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才華橫溢,有人說杜甫唐寅一生困苦,白居易虞集一生富貴,為什麼?

樓外殘月


自隋唐以來,科舉制度的產生和發展完善,使得平民子弟有機會通過“學而優則仕”的途徑參與到統治階層中去!科舉制度堪稱偉大也!

中國封建社會在這以後的幾百年裡,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尤其是唐代和宋中期,不光手工業經濟,小農經濟達到鼎盛時期,文學藝術的創作也進入了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輝煌盛世!唐詩宋詞的藝術成就燦爛無比,其影響之深遠,足以登上人類文學史的頂端,並在後來的千百年裡熠熠生輝!

這期間文學成就很高的詩人詞人中確實不乏大名鼎鼎流芳萬世者,因此,在研究他們詩歌藝術的同時,也同時要了解他們的生平事蹟,以求對其作品深入正確的解讀!

樓主提到的詩聖杜甫,其出身也不算輕寒,祖父杜審言,官居宰相,其父輩逐漸沒落,但更深層的原因是,杜甫生長的年代,處於唐代朝廷趨於沒落,戰亂紛爭時期,民不聊生,餓殍遍野。

而大家熟悉的李白就不同,他生活的年代多半處於唐代鼎盛時期,百姓安居樂業。一生娶了三房太太,其中一個是宰相的女兒,一個是前宰相的孫女。光是嫁妝和孃家人的支持,就足夠他“一生好入名山遊”,“仰天大笑出門去”!

再舉例,晚唐的杜牧,李商隱,和稱“小李杜”,由於生在風雨飄搖的唐代晚期,不論才華橫溢,終究貧困潦倒,一生苦悶!

所以,有國才有家是恆古不變的道理!

這種現象在同一位詩人身上也能找到證據,舉例,宋代詞人李清照,在朝廷南渡前和南渡後,其創作的詩詞就體現出儼然不同的兩種風格[大笑][大笑][大笑]


陝北劉萬福


白居易和杜甫同樣是唐代有名的詩人。但兩人的命運卻截然不同。白居易富的流油,杜甫一貧如洗。關鍵是白居易“詩人+升官發財=榮華富貴”,杜甫“詩人+平民百姓=貧窮潦倒。”同樣是詩人命運各不同。

白居易。是詩人還是個官僚。

在白居易剛剛走進官場的時候,還是有雄心的。一心想著能幫助皇上,所以他關注著民間發生的事情。把他自己看到的事情都寫在了新樂府題材的詩裡面,但是這樣一來。白居易可是得罪了不少的人。他寫的詩把矛盾都指向了官員的腐敗和百姓的艱苦生活。他是想著用自己的方式去出力,但是卻沒有好的結果。他被人給陷害,最後就被貶到了江州。這對白居易來說也是打擊吧。

從自己被貶的這件事情上面。知道在官場上混的方法,判斷是非的時候。要說的模稜兩可,含含糊糊。不要瞎說什麼大實話,太直接了也容易得罪人。這樣自己才不會吃虧。經過這件事情後,他改變了在官場的說話方式。後來的官場路走得是順風順水,到了白居易晚年的時候,皇上還想請白居易擔任朝廷的宰相。

在唐朝的時候,在家裡面養家妓是當時社會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所以說買到什麼樣的家妓,會影響到官員的名譽。所以那些貴族為了自己享受,會想盡辦法的去選擇漂亮,高雅的女子。你以為這些女子有地位嗎?他們相當於是小妾,白天的時候要在家裡跳舞或者做家務,聽著別人的差遣。晚上的時候還要陪睡,在古代他們是沒有一點地位了。詩人也是很風流的,白居易晚年的時候也很喜歡享受。他也是官員,喜歡美色。在買家妓的時候是很嚴格的,要求必須是美貌和才藝都是一流的。白居易也是有一雙會辨識女人的眼睛,選中的人在貴族裡面是有品味的。白居易的家妓還是有很多的,但是他最喜歡的是小蠻和攀素。

白居易在詩裡面還寫這樣的生活,年輕的時候沒有時間去找尋快樂。到了現在正是補償自己,盡情的享受。他家裡面養的家妓,每三年就是要換的。白居易嫌他們老和醜。在十年的時間裡面換了三次,他的晚年生活也是很腐敗的。雖然是退休了,但是他的生活作風也太不檢點了。要是放到現在話,他估計是會被撤銷官職的。當時的詩人也是很風流的。白居易還擔心自己去世後,他最喜歡的兩個家妓會去哪?白居易的晚年真的是墮落了。竟然都不想想自年輕的仕途,在大環境的感染下。一步步地走向墮落。

這就是詩人白居易的生活。

再看看詩人杜甫的一生。除了詩人,還是詩人

早先,杜甫也是“官二代”。年青時候的杜甫,於父蔭之下(其父親曾為兗州司馬),也過了好幾年“裘馬輕狂”的“快意”生活,流傳千古的名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便寫在此段時期內。 

三十歲的時候,杜甫曾任兗州司馬和奉天縣令的父親杜閒去世,斷絕了生活的來源,迫於生計,他不得不沿街賣藥,或寄食於朋友處。這段貧困的羈旅,被他自己寫進了一首題為《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的詩中:“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這也是杜甫當乞丐的開始。儘管長安的日子苦是苦了些,但他依然捨不得放棄對榮華富貴的追求,不斷向權貴投詩,以期引起他們的重視和任用。公元751年,他向玄宗進獻《三大禮賦》,受到讚許,卻命其待制集賢院,結果一等就是整整四年,最終還是沒了下文。好不容易當了個右衛率府兵曹參軍,杜甫以為自己從此就要飛黃騰達了,不料僅僅一月之後,安祿山造反,打亂了他的計劃。保命要緊,大家一窩蜂地逃出了長安。公元757年,郭子儀率兵收復了京師,杜甫隨唐肅宗及其百官回到了長安。這一階段,他總算過了幾天安穩日子。可他不知明哲保身,偏偏要替在平亂期間老打敗仗的宰相房綰說好話(因為房綰在平日裡對他很關照),遂得罪了唐肅宗。公元758年5月,杜甫被降為華州司功參軍,負責祭祀之類的小事,杜甫被授予一個河西尉這種小官,但杜甫不願意任此“不作河西尉,淒涼為折腰”的官職,朝廷就將之改任右衛率府兵曹參軍(低階官職,負責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門禁鎖鑰)。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長安也十年有餘,為生計而接受了這所學無用之職。

這一年10月,他回到了家裡,剛進門就聽到了哭泣聲,原來是自己的兒子餓死了。杜甫這一輩子特別的悽慘,看了很多古詩,都體現出他的生活特別的冷清,沒什麼吃的、喝的,住的很破爛,他在一首古詩中寫下了他自己很慘的生活境遇,大風把屋頂上的茅草吹亂,吹到了江邊的方向,一些吹到了高高的樹枝上,一些飛得低的就掉進了水塘裡。村口的一群小孩子欺負杜甫沒有力氣,然後在他眼前做出了盜賊的事情,抱著茅草肆無忌憚的跑,但是他自己身體很弱,杵著柺杖,大聲呼喊,調皮的小孩子根本不理他,他只能站在原地感嘆讓他自己的不幸和世態的悽慘。

晚上漸漸的天黑了。他的破被子蓋了很多年了,又冷又硬,像鐵板一樣,他的孩子睡覺喜歡動來動去的,把被子踢壞了。由於家裡比較貧窮,連吃飯的錢都沒有,更不用說去換一床新的被子了。半夜,屋外下起了大雨,茅草本來就被風吹跑了很多,所以屋裡也下起了小雨,屋裡面沒有一處乾的地方。屋裡面的雨像線條一樣,一直下個沒停……

長安十年的大曆五年(770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陽的一條小船上飢寒交迫中去世。時年五十九歲。

白居易混的風聲水起,除了詩,還有官位。

杜甫混的貧困潦倒,除了詩,還是詩。


王松林


謝敬!

剛才去百度上查了查,沒發現他們具體都因為什麼,一生困苦,窮困潦倒,而有的人卻又富貴,這是,事已年代久遠,失落無考了!

個人認為,這都是自己的興致所為吧,與個人的追求有很大的區別吧,這可能跟人的機遇和運氣也有著緊密相關吧,杜甫是縱有一身才華,總是時運不濟,最終窮困潦倒,這可能與他的性格有一定的關係,大多文人雅士都清高自傲!不吝金錢如糞土,



整天研究詩詞歌賦的,刻意古板的整天就跟老夫子式的,就盯著怎麼寫詩了,不學會便通,那還哪來的財路呢,不受窮,往那跑呢?

而唐寅的兩個錢都點秋香了,這必然是導致清貧的根源!現在不也有嗎?!一喜紅顏甩千金的實例嗎??不在話下,??


剩下白居易虞集他們這樣的人就不死心眼子了,不但要詩寫的好還更注重社會地位,像他們兩個才屬人生正常的軌跡,不發跡都難??

聽說杜甫當時並不出名,而是他的大名都是後世通過他的作品認定的詩聖,可能這個詩聖的名號跟他清貧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吧!我的回答完畢!

(謝悟空!謝閱)!🙏!

(原於正月十六),完稿!


轉運中的幸福


中國古人以仕途順利為人生標配。

然而,出將入相,位極人臣,福壽齊全者無幾。

終究是仕途多波、乃至不入仕者為多。

只不過杜甫唐寅正好身為著名文人而已。

難道白居易就是一生富貴?

不然。

他年輕時當“京漂”,還被人嘲笑“居什麼易?長安居,大不易”呢。

也算他時運強過李白,終入貴人之眼,踏上了仕途。

但他也多次被貶謫,乃至與“琵琶女”同為“天涯淪落人”…

所以,白居易也只是比杜甫好一些而已。

而唐寅,本身放縱,雖才華橫溢,卻並不適合朝堂。這在當時的價值觀點,沒當上官,就等於廢了,若是去從商,即便掙了錢,也不入流,更何況,文人經商不一定行。

所以,這些才華橫溢的人,只是詩文出眾,於俗務而言,他們並不適合——儘管文人想當官,然而官場不是文場。所以他們富貴也難。

富貴本也難出詩文。


錢多多讀文史


人生際遇不同。

杜甫中年,正是詩名鵲起、大展宏圖的時候,偏偏趕上了安史之亂,只弄得顛沛流離,骨肉分隔,自身性命不保,談何富貴?

唐寅雖才華橫溢,奈何受科場大案牽連,不丟性命算是萬幸。此後供職寧王府,衣食無憂,應當前程無憂,誰知竟窺得寧王意欲作亂犯上,只好裝瘋賣傻,退出寧王府,自此看淡人事,但憑丹青一事自給,更無緣仕途。命終前曾有詩云:陰間陽府俱相似,只當漂流在異鄉。

此二位,才情優長,老杜沉鬱敦實,憂國憂民,小唐文華髮越,傲視群賢,但俱遭坎坷,仕路難免蹭蹬,只能歸罪於生不逢時、運途不暢了。

其他二位:白居易、虞集,學過文學史的人可從其身世看起。"知人論命"、"知世論命",當不難知悉。恕不贅述。(碼字太累了)[捂臉][捂臉][呲牙][呲牙]


談易齋主


杜甫的困苦是困苦在憂國憂民上,安史之亂給杜甫內心帶來的創傷用筆永遠傾訴不完:《哀江頭》、《哀王孫》、《春望》、《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並序》、《丹青引贈曹將軍霸》《麗人行》、今非昔比,“憶昔霓錦下南苑,苑中萬物生顏色。”變成“黃昏胡騎城滿塵,欲往城南望城北。”昔時“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嘯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實要津。”變成“昨夜東風吹血醒,東來駱橐滿舊都。”對於杜甫這樣一個愛國詩人“國家成敗吾豈敢,色難腥腐餐風香。”的人來說,他的心在流血……而白居易,他的《長恨歌》加上杜甫的《麗人行》、《哀江頭》、《哀王孫》。應該《麗人行》、《長恨歌》、《哀江頭》、《哀王孫》是唐朝由興盛走向衰敗的全過程,生活在這個時候的人們,不論誰家財萬貫,都與國家的命運緊緊相連!


孔新喜


一、兩人的思想不同,價值觀不一樣。因此,表現出來的生活態度就不一樣。

李白深受道家思想影響,以“出世”的態度生活,心態豁達,以追求個人快樂和個人理想為主要目的。李白的詩歌大多抒發個人情懷,有些甚至是個人的牢騷。

杜甫深受儒家思想影響,是積極“入世”的,心繫天下蒼生,先天下之憂而憂,有博愛情懷和悲憫意識,把自己看作社會一份子,積極參與社會建設,以一個文人的吶喊,試圖喚醒社會的良知,處處想著普通大眾的生活疾苦。

二、兩人的家境條件相差很大,導致形成了不一樣的生活。

李白家境比較富裕,家族一直經商,可以說是家財萬貫。遊山玩水,吃喝玩樂,他能消費得起。

而杜甫家境很一般,祖父杜審言是一個小官,父親幾乎沒當過官,家裡沒錢,是窮人,不可能像李白那樣大手大腳花錢。其實,杜甫也喜歡遊山玩水,尤其在年輕,也遊玩過不少地方,比如,他23歲時第一次遊泰山,寫出了非常有名的《望嶽》。後來,他的仕途越來越不順利,基本生活都成問題,哪有資本去遊玩?

三、家庭狀況不一樣,個人負擔也不一樣。

李白覺得一生短暫,與其辛辛苦苦活著,還不如及時行樂,瀟灑地度過一生。從所知的歷史資料來看,關於李白家庭生活的資料很少,沒有關於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描寫,他似乎沒有什麼家庭負擔。

由於貧窮,杜甫結婚晚,在40歲以後才有了兒子,他要養活一家老小,並且四處奔波,顛沛流離,在巨大生活壓力下,他哪有閒情逸致去遊玩。

四、代表的立場不同

李白屬於皇帝的御用詩人,有個翰林院院士的官職,專門負責記錄皇帝和貴妃的故事,其它時間可以自由活動,而且詩歌也是浪漫豪放型的,代表了上層社會的意志。而杜甫寫詩多為紀實型的,代表了勞動人民的意志,例如“三別”,多為抨擊當時統治者的詩歌,當然不為有身份的達官貴人喜歡了。


道中道道而道


那就看你跟對人沒有?你與草根為伍每天至多喝粥。你在皇上身邊,可享受李白待遇。道理就那麼簡單!前不久,有聯友出一上聯:春風約我詩中伴,(我趣對:肚子餓了咋個辦?還得到一些聯友贊!現實中陽春白雪也有限。


天地仁和86273194


虞集沒有關注過,不敢說。白居易、杜甫、唐寅三人同是才華橫溢,卻命運不同,什麼原因?回答,這就是命的原因,這個事沒有辦法。我一直最欣賞曾仕強老先生的觀點,他說,一個人成功的原因是什麼?有共同點嗎?有,那就是老天爺幫你。老天爺不幫你,你什麼都不是!你說你有本事,老天爺不幫你,你能有什麼本事?所以古人敬天。今天人以為自己無所不能,全無敬畏,最終只有遇到坎坷時才發現,原來其中的道理,老祖宗早總結過了,這就是學習歷史文化的好處。這裡面,有沒有白居易的過人之處?當然有。白居易這個人,實際上公眾關注得並不多。此人極具個性和個人魅力,情商智商都很高,且有自己的原則。為了自己的原則,可以和皇帝叫板,不惜貶官。而心中裝著百姓,有機會就為百姓做了很多事。其才情很高,其時白居易的詩歌非常流行,所以才會有李杜白並列的說法。一般我們說,這樣的文人可能不會混官場,但白居易不是。其時,唐代黨爭白熱化,牛李二黨勢不兩立,是教科書級別的重大黨爭,可是白居易在這種黨爭中卻是一種比較從容的存在。這裡面有各種原因,但如果沒有足夠的智商、情商,無論如何也是做不到的。到了晚年,白居易更是從容開闊,組織香山九老雅集,成為後世不斷效仿的榜樣,餘波就是清代盛極一時的千叟宴,影響若此,可見其人的思想與能量。像這樣的人物,一生富貴,是有其個人底色的。


真相很簡單


《😭觀杜甫晚年有感😭致古今天下一一窮文人……》

妙筆生花 啄人間

吟叱風雲 蒼穹還

壯志不遜 江海川

命運多舛 悲傷添

白骨堂前 數落淚

亂草無墳 風淒慘

富貴錢爛 臭熏天

文人貧困 無人見

〈李恭覺~2019年3月7日*二月初日*13點13分於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