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安祿山一待一整晚,各種風言風語流傳,李隆基為什麼不在乎?

莊立勝


引言:《資治通鑑》載:“自是祿山出入宮掖不禁,或與貴妃對食,或通宵不出,頗有醜聲聞於外,上亦不疑也。”

楊玉環,歷史上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頂著這樣一個頭銜,人生自然也不可能太平淡。在之前的文章裡也說過,楊玉環本是壽王的妻子,但是由於姿色出眾,結果被唐玄宗看上了,唐玄宗便設計把楊玉環從自己的兒媳婦變成了自己的媳婦。

這種行為即使放到已經十分開放的現代也顯得違背正常的人倫之理,然而在當時深受鮮卑族文化影響的唐朝來說,確是正常不過。當然,唐玄宗把楊玉環搶過來之後,對她也是極好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只是荔枝來”,因為楊玉環喜歡吃荔枝,於是專門讓人千里送荔枝,只為博楊玉環一笑,可見其對楊玉環的寵愛,真真是“六宮粉黛無顏色”“三千寵愛於一身”。

兩個人突破了身份及年齡的界限,不僅成為了夫妻,更是對方的知己。這放到古代的帝王之家,可以說是非常難得的神仙般的愛情了。然而,在史書的記載中,這兩個人之間竟然出現了第三者,而這個第三者不是別人,正是挑起“安史之亂”的安祿山。

根據史書記載,安祿山不僅可以隨意初入後宮,更是坐在楊玉環對面吃飯,而且有的時候一整晚都呆在楊玉環的宮裡不出來,民間紛紛流程楊玉環與安祿山有私情。別說是帝王了,就算是普通人遇到這種事情,誰又能忍得了,但是唐玄宗對此事確視而不見,從不疑心。

難道唐玄宗的心胸竟然如此之大,抑或是唐朝民風開放到對這樣的事也絲毫見怪不怪?

當然,答案是否定的。任何一個正常的男人,對於這種事都是不能容忍的,唐玄宗也不例外,再開放的民風,也一定會有它的界限。既然如此,那為什麼唐玄宗對於楊玉環與安祿山之事卻毫無反應呢?

接下來就分別從這三個人來分析下這件事。

安祿山:滑稽的外表下藏著一顆精明的心

安祿山是一個長相非常滑稽的人,具體有多滑稽呢?根據歷史描述,安祿山長相呆傻,並且還非常的貪吃,非常的胖,體重達到300多斤,在覲見皇帝的時候,由於肚子太大,連行禮都非常不方便。甚至他自己都無法穿衣,需要專門的人幫他穿。看到這裡,是不是一個胖墩墩的,憨厚滑稽的形象就出現在你的腦海中了。

但是雖然他外貌憨厚呆傻,並不代表他的心智也是如此。相反,安祿山的內心不僅不呆傻,反而還非常的精明。他不僅非常清楚自己的優勢,還非常善於利用自己的優勢。

他曾經因為偷羊,被唐朝的名將的張守珪捉住,本來已經準備將他處死了。但是他不僅語出驚人,更是因為憨厚的外表讓張守珪對他心生好感,最後他不僅死裡逃生,還認了張守珪當乾爹,並受到重用。由此可見他的精明。

而在他當官之後,更是將他的精明發揮到了極致。不僅利用他乾爹的人脈收買重臣,讓他們在唐玄宗面前誇讚自己,在見到唐玄宗之後,更是充分利用了自己憨厚呆傻的外表,配上搞笑滑稽的言語,逗得唐玄宗哈哈大笑,贏得了唐玄宗的喜愛。

更甚者,他知曉楊玉環一直膝下無子,而唐玄宗又極為寵愛楊玉環,為了進一步贏得唐玄宗的好感,竟然向唐玄宗提出,要認比自己小16的楊玉環為乾媽。而唐玄宗考慮到楊玉環沒有子嗣,又希望藉此拉攏當時已是邊防大將的安祿山,所以也就同意了。

也許很多人覺得安祿山簡直無恥至極,確實,但是卻也精明至極。想想看,認了皇帝最寵愛的妃子為乾媽,那麼除了那些皇帝的親生兒子,就他地位最高了,又與楊玉環和唐玄宗關係極為親近,那各種好處自然是少不了。稱呼上似乎是吃虧了,可是那些利益和好處確實實實在在的啊。

在當時,安祿山可以說是已經達到了唐朝官宦之路的巔峰了。唐朝的節度使是當時最有油水的管制,一般情況下一個人只能擔任一個地區的節度使,然而安祿山卻做了三個地區的節度使。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好處。

安祿山作為一個如此精明的人,他苦心孤詣一步步為自己爭取到了最大的利益,怎麼可能會為了一個女人就輕易放棄呢。而他那憨厚呆傻的外表,也很好的給他做了掩飾,在唐玄宗眼裡,他不過是一個極力討好乾媽的孝順孩子。

楊玉環:精明頭腦下的享樂人生

楊玉環作為四大美女之一,一定是有她的過人之處的,而她的過人之處,不僅僅只在於她的美貌,還有她聰明的頭腦和不一樣的生活態度。

能夠做到三千寵愛於一身,這不僅僅需要美貌,畢竟唐玄宗也是看過無數美女的人,能夠讓唐玄宗如此寵愛,還需要一點聰明才智。

她的聰明才智在於瞭解唐玄宗,並投其所好,所以一曲霓裳羽衣舞,便直接勾住了唐玄宗的心,讓唐玄宗有了遇到知己般的惺惺相惜,也是三千寵愛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她的聰明才智還在於進退有度,懂得不恃寵而驕,適當的對唐玄宗放手,反而更能讓唐玄宗體驗到自己的好。

當然還有她不一樣的生活態度,她並不是一個追求權利的人,雖然如此受寵,但卻從未去爭取皇后的權利和地位,相反的,她更喜歡陪唐玄宗尋歡作樂。

一個能在三千後宮嬪妃中出類拔萃,屹立不倒的人,當然非常的清楚誰才是能夠給她如此生活的人,生活在滿是眼睛的後宮,楊玉環怎麼可能犯如此低級的錯誤,為一個滑稽逗樂的人,放棄自己的一切。

唐玄宗:深刻到骨子裡的狠歷和精明

歷史上對唐玄宗的褒貶不一,有人斥責他昏聵,也有人對他大加讚賞。但是無論後世對他如何評價,都不能否認他的狠厲和精明。

少年時期的唐玄宗就是一個非常有手腕的人,在武周王朝的後期,朝政大權其實都在武則天,太平公主,韋太后或那些外戚手裡,但最終他不僅成功發動政變,從這些人手中奪得了政權,殺了自己的親姑姑太平公主,結束了武則天以來的宮闈亂象,同時他還成功的登上了帝位,改號開元,並重振大唐雄風,勵精圖治,開創了“開元盛世”。

連自己的親姑姑都能殺掉,如此狠厲的一個人,如果楊玉環與安祿山真的有私情,他又怎麼可能容得下。能夠選賢任能,開創盛世,如此精明的一個人,又怎麼可能不瞭解楊玉環和安祿山,不過是一個喜歡滑稽搞笑,一個恰巧滑稽搞笑罷了~

畢竟,後宮處處是眼睛,即使不是唐玄宗的眼睛,最終也會變成唐玄宗的眼睛,所以不是視而不見,只是早已瞭然!


兩半文化


  1. 楊貴妃、安祿山之間的桃色故事,流傳很廣。楊貴妃收安祿山為乾兒子,為其洗三,將他當嬰兒,以為笑耍。安祿山色膽包天,在與楊貴妃相處時,以木瓜投擲楊貴妃,竟然將楊的乳房打傷。種種傳說駭人聽聞。

很多人以為這些事全是野史的偽造,其實不然。在正史中,也能窺見苗頭:

(安祿山)後請為貴妃養兒,入對皆先拜太真。玄宗怪而問之,對曰:“臣是蕃人,蕃人先母而後父。”玄宗大悅。

——————————《舊唐書》“安祿山傳”

可見做乾兒這件事是真的,拜見玄宗及貴妃時,還先拜貴妃,以母禮相見。

祿山母事妃,來朝,必宴餞結歡。

—————————— 《新唐書》“安祿山傳”

自是祿山出入宮掖不禁,或與貴妃對食,或通宵不出,頗有醜聲聞於外,上亦不疑也。

———————— 《資治通鑑》

但是,說各種風言風語,就不對了,乃小說家言。因為楊貴妃、安祿山相處,身邊有大量宮女、太監侍候,在宮廷環境中,他們二人不可能單獨相處。安祿山過生日後的第三天,楊貴妃以母親身份為其洗浴,也是公開進行的,由很多宮女抬著安祿山,鬧鬧嚷嚷去洗。當然,不可能脫光了他真的洗,藉此玩鬧活躍氣氛而已。對此唐玄宗是知情的,還給了二人許多賞賜。

唐代風氣開放,對這種玩鬧不以為意。至於說二人私通什麼的,當不至於。安祿山不過藉此讓唐玄宗對自己放鬆警惕,他要謀的是大唐江山,不可能為了區區一個楊貴妃而壞事。楊貴妃,則是深宮寂寞,借玩鬧排遣空虛。

若二人有私情,安祿山在起兵叛亂時,就不會提出誅殺楊國忠的口號,弄得楊貴妃跟著帶災。


石之軒


所謂無風不起浪,歷史也不都是胡編亂造!

楊貴妃當時30歲左右,李隆基65歲。想想看,一個65歲的老人還能幹什麼?就算每天吃一斤偉哥也翻不起什麼大浪,也幹不了多少事!而安祿山呢?47歲,正是如狼似虎,大展宏圖的時候。兩者誰對楊貴妃的吸引力大,不言而喻。

楊貴妃不到20歲就開始跟著李隆基,過著錦衣玉食奢侈無比的生活,營養過剩,無所事事。吃飽幹什麼呀?當然是尋歡作樂了!

開始的時候楊貴妃可能還不覺得什麼,因為李隆基那時還不是太老,還有點用。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楊貴妃越來越不滿意了,因為李隆基越來越不中用了。這也是楊貴妃多次對李隆基發脾氣,兩人鬧矛盾的主要原因。楊貴妃這支紅杏早就想出牆了。

可苦於整日待在皇宮裡不與外面接觸,沒有合適的機會。同時李隆基是皇帝,權力太大,也不能做的太明顯。

可幸運的是,皇帝李隆基這時對楊貴妃已經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真是要星星給星星,要月亮很給月亮,三千寵愛在一身已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就算是楊貴妃放個屁,李隆基都肯定會說那裡面充滿了玫瑰花的香味。

而恰在這時,天使神差,安祿山來到了長安,出現在了皇宮裡,也為楊貴妃紅杏出牆提供了難得的機會。應該說,安祿山在看到楊貴妃的那一刻,肯定呆若木雞,被楊貴妃的美貌驚呆了,感嘆天下竟有如此勾人魂魄的美人!

接下來安祿山想的自然是如何才能想辦法得到美人,不這樣想的人肯定不是男人。

直接搶肯定不行,皇宮裡那麼多侍衛,只有死路一條。直接勾搭,肯定也行不通,因為皇帝雖老,可再老那也是皇帝呀,也是死路一條。

左思右想,安祿山靈機一動,就想出了拜乾爹乾媽的辦法,只有這樣才能有更多的機會接近楊貴妃,也才能遮人耳目,才能幹自己想幹的事。

楊貴妃多聰明呀,眉來眼去,自然明白安祿山的深刻用意,正求之不得呢!雖然安祿山長得不怎麼樣,還有點胖,可總比沒有多少用處的皇帝強吧!於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楊貴妃答應了,李隆基自然也就答應了,美人的心意不可違呀。

於是,“洗禮”就成了楊貴妃和安祿山接觸的藉口。想想看,一個30歲的少婦,為一個47歲的精壯男人脫了衣服洗禮,不奇怪嗎?為了不讓李隆基起疑心,還裝模作樣擺出“洗禮”的樣子,讓李隆基觀看。李隆基當然只是覺得好奇,才高興,他絕對沒想到,有人敢在自己這個皇帝的眼皮子底下給自己帶綠帽子。

李隆基年齡大了,看看也就離開了,其餘的時間自然就屬於楊貴妃和安祿山的了。

安祿山和楊貴妃發展到什麼程度不得而知,但有人說安祿山造反有一半的原因是為了楊貴妃,因為他想把楊貴妃搶過來做自己的女人。這也是馬嵬坡大家堅決要求賜死楊貴妃的原因之一吧!


行業動態觀察


安祿山和楊貴妃的風流韻事,可以說傳的非常生動。故事中,李隆基聽說楊貴妃和安祿山在一起洗澡,竟然還非常高興,並且還表彰了二人。如此令人震驚的故事情節,竟然出自於煌煌正史《資治通鑑》,而且內容描述非常詳細。



公元750年正月十五,這一天正好是安祿山的生日,李隆基和楊貴妃賜給了安祿山很多衣服和珠寶玉器。另外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因為之前安祿山拜了楊貴妃為乾孃,所以三天之後,楊貴妃需要給安祿山做一個“洗三”的禮儀。

洗三是我國古代一個非常重要的儀式,在新生兒出生的第三天,母親需要給嬰兒舉行沐浴儀式,一來洗去身上的汙穢,二來消災祈福。此時的安祿山因為剛剛過完47歲的生日,而且恰好又認了乾孃,因此便把這一天當做了新生,而30歲的楊貴妃則需要給安祿山洗三。

洗三的這一天,楊貴妃拿來了一個錦緞織成的大襁褓,把安祿山裹好,並且讓人抬著安祿山來到了宮中。這一幕恰好讓李隆基看到了,於是李隆基詢問宮女這是在做什麼?



宮女如實回答,楊貴妃準備給安祿山舉行洗三儀式。李隆基這時表現的有點不正常,不僅不發怒,而且還饒有興致的到了現場圍觀。看到高興的時候,還拿著錢打賞了二人。

這件事情過後,安祿山便可以隨意進出皇宮了,而且安祿山一旦進入皇宮,很多時候徹夜不歸,經常與楊玉環對食。久而久之,流言四起,但李隆基卻不以為意,根本不懷疑二人有任何作風問題。

關於楊貴妃和安祿山的醜聞,本來只有野史小說記載。但到了宋朝時,也不知什麼原因,身為北宋政治家、史學家的司馬光老爺子將這則桃色緋聞記載到了《資治通鑑》中。因此,李隆基、楊玉環和安祿山三人之間不清不楚的關係被廣泛傳聞,但這件事存在著很大的可疑,或者說這件事根本就是假的。



首先說,這件事在《舊唐書》和《新唐書》中都沒有記載,宋朝之前,這件事只存在於《安祿山事蹟》,或者《楊太真外傳》等野史或者小說中。

其次,《舊唐書》中記載,安祿山身材肥胖無比,有330斤重,唐朝一斤,約合現在的640克,換算過來,安祿山的體重達到了令人震驚的211公斤,也就是422斤重,試問楊玉環又怎麼會看上安祿山,又怎麼給這座山洗澡?

最後,安祿山起兵造反時,口號就是誅殺楊國忠,而楊國忠是楊玉環的哥哥,也因此搞得很多大臣紛紛上書,要求李隆基剷除楊氏一門。如果楊玉環和安祿山有不清楚的關係,那麼安祿山也不會對楊家人如此絕情吧。



不過,這樁看似不可能的緋聞,在司馬光老爺子的《資治通鑑》中出現後,迅速發揚光大,後來在諸多野史中如雨後春筍般滋生。甚至在《青瑣高議》中還出現在李隆基和安祿山坐而論楊玉環乳的畫面;

楊貴妃浴罷,對鏡勻面,裙腰褪露一乳,明皇捫弄曰:“軟溫新剝雞頭肉。”安祿山在旁曰:“潤滑猶如塞上酥。”

當然,這種緋聞流傳的時候,李隆基和楊貴妃、安祿山三人早已經聽不見,李隆基根本就沒法駁斥了。


我是越關


野史記載,大家大可不必當真。安祿山一個胡人,楊貴妃跟他是不存在私情的。




唐朝風氣開放,玄宗看上兒媳楊玉環,強行讓壽王李瑁和楊玉環解除婚姻關係。公公霸佔兒媳,在唐朝算不得是有多醜的一件事,所以楊貴妃和玄宗可以毫不避嫌的出雙入對。安祿山雖得寵於玄宗,但面對當時後宮第一妃楊貴妃,他其實也有自己的小算盤,那就是拜楊貴妃為乾媽,把帝后全部拉攏過來。



姚汝能所撰《安祿山事蹟》記載了一段逸事,曰“貴妃洗兒”。天寶十年(751年)正月初一乃安祿山生日,玄宗與楊貴妃特召安祿山進宮,賜給他豐厚生日禮物。三日後,因為安祿山早前已拜楊貴妃為母(事實上安祿山比楊貴妃要大上16歲),於是楊貴妃又召安祿山進宮,要替這個“大兒子”舉行隆重的洗三儀式。楊貴妃命人把安祿山像嬰兒一樣放在大澡盆子裡,然後伸出芊芊玉手,象徵性的在他背上灑水以示已經為他洗澡,完畢,又命人用錦繡料子特製的大襁褓,包裹住安祿山,讓宮女們把三百多斤重的安祿山抬進彩轎上,在後宮轉來轉去,口呼“祿兒,祿兒”,嬉笑之聲響徹御花園。

在唐朝,“洗三”本是當時人們為新生嬰兒舉行的一種沐浴儀式,其用意就是為嬰兒去穢洗淨,消災攘吉。但是,這個時候安祿山已經48歲了,楊貴妃才32歲。所以,所謂的“洗三”儀式在我看來更像是一起鬧劇,一個胡人他也不懂什麼中原風俗啊。



關於這一次令人瞪目結舌的“洗三”儀式,玄宗的反應是怎樣的呢?司馬光所著《資治通鑑》 裡有這樣一段記載:

“上聞後宮喧笑,問其故,左右以貴妃三日洗祿兒對。上自往觀之,喜,賜貴妃洗兒金銀錢,復厚贈祿山,盡歡而罷。”

楊貴妃為安祿山舉行“洗三”儀式玄宗竟然事先不知,當玄宗親自前往“觀之”的時候,卻又大喜,還贈楊貴妃洗兒金銀錢,對安祿山也是予以厚贈,大家皆大歡喜,盡歡而散。這可以看出,楊貴妃對安祿山未有過分親暱之舉動,兩人是不可能在玄宗底下暗度陳倉,勾搭成奸的。



安祿山的長相、體形實在是一言難盡,安祿山本來就有肥胖症,面目猙獰,到了晚年,可能是內分泌紊亂,肥胖情況愈發嚴重,《舊唐書》記載他:“晚年益肥壯,腹垂過膝,重三百三十斤,每行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唐朝雖以豐腴肥胖為美,但也只針對女人,安祿山這重達三百三十斤的龐大身軀,肚子的贅肉都掉到了膝蓋頭下邊,連走路都需要下人攙扶,再加上他那肥頭大耳的臉,其醜陋之相簡直讓人作嘔。

安祿山是雜胡出身,本姓康,名軋犖山。其父可能是康姓胡人,其母阿史德氏是突厥族巫婆,安祿山生父死的早,其母改嫁於突厥人安延堰,遂冒姓安,名祿山。安祿山以胡人身份見寵於玄宗,但長期鎮守外藩,卻始終不能進入中樞,安祿山與楊貴妃之兄楊國忠關係一直很緊張,楊國忠更是在玄宗面前直言安祿山有謀反之心。




所謂的安祿山與楊貴妃一待一整晚,各種風言風語流傳純粹是野史意淫,歷史上安祿山極力討好楊貴妃,不過是想借助楊貴妃以討好玄宗。楊貴妃對胡人出身的安祿山是絕對不會存在著什麼男女之情的,這一點玄宗是非常清楚,連“貴妃洗兒”這樣的事都能容忍,楊貴妃與安祿山之間還有什麼事能瞞的過玄宗?


大國布衣


作為廣為人知且總所周知,我們中國最為出名的四大美女之首-楊貴妃,她是中國歷史上唐朝的最受人喜愛的美女,但相較於其他三名西施,貂蟬,王昭君,楊貴妃顯然是最不被世人所喜歡,或者是認可的。甚至在許多現代人的認知裡,她是大唐繁榮昌盛的一個象徵,等到大唐衰敗時期被很多人所唾棄的罪魁禍首。但是她確是這四個美女之間愛情較為幸福的人,愛情面前,就算是美女也會失去理性。


據說唐代的唐玄宗皇帝僅僅只是為了博得我們雍容華貴的楊貴妃的一個笑容,唐玄宗竟然曾派人快馬加鞭,不遠千里的為她運送荔枝。為了保持荔枝的新鮮,-一路上累死不知其數量的匹馬。-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說的就是這麼個事!但是在唐朝後期的時候,直接是將活的荔枝樹走海運過來送到都城長安。


當然這是根據中國某個不知名的野史所記載,雖然這個事情不足為信。但是如果事情如果確認是屬實的話,正是因為李隆基過於寵愛我們這位美人,讓安祿山對於楊玉環有了不好的心思。


導致後面安祿山真的來都城長安來看楊玉環是不是真的如傳言所說的那麼好看,後面安祿山安祿山對楊玉環情根深重,後面因為李隆基在利用楊貴妃籠絡安祿山,三人其實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在各取所需,鬥智鬥勇.最後沒有一個贏家。


但是古代皇帝的佔有慾望還是很強的,如果你說一點都沒有那也是 不可能的,畢竟在古代皇帝是全天下最尊貴的,他們的喜怒哀樂能夠影響到整個天下的興亡,很有可能就是當時李隆基確實是很生氣的,但是表現出來卻沒有被史官記錄下來,讓後人以為李隆基沒有生氣。


司徒歷史


姚汝能的《安祿山事蹟》記載:李隆基聽聞楊貴妃要給安祿山洗澡,特地跑去看了一下,這一看卻讓他心情很高興,反而賜給了楊貴妃很多金銀財寶。

為何李隆基看到自己的貴妃給臣子洗澡,反而很高興?安祿山又是否如那些風言風語所傳那樣,對楊貴妃有愛慕之情呢?

1、楊貴妃給安祿山洗澡事件經過

公元751年,距離安祿山發動安史之亂還有四年。

這一年,48歲的安祿山為了表示自己對唐玄宗的忠誠,竟然提出要給年僅32歲的楊貴妃做兒子的要求。更奇葩的是,唐玄宗很高興的滿足了自己這個寵臣的要求。

於是,稀裡糊塗之下,楊貴妃多出了一個相差16歲的“乾兒子”。

【楊貴妃劇照】

按照當時的規矩,女子當母親的時候,是需要給孩子“洗三”的。

何謂“洗三”?簡單說來,就是母親要在孩子出生三天後,給他洗澡,好祛除孩子身上的汙穢,保佑其健健康康成長。

雖然只是楊貴妃認安祿山為乾兒子,為了圖個吉利,她也嚴格遵循了這個規定。比如十載正月一日,是祿山生日,她便要在安祿山生日三天之後,為他洗澡。

楊貴妃給安祿山洗澡的時候很逗,她先將安祿山放在大澡盆裡,為他洗完澡後,又讓宮女用特製的錦繡將他像小孩子一樣包裹起來。

一般的洗三,到此,基本也就可以宣告結束了,也不知道是否楊貴妃頓生童趣,竟然和安祿山開起了玩笑。

她命宮中侍衛把用錦繡包成大嬰兒一樣的安祿山,放入轎子裡,然後抬著他在皇宮內到處玩耍,這一邊抬,還一邊喊著“祿兒”“祿兒”,惹得前來觀看的唐玄宗是哭笑不得,也不僅為愛妃和寵臣的遊戲喝起了彩來。

【安祿山畫像】

姚汝能《安祿山事蹟·上卷》記載:後三日,召祿山入內,貴妃以繡綳子綳祿山,令內人以綵輿舁之,歡呼動地。玄宗使人問之,報雲:「貴妃與祿山作三日洗兒,洗了又綳祿山,是以歡笑。」玄宗就觀之,大悅,因加賞賜貴妃洗兒金銀錢物,極樂而罷。自是,宮中皆呼祿山為祿兒,不禁其出入。

事情到此,大家也就基本看明白了,安祿山和楊貴妃兩人之間,純粹就是完成了一個當時很流行的儀式罷了,並不像流言傳聞的那樣齷齪,唐玄宗李隆基自然也就沒有生氣的道理了。

接下來,咱們再具體聊聊唐朝的“洗三”,都有哪些特殊的儀式。

2、唐代的洗三

唐代洗三,特別是皇家貴族,都有幾個特殊的儀式:

一、洗澡的盆子必須是金盆,以此體現皇家的高貴;

例如李豫出生時,唐玄宗便“幸東宮,賜之金盆,命以浴”。

二、需要準備大量的銅錢,賞賜下人,分享自己的喜悅,這叫做“洗兒錢”;

王建《宮詞》記載:“日高殿裡有香菸,萬歲聲長動九天。妃子院中初降誕,內人爭乞洗兒錢”

三、給嬰兒洗三期間,要避免血光之災,給嬰兒驅邪積福。

這一連串繁瑣的儀式,象徵著父母對子女的疼愛,就好比以前的人還相信給孩子起一些如同“阿狗”之類的名字好養活一樣,他們相信通過“洗三”也可以讓孩子健康成長。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1】《安祿山事蹟》

【2】張雲舒:《談中國的誕生禮——以洗三為例》,《中華少年》,2015年第19期。


腦洞趣味歷史


楊貴妃和安祿山整晚呆在一起,這畫面難免讓一些人臆測,以至1200多年來風言風語不絕。真實情況是怎樣的呢,李隆基當時會不在乎嗎?

安祿山的屌絲逆襲路

據考證安祿山的爹可能是康姓胡人,他娘阿史德氏是個突厥族巫婆,會一些巫術,在族內作法給人治病。

相傳,安祿山的娘多年不孕,是突厥人信奉的“扎犖山戰神”讓他娘感孕生了他。安祿山就得了個扎犖山的名字,這個傳說給安祿山蒙上了神秘色彩。而“安祿山”這個名字的得來,是因為安祿山幼時爹死娘嫁人,他後爹所在的突厥部落破敗,他隨眾兄弟逃跑隱姓埋名,他改叫“安祿山”,從此浪蕩天涯成了個無業遊民。

屌絲逆襲的路上即認乾爹又認乾孃

安祿山長相呆傻,超級肥胖,他都300多斤了還貪吃,有一次他偷羊被唐朝名將張守珪捉住,準備處死他。結果安祿山出言不凡,張守珪看他白白胖胖的很萌,竟饒他不死,還給他安排了工作,安祿山聰慧工作出色,張守珪就認他當了乾兒子。安祿山雖然長的像頭豬但機靈的像個猴,他有了張守珪這個乾爹官路變的寬廣起來。他用厚禮買通各路官員,其中有唐玄宗非常信賴的大臣,大家紛紛對安祿山美言,把他誇成了聖人。他在升遷大道上一路凱歌,位高權重,手握精兵,一直飆升到了天子腳下。

眾人終於用嘴把他吹到唐玄宗的面前,他用自己奇特的長相、罕見的身材、搞笑的言語逗的唐玄宗笑得老淚橫流,逗的楊玉環笑得花枝亂顫、逗的所有人都忍俊不止,整個皇宮成為歡樂的海洋,所有人的抑鬱症都煙消雲散,他成為唐朝第一笑星,就連唐玄宗也成了他的鐵桿粉絲。

安祿山與楊貴妃的淵源

安祿山知道楊貴妃寵冠六宮,他就請求唐玄宗讓他認楊貴妃當乾孃,楊玉環比安祿山還小18歲,唐玄宗考慮到楊貴妃正好沒有子嗣,最主要的是為了拉攏安祿山,於是就愉快地答應了。楊玉環順從了皇命,在認乾孃的儀式大典上,安祿山就像舞臺上的小丑,他竟紮了小辮,戴上肚兜,打扮為“小兒”,參拜“母后”楊貴妃。從此安祿山侍奉楊貴妃如母,因而得以隨意出入宮中,楊貴妃喜好歌舞,安祿山還教給楊貴妃跳胡人的“陀螺舞”(旋轉舞),二人關係愈發親密。



楊貴妃和安祿山鬧出緋聞

《通鑑紀事本末安史之亂》,《安祿山事蹟》記載天寶十年正月三日,是安祿山的生日,他的乾爹乾孃賜給他豐盛的生日禮物。三天過後,楊貴妃特召安祿山進見,給他這個“兒子”舉行“洗三”儀式。楊貴妃讓人在皇宮大院準備一大缸熱水,讓安祿山跳進去洗澡。安祿山300多斤的身子,肚腹巨大,他躺在水缸裡,大家只看到一個大肚子在水中漂浮。洗過澡之後,用彩色的綢緞做安祿山的襁褓,然後把安祿山放到彩色的轎子裡,讓眾人抬著,在皇宮裡遊走,眾人嬉笑非常,唐玄宗也來觀看“大悅”。還重賞了“母子”二人。



安祿山有時與貴妃對面而食,有時在宮中通宵達旦,外面流傳著不少醜聞,唐玄宗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資治通鑑》載:“自是祿山出入宮掖不禁,或與貴妃對食,或通宵不出,頗有醜聲聞於外,上亦不疑也。”

唐玄宗為什麼不在乎?

一、楊貴妃長的國色天香,閉月羞花,能歌能舞,把唐玄宗迷的神魂顛倒,他費盡心機從他兒子李瑁手中爭取過來,對楊玉環是百依百順。“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可見唐玄宗對她是多麼寵愛,所以只要是能讓楊貴妃高興,不會掃她的興。



二、唐玄宗不相信安祿山和楊貴妃之間有不正常關係。安祿山太胖楊玉環根本不會喜歡他,只是拿他當逗樂的工具,看他表演節目罷了。安祿山胖的驚人,肚子大的幾乎垂到地上。“朕適見卿腹幾垂至地”,見到皇帝都沒法彎腰行禮。史書記載,安祿山非常肥胖肚子巨大,自己都無法穿衣服,得幾個人給他穿衣,走路時得用自己的肩膀往上用力提起墜下的肚子,才能勉強走路。

三、楊玉環再貪玩也不會傻到把命玩進去。皇宮內到處都是唐玄宗的眼線,只要楊貴妃越界分分鐘就會被唐玄宗知道。他再寵楊貴妃也是有原則的,例如楊貴妃曾兩次被唐玄宗打發回孃家。如果他們兩個真如緋聞所說,安祿山早就人頭落地,就不會有後面的安史之亂了。



四、安祿山也不是沙雕。他有更大的野心,他想得到天下,他不可能為了一個女人鬧出枝節生出事端。

五、最主要的是所有的關於楊和安的緋聞的記載都不可信。楊玉環在宮內恃寵而驕,難免會得罪人引人妒忌抹黑,有流言蜚語正常,安史之亂後人們恨死了安祿山,說這一切禍端都是紅顏禍水楊玉環引起的,逼唐玄宗賜死楊玉環。有楊安的流言也正常。關於這些流言記載也大都出於野史或者小說。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對這流言也是持懷疑態度。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安祿山事蹟》等


小姐姐講史


楊貴妃和安祿山之間的關係一直曖昧不清,甚至兩個人曾經獨處一個晚上,楊貴妃還給安祿山洗過澡。這樣曖昧不清的事情,居然是資治通鑑所記載的,的確讓人大跌眼鏡。乾柴烈火之下兩個人究竟有沒有越過底線呢?而唐玄宗李隆基為什麼也沒有吃醋呢?

第一點 貴妃給安祿山洗三,說白了兩個人是乾媽和乾兒子的關係

新生兒出生的第3天,他的母親都需要給嬰兒洗三,說白了就是希望嬰兒無災無憂能夠活到成年,楊貴妃給安祿山洗三,意思就是他們兩個現在已經成為了當媽和跟兒子之間的關係。安祿山接受了楊貴妃的洗三,就表示現在自己已經脫胎換骨了,已經迎來了一個新的人生,而她現在的母親就是楊貴妃。並且李隆基也見證了楊貴妃給安祿山洗身的這個全過程,他還覺得非常的有意思,所以說李隆基對於這兩個人之間的關係是十分的明朗的。

因此這兩個人獨處一室,甚至過了一夜也沒有引起李隆基的懷疑。

畢竟從倫理道德上講,乾媽和乾兒子待了一個晚上,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在這唐朝的風氣比較的開放,保留了很多胡人的傳統,並沒有像宋朝的時候那樣理教比較的繁盛。

一些皇族的女性的作風實在是比較的開放。甚至高陽公主都和一個和尚私通。武則天也光明正大的養男寵。與這兩位相比,楊貴妃的作風其實還算是比較正派的。

一些高層的男性和女性都缺少法律和道德的約束,這些人的私生活比較混亂,只要沒有觸及到皇帝的核心利益,皇帝也是懶得管的。

李隆基雖然被人送外號唐明皇,但是他還是不相信安祿山會謀反,以至於邊關的急報,送到了李隆基的手上,他都不敢相信。所以說,既然皇帝沒有防著他謀反的事情,也不會對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防範更多。

第二點 安祿山未必看得上楊貴妃

人所共知的安祿山是一個野心家,他要的是大唐的整個江山,而不是楊貴妃一個人。

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楊貴妃在李隆基眼中是一個美人在安祿山眼中未必就是。

畢竟楊貴妃是一個大胖子,而唐明皇寵幸楊貴妃是因為鑽在她的懷中比較的暖和。而安祿山自己同樣也是一個超級大胖子。兩個大胖子擠在一起,想想這場面也是比較的滑稽,在這種場面之下誰還看得上誰呢?

第三點 安祿山羽翼未豐,不敢越雷池一步

安祿山本身就是一個胡人雜種,能夠接觸到楊玉環和唐玄宗這樣的人物。他自然是要巴結他們,尤其是唐玄宗。整個大的唐帝國的權力都掌握在唐玄宗的手中。而眾所周知,安祿山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他不可能為了一個女人而喪失自己的野心。在自己羽翼未豐滿之前,他是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只能小心翼翼的伺候這兩位人上之人。而當他豐滿的時候掌握著1萬兵馬,他所要奪取的就是整個江山。作為這樣一個有心機的男人,他是不可能為了一件小事而耽誤自己的前程的。


奇葩歷史大觀


楊貴妃和安祿山一待一整晚,各種風言風語流傳,唐玄宗李隆基卻絲毫不在乎?如果我們按照這個思路深挖的話,其實背後隱藏了一個更巨大的、不可告人的秘密,我們馬上來揭曉背後的真相。

楊貴妃和安祿山的醜事,之所以鬧的滿城風雨,禮堂巷弄人盡皆知,首先要拜宋代大儒司馬光所賜。司馬光在他的大作《資治通鑑》中記載了“貴妃洗兒”的故事,說是楊貴妃在安祿山生日三天之後,邀安祿山進宮,用錦繡大襁褓裹住了安祿山,放在彩轎上,在宮內嬉戲耍鬧,並美其名曰“洗三”。寫完了還補刀說“自是祿山出入宮掖不禁,或與貴妃對食,或通宵不出,頗有醜聲聞於外,上亦不疑也。”

從此,楊貴妃成了一個徹底的蕩婦,而玄宗也成了一名頭戴閃亮瓜皮帽,卻全然不知的昏君,只有安祿山一個人洋洋得意,沾沾自喜。

到了近代,史學大師蔡東潘也拔刀直指楊貴妃和安祿山。他在所著的白話小說《唐史演義》中,寫到“祿山與貴妃鬼混一年有餘,甚至將貴妃胸乳抓傷。貴妃因恐玄宗瞧破,遂作出一個訶子來,籠罩胸前。”

司馬光、蔡東潘兩大史學泰斗級人物站臺做背書,楊貴妃和安祿山不死都不行呀。當然,兩大泰斗並不是為了汙衊而抹黑,而是各有原因。

司馬光其實是借鑑了《祿山事蹟》、《天寶亂離西幸記》、《天寶遺事》等野史稗記,自然做不得數的。其目的是將《資治通鑑》用來警示北宋皇帝的,所以,不惜引用了野史,讓皇帝放亮眼睛,不要被奸佞所欺騙。

蔡東潘的《唐史演義》作為一本通俗歷史小說,所說的事情,也並非他所獨創,而是借鑑了宋代筆記小說《類說·驪山記》,其中記載,“貴妃日與祿山嬉遊,一日醉戲,無禮尤甚,引手抓傷妃乳間。妃泣曰:「吾私汝之過也。」慮帝見痕,以金為訶子遮之。後宮皆效之。”

厲害了喲,這可是金的,而且是“後宮皆效之”。如果加上《天寶亂離西幸記》中的記載,“後宮三千合處喧笑”、“通宵禁掖,暱狎嬪嬙”,兩相印證,玄宗的後宮危矣。這後宮三千佳麗分明不是玄宗的,而是安祿山的麼。

當然,以上都並非正史,而且明顯很多情節並不合情理。比如“訶子”之事,玄宗就不可以自己揭開看了。更何況安祿山不管在野史還是正史中,都是數百斤的大胖子,醜陋無比,楊貴妃把他當做弄臣取樂還可以,怎麼會看得上安祿山。

按照《兩唐書》的記載,安祿山可是智商、情商兼備之人,不但精通六國語言,能征善戰,而且情商極高,非常的會逢迎溜鬚。什麼“只知皇上,不知太子”,請求為“貴妃養兒”,“胡人先母而後父”之類,都說明安祿山是一個非常善於察言觀色,審時度勢,知進退之人,根本不會做出穢亂玄宗宮闈之事。

其實,在這些事情背後,隱藏了一個更大的秘密,正是將大家的目光成功吸引到了安祿山身上,才成功的掩護了此人。到底是什麼事情呢?現在到了需要我們腦洞大開的時刻,先來看線索。

線索一,楊貴妃是玄宗搶的兒子的媳婦。玄宗噬色到了無度的境界。

線索二,《舊唐書》記載,楊貴妃“有姊三人,皆有才貌”。玄宗豈可放過。

線索三,兩唐書均記載了,玄宗讓楊貴妃收安祿山為養子,並和楊氏三夫人約為兄弟。安祿山是胡人,胡人風俗除了“先母而後父”之外,還有“姊妹共夫”的風俗。

一番安排之後,玄宗終於得手了,楊氏三夫人,即楊貴妃的三個姐姐也“並承恩澤,出入宮掖”。原來玄宗才是真正的高手呀,一切盡在掌握之中,還順利讓安祿山背了黑鍋。

此時此刻,玄宗李隆基當然不介意所謂的風言風語了,正躲著偷偷樂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