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冠軍資深隊醫:“突擊健身”過猶不及 微微出汗為宜

奧運冠軍資深隊醫:“突擊健身”過猶不及 微微出汗為宜

李居權在工作中。受訪者供圖

全力防控新冠肺炎之際,體育鍛煉,尤其是“居家健身”受到了空前關注。那麼,運動到底有沒有用?要怎麼鍛鍊才有用?對於這樣的疑問,寧波體科所的醫務科研工作者李居權向記者表示,每個問題都非常值得討論,簡而言之的回答是:運動肯定是好的,即使以往缺乏鍛鍊的人現在開始也不晚;但是大運動量的“突擊健身”過猶不及,反而容易導致身體疲勞、抵抗力下降;運動應該循序漸進,現在最好的方式是居家健身,運動量則是微微出汗即可。

李居權是一名資深的體育運動隊隊醫,有著為國家舉重隊、為奧運冠軍做醫療保障的寶貴經歷。近日來,面對疫情,他和寧波體科所的同伴們正在實行“體育+健康”小視頻計劃,計劃推出一系列適合居家健身、燃脂運動的小視頻,為寧波市民在家健身提供專業指導。

“每天做一個大家用得上的健身視頻,這是當下我正在做的事情。”李居權透露,自己從大年初三就開始著手這項工作,並查閱了各類文獻資料,“針對這次疫情,我選擇首先從精神層面切入,讓大家放鬆身心,先從心理層面走出逆境,反觀生活的美好,並積極投身運動,讓身體更健康。”

記者專門請李居權解答了幾個問題:以前很少運動的人,現在鍛鍊有用嗎?“突擊健身”是不是可取?怎麼樣的運動量才是合適的?

“只要是科學地運動,肯定是會帶來好處的。最簡單地說,春節期間吃吃喝喝容易發胖,最近特殊時期多數時間宅在家裡就更加需要動一動。另外,面對疫情,可能有些人會焦慮或者情緒低落,甚至害怕、抑鬱,這時候你進行適當的運動,會讓負面情緒得到釋放,達到分散注意力、消除焦慮感、提高免疫力等效果。”李居權認為,即使以前沒有運動健身習慣的人,從現在開始也不晚。

同時他也特別提醒,“突擊健身”過猶不及。“對於以往沒有健身習慣的人,建議從最基礎的鍛鍊開始,比如多走路、做各種拉伸動作、做工間操等徒手操。”李居權向記者表示,“每個人的體質是不一樣的,所以每個人適合的運動強度也不一樣。打個比方:100米衝刺的距離很短,這對跑步運動員來說可以輕鬆完成,但是對體弱的人來說就不一定能衝下來。每個人的運動最好都建立在自己身體素質的基礎上,假如對自己的身體機能沒有評估過,那麼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循序漸進。”

有研究證明,如果平時沒有運動習慣,突然大強度的運動會使呼吸道感染的風險增加。假設一個靜坐少動的人的呼吸道感染風險是平均值,那麼適當運動的人呼吸道感染的發生率會遠低於平均值,但是突然大強度、大運動量訓練的人,短時間內呼吸道感染的幾率則會有大幅度的增加。

怎樣才算是適量的運動?李居權說:“微微出汗,有一點累的感覺,但是短暫休息後就緩解,比如睡個午覺,這樣的運動量就是適當的。”他建議那些還沒有養成健身運動習慣的人,現在開始加入體育鍛煉的行列,以後長時間保持規律運動,對提高免疫力一定是有幫助的。

“最近這段時間,很多人都在家裡窩沙發、玩手機,如果你動起來,肯定會感覺人更精神、心情更好。對那些已經養成運動習慣的人來說,這段時間也需要適當的

居家健身來維持肌肉和韌帶的良好狀態,特別是有一些輕微運動損傷者,這段時間不方便去醫院,也可以通過自我拉伸等方式來緩解和休養。”李居權稱。

他還告訴記者,接下來幾天時間裡,自己打算錄製《躺著為國家做貢獻的同時,我們也可以躺著運動》《躺累了怎麼辦?全身拉伸動起來》《看劇刷手機導致頸椎病犯了,居家運動來保護我們的頸椎》《國家隊隊醫教大家如何在家緩解腰痛不適》等一系列小視頻。“希望能幫助到那些有需要的人。”李居權說。

寧波晚報記者戴斌 通訊員鄭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