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機需要隱身嗎?運20可能只是開始,沈飛已經開始發力公開設計

隨著現代戰爭形態的轉變,小到步槍,大到航母,隱身性是幾乎所有的現代武器裝備在設計之初都不得不考慮的因素。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然是空軍,如今各國空軍都開始致力於打造戰略型空軍,眾所周知,美國有F-22、F-35、B-2隱身轟炸機,俄羅斯有蘇-57,中國有殲20,種種跡象表明未來軍用飛機隱身性能已經成為了標配。

運輸機需要隱身嗎?運20可能只是開始,沈飛已經開始發力公開設計

那麼作為軍事用途中體積最大的運輸機,到底需不需要隱身技術加持呢?只要技術能夠滿足運輸機自然也不例外,考慮的主要還是運載能力,在滿足這個的基礎上儘量的增加一些隱身性設計。同時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成本問題,畢竟戰爭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場消耗戰,例如F-22隱身戰鬥機和B-2隱身轟炸機本身性能優於,雖然是上世紀研發的產物了,但放在如今依舊是王者,不過最終還是敗給了高昂的成本問題。

運輸機需要隱身嗎?運20可能只是開始,沈飛已經開始發力公開設計

首先關於隱身技術已經研發數十年了,但當下雷達隱身材料成本依然很高,只能給部分關鍵性戰略機型使用,像運輸機那樣大的機體表面積是塗不起的。不過成為空中加油、預警機這種形式配合隱身戰鬥機出現在未來戰場可能更重要。擁有高空長航時、長航程的同時具有隱身能力的隱身運輸機,還可以前線戰場作戰指揮核心。同時,同時,在未來武器的發展線路中,已經可以看到激光武器投入實戰是可以預期的,那時,隱身運輸機可以改裝成空中激光打擊平臺,大胖子是可以長出大獠牙的。

運輸機需要隱身嗎?運20可能只是開始,沈飛已經開始發力公開設計

可以看出,隱身運輸機成為未來戰爭中空中大型油料彈藥補給、指揮預警、激光打擊的基礎平臺可能比其強悍的運輸能力更有價值。但是未來戰爭到底會發展成什麼樣的形式,是不可預測的,不過我們可以大膽的設想一下,具備隱身性能的大型運輸機搭載大量無人機,搖生一變成為“航空母艦”也不是不可能的,這樣作戰方式不比如今的海上霸主航空母艦更香嗎?

運輸機需要隱身嗎?運20可能只是開始,沈飛已經開始發力公開設計

其實,早在2009年美國就啟動了隱身運輸機的研發,計劃接替在2033年開始退役的C17戰略運輸機。這是一種採用翼身融合的飛翼式佈局運輸機,最大載荷達到了100噸,最大飛行距離達到6000公里,隱身化的設計可以有效降低敵人雷達的截獲距離,大幅度減少被超遠程導彈攻擊的幾率。同時近些年來,俄羅斯也展開了對隱身化運輸機的研究,項目被命名為PAK-TA。按照俄羅斯的構想,這種隱身運輸機可以進行超音速飛,最大載荷達到了驚人的200噸,是現役的伊爾76運輸機的3倍!一次可以運輸4輛T14主戰坦克。俄羅斯計劃在2024年開始生產這種隱身運輸機,可見隱身運輸機平臺的重要性。

運輸機需要隱身嗎?運20可能只是開始,沈飛已經開始發力公開設計

在隱身固定翼戰鬥機領域,美、俄、中競相研發了各自的產品,中國此時在美俄之後,提出隱身運輸機的概念顯得非常順理成章。在2018年,6月27日瀋陽所青年團隊在遼寧省“創新杯”未來飛行器設計大賽總決賽中喜獲佳績,《“灰背隼”混合動力分佈式推進多用途隱身運輸平臺》、《“戰靴”無人機輔助起降戰術運輸系統》包攬專業組一等獎,《“獨孤”雙模運輸機》獲二等獎,《模塊化無人戰術運輸機》獲三等獎,以上獲獎作品將推送參加“創新杯”第八屆全國未來飛行器設計大賽。

運輸機需要隱身嗎?運20可能只是開始,沈飛已經開始發力公開設計

經過檢索公開資料,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很可能是首個公佈“隱身運輸機”相關資料的國內航空科研機構。可能有人要問,一個概念作品比賽而已,怎麼就能引起這麼高的興奮了呢?值得足以的是,2011年9月,在“中航工業杯國際無人飛行器創新大獎”上,中航工業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601所)和瀋陽航空航天大學聯隊的“天弩”無人機首次亮相,而“天弩”就是“利劍”的縮比驗證機,在“天弩”亮相2年後,“利劍”就完成了首飛。

運輸機需要隱身嗎?運20可能只是開始,沈飛已經開始發力公開設計

從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推出的幾個作品名稱來看,未來的國產無人運輸機也包含了大量的新技術,比如混合動力、分佈式推進等。無論比賽結果如何,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中國距離正式研發隱身運輸機,所需要的時間不會太久。總之,運輸機隱形化是未來的一個趨勢,但具體實現的方案和步驟需要謹慎制定,相信隱形運輸機會成為新時代的一個標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