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科學家正通過人工智能確定冠狀病毒的潛在治療方法


外媒:科學家正通過人工智能確定冠狀病毒的潛在治療方法

根據美國媒體Recode的報道: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全球研究人員正利用人工智能來發現潛在的治療方法,包括已批准的藥物和全新的化合物。

外媒:科學家正通過人工智能確定冠狀病毒的潛在治療方法

全球總動員

英國人工智能初創公司Benevolent AI的研究人員對Recode說道,他們正使用一項技術來搜索現有的批准藥物,這些藥物可能有助於限制病毒的感染。

而隸屬於韓國藥物發現公司Deargen的另一組科學家則表示:他們正利用深度學習來發現各種可用的抗病毒藥物。這些藥物可作為潛在的治療方法進行研究(該研究尚未經過同行評審)。

同時,位於馬里蘭州的一家生物技術公司Insilico表示:他們使用AI提出了可用作潛在藥物的新分子。根據美國媒體《財富》的報道,該公司現在將合成和測試100種化合物。

Benevolent案例

Benevolent是這樣描述其工作方式的:

首先,公司的研究人員希望找到一種已經批准的、可阻止感染過程的藥物。為此,他們通過已知的冠狀病毒化學特性,通過大量醫學數據(包括科學文獻)的存儲庫,向AI發送了”尋找藥物“的信息。

該系統隨後提出了許多選擇,然後,進行縮減,並最終確定了一種已經批准的、稱為Baricitinib的藥物。這一藥物通常用於治療中度和重度類風溼關節炎。現在,研究人員建議將其作為一種潛在治療方法進行試驗。

Benevolent的聯合創始人伊萬·格里芬告訴Recode:儘管他們公司尚未申請在中國進行藥物測試的權利,但已將其推廣到了生產該藥物的製造商。

目前,還不清楚經過適當測試的藥物可能需要多長時間才能送達患者。

儘管如此,AI仍確認該藥不能保證它會真正起作用。而慈善機構還警告說:不應該將其研究視為是醫學建議,而應該只是“出於真誠並協助全球應對”來開展其工作。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道:Baricitinib不是科學家建議的唯一療法。而且,中國研究人員已經申請測試至少10種藥物作為潛在療法,儘管還沒有完全獲批。

AI到底有用嗎?

隨著技術在醫療保健領域作用不斷擴大,AI在對抗新型冠狀病毒方面的應用也應運而生。

實際上,正如Recode上週報道的那樣,人工智能已經幫助流行病學家標記了武漢冠狀病毒的早期報道。最終,人們希望這一技術可以使提供醫療服務的效率更高。

但在醫療保健中使用人工智能也會帶來新的挑戰,例如算法偏差,並給藥品監管機構帶來新問題。

儘管如此,製藥業巨頭仍希望對這項技術的投資能使他們在利潤豐厚的藥物發現市場中站穩腳跟。

Benevolent已宣佈和諾華和阿斯利康合作,希望AI可以加速鑑定潛在的新療法可能是一個漫長而昂貴的過程。

有人指出,無法保證AI的“發現”,將是特別新的。正如諾華製藥公司研究員德里克·洛在《化學與工程新聞》上指出的那樣,“慈善”的發現“更多地證明了良好的文獻檢索和管理”。

但格里芬在致Recode的電子郵件中強調:人工智能仍具有重要的優勢,包括可以“幫助科學家發現疾病和症狀、藥物及其作用,以及可能對治療產生反應的患者之間的關係。”

而且,當面對新型冠狀病毒這樣威脅生命的大暴發時,哪怕僅僅是“節省科學家的時間”方面,就有可能帶來完全不一樣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