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欒廷玉如果不失蹤會上梁山落草嗎?你怎麼看?

騎蝸牛走高速


想要上梁山,你首先自身不能有過黑的點,這裡的黑點可不是說你作風不端,而是與梁山沒有所謂的世仇可言。所以當宋江認為史文恭是殺害晁蓋的兇手時,就註定使得史文恭、蘇定、曾家五虎等人不可能在梁山有位置。

顯然,祝家莊教師欒廷玉並沒有和梁山有過激的矛盾,甚至從根本意義上來講,人家棒兄只是一個在祝家莊的打工仔,雖然和孫立師出同門,但孫立的提轄之名可比欒廷玉地方武裝組織的教師要耀眼的多(可能欒廷玉掙得更多),所以孫立藉助與欒廷玉的關係來為梁山獻禮,說實話,為欒廷玉感到不值。

祝家莊之所以在獨龍岡越發猖狂,除了多年的經營意外,更重要的一點是祝太公向朝廷“買”了朝奉一職,這就間接有了朝廷背景,自然也不會再與李家莊、扈家莊平起平坐。祝家莊與梁山的過節其實放在哪個時代理都不在梁山那裡,別管你梁山自身想要替什麼天行什麼道,在世人嚴重,你始終的匪寇,祝家莊對當紅的梁山團伙開懟,也沒什麼問題。

所以終終因素結合起來,欒廷玉根本就談不上和梁山有仇,拿著祝家莊的工資,自然要在與梁山的大戰中出功出力,這也很符合邏輯。

祝家莊被攻破後,欒廷玉不知所蹤,我們也只能再各類水滸續書中看到他的影子了。而“鐵棒”欒廷玉就算上山,其排名也不會高到哪去。首先與其實力相當的孫立僅僅排在地煞第三,按照欒廷玉的身份,哪怕他的功夫高於宣郝單魏彭韓凌,他也不可能排在這些朝廷將領之前,最高也就歐鵬和鄧飛的位置了。

所以,欒廷玉在逃跑後依然出現在其他水滸續書中,大家有興趣可以翻翻看~


武漢加油~!


邏輯文史游


三打祝家莊是《水滸》的一場重頭戲,但是在這裡邊對欒廷玉描寫可真不多。

杜興介紹,祝家莊“又有一個教師,喚做鐵棒欒廷玉”。與“摩雲金翅”歐鵬交戰,勝,用流星錘將歐鵬打落馬下。與梁山五虎大將之三 “霹靂火”秦明交戰,20餘合不分勝敗,後詐敗,絆馬索擒住秦明。雖然勝,但勝的有些水分。

間接擒住 ”火眼狻猊“鄧飛。

這邊秦明和祝龍鬥到十合之上,祝龍如何敵得秦明過,莊門裡面那教師欒廷玉帶了鐵錘,上馬挺槍,殺將出來。歐鵬便來迎住欒廷玉廝殺。欒廷玉也不來交馬,帶住槍時,刺斜裡便走。歐鵬趕將去,被欒廷玉一飛錘,正打著,翻筋斗下馬去。鄧飛大叫:“孩兒們救人!”舞著鐵鏈,徑奔欒廷玉。宋江急喚小嘍羅,救得歐鵬上馬。那祝龍當敵秦明不住,拍馬便走。欒廷玉也撇了鄧飛,卻來戰秦明,兩個鬥了一二十合,不分勝敗。欒廷玉賣個破綻,落荒即走,秦明舞棍,徑趕將來。欒廷玉便望荒草之中,跑馬入去,秦明不知是計,也追入去。原來祝家莊那等去處,都有人埋伏,見秦明馬到,拽起絆馬索來,連人和馬都絆翻了,發聲喊,捉住了秦明。鄧飛見秦明墜馬,慌忙來救,急見絆馬索拽,卻待回身,兩下里叫聲著,撓鉤似亂麻一般搭來,就馬上活捉了去。由此可見,欒廷玉武功不凡,出手敏捷。

到了最後不明不白的就死了。

再說宋江已在祝家莊上正廳坐下,眾頭領都來獻功,生擒得四五百人,奪得好 馬五百餘匹,活捉牛羊不計其數。宋江見了,大喜道:“只可惜殺了欒廷玉那個好 漢。”

欒廷玉。“此人有萬夫不當之勇”,如此了得智勇雙全,也是個將才。宋江是惜財的。換個角度來說也是對欒廷玉能力的一種肯定吧!畢竟宋江攻打祝家莊,帶領那麼多好漢和將士,都無法攻克祝家莊。最後,只能是讓李家莊和扈家莊不再幫祝家莊,並且讓孫立裡應外合,這才破了祝家莊。也是費了不少功夫的。最後不明不白的就死了。如果不死以宋江的性格肯定會拉他上梁山。從宋江的話不難看出。

<strong>

<strong>


一憶一


欒廷玉不失蹤,他落草的可能性很低。而是他並沒失蹤,而是的的確確的戰死沙場。具體原因,且看分析。

鐵棒欒廷玉是祝家莊的教師,病尉遲孫立的師兄。三打祝家莊後,他的下場,只有簡單一句“身死”,而不能服眾,引起疑惑,下落不明。

欒廷玉具備落草的超強實力

欒廷玉的武力值足以排在梁山三十六天罡之列。

他是孫立師兄,武力與孫立不相上下。雖然孫立並未入三十六天罡,但公認孫立武力是達到前三十六水準的。

他是祝家莊教師,祝家三子皆為其徒弟,尤其祝彪更是武力不凡。

祝龍戰林沖三十回合,祝虎戰穆弘三十回合,祝彪戰花榮五十回合,皆是不分勝負。林沖、穆弘、花榮都是梁山馬軍頭領的佼佼者,與之相持不下,雖不能說完全體現實力,卻也可見三人並非一般村漢,而是有“金剛鑽”的。


徒弟如此,師父欒廷玉的實力更是不可小覷。曾一回合打傷歐鵬,又獨戰秦明。

欒廷玉的一身武藝,對於愛才的宋江,絕對是夢寐以求的。

欒廷玉落草是有基礎的。只是是否落草,存乎欒廷玉一念之間。

欒廷玉的下落

宋江三打祝家莊,與孫立等人裡應外合,完美收官。

祝彪、祝龍死於李逵之手,祝虎死在呂方、郭盛槍下。這些祝家莊關鍵人物的下落都很清晰,連祝朝奉的死也交代清楚,死於石秀之手。

唯獨欒廷玉,沒有任何交戰記錄。只有最終勝利,宋江感慨一句“只可惜殺了欒廷玉那個好漢。”

以欒廷玉的實力,能不費吹灰之力而殺他的,梁山中人只怕沒有。

若欒廷玉真的戰死沙場,那嫌疑人也只有當時武力最高的林沖、花榮二人。


林沖當時大戰祝龍,分身乏術。而花榮西門攻打,正撞上西北而出的欒廷玉。二人交手,才是旗鼓相當,棋逢對手。

花榮曾與欒廷玉的徒弟祝彪大戰五十回合,那欒廷玉與花榮的交鋒,必在百回合開外,急切間,絕難分出勝負。

可是祝家莊內出現紛亂,莊上火起,欒廷玉必然如祝虎撥馬回莊。

四路人馬見莊上火起,併力向前。祝虎見莊裡火起,先奔回來。

祝虎被孫立在吊橋所阻,只能回身。可欒廷玉則不然。

祝家莊內,出現動亂。欒廷玉的下落之謎,也就此落定。這取決於欒廷玉的選擇。

  • 1、

欒廷玉跳出與花榮戰圈,回援祝家莊。花榮搭弓射箭,射死欒廷玉。

背後暗箭傷人,實非好漢所為。對於欒廷玉的死,宋江雖然惋惜,卻是自己嫡親兄弟所為,不僅不能責怪,還要幫他掩飾。

所以只是輕描淡寫的說了句,可惜。

這種可能性最高。

  • 2、

欒廷玉見大勢已去。祝家莊覆滅在即,孤身遠走。

欒廷玉的武功,獨自出逃,那是無人能攔得住。

然而,扈成下落都有交代。欒廷玉如果真的逃出生天,不可能不在文中做出解釋。

這種可能,微乎其微。

  • 3、

欒廷玉來救祝家莊,正遇吊橋孫立。二人畢竟師兄弟,一番推心置腹,孫立網開一面,放欒廷玉離開。

這個可能性也不高。孫立既然早已打算攻下祝家莊,就是利用欒廷玉的兄弟情。可以說,欒廷玉之於孫立,並無特殊。比路人稍好些而已。

而且,孫立入祝家莊時日已久,若果真二人感情甚篤,情同骨肉,那孫立早已暗中商議、行動,策反欒廷玉。

這個可能性也不高。

所以,欒廷玉並非失蹤,而是被花榮暗箭射殺。

欒廷玉會自願落草嗎

欒廷玉具備落草的實力,宋江為求賢若渴,希望欒廷玉上梁山。

若你情我願,落草梁山,自然就順理成章。

落草的關鍵在於,欒廷玉願意落草梁山嗎?

1、身份尷尬

欒廷玉與孫立是舊識,算是與梁山有了交情。“朝中有人好做官”,梁山也是如此。

可是欒廷玉與孫立雖是師兄弟,感情卻平淡。孫立毫不猶豫地坑欒廷玉,可證此點。

感情平淡,相當於欒廷玉與梁山中就沒有舊交。欒廷玉這個手下敗將,如何立足梁山。

欒廷玉只是一個教師,就是大戶人家的看家護院領頭的。放現在就是一個保安隊長。武藝雖高,地位卑微。有點高不成低不就。這種狀態最是難受。

羨慕軍官,鄙夷草寇,夾在當中,彆扭極了。

並非朝廷封誥,並非綠林草莽,身份尷尬,地位憋屈。落草梁山,實在處境堪憂。

基於此,欒廷玉不會落草。

2、情感創傷

欒廷玉出於孫立的信任與義氣,留下孫立。結果孫立坑了欒廷玉,幫助梁山拿下祝家莊。

欒廷玉必然怒不可遏。對孫立是恨之入骨。恥於與其為伍。所以,欒廷玉不願上梁山。

祝家莊有失,欒廷玉難辭其咎。一旦朝廷追責下來,倘若欒廷玉活著,那是首當其衝,承擔主要責任。

日後的前途命運,必然悽慘。這種後果,都是梁山帶來的。欒廷玉對梁山自然滿腔忿恨。

帶著恨意上山,如何與眾人相處?


“徐庶入曹營”是迫於無奈。欒廷玉沒有把柄在梁山,只能亡命天涯。

單雄信不顧大勢,與兄弟反目,不肯跟隨李世民,不也是怨仇作祟嗎?

欒廷玉自然不會落草梁山。

結語

欒廷玉之死,確實可惜。他的問題在於錯信朋友,被人坑害。

梁山好漢素來講究忠義,可是往往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幹了很多不仁不義之事。欒廷玉就是其中一個犧牲品。

欒廷玉與其他人的區別就在於,別人(李應、朱仝)被梁山算計後,上了梁山。而他沒有。

他是有一種堅守與原則的。這才是真正的“梁山好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