錫城(150)

回味無錫城(一五零)

水墨江南。 夏盛鹽攝於無錫

回味無錫城(150)周樸園真有其人。曹禺筆下的《雷雨》,它是以無錫為背景而收集素材後創作,是一部劃時代的史詩。劇中多處說到無錫、無錫梅家、無錫周家等,無錫是民族工商業的搖籃, 無錫是個好地方。

光緒十八年(1892),周舜卿在家鄉東絳開辦裕昌祥繭行,並設數處分行,代英商怡和洋行收購蠶繭。光緒二十一年(1895),在上 海創立新昌冶坊,自產自銷鐵鍋。光緒二十二年(1896),,與薛南溟在上海合辦永泰絲廠,並單獨投資蘇州開設的蘇經絲廠和蘇綸紗廠。光緒二十六年(1900),又與同邑胡德培各出資5 萬兩,合辦新源來冶坊。該冶坊居當時江蘇八大冶坊之首。翌年,在周新鎮開設保昌當鋪。光緒二十八年(1902)向上海華綸絲廠買下立繅車94臺,安裝在裕昌祥繭行樓上,進行自繅自銷。翌年因繭行失火,絲車全部被毀。光緒三十年(1904),他再次投資8萬兩,購置意大利式直繅車96臺,在周新鎮開辦無錫第一家機器繅絲廠--裕昌絲廠,所產錫山牌、金魚牌等絲主要銷往法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部分絲開始銷往美國。光緒二十九年(1903),他挾資走皇族慶親王的門路,捐得候補道官銜,並與其子商部尚書載振結為金蘭。光緒三十一年清政府派載振赴日考察憲政,周舜卿以商業部三等顧問特賞二品頂戴的頭銜隨同出訪。回國後,與武進縣劉伯森等人發起籌組上海商學會(全國總商會的前身),任該會主持人。又在無錫成立錫金商會和錫金農會,並分別擔任第一任會長。光緒三十二年(1906),他集資50萬兩,在上海首創私營信成商業儲蓄銀行,自任總經理。首創儲蓄業務,並獲得印發鈔票的特權。後在北京、天津、南京、無錫等地均設有分行。宣統元年(1909年),被清政府指派為資政院議員。對於改革幣制、加稅裁釐等多有陳述,深受當朝器重。又被派為蘇、松、常、杭、嘉、湖6郡勸農使。並以辦理實業有效而得四品京堂候補銜;復以熟悉洋務,被派為查辦交涉事宜大臣。辛亥革命後,信成銀行因時局動盪,資金一時無從週轉而倒閉。但周舜卿經營的工廠企業繼續有所發展。至民國7年(1918年)裕昌繅絲車增加到330臺。民國9年,他投資4.2萬兩將無錫金鉤橋的堆棧改建成擁有絲車272臺的慎昌絲廠。後又在東絳開設一家筒管廠,在蘇州開設振源冶坊,在上海、大連各開設一家榨油廠。從光緒二十六年起,他在東絳置田數百畝,闢街道,造橋樑,建市房,設店鋪,創辦廷弼小學和商業學堂,改東絳為周新鎮;並置義田千畝,立周氏義莊,救濟族中老幼殘疾者。民國10年,捐鉅款賑濟河北、湖南災民,曾獲北洋政府頒發的匾額和嘉禾章。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嚴以律已,寬以待人。一生樂善好施,修橋築路做善事,他就是個慈善家,深受家鄉百姓的愛戴。

周舜卿1923年病逝於周新鎮廷弼中學,終年71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