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謠言止於智者,如何教孩子辨認謠言和假新聞?

近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在網絡上,人們的關切有著各種各樣的表達形式,其中一種便是轉發各種尚未經核實的疫情信息。這些信息,一些被證明確有其事,如消毒液和潔廁靈不能一起用;另一些則被證明是謠言,如喝高度酒能抵抗新冠病毒等。

疫情謠言止於智者,如何教孩子辨認謠言和假新聞?

謠言是完全錯誤的信息、照片或視頻,被故意製造出來和傳播以引起關注、混淆視聽、散佈恐慌和引發暴力。很多假新聞被刻意捏造出來,只是一種營銷和吸引流量的手段。

與上個世紀主要從書本、學校和身邊親友獲取信息和知識不同,21 世紀的孩子們,大量的信息和知識是從各種各樣的媒體尤其是網絡媒體獲得,而且隨著孩子年齡增長,這部分比例直線上升。

孩子們的天性會讓他們更傾向於相信老師、長輩、朋友、同學、網紅大咖的話,尤其是那些點擊率、點贊數極高的熱文、爆文,孩子會以為這些信息源是可信的,而忽視了親朋好友也有可能輕信,網紅大咖也可能說謊。真信息與謠言齊飛,一不留神,我們輕則成了傳播謠言和偽知識的幫兇,重則被假信息、偽知識割了韭菜。

惡意造謠、引發社會恐慌的人,當然應該接受最嚴厲的法律制裁。但是,當前在網絡傳播中擔任主力軍的,是包括你我大家在內的普通網友,我們既不是消息的源頭,也缺乏足夠的能力完成事實核查。我們應該以怎樣的態度面對這些信息?當孩子也在使用手機接受著鋪天蓋地的信息時,我們應該如何教會他們辨別信息的真偽?到目前為止,無論是我們的學校還是家庭,都還沒有把教會孩子如何利用和消費媒體當件重要的事。我們可以借鑑一下加拿大中小學教孩子們鑑別信息真偽的標準套路:

在加拿大的媒體教育中,教會孩子分辨信息是真是假、是否存在偏見是一個重要的教學內容。當然,並不是說每聽到、看到一條信息,都要讓孩子就要去分辨真偽。但要培養孩子一個重要的責任意識,也就是說,當你想要分享、轉發一條信息時,你就有責任確認一下信息的可信度。

首先,應該請孩子自問三個問題:

1. 這條信息會不會讓我的家人、朋友做出重大決定,影響到他們的學習、生活、身心健康,甚至人身安全?

2. 這是一個熱門話題或者特別有爭議的話題嗎?

3. 這條信息會不會好得太假(Too good to be true ) ?或者,我是不是特別期望這條信息是真的?如果這條信息是真的,對我是不是很有好處?

以上三個問題,只要有一條的回答為肯定,就應該讓孩子提高警惕。在不能確定信息可靠之前,不要分享和轉發。中國有句老話叫 "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從哪幾個方面引導孩子?

首先是時效性,媒體信息,包括信息中引用的科研結果,都有時效性。有人可能自己不當心,或是別有圖謀,把過時的、錯誤的信息拿出來。培養孩子在看新聞時留意:這信息是什麼時候的?最後的更新時間是什麼時候?

第二是可信度 。讓孩子意識到任何一條媒體信息都是人精心炮製出來的,要請孩子思考:信息是從哪裡來的?是誰製作了這條媒體信息?如果其中提到相關數據,這些數據有正當的來源嗎?信息參考了哪些文獻?這些文獻可靠嗎?有什麼證據證明信息是可靠的嗎?

第三是目的性,讓孩子知道,所有的媒體信息都是有目的的。有些媒體信息是經濟利益驅動的,比如所有的廣告、企業宣傳;有些媒體信息是權力驅動的,大到政黨政治權力,小到點擊率、點贊數等社會影響力。這是媒體信息的基本屬性。所以要問問孩子:為什麼有人要傳播這條信息?這條信息是要通知你什麼消息,還是為了逗你開心消磨時光,還是為了說服你做出什麼決定?這條信息聽起來是事實還是觀點?有沒有明顯的偏見?

最後一點是去廣告。要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廣告,廣告都有哪些形式,以及廣告是怎麼操控我們的。同時還要讓孩子知道,除了硬廣,還要當心軟廣,比如電影裡的植入廣告、打著科研旗號實則是由商家贊助的研究、利益相關方的調查等。所以告訴孩子,但凡激發你購物衝動的,都是廣告。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教孩子使用網絡工具對抗謠言,中文有兩個比較重要的闢謠平臺:官方的"中國互聯網聯合闢謠平臺":www.piyao.org.cn/和主攻各種科技類謠言的"謠言粉碎機":www.guokr.com/scientific/channel/fact。同時,還要告訴孩子,這些闢謠信息也是人提供的,也有可能有錯,不能盲目相信。但你仍然可能從這裡獲得更多的信息,幫你進行進一步求證。

疫情謠言止於智者,如何教孩子辨認謠言和假新聞?

21 世紀的孩子們註定要在享受最便捷的信息的同時,也要面對最龐雜的信息困擾。而我們這代家長更是任重道遠。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數字時代,培養孩子批判性讀寫的能力非常重要。如果不學會用批判性思維處理信息,我們都將淪為信息爆炸時代的犧牲品,對正處於價值觀形成階段的孩子而言尤其如此。孩子所接受的一切都在潛移默化地塑造著他們對世界的認知,而他們習得的處理信息的態度和方式,也將成為伴隨其一生的思維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