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好,孩子不聽話很失望,給的建議也不聽怎麼辦?

A68悠然自在


一,身教重於言教。家長是孩子的天生之師,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家長對孩子說教不可過多,身教最重要,孩子聽不聽話,有沒有家教教養,看家長就知道了。

二,換位思考。孩子的想法家長要多溝通,換位思考,不可一味強調“我是為了你好”等等,孩子與家長的矛盾點在哪裡,要靜下心來,沉住氣,與孩子平等交流,而不是武斷下結論和制止,其實很多事家長也是過來人,孩子也不是完人,一點兒對錯,不要緊張兮兮,說個沒完,越是這樣,孩子越逆反,只要讓孩子記住做人第一,做事偶有對錯,家長不必斤斤計較。

三,讓孩子懂得做錯事後果自負。孩子的成長過程一定要讓他明白長大就是自己負責自己的過程。家長萬不可大包大攬,事無鉅細,從小慣到大,而應從小培養自立能力,讓孩子在做事中磨練做人,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他知道自己的邊界在哪裡,自己會衡量對錯得失。那怕做錯了,也知道吸取教訓。


20年軍旅


我兒子今年十二歲了,有時候也是不很聽話。但是回頭一想,不聽也對啊。如果全聽我的,不就和我一樣了!我只是一個師範大學普通畢業生,現在下海經商!

這可不行,孩子要有自己的想法,現在聽我的,長大聽老師的,參加工作聽老闆的,結婚之後聽老婆的,這一輩子肯定不會有太大的出息!

所以,你的孩子不聽你的,你反而要高興!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在想一下,你覺得對孩子好,就一定是好的嗎?你的思想,你的格局,你的標準是什麼?是不是最正確的?是不是孩子想要的?是不是未來十幾年社會需要的?

你應該做的是,幫助孩子有目標,有良好的習慣,正確的價值觀,我們要幫助孩子完成他的目標,他的希望,而不是你認為好的才給他!

如果你覺我說的有道理請留言,我會把下一步的方式,給你回信![祈禱][祈禱]



山東韓金承


   孩子特別不聽話怎麼辦?為什麼家長越講道理孩子越不聽?盧梭說過:事事講一番道理,是心胸狹窄的人的一種癖好。有氣魄的人是有另外一種語言的,他通過這種語言,能說服人心,作出行動。

  1、越喜歡講道理的家長,孩子往往越不聽話。

  “講道理”是很多家長喜歡的一種教育方式,但人們也往往發現講道理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沒用,越喜歡講道理的家長,他的孩子往往越不聽話。

  有位家長說她7歲的女兒特別逆反,不讓做什麼就偏去做,她經常苦口婆心地給孩子講道理,孩子卻不聽,惹得家長常發脾氣。她知道打罵孩子不對,但不知該怎麼辦。

  讓她舉個孩子如何不聽話的例子,她講了這樣一件事:

  她家住公寓樓五層,沒有電梯,走樓梯上下。最近女兒特別喜歡這樣下樓:一條胳膊搭到樓梯扶手上,胳膊用力腳不用力地向下溜。媽媽不允許孩子這樣做,說樓梯扶手平時沒人擦,那樣會把衣服弄髒磨壞。

  但再一次下樓時,孩子又那樣,屢說屢犯,家長終於失去耐心,大發脾氣。孩子當著家長的面不敢那樣做了,卻找各種機會偷偷地那樣下樓,衣服袖子下面經常是髒髒的。

  陳述完事情後,家長用失望的口氣加一句:“我那孩子,天生就不如別的孩子懂事,我其實挺尊重她的,不知給她講了多少道理,可她好像一句也不聽。 ”

  我對家長說:“你既然已經發現講道理沒用,那至少說明在這件事上,講道理是不對的,發現不對,就應該立即停止。”家長一臉迷惑,情緒上略有牴觸地問我:“講道理不對嗎?那該怎麼教育她呢? ”

  我說:“很簡單,回家找兩塊抹布,你和孩子一人一塊,自上而下把樓梯扶手擦乾淨,既做了公益,又滿足了孩子手腳並用下樓的樂趣,試一下,看看效果如何。”家長一聽,恍然大悟!我怎麼就光想著給她講道理呢?

  這位家長之所以沒想到,應該在於她一直以來只注意了自己如何說得“有道理”,沒去想自己做得多麼沒道理。

  2、人們對“講道理”的偏好,往往源於思維慣性。

  從小在家庭、學校接受太多“大道理”教育的人,往往會成為講道理愛好者。

  一位家長說他在沒孩子時,很瞧不上那些打孩子的人,覺得成人靠武力征服孩子,真是無能。他自己有了兒子後,遇到問題,總是耐心地跟孩子講道理。

  但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發現自己奉行的“以理服人”越來越行不通了。周圍又不時地有人對他說,教育男孩子就要粗野一些,只要告訴他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必須服從,不行就動用武力。

  所以,有兩次他和孩子發生衝突,真的沒能控制住,對孩子動了手。到這時,他才發現自己黔驢技窮,也墮落為自己曾經不齒的那類家長了。

  

  3、教條不重要,"教養"才重要。

  做“不講道理”的家長,並非完全否定言語的必要性,而是強調口頭教育的適度性和行為教育的重要性。

  “講道理”一定不要口是心非

  想給孩子講點什麼道理,必須首先確認這“道理”你自己也相信。

  經常有心口不一的家長,比如有的家長明明自己對孩子的考試分數斤斤計較,向我討教的問題卻是:孩子考試成績不好時,如何給孩子做思想工作,讓他不要在意分數?

  避免向孩子灌輸庸俗價值觀

  生活中可以經常看到這種情況,一些家長自己站位不高,卻熱衷於向孩子傳達一些並不高明的見解,甚至是一些庸俗的人生經驗。比如有的家長暗示孩子不必在學習上幫助別的同學,給別人講題既浪費時間,又容易被別人超過。

  教育的真正準備是完善自己,想要給孩子講出能讓他飛翔的道理,家長自己就要具有藍天的胸懷和高度。如果感覺自己的高度不夠,不知道該如何說,什麼也不說總比胡說好得多。

  不可把“不講道理”做成“不講理”

  有一些家長確實很少對孩子講道理,他們很直接,三句話不對就把孩子罵一頓或打一頓,這就不是我們這裡所說的“不講道理”,而是不講理了。

  更有些家長,對孩子簡單粗暴,卻在事後美化自己的行為。通過煽情來為自己的行為找遮羞布。這簡直是強盜邏輯,矯情得十分了得,是更深層面的不講理。

  “講道理”是下策,發脾氣是下下策,發脾氣加虛偽是下下下策。

  總之,教條不重要,教養才重要。

  想讓孩子懂道理,家長就要口頭少講道理,行為符合道理,這樣孩子才能明白道理。這就是教育的道理!


慎獨164165614


孩子有時候真的不聽我的話,氣的火冒三丈,她說好像更有理,也許是各一代,希望她快快成長,能懂事,明白這個社會,沒有錢的日子是多麼殘酷的現實!


13207908092


首先,我覺得還是要學會傾聽孩子,瞭解孩子的心理,然後試著理解孩子,和孩子建立情感溝通,在此基礎上對孩子加以引導,把自己認為對孩子好的觀點在無形中輸入給孩子。當然要達到這種溝通的程度,需要一個過程,不是一兩次溝通就能完成的,所以關鍵還是父母不要"急功近利",要真正從心底關心孩子,要重視孩子的感受,從孩子的角度想問題,和孩子一起制定成長計劃,一定要讓孩子參與進來,這非常重要。家長切不可高高在上,用命令的口氣要求孩子幹什麼,一定要尊重孩子,保護孩子的尊嚴。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恐怕家長做出改變要先於孩子改變,才能有好的效果。推薦《正面管教》這本書,相信您會有收穫。


睿媽科學輕鬆育兒


很多家長都會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孩子不聽話,但是孩子為什麼不聽話,你知道嗎?面對不聽話的孩子,該如何教育呢?不少家長氣憤,難的會打罵孩子,但是打罵是否有用?下面將為你解答。一孩子的自我意識在滿兩週歲之後漸漸覺醒,對我的力量有了一定的認識,會更加自主和積極的去參與活動。孩子想要參與所有的事情,但是往往和家長的想法做法相違背,如果家長勉強孩子,孩子就會反抗,並且內心會受挫折,不聽話,由此產生。

2.孩子擁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喜歡接觸任何事物。如果家長對此不理解,並且認為孩子是調皮,對孩子的活動進行禁止,甚至以打罵孩子,這樣的話孩子就會不高興,也就不願意聽話了。

3. 隨著孩子的生長髮育,孩子的活動能力也在增強,因此十分希望能夠有更大的獨立活動空間,所以會一個人不斷嘗試新鮮事物。此時散落家長指責孩子的行動,孩子就會感覺不滿,也就變得不聽話了。

總結,家長要仔細觀察孩子,耐心地勸解孩子,不要和孩子對峙,不然結果不是家長向孩子妥協,助長孩子遇事不滿意就哭鬧和任性的脾氣,就是家長忍不住打罵孩子,使孩子身心受到傷害。孩子不聽話,通常有一些特殊的原因,所以因此家長一定要好好觀察自己的孩子。


我家梅梅


把孩子當朋友相處


b型血的兔子


多關注孩子平常的生活與學習,一般孩子在叛逆期時都會有反常很多表現。其中有很多孩子都表現為不聽父母的話,經常跟著父母對著幹;表現的太自我自大;脾氣暴躁易怒;或者經常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對父母的管教明顯很不耐煩等。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父母就應該給自己一個心理暗示了,這說明你的孩子已經快進入叛逆期了。面對叛逆期的孩子,父母應該多給一些耐心,不要硬碰硬,那樣會適得其反。而且要與老師多多進行溝通和交流,從而一起幫助孩子走出困境!


挑逗老王


這是生活中最常遇到的。孩子都有逆反心裡,要學會和孩子交心。

孩子在每個年齡想發不同,幼兒園時候你哄著他就行了。基本沒問題。

小學嗎,思想為主,武力為輔。(適當懲罰)

高,中學嗎,基本上是叛逆期了。思想一定把握好。(看住了)

再以後嗎,給孩子建議了,(讓孩子適當的吃點虧,)

總之,對於孩子,我們只能引導,不經歷風雨,小樹是長不大的。


可愛的冬子


青春叛逆期(初中以後)的孩子血氣正旺,四六不懂,犟勁上來,誰的話也不聽,尤其父母的話更是充耳不聞,頂的厲害。

就讓他吃點虧,讓他走投無路。當他欲哭無淚時會想起父母,惟有父母才是他最後的依靠。這時父母再出手相幫,他會從此聽話,知道何去何從。

我的經驗之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