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市開發區大季家“3X3”服務模式助力企業復工生產

中國山東網2月11日訊 (記者 盧偉霞 通訊員 王聰 曲金濤) 2月10日上午,沉寂已久的煙臺市開發區富康生物車間裡機器轟鳴了起來,一瓶瓶生物有機肥料完成灌裝、封口、貼標,從生產線上魚貫而出,工人們打包裝箱,一派繁忙景象,與往常唯一不同的是工人們都戴上了口罩。

與此同時,大季家50餘家企業也都陸續開動設備,開啟了一年的繁忙模式。大季家街道作為開發區西部經濟建設的主戰場,萬華、萬潤等大型企業密佈,流動人口規模與戶籍人口相當,如何在打好疫情防控“防輸入、防擴散”戰役的同時,做好企業開復工,確保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檔,是擺在街道黨委面前的一道難題。

三種通行證明

“您好,請出示您的通行證明和身份證。”萬華三期二標段工作的陳師傅向防疫檢查站工作人員亮明證件後順利通過。

按照全市“防輸入、防擴散”十條措施要求,目前大季家轄區村居、社區已全部實行封閉管理,為滿足企業用工需求,確保企業員工在轄區內有序流動,街道推出三種通行證明,快速甄別新返煙人員。

未離煙人員和返煙已完成隔離人員由街道辦理對應的通行證明A、B,進入村居、社區或轄區中心區域時出示;企業為在企業宿舍或轄區外居住員工辦理臨時通行證明C,進入車間時出示。新返煙人員完成14天隔離觀察後才可辦理對應證明,從而切斷新返煙人員和其他人員共同工作生活造成的傳染可能。

三支工作隊伍

“我們因為採購不到口罩、消毒液,達不到復工標準,辦事處安辦幫我們聯繫購買,並且還調撥了一些防護消殺物資給我週轉,要不然現在工廠也運轉不起來。”富康生物負責人辛坤告訴記者。

按照應開盡開、應復盡復原則,街道組織安全生產辦公室、規劃安置中心、綜治辦公室對口企業、項目及建築工地和九小場所,對接開復工計劃,幫助制定疫情防控方案、預案,分批安排員工返回,指導落實錯峰就餐、定時消毒等措施。針對企業缺乏口罩、護目鏡等防護消殺物資情況,積極幫助企業聯繫貨源,累計服務企業70餘家,確保了企業開復工條件全面達標。

三項服務措施

“企業雖然沒有復工,但設備需要每週維護,原來通行證明只發放給已開復工企業,後來街道蹲點人員瞭解到我們實際情況,主動對接給我們工人辦理了通行證明。”海成冷藏企業負責人說。

截至目前,大季家共為75家未復工生產經營單位的451名員工辦理了通行證明,解決了未復工企業的用工需求。針對特殊時期企業疫情防控、生產經營難以兼顧,各種問題層出不窮的實際,街道採取蹲點包幫、不定期督導、為重點企業員工隔離觀察提供“綠色通道”三大服務措施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目前增加了雙倍工作人員,每人對口包幫2至3家企業,全力服務企業開復工。對員工隔離任務重的重點企業,街道還推出了“綠色通道”服務,在老五中等地設置隔離觀察點,為萬華化學等企業提供隔離用房97間。

“‘3X3’模式就是為了解決企業的開復工問題,企業獲批後,我們也會不定期檢查,查看工人入廠是否登記,分時錯峰就餐等制度是否落實,督導企業履行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大季家街道安全生產工作負責人王建玉告訴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