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怎樣看待現在還經常去銀行存定期的那些人?

醉心創作


我也在銀行存定期,之所以選擇去銀行存定期是因為這種方式最穩妥,低風險,而且近幾年創新性定期存款方式的推出,也促使了我選擇了這個方式。

個人目的

從個人目的出發,去銀行存定期的人應該只把銀行當做是一個放錢的場所而已。放在家裡,老百姓不放心,放在銀行有擔保人,還能有點利息,何樂而不為呢?他們的目的不在於收益,只在乎安全。

風險低

存在銀行,雖然有可能碰到通貨膨脹帶來錢貶值的影響,但至少還存在那裡,不像炒股,一輸你就血本無歸,高收益同時伴隨高風險,相對而言,存定期風險肯定是小的。

<strong>定期存款越來越靈活

近幾年,出現了一種智能存款,很好地改變了定期存款不靈活的刻板印象。智能存款資金以活期存款形式存放,不設存期,但有最高存期,可隨時支出,存入當日開始計息,受存款保險條例保護。

一般來說,智能存款儲存期限越長,存款利率越高,銀行系統會根據儲戶的連續存期分段付息,掛靠最近檔次的定期利率計息。

現在的定期存款形式靈活,給了擔心風險過高的老百姓一個既可以放錢,又可以有所收益的理財方式,要是你,你會選擇這種方式嗎?


嘮叨聊科技


大家好!我長期在銀行工作,自己也存過定期。

2014年底,我大女兒出生後,親戚朋友陸續給了一些禮金,加起來一共6200元。2015年2月份,我把這筆錢存了五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為5.4%。

我為什麼會選擇存定期,還存了個五年期呢?作為一名金融工作者,我深知銀行定期存款不僅安全性高,收益也不錯,缺點是提前支取要按活期計息,流動性比較差。不過,由於我存的這筆錢是閒錢,實際上流動性差這個缺點也就不存在了。當時,利率正處於下行週期,存五年可以將存款利率鎖定在較高的水平上,所以我選了定期存款中存期最長的5年期。

很快,這張存單就要到期了,我算了一下,五年下來利息有1674元,相對於6200元的本金,這些利息其實不算少了。

事實上,像我這樣去銀行存定期的人,其實還挺多的。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數據,截至2019年12月末,中資銀行個人存款總計77.77萬億元,其中定期儲蓄存款為29.7萬億元,佔比為38.18%,在各類存款中佔比最高。詳見下圖 :

在我看來,現在還經常去銀行存定期的那些人,一是儲蓄意識強,二是很清楚定期存款的優缺點,都屬於有一定理財經驗和想法,不盲目隨大流的人。

請大家記住:沒有最好的金融產品,只有最適合自己的金融產品。對於追求高安全性和較高收益性,同時沒有流動性需求的人來說,銀行定期存款其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歡迎關注《小錢說金融》,獲取更多金融常識!


小錢說金融


不怕大家笑話,現在李哥阿峰就是一位經常到銀行存定期的人,我來談一下我存定期的心理:

第一做生意做的賠怕了。

本人是個上班族,月薪四五千元,上班比較輕鬆,有閒餘時間,所以常拿錢去做小本生意,賣過衣服,賣過學生近視提醒儀,賣過酒還賣過頭盔等等,咱就不一一說了,家裡的地下室堆的滿滿的都是存貨,弄得十多年都沒有攢下錢,媳婦經常給咱吵架,現在想想咱就不是做生意的料,一提滿眼都是淚。


從15年開始,我就死了做生意的心了,把每月的工資存銀行,雖不多,但看到慢慢增加的數字,心裡也是一種無奈的安慰。

第二存銀行放心。

現在的理財產品滿天飛,咱也沒有了那發財的念想,還是把錢存銀行放心,掙那幾百塊錢利息就好!


總之,在銀行存定期的人是思想比較保守的,做事放不開手腳,缺乏勇氣和膽識,也許阿峰就是這樣的人!


李哥阿峰


2015年買投3萬買基金,遇上千股跌停,到年底只剩兩萬,只得全部撤資,只留下一千元買了一隻三年期的新上市保本基金,將剩下的改投P2P理財,到2018年8月,p2P平臺上資產連本帶利七萬多,其間追加投資了三萬多元,誰知8月8日P2p平臺清退,制定三年還款計劃,到2019年3月收到還款七期共計金額9500多元,3月以後平臺已停止還款,近六萬元資金打了水漂。那隻一千元的基金現在還在一千元上下浮動。從我理財的親身經歷和遭遇中深感:對於普通民眾且沒有足夠多的理財知識的人而言,銀行定期存款真的是最好的理財方式。


湘贛2


說真的我現在也成了去銀行定存的一員,沒辦法以前股也抄過,還理過財,甚至還和別人合夥做過生意,但都賠了,最慘的一次被人騙了40多萬,關鍵是這錢還是借的。整的我整整拚博了五年才還清了所有的欠款。以前我老看不起在銀行存錢的人,覺得他們太傻。經過這場大難我才明白存錢的重要性,錢生錢,雖然少但是安全有保障。尤其是我的哥們,兩口子日薪不到七千,十年間居然攢了一套房,讓你不得不感嘆存錢的重要性。所以說懂得存錢的人,一定是個踏實穩妥的人,雖然發不了大財,但也一定衣食無憂。所以說理財方式多種多樣,每一種理財都有它的道理,包括存錢也不例外。棍據自己的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就好。


江湖上人1980


記得小學的時候,數學老師曾說過這麼一句話,讓我至今記憶尤新:“沒錢的人眼巴巴把錢存到銀行讓富人貸出來用,敢貸款才是有本事,膽大的人敢用100萬的錢幹它500萬、1000萬的事”。

話糙理不糙,這也代表著社會上很大一部分人的看法,膽大、有路子就可以賺錢,而存錢的人只能賺取那一點點微薄的利息。我之前也是這麼認為的,直到前幾年,資金吃緊,銀行抽貸,本地很多曾經風光無限、前呼後擁的大老闆都沒撐過去,廠子關了,BBA也被拍賣了,不少還上了法院的老賴名單。回頭再看,經常存銀行定期的那些人,錢還在,小日子過得還可以。

膽大的人可能能賺大錢,可是不一定走的遠,謹慎的人可能沒賺到什麼錢,可是勝在安全。

而且,現在銀行也在推陳出新,像大額存單、智能存款等創新存款也逐漸成為銀行的攬儲利器,兼顧了收益和靈活性,不但受到老客戶的青睞,也吸引了不少曾是貨幣基金的擁躉。時代在變,銀行也在慢慢改變,我們顯然也要跟著發展,不是嗎?


玉魚與瑜


我文化程度老高中生。我只相信銀行。買股票的一位老兄投進五十萬最後剩下三萬。差點瘋了。前幾年濟正集團坑了多少人。我們學校一位老師領著大家理財。公司關門老總跑了。大家都找這位老師要錢。他一著急一生氣心梗了。走了。血的教訓。你看到的是人家的利息。人家看到的是你的本金。往銀行裡存錢的不都是傻子。


用戶2350291359484


我以自己為例,現年58歲,做保安12小時,2700元一月

媽媽已經91歲,我要存好這筆錢。

還有我的晚輩很多,以後喝喜酒,錢我得準備好。

錢在貶值但沒有辦法,最說掙錢的機會少了。只能存死期,備應急之用。


寧波奉化胡雙龍


這個問題,不由的想起最近幾年,金融的動盪,15年股市,17年傳銷幣,18的批2批等等

越過保本的理財,有多少人躲過了那些坑?

越過保本的定期就是一道分水嶺,向前火中取栗,向後平淡無奇


我家裡的大伯,是一個公務員,他就是在我小的影響中,因為閒的時間比較多,就是天天炒股盯盤,剛開始炒股賺錢,就想靠著炒股發家致富,借了幾十萬炒股,賺個幾千塊錢,還會帶我去買一些玩具,但是虧了不少錢,他們家經常吵架不合,後面遇到股災,把半個房的錢虧出去了20多萬,還不上錢,只能把房子賣了,我哥他們家裡吵得哭天黑底的,那會我爸媽工資加在一起才3000多,接近我家裡7年的錢。而且如今房價8000左右(我家是在小縣城裡),曾今的房子可是80萬呀,算下實際是虧了40萬。


而現在過年回家,我大伯家也退休了,大部分的存款都去買了銀行定期,5%的收益,每個月給1000多的利息,就全當自己的打牌娛樂的零花錢。再聊起當年炒股,只想安安穩穩的賺錢。

在到後面接觸到那些爆雷的人,幾百萬資產一夜返貧,不得不說,中產的陷阱無非如此。

現在這些存定期的人,都有一個觀點


不求暴富,但穩定增收的收益,至少不會讓你一夜返貧!


因為業務需要用銀行業務,企業用戶,銀行的可以選擇的服務,已經非常多了,大額存款,理財,資金管理等等,尤其企業涉及交易,大多都會要求走對公賬戶,這個時候都選擇銀行服務是非常方便的。


最關鍵的銀行卡大額存款,利息都是上50%左右,一些地方銀行設置可以到達5%的收益,這樣的收益在保本的基礎上,還是非常可觀。


<strong>


財通記


我是一個從苦水中泡大的人,幾十年來過慣了苦日子,小時候雖然沒做叫化子,但家裡經常缺吃少穿,生活拮据留下的陰影永遠難以抹去,後來有了固定的工作,但工資低,依然入不敷出,直到退休。再後來稍有好轉,但還是不敢也沒條件大手大腳的花錢。聽人講定期存款的好處後,也就慢慢的養成習慣,有點多餘的錢就放到銀行存起來,現在雖然不多,只能解決一點小問題,但心中卻感到有一種安全感,或者有一種實落感。我不管別人怎麼看,但我認為把錢存到正規銀行是安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