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錢在銀行定期到期了,要不要把錢取出來?

靜靜和你看世界l


大多數存銀行的,都是希望資金安全下獲得穩定的利息收益。而當存款到期,要不要取出來是需要考慮用不用錢以及有沒有更好的理財途徑。



如果要用錢,可能根本不用糾結,到不到期都會取出來,更何況已經到期了。而真正糾結的是不太用,但存款已經到期,這時候怎麼辦呢?想想這些錢有沒有更好的去處,是否符合自己的風險承受力範圍等等,想好了自然知道怎麼辦,沒有想好,還是繼續放銀行,轉存吧。


那麼,除了銀行普通存款還可以考慮哪些去處呢?銀行很多理財產品可以看看,收益是強於存款的。而很多銀行的智能存款,也是比較靈活方便的。除了銀行,基金也可以考慮,貨幣基金基本沒有風險,年華收益也普遍好於銀行。而股市向好之際,指數基金也是不錯的選擇。但是還是需要一點風險承受的。其他風險較多的,暫且不提。


當然,風險和收益是正比例的,我們要明確自己風險承受能力和想要的收益預期,如果丁點風險都不能承受,還是老實寸銀行為好。

如果大家有好的理財建議和意見,也可以隨時交流。歡迎大家關注並加入老郭投資理財圈,一起聊聊投資理財的事情。


郭一鳴



有人認為定期存款一般都有自動轉存功能,等到要用時再取,不需要畫蛇添足取出來再存,如果真要是這樣,可能你會錯過很多福利。

首先,如果定期存款沒有約定自動轉存,那到期之後是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計算利息,比如3年期利率2.75%,到期不轉存,超期部分就會按照0.3%計息,而且以前的定期利息是不計算利息的。這樣一來,你就會損失兩部分利息。



其次,目前我們的存款利率執行的是基準利率和市場利率雙軌制,而且央行從2015年10月開始就取消了存款利率上限。所以,儘管有基準利率存在,但由於各家商業銀行對存款的競爭異常激烈,因此實際執行利率是經常變動的。特別是在存款任務衝刺的特殊時點,比如每年的開門紅活動,季度末,年末等特殊時段,很多銀行都會搞存款活動,實際上就是主要以上浮存款利率加大攬存力度。而活動期上浮利率往往高於掛牌利率或官網利率,並且主要針對新開戶客戶。如果約定了自動轉存,就不會認定為新開戶客戶,無法享受活動期上浮利率,只會默認為掛牌利率,因此就可能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吃啞巴虧。

同時,大家也知道很多銀行在存款活動期間,不僅上浮部分產品利率,而且還有送積分送禮品福利,但也是針對達到一定金額標準的新開戶客戶。假如你存了10萬,但是約定自動轉存,儘管金額達標,但不是屬於新開戶,當然銀行不會主動通知你領禮品和積分嘍。假如到期取出來再存,一是可以享受活動期間利率,還可以新開戶客戶身份享受應有的福利,而且取出來重新存入,還可以發現是否有差錯問題,便於及時解決。因此,定期存款到期取出來重新存雖然費事一點,但確實好處多多。


至於怎麼存,以及存單和存摺如何選擇?

同樣是存款,肯定優先選擇利率更高的銀行,就目前各家銀行利率水平來看,大致有這樣規律,即平均利率最高的是民營銀行,其次是城商行和農商行以及村鎮銀行,平均利率最低的是六大國有銀行和12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當然,也需要考慮安全性問題,是否在存款保險條例保護範圍之內,所以50萬以內的存款最好選擇民營銀行、城商行和農商行等小型銀行。超過50萬部分,儘可能分散存入,使每家銀行存款不超過50萬,這樣不僅做到了利息最大化,而且保證了資金的絕對安全,比較理想。

存單和存摺區別不大,但存單因為浪費紙張,不易保管等缺陷,現在很多銀行都淘汰了,存摺便於保管,也可以反覆使用,比較環保,然而卻不能綁定手機銀行或網銀,包括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支付平臺,無法做到遠程化自助化交易,所以比較適合老年朋友。如果是中青年朋友,建議還是存銀行卡定期比較科學而方便,通過手機銀行或網上銀行都可以存取,不用到銀行排隊浪費大把時間,而且在消費和經商創業等的資金結算上,也異常便利。在非現金結算迅猛發展的今天,誰還願意去銀行存取現金呢?


龍門山財經


銀行定期存款到期之後要不要把錢取出來,我個人認為要考慮兩個方面,一個是利息,還有一個是流動性。

首先、我建議大家採用到期自動轉存。

目前銀行定期存款一般都實行的是到期自動轉存,到期自動轉存有一定的好處,比如有時候大家忘記存款到期了,存款自動轉存之後仍然可以獲得一定的利息。如果不設定自動轉存的,定期存款到期之後就會自動變成活期,而活期利率目前只有0.3%,這個是非常不划算的。比如之前我就遇到一個朋友,他自己在銀行存了5萬塊錢三年期,但是到期之後都沒有設定自動轉存,而且半年之後才記起這筆錢,所以就相當於損失了半年的利息。

大家如果設定到期自動轉存之後,就可以避免這種事情發生。而且設定到期自動轉存之後,大家是可以隨時可以把錢取出來,即便轉成定期之後也可以拿出來,只不過只拿到活期利率而已。

設定自動轉存之後,如果到期銀行利率提高了,那大家可以隨時把錢取出來,然後再重新辦理新的存款,這樣也有獲得更高的利息。如果到期之後銀行利率沒有提高,又想繼續存定期,那自動轉存就可以避免因為忘記存款到期而造成了一些收益損失。

其次、存款到期之後要不要把錢取出來也要看銀行的利息情況。

目前銀行利率都是不固定的,各家銀行實際給到的利率都不一樣。而且在不同的時間段銀行給的利息也有很大的差別,比如在年中或者年末銀行面臨存款考核的時候,利率往往會比較高。

更重要的是目前銀行存款競爭非常激烈,有些小銀行給到的存款利率明顯要比大銀行高出不少。比如同樣是三年期,目前大銀行給的存款利率只有年3.85%左右,而一些小銀行特別是信用社以及一些民營銀行三年期的定期存款可以給到4.5%以上,5年期的存款利率甚至有的能給到5.45%。

所以假如你的銀行存款到期之後,你發現其他銀行可以給到更高的利率,那可以把錢從這個銀行拿出來,然後再重新放到另一個銀行裡面去。比如三年前你在某個大銀行存款10萬塊錢,年利率是3.85%,到期之後如果你繼續存在這個銀行,那利率也仍然是3.85%左右,一年的利息只有3850塊錢,再存一個三年定期,總共的利息也只有11550元。但是如果你把這10萬塊錢從這個大銀行拿出來,然後放到一個小銀行裡面去,如果按照4.5%的年利率計算,那你一年可以獲得4500塊錢利息,三年總共可以獲得13500元,這個要比你放在原來那個銀行多出2000塊錢左右的利息。

最後、是繼續存在銀行?存多久?還是取出來還要看流動性的需求。

你存款到期之後,有可能你獲得的利率也是目前市場上相對比較高的利率,在這種情況下是否考慮把錢取出來,那就要考慮一個流動性。因為定期存款的流動性比較差的,如果未來你有需要用到這筆錢的時候,你提前支取出來只能按照活期利率計算,目前銀行的活期利率大概是0.3%左右,這個是非常不划算的,相當於就白存了。

所以如果你未來對流動性要求比較高的話,我建議你可以考慮用這個錢購買一些智能存款,或者放到其他流動性更強的理財平臺上去。


貸款教授


存錢在銀行的定期裡,到期的話,如果有時間那麼建議是取出來轉存,這是因為自主取出來轉存的利率比會自動轉存的利率高。

自動轉存

自從電腦辦公在銀行普及之後,目前銀行對於定期存款(大額存單除外)均默認自動轉存,也就是說你的存款到期後,忘記了沒有到銀行轉存的話,是不會如同以往變直接為活期的,而是以到期的本息按照當天的銀行掛牌利率自動在轉存一次(存期與原存款的期限相一致)。

自主轉存

既然銀行可以自動轉存,為何我還說要選擇自主轉存呢?這是因為部分銀行(比如四大行),自動轉存的利率會低於自主轉存的利率。

以工行為例:工行目前在官網上一年期的存款利率為1.75%,實際在櫃面執行的一年期利率為1.95%,假設2018年1月1日你到工行的櫃面存了1萬元1年期的,存款利率為1.95%。2019年1月1日到期後,你這筆本息的金額為10195元。

如果2019年1月1日你有空到工行的櫃面去存來辦理重存的話,那麼就是以10195元的作為本金,利率為1.95%,再續存一年;

如果說2019年1月1日,你因為忘記或者有事,未親自到櫃面辦理重存的話,那麼這10195元,工行就會默認以1.75%(官網的掛牌利率)的利率續存一年,比到櫃面存低了0.2%。

這就是自主轉存及自動轉存的區別,當然這個區別主要是在國有大行身上,現實中大部分中小銀行官網的利率與櫃面的利率是相一致的,最多就是部分櫃面有的業務官網沒有(比如四川天府銀行,櫃面五年期的有5.35%的儲蓄存款產品,但是這個利率不在官網上發行,所以要獲得高息只能到櫃面去)。

總結

在銀行辦理的定期存款,在時間充沛的情況下,最好還是選擇取出來,一則避免櫃面利率也官網利率不一致的情況;二則銀行的部分產品只在櫃面發行,官網及手機銀行上無相應的產品,自主到銀行取出來可以獲得更多的機會。


鯉行者


定期存款到期,肯定要拿出來,但是其實後面怎麼存,影響不大。

01

為什麼要拿出來

一是定期存款到期後,不會再產生利息。一般的定期存款到期後,銀行不會給對其進行自動轉存,除非你是自己在存款時,約定過自動轉存,這是不需要考慮到期後要立馬將錢拿出來。如果,沒有約定過一定要及時取出來,因為過後的每一天,都不會產生利息。

二是定期存款到期後,錢會貶值。定期存款到期後不產生利息,就無法來對沖通貨膨脹,你的錢就開始了貶值,當你在存期內的時候,可以產生一定的利息,會抵消一部分的通貨膨脹。但是到期後,通貨膨脹率沒辦法得到抵消,錢的購買力就在下降。

02

為什麼怎麼存都一樣

一是取出來之後有什麼存放方式?取出來之後,你可以選擇活期定期。活期存款的利息肯定是我們不考慮的,但是定期分為一年、兩年、三年和五年,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

二是收益率是一樣的。無論你是選擇定期一年,定期兩年,還是定期三年以及五年。如果在相等的時間內,這樣的方式收益率都是差不多的,因為銀行早已經過計算,計算出一年期,通過複利可以得到多少利息,它不會使你去鑽這個複利的空子。

03

總結建議

定期存款一定要到期之後立馬取出來!如果繼續獲得穩定的收益,你就可以選擇繼續購買定期存款,但是其具體的年限,我建議是定存一年。因為定存好多年,其收益率是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但是定存一年,你可以滿足自己的需要。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作為任何投資依據。

關注蠟筆財富,在財富自由的路上不迷路;評論留下你的疑惑,蠟筆為你答疑。


蠟筆財富


幾年前的定期存款到期後,最好貨比三家再重新存款。

經過了幾年的時間,經濟情況肯定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所以存款到期後,要進行一些權衡,看看利率有沒有變化,存款政策有沒有變動,銀行有沒有促銷活動,其他存款和理財渠道是不是利息更高?綜合權衡之後,如果資金暫時用不到,可以選擇更高的利率存款。

對於穩健型的投資者來說,低風險的銀行存款不用太考慮安全性問題,主要看利率和方便性,選擇利率高的、存取方便產品就行。下面給大家介紹幾款利率不錯,又能方便存取的產品供您參考。

1、國債

現在購買國債的方便性和銀行存款差不多,但是,國債的利率比一般性存款要高,而且國債更安全,有的還能按年支取利息,提前用於生活開支也是非常不錯的。今年5月將發行兩期憑證式國債,只能到銀行櫃檯購買,非常適合中老年人,估計利率仍然在4-4.27%之間。

2、大額存單

銀行大額存單和銀行傳統存款的安全性是一樣的,但是利率卻提高了50%以上,如果您的資金量達到20萬,大額存單也是不錯的選擇,國有銀行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最高可以達到4%以上,城市商業銀行能達到4.8%,比傳統存款要划算。

3、智能存款

如果您對智能手機操作比較熟練,存款的選擇餘地會更大,現在一些互聯網銀行在手機端推出的智能存款,利率非常高,最高可達5.8%,提前支取靠檔計息,非常方便,也非常靈活,可以說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存款方式。如果存款到期,選擇智能存款也是不錯的,50萬元之內存款保險基金可以優先賠付。

上面三種方法都是非常穩健、安全的,而且利率比原來的傳統存款要高很多,如果您有到期的資金,可以進行學習、比較、選擇,希望我的分享能夠使您獲得更多收益。

共享互聯網金融紅利,歡迎關注互金直通車!


互金直通車


  一般情況下,定期到期不取的話銀行會自動轉存,但自動轉存的原來利息部分可能以活期計息,且轉存部分本金按照銀行標準上浮利率計息,而不是原先的上浮利率計息。所以,有空的話最好取出(轉為活期,不一定要取現),然後再次存入定期,而不是讓銀行自動轉存為同一期限的定期存款。

  至於取出之後要存多少年期限,應以自身對資金的規劃而定,而不應當一味的追求存款利率,因為這裡存在流動性風險,比如急需用錢時變現以活期計息,這就會造成利息損失。如果是長久閒置資金,比如養老資金,那麼自然是越長越好,因為期限越長相對利率越高,畢竟相應的流動性風險較高。

  而至於選什麼銀行也一樣,越小型的商業銀行信用風險越高,存款利率也就越高。所以,要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經驗進行選擇,而不是人云亦云,風險與收益永遠成正比,天上不會掉餡餅。

  如果一味的追求收益,有三種存款產品利率水平較高,當然相應的風險(包括流動性風險、利率風險和信用風險等)也較高,但本金部分基本受《存款保險條例》最高50萬的保障。

  一、結構性存款。保本型的結構性存款收益水平基本在百分之四五上下,期限一般在一年以內,但該類產品更偏向於理財產品,即相應的流動性風險和收益風險較大。比如急需要錢時並不能像定期一樣提前支取(以活期計息),同時預期收益率通常為一個範圍值,掛鉤的衍生工具行權是一個預期收益率,不行權則是另外一個預期收益率。

  二、智能存款(創新型現金管理類產品)。智能存款的運營模式採用收益權轉讓,流動性由與之合作的第三方金融服務機構提供,相應的流動性風險和信用風險較大(特別是小型商業銀行提供的產品)。但持有一年利率通常能在3%以上,高的能達到4.5%,持有五年的話甚至高達5.5%。

  三、大額存單。大額存單利率通常給予基準利率上浮40-55%,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相應的流動性風險較小,也屬於確切的存款,但門檻較高,最低門檻為20萬。


三人聚眾


按照題主所說,你定期存款到期以後應該還是想繼續投資。下面我將為你配置幾個投資方案,如何選擇還得看你的自身情況!

  • 定期存款或者大額存單

如果題主是非常保守的投資者,那我的建議就是繼續辦理定期存款。當然,題主所擁有的本金大於20萬元的話,大額存單是更好的選擇。定期存款或者大額存單的好處在於保本保息、百分之百零風險,唯一的缺點就是利率相對較低!
  • 結構性存款

如果題主具備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能夠承擔收益有所損失的風險,我更建議你選擇結構性存款。結構性存款的風險性要高於定期存款、低於銀行理財產品,本金是百分之百有保障的,如上圖所示,結構性存款的預期收益率多在5%左右,而且期限也不會超過1年,性價比極高!

  • 銀行理財產品
如果題主能夠承擔本金和收益都有可能受到損失的風險,那麼最好的選擇還是銀行理財產品。如上圖所示,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最高的可以達到10%以上,比很多P2P平臺發行的產品都高,例如交通銀行的私銀理財產品就在10.3%、起存金額600萬……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理財產品都需要這麼高的起存金額,例如中國銀行的理財產品起存金額只有1萬元、期限105天,預期收益率卻在7%,我不相信會有客戶不動心!

綜上所述,定期存款到期以後,客戶既可以選擇續存定期,也可以選擇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或者理財產品,每種產品的優缺點都很明顯,至於如何選擇還得看你個人需求,最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產品!


奇葩財經說


這種情況主要分為三種;

第一,我們依據銀行存款的定期利率,我們能夠看出四大行的定存利率;

從這張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四大行的一年、兩年、三年以及五年的定期利率均保持一致;

第二;在這些錢的定存到期了,自動轉存到活期賬戶,享受的是活期利息,那麼我們收集四大行的活期利息,我們能夠發現

我們能夠看出銀行平均利率主要集中在1.42%-1.95%(一年以內);

第三;我們無論是三個月或是六個月的數據,都低於一年期定期利率;所以我們能夠選擇一年期定期利率;

因此,我們需要將錢取出來,在進行定期存款,這樣理財的收益相對較高。


悅慧


定期存款向來都是中老年人的主要理財方式,選擇銀行定期存款儘管利息並不算太高,但風險較低。尤其是50萬元以內的存款被納入存款保險條例的保護範圍,可以享有100%賠付。



那麼,定期存款到期後應該怎麼做呢?

其實,這個問題關鍵在於自身的訴求。如果你有其他更高收益的投資方式,那麼繼續轉存顯然是不適合的。比如說,你將10萬元存入銀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利息一年下來差不多4千元左右。但要是你能獲取超過4000元以上的收益,肯定首選其他產品。此外,到期後對於資金的流動性需求並不高,就繼續投資。


另外,如果你屬於保守型投資者,並不能接受高風險理財產品,也就是說,只能繼續存入銀行定期,如果這家銀行存款利率較低,那麼完全可以選擇利率更高的地方中小銀行或者是民營銀行。比如說,藍海銀行和億聯銀行的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達5.3%。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以來國內銀行紛紛進行產品創新,除了智能存款備受歡迎以外,還有結構性存款及大額存單業務也是各大商業銀行的重要攬儲工具。比如說,按月付息型的大額存單和流動性更高的智能存款,就比較適合流動性和收益性兼顧的存款類產品。


總之,定期存款到期後的選擇,取決於你的流動性、盈利性及安全性的綜合考慮。如果你但凡有其他理財方式,就千萬不要將資金大量配置到銀行定期存款類產品中。其實,支付寶和微信理財平臺中的定期理財產品不僅收益較為穩定,且屬於低風險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