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有人說農村現在才是最好的“避難所”,事實是這樣嗎?

新大風歌


在這疫情複雜而嚴峻的情況下,農村由於防控得力,沒有發現疫情的漫延,象我們遜母口鎮無一例病人,所以農村相對安全些,但也絕不能掉以輊心。


老農李作民


這個確實是農村比較有優勢,我老家也是農村的,這次疫輕我們一家四口都跑到農村去了,農村人流量沒有城市那麼密集,空氣質量相對於來說比城市要好,最起碼還可以吃到新鮮的蔬菜,就算封村,封路也不需要擔心沒菜吃。



湘妹子豔兒


農村是不是最大的“避難所”,這個應該是部分人的一廂情願。為何?

首先不可否認,一般發生疫情的時候,大部分的時候都是首先發生在城市裡面,而且是那種人口很多的的城市。就像是2003年的非典的時候,非典發生的時候,在廣州、北京這些大城市首先發現。今年的新冠疫情發生地點大家都知道,是在武漢,而武漢是一個有著1000多萬的大城市。所以,疫情發生的時候一般城市都是首當其衝的,這是不得不承認的一個事情。

但是,並不是說城市裡面會比農村裡面要“危險”,而農村就成了一個絕佳的“避難所”。

通過這次新冠疫情,我們應該認識幾點:

一是大城市裡面的醫療條件要好很多。當發生疫情後,城市裡面的醫療條件能夠得到更為充足的利用。這次新冠疫情,除了武漢,湖北的黃岡、鄂州、黃石等地的疫情都是相對較為嚴重的地方。而這些城市先後都得到了大量的其它地方的援助。大家也可以看到,很多的援助物資都是直接到各市的對應機構的。所以,不可否認,城市裡面確實有一種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

二是對疫情的認識城市裡面會要比農村裡面強。這一方面是由於文化知識水平的懸殊,另一方面是對疫情的宣傳。城裡人的管控明顯要比城市要嚴得多。事實上,新冠疫情發生後,專家們也一度非常的擔心疫情由城市向農村蔓延。然後各個地方都開始封停公交、城鄉客運、輪渡等。繼而農村裡面的人也慢慢的開始重視,出現了農村封路等應對措施。所以,從這方面來說,疫情的控制,城市明顯會要早於農村。

當然,這裡也不是說農村就那麼的不堪一擊,事實上,大家都看到了新聞報道,很多農村一接到通報就開始了行動,組建了檢測點進行檢測,道路設了點進行卡控,很多的農村道路還被封掉不允許隨便的通行,這都是農村裡面的一些防控措施。

要說在疫情下,農村相對城市最大的好處就是一家一戶,不像城市一樣一棟樓好多戶。農村裡面隔離在家,菜、米這些東西都非常的充足,而且活動的空間也很大,家裡呆不下了去草坪,草坪不行去菜地,這都能夠讓自己放鬆,而城裡卻不行,只能夠呆在家裡。

其實,在疫情下,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各有各的好處,當然也各有各的短處。自己選擇在哪裡生活,就要選擇去適應這裡的環境,自己採取一些適當的措施讓自己能夠平緩的渡過整個疫情。

大家認為在疫情下,是呆農村好,還是呆城市好呢?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洞庭清水塘


事實並非這樣,疫情就發生在我身邊的小鎮上。

患者陳某,男,63歲,是我茂名市化州人,長期在武漢市武昌區白沙洲大市場做蔬菜、水果批發生意,1月22日從武昌乘坐K1803車次火車返鄉,23日凌晨在廉江火車站下車,之後搭乘的士及摩托回到化州笪橋鎮家中。1月24日早上,陳某和妻子一起去拜神,25日在村內活動,26日起對其進行居家醫學觀察。2月8日檢測核酸呈陽性,無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當天轉至茂名市人民醫院隔離治療。2月10日患者出現咳嗽、乏力等症狀,診斷為確診病例,目前該病例病情穩定。目前已對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對一般接觸者進行居家隔離觀察。

所以說疫情發生地域沒有界限的,農村不是避難所,個人建議少出門,少聚集,注意個人衛生,儘量為國家防疫部門提供良好的控制機會,以免病毒蔓延。




粵西海哥


就目前情況看,疫情面前,農村是最好的避難所。原因有四:

1,農村住戶相對分散,集市商店、公共場所相比城市都小,人員密集度小,再加上人流量小,疫情傳播速度會減慢,對健康者來說被感染的機會變小。

2,農村環境好、空氣好、運動場地大,便於人的身心健康,對增強人的免疫力大有好處。再加上能吃到新鮮果蔬、糧食,就更有益於身體健康。

3,如今農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如路通、水通、電通、網通等基礎設施農村都通。智能手機不說人人有,但每家都有,彩色電視機家家有,這就為疫情信息傳播提供了保障。坐在家裡,農村人與城裡人一樣通過看電視、看手機知道疫情防控知識、國家有關防控政策、措施等,配合當地政府、村級組織實現疫情控制。

4,在疫情救治方面,實現了縣、鄉、村、組的四級有效聯動機制,有效加強網格化管理,確保每一戶每一人的安全。

綜上所述,疫情面前,農村是最好的避難所!

當然囉,這得感謝黨和政府制定的三農好政策,農村才有今天的新氣象、新面貌。


SHOUDU首度


凡事都有兩面性,但總的說來,疫情面前,農村有很多優勢,是城市很難具備的。

1:封村容易。

進出村莊的路不多,派人設卡即可完成封村,切斷與外界的聯繫,保障村裡的人不被感染,這一點城市很難做到。

2:排查容易。

村裡基本沒有遊客類的外來人口,都是本村村民,左鄰右舍的,誰去過哪,誰家又來了誰,大家很容易知道,加上村裡總戶數不多,排查起來難度不大。

3:溝通容易。

現在很多村莊都有微信群了,溝通很方便,大家相互監督,村委會還有大喇叭,有重要的、需反覆強調的,大喇叭反覆喊上幾回,效果很好哦。

4:食品豐富

過年期間農家都製作或採購了不少吃的年貨,比如臘肉、年糕等,菜地有菜,棚裡有雞鴨,雞又生蛋。疫情期間暫時不用擔心食品不夠。

5:空間開闊:

農村很多農戶都建了兩層或三層的小洋樓,前院寬敞,樓頂開闊,家裡也有WIFI,疫情期間不外出,活動的場所比城裡的小三房寬敞多了。

提示:疫情當前,農村對比城市確實有很多優勢,但也不能掉以輕心,牢記少出門,勤洗手,勤通風,不聚會的基本操作,眾人同心,否則,哪都不是“避難所”。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願早日戰勝疫情,祖國處處平安!


三農課題


當前疫情火,眾尋優處躲。城裡封閉死,蝸室愁嘆氣。

鄉村風光美,阡陌田間路。麥海綠油油,天然氧吧呼。米麵糧倉囤,蔬菜園中取。天然地泉水,隨用隨抽有。柴草堆成山,吃用皆不愁……

疫情嚴聚眾,隔地話悠悠。鄉情溢濃濃,幸福臉花朵。說到疫難時,淚眼都婆娑。祈禱美祖國,早日消愁憂……

友問避難所,鄉野美處多。勝似陶公園,誠謝黨政府!祝願國慈母,瑞陽照全球!





宏宏老師


本人農民,家住農村幾十年,就朋友提出的問題,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進入庚子年,非常不平凡。新冠病毒源自武漢,傳播速度快,恰又逢新年。人口流動大,特別是大城市。火車站、汽車站、公交站,機場、碼頭、大型超市、娛樂場所、都是人口聚集區。病毒極易傳播。所以國家採取了封城封路,強制隔離,不出門不串門,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等防控措施。

農村地域廣闊,村莊分散,人口密度相應稀少。獨家獨院,比城市容易管控。家家有米有面有水有菜,所以很少出門購物。這樣就極大地減少了感染病毒的可能性。再者,農村田野麥田象萬頃綠色地毯,空氣清新,氣侯宜人。偶爾出門散散步,心情舒暢,煩惱頓消。不象城裡小區封閉嚴實,終日閉門不家。時間久了就身心難受。沒法呀,疫情兇猛,不容大意。只有聽政府的話,堅持到最後的勝利。

疫情面前,全國一盤棋,全民獻愛心。眾志成城,支援武漢。相信我們的國家有能力戰勝病魔。要象群眾順口遛說的:

國家有難,咱不添亂。

老實在家,就是貢獻。

聽從政府的命令,阻斷傳染源,城鄉都是避難所。樹立起必勝的信心,保持樂觀的心態,光明就在前頭,勝利為期不遠,病毒定能消滅。

謝謝!





文長法wcf


疫情面前有人說農村現在才是最好的避難所,大家有沒有同感呢?

農村天寬地廣,人員較少,村與村之間間隔較遠,農村每家每戶都是獨立的個體,空間又比較寬廣,出門雖然沒有公園花圃,但是打開窗戶能聞到淡淡的草香,小河,樹林,麥田,還有房前屋後的小菜園,一年四季都有綠植。

在農村雖然不富裕但是很愜意,即使有病毒也會被綠植吸收店[可愛][可愛][可愛][可愛]

農村永遠不會斷菜斷糧,每家都有菜園子,有雞鴨豬羊,

這就是農村,遠離城市的紛擾,唯有這一方淨土,才是心中永遠的世外桃源






田園胖胖


山陽本人現在就在農村,同時也是被稱為“逃離”武漢500萬人之一,我來說說在疫情面前農村是不是最好的“避亂所”。

1,農村人口稀少VS城市人口密集

農村一直給人的感覺就是地廣人稀,確實,尤其是這些年城鎮化的發展,大多數農村年輕人都去城市生活了。有的人是因為在城市工作遷往城市,也有的為了孩子讀書而去城市,這種狀況常見的是去縣城。

我們村一共六個自然灣,我們灣大概三十戶,人口不到200人,還有今年因為疫情沒能回來的,目前可能在150人左右,所以整個灣子沒有多少人,對於疫情的防禦還是很有利。在武漢封城之後,農村也適應了封村,我們這裡的唯一出口被封住,還有專門的人看守。只要控制好這150人,不也外界接觸,嚴格按照要求隔離,這個灣子都是安全的。

而在城市,人口密集,一棟樓住的人都超過整個灣子。人口的多,流動人口相對農村也多很多,潛在的感染可能性也會高。

2,農村的廣闊空間VS城市的狹小空間

城市實行封城,農村實行封村。農村的呆在自己家裡,一般來說農村的房子都比較大,門前也比較開闊,外面綠化也比較好,沒事站在門口還可以看到廣闊的天地。而相比在城市住在百把平的商品房裡,抬頭是房頂,放眼望去全是高樓林立,一種壓迫感油然而生。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590002d2528e4d25b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