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城區名字最應景的小區:被湯遜湖包圍,雨季一片汪洋像雨林

​武漢之大,大在城市規模,也大在經濟體量,最近幾年,尤其城區樓盤建設邁入大躍進時代。樓盤眾多,消滅城中村,各種社區如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在這種背景下,名字奇葩的社區不可避免出現了。有道是沒有最奇葩,只有更奇葩,比如在江夏區就有一座名字非常應景的小區,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個小區它被湯遜湖包圍著,一到武漢的雨季就被淹成一片汪洋,堪稱熱帶雨林,而這個小區的名字叫做東方雨林。

武漢城區名字最應景的小區:被湯遜湖包圍,雨季一片汪洋像雨林

被湯遜湖包圍的小區。東方雨林位於江夏區陽光大道,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呢?首先它屬於陸地,但又與陸地相隔一定距離,因為這塊區域東西方向都被城中湖湯遜湖所環繞,北面僅有的一條細長的江夏大道,其實也是填湖造陸修建的,天生底子就差。在這樣的環境裡,小區所在的地界,北邊以長島物業臨湖算起,三個方向全都是水域,加上本來地勢就有限,將這樣的劣勢發揮的淋漓盡致。造成的結果就是,一到雨季,基本上就隔湖看海。

陽光大道風水良好。說來也是有意思的很,東方雨林所在的江夏區區域,本來只有一條交通主幹道江夏大道連接武漢城區和江夏,但偏偏到了東方雨林所在區域就一條馬路分兩條,變成了江夏大道向東,誕生的新馬路陽光大道向西。你說說,本來這個區域就毗鄰湖區,水草豐盛,再來一條陽光大道,光照和煦,從風水上講,豈不是最適合生物滋長?這時候,又來一座東方雨林小區,簡直絕配。

武漢城區名字最應景的小區:被湯遜湖包圍,雨季一片汪洋像雨林

雨季內澇一片汪洋。名字上命得好,風水上搭配的絕佳,實際生活體驗就一定好嗎?不一定,雖然從地理分佈來看,東方雨林是標準湖景房,尤其是高層住戶鳥瞰風景,視野開闊,大氣萬千,但再高的樓層總不是要下來的,下到一層樓後看到的還是最普通的植被和綠化帶。可偏偏到了雨季,連一般的綠化帶都看不到,基本上目之所及都是水汪汪的一片,完全升級了觀湖的趣味,變成看海的節奏。

東方雨林所在的陽光大道首段區域,並非最近幾年才是如此內澇嚴重,而是很早就有的現象,附近的梅南山居和長島物業都是出了名的泡在湖裡的居家之地。雨林小區所在的湯遜湖東岸,往南過了遠洋莊園便又是湯遜湖的一處彎角地帶,湖區面積還不小。倘若算上這裡的一片湖區,整個雨林小區基本上被湖區包圍了,有這樣的環境包裹,小區焉能不成為一片澤國呢?

武漢城區名字最應景的小區:被湯遜湖包圍,雨季一片汪洋像雨林

仔細想想,這個雨林小區的名字還是非常應景。從一般人的角度來看,武漢是一座雨季分明的城市,每年夏天的梅雨時節到6月末都是雨季,雨勢大且猛,本地媒體常用“幾個小時下了幾個東湖的水”來形容降雨量之大。可奇怪的是,有這樣的自然環境,市區內的道路排水系統仍然裹足不前,絲毫看不到超前的規劃和處置。這樣落後的基建觀念帶來的直接結果是每年雨季,城區內澇嚴重,公交車像機帆船一樣劈波斬浪,非常壯觀。

小編在江夏區的藏龍島工作過幾年時間,基本上每年的雨季,島上的九鳳街和藏龍大道都會被淹。去年,小編的同事裡有在東方雨林小區買房安家的,夏天來臨的時候,只要連續下大雨幾天,這位同事必然請假不出門。小區裡的水到處都是,大街像排水渠,江夏大道到理工學院一段路完全淹沒在水裡,根本不敢通行,說不準就一頭栽到湖裡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