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漫威前期反派,為什麼洛基的人氣比冬兵高?

卡密動漫


其實我個人喜歡洛基也不喜歡冬兵多一點,可能是因為洛基這個角色的設定比冬兵的角色設定搞笑一點吧,所以即使冬兵洗白了也有很多的漫威粉絲們不是很喜歡冬兵。

角色設定的影響

在《美國隊長1》中冬兵本來就是正派角色的,而且還曾經保護過注射超級遠兵血清的美隊,一度以為可以和美隊出生入死,但是我們想想當時的美隊已經成為了超級士兵,不但身體各項素質強於常人,而且壽命還非常的長,並且時間線又是發生在二戰時期,距離現在時間比較久遠,這樣就意味著美隊和冬兵這兩個CP也就只有這一部電影的交集。

所以才會給一個冬兵失蹤被反派利用也成為了超級士兵的設定,這樣美隊和冬兵都能夠到現代並且還會有故事了,但是電影劇情往往會有點狗血,所以冬兵“黑化了”。

在冬兵“黑化”的這段日子裡可是做了不少的壞事,殺死鋼鐵俠他爸、搶奪重要的資料,反正只要是對世界和平不利的他都做。

即使因為後面美隊“強行”給他洗白了,但是他做了 一個讓很多人都比較氣憤的事情那就是——殺死了鋼鐵俠他爸

鋼鐵俠在漫威是什麼地位,冬兵把他爸殺死了雖然是被洗腦之後做的,但是漫威給他洗白之後,肯定有些觀眾還是不太買賬的,因為畢竟鋼鐵俠這個角色影響太深刻了。

雖然洛基做了很多的壞事,但是好像有些“不重要了”

洛基一開始黑化是因為他的嫉妒心理,總想要比雷神強,但是往往都差那麼一點,再加上奧丁寵愛雷神確實多一點,直到後來知道了自己不是奧丁的親生兒子並且他的父親還是奧丁的死對頭,這使他直接黑化了,通俗點講就是“心態崩了”。

在雷神系列電影中洛基還不是那麼的壞只是做點小動作,知直到在《復仇者聯盟1》中他在滅霸的指使下鼓動齊塔瑞人入侵地球,這次是真的有點過分了,但是好在復仇者們也勝利了,而洛基現身之後卻一直是逗比狀態,尤其是在大樓裡被綠巨人爆摔那一段。

而在後來的電影中好像洛基一直處於“逗比”的狀態,而且還時不時的“捉弄”一下他的哥哥托爾。

亦正亦邪,琢磨不透

其實在電影中洛基一直不是那麼壞的,一直處於時好時壞的時候,雖然他很煩托爾,但是他們兩個又有很好的感情,很多時候真的只是想打敗托爾而已。

冬兵這個角色給人的感覺就是有點陰暗的,讓人有點不親近,而洛基很多時候出於逗比狀態,也挺符合“詭詐之神”的稱號,觀眾們往往也比較喜歡這樣的角色,要不然滅霸也不會獲得那麼多的粉絲了。


漫威櫥窗


這問題很搞笑......

洛基人氣高,是因為戲份和表演比重決定的,到時候這個問題信不信會問“奇異博士裡面的莫洛.......”,現在不問,因為這貨就一部戲,而且戲份比重低

洛基的整體戲份和戲份中所表現的洛基形象比起巴基要多得多,雷神全套+婦聯1、3。而且看錶演的話:

雷神1+婦聯1,一個專注自我認同,玩弄人心的中二反派。這個劇情內主體是體現洛基的反派,以此為基點,基本沒幾個影迷喜歡洛基

雷神2,對於母親的愛所引發的洛基形象反轉。在亦正亦邪的狀況下算是個不靠譜的幫手。洛基聯手索爾最後犧牲自己救下索爾(詐死),這一點造成的角色形象轉變和深度已經是有點了

雷神3加強了這一印象,至婦聯3開頭死

整體形象是黑化後洗白的模式

再來看看巴基:

巴基在美隊1的劇情會被忽略,因為巴基在1裡面只是美隊的隨隊背景,沒有足夠的自我展示(相較於洛基,相當於洛基在雷神1裡面前半段裝乖寶寶的形象。幾乎等同於莫洛)

巴基在美隊2的形象比婦聯1的洛基多一點,至少在記憶喚醒後有猶豫和反覆,最後順便救了美隊

美隊3的巴基,實際表現:我是誰?我在哪兒?我在幹什麼?劇本擺在那裡,巴基只能這麼演。即便有你最後巴基準備2v5的思路,但在實驗室裡最後展示其“殺死鐵人父母”那一段,還是以上反應。所以巴基在美隊3比起雷神2的洛基幾乎是毫無亮點。

就算演出頻率,洛基也要壓制巴基接近一部電影的量。更不提質量。

二者對比,洛基可以說“浪子回頭金不換”,偶爾還能耍寶;巴基則是“我是誰?我在哪兒?我在幹什麼?”的比重可以貫徹除婦聯3的全部表現。憑什麼和洛基比?


小菌分享動漫


冬兵的人氣稍遜於洛基,其實是有些吃了角色設定的虧!

只能說在漫威電影宇宙中洛基的人氣相對於冬兵來說還是比較高的,但是對於現階段尤其是在《復聯4》結束之後,其實冬兵這一角色本身的人氣也在水漲船高,更別說在漫威的下一階段規劃中,冬兵參演的衍生劇《獵鷹與冬兵》勢必也會帶動一波冬兵的人氣積攢。

當然了,單純的從人氣積攢的過程來說,很大程度上就像筆者開頭說的,其實冬兵人氣低於洛基的原因——

很冤!

為什麼這麼說呢?

咱們可以單純的從漫威前三階段的11年時間內,洛基和冬兵有參與的劇情來看,你會發現,其實冬兵不論是在漫威電影序列中的“出鏡率”亦或者是“角色拓展區間”,對比洛基來說,都要落後於一大截。

這裡筆者就簡單以這2點來闡述一下冬兵這一角色“吃虧”的地方——

【1】洛基就像一杯“碳酸飲料”,而冬兵就像是一杯“茶”;

簡單說,在漫威電影宇宙中,很多角色都會遇到一個比較尷尬的問題,就是基於整個漫威大背景下的角色開源度的問題。

對於一些角色來說,當演員在拿到角色之後可以在該角色原本必須要有的限制區間內進行最大程度的自由發揮,這一點就好比鋼鐵俠乃至美隊,但是同樣的對於另外一些角色來說,可能這個自由發揮的區間就很小。

甚至很多時候礙於劇情的需要,不少角色只能“順勢而為”無法做到對演員對於角色融入自我的理解進而豐潤這個角色。

同樣的道理,其實放在洛基和冬兵身上都是一樣的。

前者洛基本身角色在整個漫威宇宙中的拓展區間就很大,雖然“附屬於”雷神,但是如果你是漫威電影的粉絲,你就會發現,其實洛基從一開始圍繞雷神,到了後來伴隨角色自我豐富,其實已經算是一定程度上自立門戶了。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

即便是洛基基於整個漫威劇情的要求,在角色的發揮空間上也要播冬兵來的大,這一點咱們從《雷神1》開始就能看出來。

《雷神1》的洛基就給人一種常規套路的反派角色的既視感,不過到了《雷神2》中不論是洛基在養母弗麗嘉死後的表現所展現出來的那一絲不同於單純的反派的設定,就已經開始慢慢引起影迷的注意了!

更別說,在之後還有和雷神的“並肩作戰”以及“詐死”來騙自己老哥,甚至來了一出偷天換日將自己老爸奧丁送到地球養老院,自己充當奧丁的操作。

單單是這一套下來,整個《雷神2》中其實最為出彩的不是雷神而是洛基這樣一個角色。

在之後的《雷神3》、《復聯3》裡這種對於洛基的“洗白”操作再一次加強,讓洛基從一開始的反派到之後亦正亦邪,再到和雷神之間的兄弟CP劇情,以及最後面對滅霸時的自我犧牲,可以說在觀眾的眼中就是眼瞅著洛基是如何一步步從“熊孩子”到“奧丁之子”的成長起來的。

所以,很多時候粉絲這種老母親看兒子的眼神,怎麼可能不會對洛基這個角色產生感情?

因此,本身對於洛基來說,角色發揮餘地大,這對於演員來說就更容易展現自己的特點,甚至於就像筆者說的,洛基就像是一杯“碳酸飲料”,到了觀眾的“嘴裡”後能夠以極快速的時間,釋放“刺激”感官的能量。

所以,對於觀眾來說,自然對洛基這個角色的反映就很及時,人氣積累也很快速!

而對於冬兵來說,整個角色其實從一開始就沒有擺脫“美隊附屬角色”的設定,這一點從《美隊1》開始就是如此了。

典型的:

在《美隊1》中,應為美隊太過“出眾”這時期還沒有變成“冬兵”的巴基幾乎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龍套配角,在戲份上也沒有太大的可發展空間,整個角色其實比較平靜,不像洛基那樣可以亦正亦邪,角色波動區間巨大。

而在《美隊2》中,等冬兵好不容易有了一定的發揮餘地了,結果卻是被設定成了九頭蛇掌控,甚至於這一時期的冬兵在定位上就是一個“殺戮機器”而已,偏向於常規的反派設定,其實對於現如今的影迷來說已經是有抵抗力了,根本產生不了太多的人氣關注。

以至於同樣的情況到了《美隊3》中,冬兵再一次沒有擺脫魔咒,甚至於因為劇情需要,還得是全程一副“我是誰”、“我在哪”、“跟著美隊混就行了”的懵圈設定。

同時,比較尷尬的是:

《美隊3》中挖出了曾經冬兵乾的“好事”(幹掉了鋼鐵俠爸媽),這無異於又招了一波黑,更別說這部電影中也有不少粉絲脫粉了美隊順帶也脫了一波冬兵的粉。

你就說冤不冤吧?

而唯一讓筆者比較認可或者說路轉粉的就是在《復聯4》的結局中,設定的冬兵和美隊告別時,冬兵料到美隊可能會作出“活回來”的決定時一副“我懂你”的那一絲心理若有若無的高興和失落的表情。

也正是這一小段表現裡,其實不僅真正意義上強化了美隊和冬兵的CP設定,也是加深了冬兵個人的魅力。

所以,同樣就像筆者說的那樣“冬兵這個角色,其實更多的像是一杯綠茶”,因為對於這個角色來說,不僅需要時間來醞釀,也需要粉絲來慢慢品,才能感知到冬兵這個角色所內斂的味道。

而這其實單純的從人氣角度來說,其實冬兵這種慢熱型的是非常吃虧的,這也是冬兵人氣沒有洛基高的第一點原因。

【2】洛基的角色在整個漫威電影宇宙中篇幅佔比遠高於冬兵;

熟悉洛基的粉絲應該清楚,本身洛基一開始就是作為雷神系列的反派設定上限,而且就《雷神1》中的表現來說,在洛基最後選擇自己“終結”在斷裂的彩虹橋下時,對於當時的筆者來說,依舊是對於這個角色沒有什麼有太大的“感覺”!

甚至對於當時洛基的領盒飯,只是覺得老套,emmmmm,認為當時漫威只是想用這種手段在《雷神1》中來一個大圓滿結局,以至於對於當時的洛基“下線”只是看作一個單純的反派領盒飯而已。

但是沒想到的是:

在之後《復聯1》中,洛基不僅再度上線,更是用一種完全對立於復仇者聯盟的姿態來出場,要知道作為漫威“復聯”系列的第一部作平,觀眾對於復仇者聯盟的關注度有多高,其實也就變相強化來對面的洛基的存在感。

而單單是洛基作為《復聯1》中的絕對反派設定這點,就足以讓旁邊的冬兵哭暈在美隊的胸口~

同時,需要知道的是這對於洛基來說,其實整個關注度以及人氣的提升之路並沒有結束——

因為在之後的《雷神2》中再次作為雷神輔助位隊友、跟隨雷神對抗暗黑精靈、在《雷神3》中同樣作為大篇幅角色各種秀存在感,直到《復聯3》開局領盒飯,在《復聯4》的復仇者穿越劇情中再次重溫“紐約大戰”一幕。

因此算下來:《雷神1-2-3》+《復聯1-3-4》。

這種量級的電影篇幅加起來,拋開洛基個人的角色施展空間打來的加分選項和積攢人氣的鋪墊,已經算是快要趕上覆聯中的一些元老級成員了,咳咳~沒錯,我說的就是鷹眼。

而對於另一邊的“冬兵”來說,篇幅時長就要少很多——

從《美隊1》開始,雖然“冬兵”巴基也有上線,整個的位置設定基本上等同於美隊的輔助位,但是對於當時的《美隊1》來說,整體上更多的其實是美隊的獨角戲,留給當時的冬兵的篇幅其實並不算多。

甚至於對於當時的筆者來說,電影越到最後,越有忘記巴基的節奏……

更別說當時對於美隊強化後的設定,觀眾很多都是將視線集中在了美隊身上,而且因為美隊在《美隊1》中的實力設定和周圍人差距太大,也是造成了“燈下黑”的觀影錯覺,讓觀眾忘記了旁邊還有一個巴基。

而在《美隊2》中,雖然漫威給予了冬兵和洛基幾乎一樣的待遇,都將其設定為了一個主角對立的反派設定,但是整個《美隊2》中很多觀眾又是將視線集中在了美隊和寡姐應對九頭蛇的設定上,對於作為反派上線的“冬兵”雖然也給予了一定的關注度,但是奈何美隊寡姐吸睛度較大。

所以,雖然看起來冬兵是作為電影反派的戲份,但其實細算起來並不算多。

至於之後的《美隊3》——

雖然後期同樣涉及到了冬兵的核心設定,但是對於這部被影迷稱為“復聯2.5”的美隊單兵作品來說,冬兵的存在感依舊不足,更別說在這幾部電影中礙於冬兵的角色設定,其實冬兵“冷言寡語”的設定也是不足以調動影迷的關注。

直到《復聯3》中冬兵基於瓦坎達戰場才又有了稍許存在感,但因為“無限戰爭”中滿屏幕都是復仇者大佬,所以很多影迷注意力更多的是鋼鐵俠這類角色而不是冬兵。

所以,算下來的話:《美隊1-2-3》+《復聯3-4》。

講真,冬兵的戲份真滴不算多。

而往往很多時候,我們說一個演員的戲份篇幅不算多的話,自然能夠被觀眾喜歡的機會就會降低,所以相對於來說在這點上也是為什麼冬兵的人氣要略低於洛基的另一個原因。

當然了,我們說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本身冬兵的人氣也不低,只是相對於洛基來說要差一丟丟而已,再說了,對於冬兵這個顏值,其實人氣積累在《獵鷹與冬兵》之後也是早晚的事情。

不急一時。

更多精彩漫威電影情報、漫威美劇推薦、漫威吐槽,請關注漫威電影情報局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漫威電影情報局


首先,如果排除引戰操作,洛基和冬兵在受觀眾喜愛的程度上,確實是洛基要佔一點優勢,但不代表就是說除了喜歡冬兵的人其他的人都是討厭甚至憎恨冬兵這個螢幕角色,這是謬論。絕大多數人其實只是中間派,或者說心思放在了更火的正派團體角色上。

必須要承認的是,洛基的人氣在漫威電影裡確實很高,甚至一度超過了一些正面角色,由演員湯姆·希德勒斯頓出演的亦正亦邪的角色洛基在漫威電影登場後就收穫了潮水般的掌聲與鮮花,這還要歸功於演員的精彩演出和導演的細節把控,但因此就將“喜歡洛基”和“討厭冬兵”聯繫起來,是不是有點太牽強了?

我們且來分析一下洛基和冬兵在漫威電影裡的人設,形象以及美國這幾年電影任務審美的變化。洛基很顯然的,熟練的借鑑了自家鋼鐵俠痞帥的形象成功案例,將洛基也塑造成了一個帶點小邪惡,但是非常有趣的反派。

洛基有能力,有野心,而且有著悲慘的身世,他由敵人養大,得知真相的他不再相信一切,包括曾經並肩作戰的兄弟和如生母一般愛他的養母,他給自己戴上面具,如小丑一般活在阿斯加德,但他真正渴望的是被承認,被理解,以及滿足他的野心。這樣一個有洗白空間的角色漫威宇宙沒理由放過他,於是一個又一個事件被洛基挑起,又被複仇者們解決,洛基的曝光率也越來越高,形象塑造也深入人心,吃這麼多資源成功是早晚的事。

至於冬兵,漫威感覺是下了一盤失敗的棋。鋼鐵俠的成功讓漫威看到了啟動漫威宇宙的希望,美國隊長這個充滿著漫威精神的角色被搬上了熒幕。然而對於如今的人來說,美國精神明顯已經不是喊出來就能拿票房的了,美國隊長本身也不算特別成功,更別說冬兵還只是美隊中的彩蛋變現角色而已。

角色沒有足夠的空間進行塑造,也就造成了冬兵曝光率不足,再加上如今已經不再是當年終結者和這個殺手不太冷那種冷麵復仇殺手佔據人氣高榜的時代了,冬兵沒有洛基受歡迎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絕對不代表這是“討厭冬兵”的理由。我相信真正討厭冬兵的很少,拿洛基和冬兵做文章的人也是少數,時代的抉擇罷了。


卡密動漫


洛基比冬兵人氣高,這似乎是顯而易見的,但是究其原因,可以從下面這個方面去分析:

電影飾演者的影響

其實,演員對一個角色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抖森”湯姆·希德勒斯頓,不僅擁有傲人的顏值(這是俘獲女性觀眾的利器),還有與其顏值相當的演技(男觀眾喜歡的原因),這兩方面讓洛基獲得了相當的優勢,而冬兵巴基的飾演者塞巴斯蒂安·斯坦相較之下就沒有如此好的待遇,也許在未來冬兵再度出場換了人大家不會太較真,但是洛基不讓抖森來演也許觀眾會大大的不滿。

雖然同為前期反派,但依然有人設差距

即便兩個角色都是漫威系列的前期反派,但是他們的設定還是有相當大的區別的,冬兵作為美隊的好基友,基本上是美隊成功路上的參照物,感覺在漫威的設定中,是一個相當悲催的角色,它的存在完完全全是為了彰顯美隊能力,他登場於《美隊1》《美隊2》《美隊3》和《復聯2》《復聯3》《黑豹》,在他作為反派的期間,它的設定都是遭人痛恨的那一種,而洗白之後,鏡頭卻寥寥無幾,並且在重要大戰中沒有起到什麼至關重要的情節推動作用。

反觀洛基,雖然一開始是個弟弟,還是雷神他弟弟,他的存在卻能跟雷神分庭抗禮,要說雷神傳遞的是正義,那麼洛基骨子裡透露著一股邪惡,而且跟雷神直來直去的笨腦子不一樣的是,洛基有著相當聰明的腦袋,當它成功洗白之後,依然保留了他搞怪的作風,他依然希望別人眼中的自己是邪惡的化身,但是他卻在大是大非面前做了正確的選擇。

人物形象對比鮮明

從熒幕上的人物形象來看,洛基是一個非常貼合新時代的形象,很靈動、很鮮活,在很多時間發生之後登場效果非常搞怪,讓人印象深刻。而巴基從大反派到大正派的轉變非常老套,在這方面並沒洛基的形象來的有活力,以至於從頭到尾都是一個比較沉悶的角色,感覺只是為了劇情發展來做鋪墊的旗子而已。


高達模玩


在復仇者聯盟系列電影中,洛基的人氣一直很高,拿迷離的眼神,迷倒了多少小姑娘,從來沒有一個反派的人氣能和主角相提並論的,除了抖森(湯姆·希德勒斯頓)扮演的洛基,這個角色本身的魅力並沒有這麼高,只是在抖森的演繹下才變的更加的吸引人。說來奇怪,同樣的情況還有鋼鐵俠和金剛狼,這兩個角色在漫威漫畫里人氣並沒有這麼高,也是在電影出現後,演員的精彩表演,人氣才開始高漲的,洛基、鋼鐵俠和金剛狼與湯姆·希德勒斯頓、小羅伯特·唐尼和休·傑克曼已經分不開了,雖然他們都是很優秀的演員也都塑造了很多優秀的電影角色。


丶模糊


萌啊,帥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