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戰士”每日負重16公斤“逆行”

穿上深藍色制服,他們是城市“面子”的管理者;換上雪白色防護服,他們組成基層疫情防控的突擊隊,從“深藍”到“雪白”,他們捍衛著“大家”的靚麗,也守護著“小家”的安寧……正值疫情防控的非常時期,走在建鄴區的街巷裡、小區中,這群人的身影隨處可見,他們是城管隊員,也是“消殺戰士”。


這群“戰士”每日負重16公斤“逆行”


針對戰疫中至關重要的消殺環節,建鄴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第一時間作出部署,各街道城管科積極響應,城管隊員主動請戰。日前,記者從興隆街道城管科獲悉,該街道十餘名“消殺戰士”每天都穿著厚重的防護服,揹著16公斤重的設備在指定的“作戰路線”上逆風前行,“為保證消殺效果及隊員安全,區街防控指揮部專門協調疾控中心專業人員過來培訓、演示,同時做好心理疏導。”城管科科長石如狀說,除了小區內外及公共場所的消殺,城管隊員還承擔著轄區居家觀察人員的生活垃圾清理拉運任務。 每天早上8點,他們穿上防護服、戴著護目鏡,背起16公斤重的消毒噴灑器械,一天的消殺工作就此展開,“我負責的是兩個老舊小區,牆面、地面、大廳、電梯都要管,一共14個單元樓,每個單元樓7層,每天要爬近百層樓。”說話時,50歲的城管隊員陳廣榮臉上還帶著疲憊,他是十多年的老城管人,這次主動要求加入消殺小組,“戰場人哪有局外人,這是義務也是責任,我不怕苦不怕累,能挺過這次疫情難關就好!”


這群“戰士”每日負重16公斤“逆行”


身處全密閉的環境,還要保證每一個角落都消殺徹底,操作難度可想而知。有時候開工還沒有幾分鐘,汗水就浸溼了他們的後備,呼出的熱氣也開始模糊視線。儘管如此,這些“消殺戰士”也沒法脫下衣物,“不穿防護服有感染風險,大意不得。”消殺組長滕俊說,唯一的訣竅就是儘快完成工作,“從年初一到現在沒有回過家,消殺範圍大的時候,中午就在點上吃個盒飯。” 為切斷病毒傳播途徑,及時清理拉運居家觀察人員的生活垃圾同樣不容有失。石如狀告訴記者,春節期間,居民普遍在家,生活垃圾日常量大幅提升,為實現消殺防疫全覆蓋、整個鏈條不間斷,消殺小組任重道遠,“我們每個消殺小組兩個人,一個人負責消殺,一個人處理垃圾,確保無死角、無盲區、無疏漏。” 晚上6點多,近十個小時的消殺任務暫告一段落,但今天的工作還沒有結束。石如狀打開手機微信,看著數據組剛發來的最新居家隔離人員信息,他知道,新的一天,更密佈的“作戰路線”在等待他們…… (通訊員 建宣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