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來,你們..想..要..的..3M..口..罩..企業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把“口罩”送上了熱搜,讓其成為了2020最緊俏的“年貨”。而一說到口罩,你第一個想到的品牌一定是3M。

「消息」来,你们..想..要..的..3M..口..罩..企业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報道,行業巨頭3M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邁克·羅曼在1月28日說,該公司正在增加口罩等呼吸系統防護用品的生產,以滿足新型冠狀病毒暴發引發的需求。“我們將全力投入生產,我們將一天24小時、一週7天進行生產。”羅曼還表示,3M在中國的工廠在全面運轉。

這個消息振奮人心,但同時也加深了大眾心中的一個誤解——3M就是一個生產口罩的公司。

事實上,口罩只是3M龐大帝國中極其渺小的一塊業務,小到連財報都不會對口罩銷量進行披露。

「消息」来,你们..想..要..的..3M..口..罩..企业

作為一家市值近千億美元的公司,3M涉及的領域包括工業、化工、電子、電氣、通信、交通、汽車、航空、醫療、安全、建築、文教辦公、商業及家庭消費品

不能否認的是,3M早已滲透進人們生活裡的方方面面。從透明膠帶、便利貼,到錄音磁帶、投影系統,甚至是高速公路上的反光標識、滑雪服裡的保溫材料,無不源自3M的發明。

3M曾自得地表示:(人們)每天起床,3米之內就一定能看到3M的產品。

「消息」来,你们..想..要..的..3M..口..罩..企业

事實上,口罩只是3M公司研發的近70000種產品中的一種。目前,3M公司的產品覆蓋家庭用品、醫療用品、運輸、建築、商業、教育、電子和通信等諸多領域。毫不誇張地說,世界上有50%的人每天直接或間接地接觸到3M的產品。

做砂輪起家

在美國淘金熱接近尾聲的1902年,5個明尼蘇達州的年輕人,聚在一起看中了該地豐富的鐵礦石,決定合夥投資開一家採礦公司,開採礦石,用來做砂輪。公司取名為明尼蘇達礦業和製造公司(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三個詞都是M開頭,這也是“3M”這個名字的由來。

「消息」来,你们..想..要..的..3M..口..罩..企业

5個完全不懂採礦業的年輕人,在做10年砂輪的日子裡,過得非常糟糕。這個世界從來不缺少絕地逢生的故事,3M公司就在馬上堅持不下去的時候,一個叫威廉·麥克奈特的人來了,他還建了個實驗室,之後,3M公司學會了轉彎——轉行做起了砂紙。

1914年,3M獨家推出研磨砂紙,這才讓3M真正走上正軌。隨後3M早期的技術和營銷創新開始取得成功,例如發明了防水砂紙,降低在汽車製造過程中的粉塵汙染,非常受市場歡迎。

至此,砂紙成為了3M的第一個拳頭產品。

「消息」来,你们..想..要..的..3M..口..罩..企业

第二個拳頭產品是膠帶,也是3M的新轉折點。

1925年,員工理查德·德魯發明了一種隔離膠帶,此後又以此為基礎發明了透明膠帶。而到現在,3M發明的各種膠帶、膠粘劑將近400種。值得一提的是,很多高檔皮鞋的鞋底是由易損的羊皮製作的,3M公司看到了商機,專門為這種高檔皮鞋做出了鞋底保護貼紙。估計很多人在使用這種貼紙時,都不會想到它和3M口罩都是一家公司生產的。

「消息」来,你们..想..要..的..3M..口..罩..企业

找到了節奏之後,3M一路開掛,發明了高速公路標識上的反光膜、錄音磁帶、便利貼、無痕掛鉤、百潔布、投影系統等等。

3M另一個顛覆性的發明是便利貼,其背後的故事更是充滿戲劇性。

上世紀70年代,3M的研發科學家史賓斯·西爾弗想發明一種黏性很強的膠,結果萬萬沒想到,卻意外搞出了一種黏性很弱的膠。這種膠雖然黏性不大,但好處是可以重複使用。西爾弗左思右想,也沒想到它可以用在何處。

不過,每個發明都像是自己的“孩子”,西爾弗沒放棄,並堅信這種膠有用武之地。於是,他就和做研發的同事開會商量。

事情就是這麼巧,參與會議的研發人員中有一位是唱詩班的熱心成員。幾天後,他在教堂練習讚美詩時,因用來標記詩集頁數的紙條總是掉落感到非常煩躁。此時,他靈光乍現——西爾弗的弱性膠水也許能解決這個問題。

「消息」来,你们..想..要..的..3M..口..罩..企业

由此,便利貼橫空出世。而這個看似幾乎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小玩意,後來卻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記錄事情的方式。

更厲害的是,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3M為二戰生產國防材料。如今美軍使用的IHPS戰鬥頭盔就是3M公司的產品。

一步一步,3M涉獵領域拓展開來,製藥、放射學、能源控制、免疫反應調節劑、用於電子顯示器的增亮膜、柔性電路……可謂無所不能。

一些創新發明讓人拍案叫絕——內置漂白劑的一次性衛生間清洗刷、用於去除傢俱寵物毛髮的Scotch Fur Fighter手握毛髮吸附清潔器、運用藍牙技術向軟件無線傳輸心肺和其他身體器官聲音的3MLittmann3200型電子聽診器……

為了讓員工腦洞開得更大,1984年,威廉·麥克奈特提出了一個“15%規則”。根據這個規則,3M的研發人員每星期可以把15%的工作時間用來研究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消息」来,你们..想..要..的..3M..口..罩..企业

除了可以在上班時間不務正業之外,3M公司充分踐行了“失敗是成功之母”這條名言,鼓勵員工犯錯,通過不斷犯錯找到更好的靈感,每年給有最佳創意的員工10萬美元的獎勵。

作為一家118年的公司,就是靠員工一個一個的腦洞大開,讓3M拿到了10000多個專利,現在有70000多種產品。

在《福布斯》全球創新公司評比中,3M排名第三,在他前面的是蘋果和谷歌。

3M公司產業鏈

在不斷的創新中,3M成長成一個市值近千億美元的公司。

3M公司主要有四個業務部門,分別是安全及工業品、交通及電子、醫療健康和消費品。這四個部門,在四季度為3M賺了9.7億美元的淨利潤。2019年第四季度,這四個部門業務的收入分別是28.11億美元、22.9億美元、21.4億美元和12.7億美元。其中醫療健康業務增長最快,同比增速達到了25.4%。值得注意的是,口罩歸屬於消費品,銷售情況對3M業績影響很小。但是,在中國的口罩市場,3M卻佔據了90%的份額。

3M口罩大王如何煉成

3M生產口罩的歷史已有50多年。

1967年,有了無紡布和靜電纖維濾棉的專有技術,3M開始琢磨生產防塵口罩,以幫助採礦、冶煉等行業的工人應對惡劣的職業環境。

17年後,3M中國有限公司註冊成立,成為在經濟特區外成立的中國第一家外商獨資企業。同時,3M開始向國內工廠銷售工業用安全防護口罩,客戶同樣是來自礦產、鋼鐵和造船廠等重工業。

「消息」来,你们..想..要..的..3M..口..罩..企业

很多年裡,3M在中國普通消費者群體中幾乎沒有存在感。

一切在2003年發生改變。“非典”期間,不少醫護人員用的口罩、防護服以及醫用消毒水都是3M的。而在老百姓心中,醫護人員就代表著專業和權威。因此,他們用的口罩自然成了大家的放心之選。

「消息」来,你们..想..要..的..3M..口..罩..企业

不過,儘管“非典”讓3M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起了品牌印象,但真正讓其迎來爆發的,其實是10年後的霧霾。

2013年,霧霾席捲全國。民眾一下子就認識了PM2.5的威力,談之色變,而當時唯一的辦法就是出門戴口罩。

此時,3M抓住機會,將其他地區工廠的口罩全部發往中國。因為“非典”時種下的“種子”,所以霧霾驟起時,無數消費者毫不猶豫地選擇了3M。那一年,3M在中國賣了1億美元的口罩,而當年3M中國整個公司的年銷售額為30億美元。

數據顯示,2003年非典之前,3M口罩在中國的用戶幾乎100%都是工業用戶;非典之後才用於零售,或者說民用的銷售份額才緩慢上升了20%;但在2013年之後,3M口罩在中國的購買主力開始大量轉向普通民眾。

有了前兩次的“植入”,開發民用口罩後的3M迅速吃掉了中國9成的市場份額。後來,國內廠商反應過來,即使技術含量都與3M很接近,但仍然無法從3M手裡搶走更多的份額。目前,國內佔最大份額的產商綠盾,也僅佔了5%。

今年春節,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之下,口罩的需求量劇增,3M口罩仍然是“行業標準”,成為公眾首選的品牌,出現搶斷貨的情況。

國內的品牌,短時間內還很難撼動3M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

這之後,在很多中國人的意識中,3M就成了一家生產口罩的公司。但實際上,這是一個誤會。

寫在最後

過去的幾周裡,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將全國人民的正常生活徹底顛覆,不斷上升的確診和死亡數字讓人揪心,口罩、防護服等防護物資也是醫務工作最緊缺的物品,而“買不到口罩”也成了全國人民的苦惱。聚丙烯高熔指無紡布專用料是口罩用料的最佳選擇,化工原料的供應是決定口罩產能的關鍵之一,化工不單是為我們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服務,也為我們國家和世界上的重大工程項目在做支撐。過去很多不可能的事情,因為有了化工才成為可能。

如果沒有強大的全國化學工業基礎,很多與民生息息相關的產品和軍工業,都無法得到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