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基金這麼多,買新基金一定好麼?

飛堯283


其實這個主要是因人而異。

你對基金有深入的研究,並且對整個股市行情有了解,那麼新基金就存在購買的意義,也有很大的價值。因為新基金一般要麼是新興產業,要麼是新的基金經理,要麼是新的基金公司。

顯然,如果是新興產業,那麼你購買之前一定要對他做出判斷,是否有購買價值,而如果是新的基金經理或者新的基金公司,那麼就要求你對基金知識有一定的見解。

而舊基金,由於存在的時間較長,已經有過往的業績,所以為我們投資做出參考,顯然投資時參考的依據較多。

但是,對於我們沒有太多的時間學習基金知識的人來說,建議投資指數基金,靠譜,省事,還收益高。

我今年投資的滬深300指數基金,收益非常不錯,所以建議投資指數基金。



小魏財經


我們買基金就是為了賺錢,選擇好的基金就等於躺著掙錢了,至於新基金是否值得投資,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小編認為可以從基金經理人業績、基金公司、基金持倉分佈三個方面分析:

1.基金經理人業績要好

新基金最大的不足就是沒有歷史業績,投資者無法直觀預測,這時候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看基金經理人的能力,畢竟主動型基金的收益十分依賴基金經理人的能力。

那麼什麼樣的基金經理人算好的呢?怎樣才能讓我們放心投資呢?小編總結了幾點:

  • 從事證券時間至少經歷一個牛熊,一般5年起步吧。這樣的經理人經驗豐富,心理素質也更好,能夠很好的追上熱點並控制下跌。
  • 管理的其他基金業績常年超過同類均值
  • 管理基金期間,沒有頻繁更換公司或者換基金。這個主要是保證經理人管理基金的穩定性,不然就算是王牌經理人,幹了一個月後就轉手給別的經理人,這樣的基金也不敢投資啊。

2.基金公司要排的上號

就是說基金公司要知名,每年的排行上都有它,不要貪圖便宜就去選擇不知名基金公司下的基金。

比如下圖今年基金排行(混合型),能排上號的都是知名基金公司的產品,比如廣發、交銀施羅德等等。

不選擇小基金公司的原因主要是

  • 小公司有能力的基金經理比較少,管理新基金的人大概率是新人,或者就算是老人,也很可能出現精力不足的情況。
  • 小公司人才流動較大,這點對於基金來講可是大忌。
  • 小公司培養體系不健全,即便是知名基金經理人也可能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那麼其管理的基金業績也不會太好。

3.持倉分佈要符合未來市場行情,而不是一味追高

新基金持倉分佈一定要符合市場行情,比如2020年5G、新能源大概率上行,那我們也應該選擇這些主題新基金,這樣我們才能獲得更高收益。

如果新基金一味追高,比如消費、醫藥主題,那我們就要選擇觀望了,這樣的基金大概率明年會出現輪動現象,業績平平。

總結一下

如果新基金的是好基金公司下的產品、基金經理人業績也很好同時其倉位分佈也符合未來市場行情而非一味追高,那我們可以分批買入。

如果不滿足這些條件,小編建議還是買老基金比較靠譜。


閒散的小愚民


購買新基金優點缺點並存:

優點:

1.新基金申購費便宜,一般老基金申購費1.5%,而新基金1%,有時打折促銷0.6%或0.8%,但現在互聯網金融代銷渠道很多,折扣也很大,支付寶微信等申購費已經達到0.15%,這一點上不具備很大的吸引力了。

2.新基金抗跌能力比老基金強一點,因為新基金建倉一般要三個月時間,大盤下跌時,建倉股票還不多,相對損失少一點。

3.新基金髮行不斷有新的創新,例如最近發行的興全合泰基金,採用浮動管理費,一般基金都是靠發行的總額資金盤越大越好,收取的固定管理費1.5%也就收益越高,而現在採用與基金的收益掛鉤,達到一定的收益後,再收管理費,這樣讓人感覺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更加註重基金成績,不容易形成老鼠倉。

缺點:

1.新基金沒有歷史業績做參照,很難評估這隻基金到底怎麼樣,沒有經過牛熊洗禮的基金很難判斷是不是靠譜。老基金在大牛市行情裡,上漲優勢明顯,新基金要建倉,要等股票漲價後才有回報,這相對老基金來講,投資者等於浪費了時機,如果你入的是老基金,就不存在像新基金剛剛建倉的這個問題,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老基金就有優勢了。

2.新基金價格一般是1元起,要比老基金便宜,當然,便宜不等於說未來的收益就高,這一點選擇新基金的朋友要做為常識來知道。

我個人會偏向選擇老基金,主要想查看基金公司,基金經理的歷史業績,來了解基金經理的操盤風格,它能夠加深我對基金的瞭解。

總之,新基金可以配置一些,但不建議做為重倉來配置,我認為比較穩妥的選擇是,可以配置一些實際強的基金公司,並且基金的風格針對某個朝陽產業,無論新基金還是老基金一般都要持有一年以上,甚至更久才可能收到更好的效益。


愚公真的能移山嗎


如果對基金不太瞭解,或沒有多少投資基金的經驗,並不建議購買新基金。原因主要有三:一、不確定性較大;二、存在不超過三個月的封閉期,流動性差;三、認購費率高。

一隻公募新基金髮行需要經過募集期和封閉期,其後才進入開放期,可正常申購和贖回。募集期和封閉期通常都是1-3個月,最長共長達6個月,即最長六個月內不能進行操作,流動性極差。

特別是募集期,早期申購的話,最長會消耗掉長達3個月的貨幣時間價值——如最終基金不能成立,只能得到銀行同期利息。

而封閉期屬於基金經理的建倉期,即使該基金經理很牛X,前期倉位不高,盈利也是十分有限的。如果恰好處於大盤高位建倉,比如2015年新基金密集發行,基本都入坑,想賣你都賣不出(封閉期不能申贖和贖回)。

還有認購費率是不打折,不像開放期的基金,大多數平臺都是可以打一折,甚至有些平臺為貨幣基金帶流量,用貨幣基金申購其他基金免申購費率。

認購費率不打折,即為1%,高得離譜,特別是對保守投資者來說,可以抵上半年的銀行一年定期存款利息了。

因此,對於新手或不瞭解基金的投資者並不建立認購新基金,哪怕它吹得天花亂墜,都是廣告,都是浮雲。比如某基金投資哪些牛X領域,由誰掌舵……請問你為何不購買該基金經理現成處於開放期對應的基金呢?為何要捨近求遠呢?

買基金與買股票不同,基金淨值是不存在高估的,它與對應持倉市值對應,淨值的高低與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有關,淨值高並不意味基金好或壞,淨值低也並不意味著基金壞或好。


三人聚眾


沒有絕對這麼一說,如果是傳統的基金,比如行業指數,滬深300指數等,那麼新基金可能會好些,因為大盤點位在這放著,長遠來看,A股一定是上漲的,但老基金就不一定了,因為一些老基金入市特別晚,甚至是高點進入的,那麼淨值基本是在1元以下,還有更慘的,基本到了5毛了,其它一些老的基金也不差,源於當時成立時間晚,入市時間恰到好處,在震盪市裡,淨值甚至維持1.5以上,這種基金大多有一個特點:規模不大,維持在10億,甚至更小。

買基金需要注意的是,現在已經出現了量化基金,更多的量化基金得以審批,這是大趨勢,成熟資本市場的發展方向,那什麼是量化基金?利用數據模型進行操作,人為參與只是定期維護參數,需要提出的是,這種基金收益還是可以的,實際操作經驗來看,三個月8%的收益是沒有問題的(這個數據,是我的客戶在之前買入的一隻,具體不說了, 省的有做廣告的嫌疑),但是這部分基金在國內體量不是特別大。

迴歸題主的核心,無論是買基金還是個人直接參與a股,都是進入二級市場的,那就先解決分析邏輯:現在a股到底是什麼情況?能不能上漲,在這裡,我可以確定的是,a股未來一年一定是有行情的!

所以買基金是沒有錯的,另外,我再申明一點:基金定投絕對是目前投資a股的核武器!

最後,我分享下選擇基金的標準,供您參考:

第一,老基金:規模不大,按照成立時間的序列,越早成立的基金,看歷史的淨值增長趨勢,規模10個億以下,不要認購幾百億的這種基金,他們每年光管理費收的都沒有動力做好基金。

第二,新基金:查看該基金經理所管理的產品運行如何,是老牌子的基金還是新成立的基金,別迷信老牌大型基金,他們的優勢是存續時間久,銷售渠道大,顯得規模大,但基本上都有大基金的通病。新生代成立的基金,雖然品牌能力不如老牌基金,但是勝在活力,他們有做好基金淨值,吸引更多客戶購買基金的訴求,動力很足。

第三,定投基金,原則上參考上述兩條內容,無非是投資方式有所區別,但定投的優勢可以參照下圖,你一個月可以設置定投1元到幾萬,甚至更多,有效分散操作上的波動成本,特別適合目前的市場進入潛伏。


財金品鑑張雷


買新基金好?還是買老基好?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需要考慮:

1.基金經理

新基金只能根據基金經理的歷史業績,可以判斷出他在風險控制、追求主動收益等方面的能力。老基金可以根據基金自身歷史業績更加直觀的做出判斷。

2.當前市場位置

基金公司為了容易銷售,一般都是在行情比較火爆的情況下推出新基金。這種情況下市場大多處於高位,新基金成立後,根據規則需要在短期內完成建倉。此時買入虧損的風險比較大,一旦市場轉弱則虧損比例將很難控制。老基金則可以根據市場波動靈活調整倉位控制風險。

3.交易費用

新基金在申購費、管理費等方面一般不會打折,因此費用會比老基金高。

4.流動性

新基金在成立後,會有1-3個月的建倉期,這個時期禁止基金的申購和贖回。老基金除了特殊時期基本上不限制申購和贖回。

綜上幾個方面綜合考慮,個人建議在市場行情火爆的情況下最好是購買老基金,因為可以避免做接盤俠。行情不好或震盪的情況下可以買新基金,因為基金經理可以從容的佈局。

對於小白來說我建議,買老不買新,因為老基金的畢竟證明過自己。而新基金並沒有。


白哥理財


用“千軍萬馬來相見”來形容2019年的基金市場在合適不過了,在這一年新成立的基金達到了1015只,史上首次突破了千隻大關!發行份額達到了13677億份,超越2015年的高位,創了歷史新高!更是創造了數只一日售罄、吸金百億的爆款基金!火爆的基金市場也意味著中國人的理財觀念在逐年提高,從以前的銀行排隊買定期,到現在的拿著手機搶爆款基金,經濟的高速發展也讓人們理財方式變得豐富。

從上面的數據就可以看出,基金這種比股票投資風險低,比定期預期收益高的理財產品,十分受到投資者的喜愛,那麼面對層出不窮的新基金,和名利雙收的老基金,投資者應該如何選擇呢?是不是像買東西一樣,新的一定比老的好?其實在基金市場,新基金雖然有一定的優勢,但是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點,我們一一道來。

一、優點

1、認購費比申購費少

認購費是指發行期買基金交納的手續費,申購費是指成立後買基金交納的手續費,一般來說認購費都低於申購費,因為這樣可以吸引更多投資者在基金建立之初進行投資,如果你看中了一隻新基金並打算購買,財大氣粗不考慮市場波動,那就在它發行期間進行購買,因為如果你要是猶豫不決,等到基金成立後再買,就要交納更多的手續費。

2、單位淨值更便宜

新發行的基金,單位淨值都為1,也就是說100萬能買100萬份基金份額,而有一些走勢比較好的老基金,單位淨值都比較高,如果這隻老基金的單位淨值為2,那麼100萬就只能買50萬份基金份額,雖然份額不同,但是並不影響收益情況,對於一些新手來說,就是喜歡多買點份額。

3、新產品吸引力大

新基金集中發行,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市場氣氛好,投資者湧入,趁此機會發行基金;另一種是有新品出現,就例如今年新發基金就有浮動管理費和科創板這兩個新鮮的“玩法”,浮動管理費是指基金收取的管理費是以浮動方式計算的,與業績掛鉤,這樣可以確保經理人為投資者負責,也可以降低業績不佳時投資者的投資成本;而科創板基金則是幫助那些達不到科創板門檻要求的投資者,變向投資科創板,讓更多普通投資者參與其中,這樣的新產品、新玩法都十分有吸引力。

二、缺點

1、封閉期無法操作

新基金封閉期一般在3個月,在此期間,基金不接受投資者的申購和贖回請求,也就是說,從你認購基金後,就要與這隻基金“斷開連接”3個月的時間,基金封閉建倉期間的漲跌情況你也不知道,持倉情況你也不知道,對於很多投資者來說,不能掌握自己投資產品的實時情況,是無法接受的,更何況是一兩個月的時間。

2、市場塔尖扎堆發行

李先生上文中曾說過,市場走勢好、氣氛好,基金就容易扎堆發行,所以很可能就出現這樣的情況,當你在市場的情緒沸點購入新發基金,然後市場開始收割韭菜,你的資金買在了頂點位置,而新基金需要3個月封閉期,等你可以操作的時候,可能已經失去了好幾成的成本。

3、沒有業績可以參照

李先生認為這點是最重要的,也是老基金PK新基金的殺手鐧。基金是由專業的經理人團隊幫投資者進行資金的打理,既然是人工管理,就有好壞之分,選基金最容易的評優參照就是基金的歷史業績如何,有了歷史業績,我們可以看出這位經理人在牛市是如何盈利的,又是在熊市如何抗壓的,從而判斷這隻基金是否有潛力,或者是否能長紅。而新基金沒有大量歷史業績可以供投資者參考,投資者只能從年報或者招募書中瞭解經理人的能力、基金的投資方向,但是這些終究是紙上談兵,沒有實際的業績支撐,很難打動投資者的心。

在新基金PK老基金的評比中,二者各有千秋,但是李先生個人認為,還是老基金更具有投資價值,畢竟歷史業績擺在那裡,投資者看過後可以能判斷出這隻基金能否為自己盈利,而新基金也有老基金沒有的優勢,例如推陳出新,幫助投資者買入新產品、增加新玩法,在枯燥的金錢數字中更有亮點。所以說新基金髮行多,不一定就表示它好,我們還是要根據自身情況進行新老基金的選擇。


李先生有夢想


2019年新基金髮行這麼多,買新基金一定好麼?

據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12月30日,已成立發行的新基金1040只,是首個發行新基金破千隻以上的年度,同時也創下了新基金髮行數量歷史新高。今年新基金的成立規模合計超過1.388萬億元,超過了2015年1.368萬億的紀錄,樹立了新的行業標杆。


今年成立的基金類型當中,債券基金的發行數量最多,近500只,發行總規模合計8934.39億元。股票型基金成立了有212只,發行總規模為2388.38億元。混合型基金成立有305只,發行總規模為2679.74億元。

那麼,購買新基金一定好麼?

新基金好不好,其實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正所謂凡事有利必有弊,這是一定的


一、新基金有哪些“利”!

對於正處於募集期的新基金來講,此時購買基金認購費率低,而且在封閉期虧損概率相對較低。就拿我自己來講,我在2018年6月份購買了一隻新基金,封閉期為3年,當時想著新基金髮售購買的人特別多,也也跟著湊熱鬧買了一點。


持有近一年沒有跌過,一年後開始出現了下跌的情況,不過相比較於其它的基金來講,新基金的波動比較小,跌幅也不會太大。

二、新基金的“弊”

新基金募集成功後進入封閉期,在這期間不能加倉,也不能賣出,智能等到開放後才能買賣。


缺點在於,如果這隻基金下跌了,想要加倉加不了,只能看不能動。還有就是封閉期時間比較久的,會限制了資金的流動性。

綜上所述

購買新基金,需要注意的幾個點是,適量資金投入,避免有流動資金需求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雖然新基金的收益相對較平穩,但是收益的浮動也不會太大。


總而言之,新基金有利也有弊,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


謎桔


新基金PK老基金 適合投資的基金才是好基金  最近新基金髮行再次開閘,發行的公司幾乎家家都獲得了滿堂彩。有的基金髮行一小時就宣佈募集結束,有的基金甚至發行僅40分鐘便達到規模上限。對於市場而言,新發行的基金如同“春雨貴如油”,如果沒有提早採取預購的手段,即使第一天發行早早排隊,結果也往往只能因搶購不到而悻悻而歸。   市場經歷了2·27的大跌狀況和近期波動,在中國經濟發展、中國A股市場長期趨勢依然向好的一致認同下,越來越多的投資人相信近期市場頻繁震盪會帶來新的投資機會。一些老基金在去年已經積累了較大的淨值漲幅,面臨市場波動,投資人的收益免不了遭受短期內滯漲或縮水的境遇。 然而對於新基金而言,市場震盪期恰恰是建倉的良好時機,國海富蘭克林基金公司投資總監張惟閔表示,他們即將在三月中旬推出第三隻基金產品———富蘭克林國海潛力組合股票型基金。   之所以在此時推出新的股票型產品,主要是目前A股市場不少優質股票在去年行情的一路大漲中已經明顯估值過高,市場的震盪可謂是對部分股票價值嚴重偏離的一種正確修正,可以有效擠出股市泡沫併為其今後繼續健康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因此在這段時間發行新基金將有更多機會買入價格經過修正、估值重歸合理的優質股票。況且,新基金的建倉時間最多有三個月,較長時間的建倉期,為新基金在市場震盪過程中慢慢逢低吸納也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新基金與老基金相比,新基金的發行價格為1元面值,況且認購費也比老基金的申購費用便宜,投資成本更優惠的因素也會成為人們購買新基金的理由。   當然,在一般市場情況下,老基金相比於新基金來說,具有過往投資業績的參考,穩定的投資風格和投資表現才是值得選擇的根本依據。對於廣大投資人而言,無論選擇老基金還是新基金,選擇基金還是要首先選擇好的基金公司,這樣基民們才能放心把錢交給基金公司管理。   另外,投資人在選擇基金時也應該考慮個人的實際情況,在看到基金投資帶來收益的同時,正確估計基金投資的風險,只有適合自己投資的基金才是好基金。


全民策略QMCL


大家好,我是財經愛好‌者(圓磚財經課堂)關注者也是分享‌者,對財經方面有著10多年的研究‌。

PS:平時也有投資,大家在生活中有這類問題可以共同探討。作為一個資深的財經愛好者,針對這個問題,以下是我‌的觀點:‌

買基金需要注意的是,現在已經出現了量化基金,更多的量化基金得以審批,這是大趨勢,成熟資本市場的發展方向,那什麼是量化基金?

利用數據模型進行操作,人為參與只是定期維護參數,需要提出的是,這種基金收益還是可以的,實際操作經驗來看,三個月8%的收益是沒有問題的(這個數據,是我的客戶在之前買入的一隻,具體不說了, 省的有做廣告的嫌疑),但是這部分基金在國內體量不是特別大。

以上‎就是屬​於我​個人的觀‌點分‌享給大家,希望我的解答‌能為大家‌帶來幫助,幫助到了你們‌我

‌感覺‌非常‌的開心‌,幸福 ,我‎不需要什‎麼回報,我‌能夠幫助到更‌多的人就​是對‎我最大的‎回報‌,

​我的‎要求僅‌此而已。

​最後‎祝大家在‌看頭‌條的時候‎能夠開開‌心心,每天‌過的​快快樂樂,做​事順順‌利利,身​體健​健康‌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