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依託基層社會治理“五點支撐”增強農村疫情防控能力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通訊員 吳金偉

郡縣治,則天下安;鄉村治,則根基牢。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全國蔓延以來,慈利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依託基層治理黨建、聯控、宣傳、紀律、合力“五點支撐”,實現以“心”促治、以“責”引治、以“效”強治、以“法”嚴治、以“民”自治,做到不漏一人,不留死角,增強全縣427個行政村(社區)疫情防控能力,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築牢防疫黨建“堡壘”,以“心”促治

以區域內黨建資源一體聯動提升疫情防控能力,打破村(居)行政區域壁壘限制,迅速形成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磅礴力量。

“我省已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請全縣各單位迅速落實疫情防控各項工作。”1月23日,慈利縣召開疫情防控工作調度視頻會,依託“智慧黨建”視頻系統,第一時間將疫情防控工作在858個基層黨組織鋪開,對2.5萬名農村黨員實現防疫宣傳教育全覆蓋。

“我承諾,將在提高政治站位中爭當表率、在堅守崗位職責中爭當表率、在執行防控措施中爭當表率、在強化宣傳引導中爭當表率、在服務基層群眾中爭當表率、在維護社會穩定中爭當表率、在嚴守紀律要求中爭當表率”1月30日,黨員先鋒隊隊員田仲文代表10支來自各機關單位、鄉鎮的黨員先鋒隊鄭重承諾,他們將分赴全縣各個重要交通卡點,出征“戰疫”。

“這次疫情,是踐行我們共產黨員‘初心’‘使命’的重要時刻”黨員先鋒隊隊員,縣公路建設養護中心楊樊說。

該縣不僅激勵全縣黨員幹部爭當“七個表率”,還出臺了“疫情防控一線表現特別突出的優秀青年可及時納入村(社區)‘兩委’班子”“疫情防控一線表現特別突出人員可及時吸收入黨”“嚴肅問責疫情防控工作中不敢擔當、落實不力、弄虛作假、失職瀆職等行為”等八條激勵擔當和嚴肅問責的具體措施,縣委組織部從縣管黨費中先期劃撥100萬元疫情防控專項經費,用於購買防控物資,贈送給鄉鎮、村(社區)幹部等一線防疫人員及慰問一線單位和防疫人員。以最快速度、最大力度激勵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在疫情防控鬥爭中衝鋒在前、擔當作為。

各鄉鎮、村(社區)紛紛行動,各級黨員幹部自發組成攻堅隊、志願隊,去到防疫最前沿打硬仗。

2月2日,對於象市鎮旭日塔村支部書記吳賢凱來說,註定是個一輩子都感到內疚和難忘的日子,他的父親去世了。“家父不幸去世,決定明天出殯。非常之時,一切從簡,還望親朋好友見諒!”輕描淡寫的幾句話背後,是吳賢凱作為一名村支部書記所肩負的最沉重的責任和使命。自疫情發生以來,他每天都奔走在村組,對武漢及湖北其他地區返鄉人員進行全覆蓋摸排、登記,不漏一戶、不漏一人。以實際行動詮釋著對父老鄉親的一份責任,只為戰“疫”成功,護一方平安。

黨員先鋒隊和優秀黨員帶來的示範效應持續擴大。目前,慈利縣共組織41支青年黨員志願者隊伍,共2588名青年青年黨員及志願者,進村、進小區,為群眾宣傳疫情知識。

構建防疫聯控“網絡”,以“責”引治

“農村疫情防控是一項艱鉅任務,我們通過採取化整為零、因地制宜的做法,構建了防疫聯控“網絡”,形成基層防疫矩陣,切實把責任落實到點、延伸到面,抓點帶面、全面覆蓋。”慈利縣委副書記、縣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工作戰區指揮部指揮長朱超雄說。

切實履行重點對象摸排之責。該縣按照縣級領導包鄉鎮、鄉鎮領導包村、村兩委幹部包組、黨員包戶的“四包”責任制,動員全縣各級單位幹部職工進入427個行政村(社區),對外地務工返慈人員、武漢返鄉人員和途經武漢的返鄉人員、省市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上級和外地協查落地人員進行全面摸排,建立“一人一檔”,實行動態管理。

切實履行壓減農村賑酒活動之責。自春節以來,該縣上下大力推行移風易俗,深入整治農村婚喪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不良習俗,提倡把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群防群控疫情等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基層黨組織守土盡責,當地黨員挨家挨戶進行勸導。

慈利:依托基层社会治理“五点支撑”增强农村疫情防控能力

慈利縣金岩土家族鄉太平山村黨員摩托車隊到組入戶進行疫情宣傳勸導

“我們土家族群眾在春節期間有‘賑酒’的習俗,但現在是特殊時期,必須要讓村民理解防控的重要性,取消聚會、宴席,最大限度地減少聚集”金岩土家族鄉黨委書記萬正紅說。截至目前,該縣各鄉鎮共勸停3282場鄉村酒席。

調好防疫宣傳“頻率”,以“效”強治

讓防疫宣傳工作與基層治理同頻共振,才能有力有序有效推進疫情防控工作。

“敬告全鎮所有人,關鍵時期莫放鬆;待在屋裡莫亂跑,此時莫踢湊熱鬧......”2月1日,一段苗市鎮的土話疫情宣傳視頻在慈利走紅。

“現在農村家家戶戶基本上都有智能手機,想通過家鄉語言傳遞疫情防護知識的同時,讓鄉親們感到更親切”視頻作者31歲的溫丹丹告訴記者。

三合鎮漫畫戰“疫”故事、陽和土家族鄉“今日圖說”、龍潭河鎮漁鼓唱響戰“疫”歌,溪口鎮、金岩土家族鄉“家鄉話”教你防疫......各鄉鎮積極創新宣傳形式,增添疫情防控正能量。

慈利:依托基层社会治理“五点支撑”增强农村疫情防控能力

慈利縣三合鎮漫畫,戰“疫”故事

不僅在新媒體上做足了文章,5436個鄉村“大喇叭”也喊出防疫“最強音”。

“父老鄉親們,現在是特殊時期,大家莫出去到處竄,莫出去到處轉,莫出去給社會添亂,拜託大家了!”2月4日中午,趙家崗土家族鄉的廣播再次洪亮響起,廣播裡不僅有防疫的日常注意事項,還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反覆叮囑村民一定要配合工作……

截至目前,該縣各鄉鎮累計出動流動宣傳車6800餘臺次,推送微信信息4.4萬餘條次,發佈公益廣告9700餘條(幅),發放宣傳資料32.8萬餘份,確保疫情宣傳全覆蓋。

該縣疫情防控指揮部開通24小時舉報電話,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目前接到群眾舉報300餘起,已全部交辦相關部門或鄉鎮查實處理並及時反饋,縣公安機關對2名造謠傳謠人員進行了嚴厲打擊。

堅守防疫紀律“紅線”,以“法”嚴治

充分發揮法治對基層社會治理的引領、規範和保障作用,提高農村幹部群眾的法律素質和法治意識。

慈利:依托基层社会治理“五点支撑”增强农村疫情防控能力

慈利縣委書記邱初開督察指導楊柳鋪鄉疫情防控工作

“2月2日,縣委書記邱初開前往縣人民醫院、常張高速慈利西卡點,慰問一線防疫人員並督導工作”“縣委副書記、縣長高靖生前往交警大隊、常張高速慈利東卡點督導疫情防控工作落實情況”近段時間,縣委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成員每天堅持到所聯繫鄉鎮開展疫情防控督導檢查並及時調度指導農村疫情防控工作,做到了廣覆蓋、全方位、高頻率。

密織疫情防控督查網,為戰“疫”提供紀律保障。

該縣委常委會議研究決定,全縣所有黨員幹部、國家公職人員在疫情防控期間,務必嚴守疫情防控“四個嚴禁”紀律要求。目前,已發佈5期督查通報,指出了疫情防控中存在問題,並對9名村幹部進行相應處理,以嚴格的作風和紀律要求保障了農村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入持續開展。

打造防疫合力“格局”,以“民”自治

立足當地社會文化土壤,把加強村民自治與村民健康生活結合起來,形成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防疫大合唱。

“只要打開村民微信群,就可以隨時隨地瞭解村裡疫情防控的情況,瞭解群眾的需求,還可以和村民交流,講政策、解難題,真的特別方便。”江埡鎮雙湖村駐村第一書記陳鴻鳴告訴記者。

疫情期間,各鄉鎮創新協商議事形式,推廣建立“村民微信群”“鄉村公眾號”等,加強防控知識宣傳,即時公開疫情信息,嚴防造成恐慌情緒。

“出門一定要戴口罩”“這段時間,就不要出門走親戚了”“待在家裡就是最好的防疫措施”在龍潭河鎮,105名頭戴白色安全帽、袖別紅色臂章、戴好口罩的義務勸導員活躍在各個村組重點路段,勸阻走親訪友、聚會等行為。該鎮通過推行無職黨員設崗定責,796名黨員通過認領疫情防控宣傳崗、信息核對摸底崗等多個黨員易學、群眾易見的崗位作為示範崗,在疫情防控中衝在最前方。

在抗擊疫情過程中,慈利縣江埡鎮白巖峪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志願者劉際全每天都騎著摩托車,馱著音響,在村裡來回穿梭,發放宣傳單,勸導群眾不要外出。

劉際全是白巖峪村的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這次疫情來襲,得知鎮村幹部防控壓力較大,他主動請纓,希望能為這次抗擊疫情作出一點貢獻。

在慈利,像劉際全這樣戰鬥在一線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願者有8000餘名,他們每天分批、定期兩次來到湖北返鄉人員家中,特別是對交通不便、廣播不能覆蓋的偏遠山區群眾和老弱病殘、商店商鋪等特殊人群開展“送防護知識、送防護物資、送防護醫藥、送關愛溫暖”的“四送活動”,為他們送口罩、量體溫,對他們的住所進行消毒等。積極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提高文明素質和自我保護能力,培養農村居民健康生活習慣,活動覆蓋了全縣26個鄉鎮、427個村(社區)和29個敬老院、56個居民小區、1200多個商店商鋪,做到了防控宣傳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