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兵海: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利好養牛業 肉牛市場有更長線需求

2月5日,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發佈,備受各行各業人士的關注。在牛羊行業,一號文件釋放出了哪些利好信息?《牛羊寶典》記者特別採訪國家肉牛犛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大學曹兵海教授解讀文件,帶你細細品味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給予牛羊產業的使命。

曹兵海教授接受記者採訪時提到,對於肉牛犛牛產業而言,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有幾個地方值得關注。

脫貧攻堅

第一,脫貧攻堅。很多縣是用肉牛母牛來扶貧,全國共有831個貧困縣,其中537個是肉牛扶貧。無疑表明肉牛產業有可為,會得到繼續的支持和發展,並且具有持續性。因為鄉村振興(本次沒提出來,但比起脫貧攻堅的急迫性,鄉村振興更具有長期戰略目標性)必須有鄉村產業振興來實現,而肉牛在鄉村有空間和條件來發展,在市場有更長線的需求。

支持奶業、禽類、牛羊等生產

第二,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到“引導優化肉類消費結構”。引導消費牛羊肉,可以逐漸減少生豬生產壓力。這句話放在“支持奶業、禽類、牛羊等生產”後面,用意也比較明顯。而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大篇幅、大段強調要“加快恢復生豬生產”,無疑說明生豬生產恢復的壓力大。或者可以理解為,中央知道了現在消費的趨勢是牛羊肉和雞肉。

在第二屆南方牛羊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曹兵海教授曾分析到,南方地區的生產總值佔全國61%,人口數量佔全國的58%。南方地區牛存欄量佔全國42%,牛肉量佔全國27%,牛肉消費量卻佔了57%。其中,據中國統計年鑑2018的數據顯示,南方地區的城鎮居民牛肉消費量屬廣東最高。可見,牛羊肉成為消費“新寵”儼然是一大市場趨勢。

支持家庭農場、合作社

第三,支持家庭農場、合作社。這個更有利於家庭種養結合模式,其中,牛是消耗種植的副產物、提高附加值的最有利工具。

曹兵海教授曾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南方草地單位面積生產力高,“南方肉牛草場”資源利用率卻低。南方草地區約佔全國草地面積的20%,可利用草地面積0.66億公頃(10億畝)。而目前我國“南方肉牛草場”資源的利用率還不到30%,以肉牛業為主的草場畜牧業尚未始動。

曹兵海教授指出,很多南方養牛戶從吉林、黑龍江採購運輸草料。南方的養牛戶普遍誤以為“牛必須吃這類草才行”、“只能到北方去買草”等,而身邊的草卻荒廢了,進而導致運輸成本居高,運到當地甚至比玉米還貴。對此,曹兵海教授建議,要創建技術支撐南方肉牛產業的科技研發體系,展開“南方肉牛草場”技術研發與示範,與各個體系聯合共同研發提高“南方肉牛草場”附加值的產業技術,培育拉動南方肉牛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

曹兵海教授提醒,像稻草、玉米秸稈、小麥秸稈、甘蔗副產品、香蕉莖葉、麻類莖葉、薯類副產品、油菜秸稈、柑橘皮渣、桑葉都可以成為飼料。其實,曹兵海教授的團隊已經將甘蔗、香蕉、木薯樹葉等開發成飼料了。可見,採用家庭種養結合的模式,既可以低成本養好牛,又可以順手處理種植的副產物等,真可謂一舉兩得,甚至一舉多得。

擴大糧改飼規模,推廣種養結合模式

另外,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到“以北方農牧交錯帶為重點擴大糧改飼規模,推廣種養結合模式。”曹兵海教授解釋到,這裡提到的“北方”,指的是大北方,泛指農牧交錯帶。他分析,糧改飼是在全國鋪開的,而農牧交錯帶目前的問題是糧食生產能力超強,同時秸稈卻還沒有充分利用,除了滿足規定的糧食產量,大部分都用在飼料上了。與其讓糧、草(含秸稈)二元分離結構,不如通過糧改飼,直接用來養殖牛羊。同時,還能消化距離最近的草原放牧帶的資源,而養殖牛羊的廢棄物也可以直接育肥。

曹兵海教授分析,這句表述表明了兩個內容:第一,這個農牧交錯帶的生產力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既是補短板也是今後發展的方向;第二,從產業結構上 這是十分合理的、低成本的方式。(註明:放牧帶、農牧交錯帶、農區是根據距離、資源、產業形式的劃分)

最後,曹兵海教授總結道,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是收官為主體,但裡面暗含了很多2020後如何發展的鋪墊,同時也暗含了養殖業今後發展的大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