趾鳳鄉:“疫”線上的“好人”擔當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趾鳳鄉身邊好人無私奉獻,敢於擔當,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大愛無疆,團結互助的崇高精神和優秀品質。

“賀詩祥真不容易,患癌症,年前剛動完手術,還沒日沒夜地參加到疫情防控中”,趾鳳村黨總支書記王亞維介紹到。賀詩祥是獲評的“宿松好人”,他將私家車改造成宣傳車,安上喇叭,在鄉村巡迴宣傳,遇到群眾聚集及時提醒、疏散。“他就是這個犟脾氣,叫他注意點身體,他就是不聽”,她的妻子憐惜地說。他車上帶有方便麵和藥品,趕不上飯點,就啃方便麵,身體不舒服,就吃點藥。鄉敬老院住著8位老人,他一直放心不下,每天都要去看看,幫助消毒、代購生活用品、瞭解他們的身體情況,“他們無子女,在這個特殊時期,需要更多的關心和關愛”,賀詩祥說。

同樣奔波於防控一線的王之其是村衛生室醫生,自大年三十以來,他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臨危不懼,守職盡責,沒有準點吃上一頓飯,沒有睡上一個“安穩”覺。正月初六晚上,外面漆黑一片,風雨交加,接鄉指揮部指令,賀某從武漢返鄉,要進行體溫檢測,“明天早上去嗎,夜裡不安全,哪在乎這一點時間”,妻子勸說著。“不行,體溫檢測不能有絲毫差錯,今晚必須去”,說完,穿起雨衣,消失在黑夜中。這一走便是一個小時,山區道路崎嶇,林木叢生,跌倒了,爬起來,雨衣被割破,衣服全被淋溼,檢測完體溫回到家已近11點,整個人變成了“泥人”。

趾凤乡:“疫”线上的“好人”担当

“老大哥,年還沒過完,您怎麼就來了”,群眾口中的“老大哥”是趾鳳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長,也是“安慶好人”、“宿松好人”。年過六旬的他一直堅守在狙擊疫情一線,卡點值守、入戶宣傳、走訪湖北、武漢返鄉人員,全天滿負荷工作。村幹部考慮到他年紀較大,勸他休息一下,他總是說,鄉親們把我當老大哥,他們有困難,我怎能袖手旁觀,能做一點就做一點。考慮到村疫情防控資金不足,他積極向集團彙報,爭取捐款1萬元。

趾凤乡:“疫”线上的“好人”担当

“面對新型病毒說不害怕是假的,但穿上了這身服裝,就要擔負起使命”,鄉衛生院醫務人員、“宿松好人”王景華說。他負責發熱病人篩查工作,從大年三十起未休息一天,都是滿負荷地工作,累了在椅子上靠一下,餓了吃口方便麵,“沒辦法,衛生院醫生少,再難也要扛下去”。“宿松好人”,“新鄉賢”賀志偉主動參與村進出卡點人員管控,一干就是一個通宵。看到防控物資緊缺,他多方尋找貨源,在不懈努力下,購買到10桶消毒液,全部捐贈給鄉政府。

在這場與疫情抗爭的狙擊戰中,沒有旁觀者、沒有局外人,“好人”們“當仁不讓”,貢獻出了“好人”精神、“好人”力量。

(吳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