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疫情赛跑 看市政速度 :贵阳版“小汤山”医院建设进行时

这个冬天,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至全国。
疫情发生以来,贵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把做好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紧急、最重要的工作,其中,改扩建大水沟病区改造,紧急修建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应急工程是做好防疫救治工作的一项重要部署。

贵阳市政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城市建设平台企业,紧急行动,全力出击,与疫情赛跑,将在10天内完成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应急工程(以下简称“救治应急中心”)施工任务。

1月27日(大年初三),在大家都为防治疫情足不出户的时候,为尽快建成救治中心,贵阳市政公司连夜周密部署,党委班子领导亲自挂帅,组成了以党员干部、技术骨干为主力的逆行队伍,分别负责施工管理、物资供应、质量安全、后勤保障,分组分区高效推进建设工作,为按期保质完成项目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冲在第一线 战在最前沿

“我是党员,我先上”,“那里危险,让我来”,在吹响建设任务号角的第一时间,许多党员干部无论身在贵阳还是在外地,都毫不犹豫、主动请缨,宁可放弃春节陪伴家人的机会,也要为此次建设工作出一份力。

这支70人的逆行队伍里,有54%都是党员,他们有的党龄还不足一年,有的已经20多年,但那份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精神却是一样的,在施工现场,他们时时处处想在前、做在前,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健康,他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践行初心和使命,坚决守护人民群众安康,他们每一个人都像一面旗帜,真正让党旗在防疫第一线高高飘扬!


与时间赛跑 体现市政速度

因正值春节放假民工返乡时期,人力极度缺乏,从1月27日开始,现场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两班倒”24小时不间断施工,为满足工期及质量要求,许多工作都需要我们的管理人员亲力亲为,与仅有的100余名机械操作手、民工、保洁、保安拧成一股绳,战胜每一个困难节点。

1月28日(大年初四),机械队正式入场,用时23小时拆除了原废旧大楼,完成大水沟院区8250m³拆除工作。

1月29日(大年初五),完成了拆除后现场建筑废渣清运3300m³清运工作。

1月30日(大年初六),根据院区实际情况及设计要求,对旧的行政楼和住院部进行改造,时间只有1天,公司立即召集各分子公司电工,迅速投入战斗,因旧住院部部分楼层属污染区,有传染风险,10名电工身穿防护服连续奋战17小时,终于完成2500㎡的旧楼电力改造。

同时,紧锣密鼓地进行施工作业面场地平整,共完成7200㎡平场工作。

为保障后续工作有序衔接,在全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大面积爆发的特殊时期,提前派两名集采同志前赴生产隔离应急病房厂家所在地苏州,实地与厂家相关人员对接跟进病房的生产进度,确保能按期将隔离应急病房投入使用。

截至1月31日,救治中心医疗隔离区沟槽管线预埋、板房下HDPE膜施工基本完成。

市政公司的逆行者们正用他们不眠不休的时间与疫情赛跑,争取早日完成救治中心抢建任务,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后勤有保障 安全必先行

施工现场既是“抢险区”,又是“高危区”,如何做好现场人员的防疫工作十分重要。市政公司在场地出入口设置检查点,安排专人身穿防护服、佩戴口罩、手持红外线额温枪对进入施工区域和办公区域的车辆、人员进行体温测量,每天三次,牢牢守好防控“关卡”。

同时,在省、市政府及应急工程指挥部的积极协调下,保障施工人员的口罩供应,让他们在保卫人民的同时也保护自己。

安排属下物业公司全天24小时定时对现场施工区及办公区进行消毒杀菌,确保现场环境安全。

春节假期加之疫情特殊时期,现场人员的食宿成了与工程施工同样严峻的问题。食堂厨师返乡,街上餐馆歇业,肉蔬食材紧缺,后勤保障组的同志有的从家里搬器具,有的从办公室运存粮,有的当起了临时大厨,有的则配合洗切,各出奇招,开工前三天就这样踉踉跄跄保障了下来。到第四天,大量农民工入场,为解决2、3百人的伙食问题,由13公里外的商砼公司作为大后方,负责饭食分盒,运送到工地现场,再由现场管理人员进行分发。

如今,疫情步步升级,更需万众一心。面对这场“没有硝烟,却有生死”的战争,所有人必须发扬不怕牺牲、迎难而上的“市政精神”,全力与疫情赛跑、与时间赛跑,全力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