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裝備:是否是被忽視的軍工科技龍頭?

大約一個月之前,力場君的一位粉絲,在微信公號中給我留言,問我能不能通過財務分析來發現一些有價值的公司?挖掘一些值得投資的股票?當時,力場君的回覆是:我正在努力做。

但是客觀來說,挺難的。力場君(微信公號:基本面力場)是做審計、風控起家的,每天都是和數據打交道,我深知數據都是“後視鏡”。從財務分析技術誕生的那一天,就是為了發現問題、發現不足,供管理層警惕、反思和改正;從力場君十多年審計、風控的職業經驗,數據分析不適合用來發現可能,而更適合於驗證“不可能”、是用來“排雷”的。對此,您有什麼看法呢?也歡迎到公號中給力場君留言,一起探討。

迴歸正題,當前正值A股困難的時期,力場君也不想過多談讓投資者更鬱悶的分析,所以對於挖掘值得投資的股票,我還是想試一試的,但可能就要跳出單純數據分析的框框,更多從公司的業務競爭力,和業務發展空間的維度來考量。今天,力場君先拿一個次新軍工股來試試手:新興裝備(002933)。

公開信息:新興裝備專業從事機載懸掛/發射裝置、飛機信息管理與記錄系統、綜合測試與保障系統和軍用自主可控計算機等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產品被廣泛的應用於航空裝備領域,擁有全套軍工資質,目前承擔著多項國家重點高新技術項目的研發工作。2018年8月登陸A股,IPO發行價22.45元。

對於這家公司,力場君做了一番研究,給我的感覺還不錯!下面從現有數據、未來發展空間、核心團隊這3個維度,和大家聊一聊我為什麼認為這家公司還不錯。

現有數據還行

還是先來看數據,這是力場君的職業病。

盈利能力:新興裝備的軍工業務,是公認的高毛利業務,2015年到2019年上半年的毛利率分別為75.33%、71.08%、67.96%、74.5%和74.32,高且穩。

成長能力:營收增速近年來始終保持在20%左右,很穩定;扣非後淨利潤有些波折,2019年表現不好,但是這是建立在2018年度扣非淨利同比增長較大的基礎上,也能湊合看吧。

新興裝備:是否是被忽視的軍工科技龍頭?

特別提一句,新興裝備在IPO時披露的募投項目,是現有業務的產能擴張投資,當時披露的建設期是2年。新興裝備是2018年8月上市的,到2020年底恰好兩年,這個募投項目,也該到業績釋放期了吧?

新興裝備:是否是被忽視的軍工科技龍頭?

這些數據,看起來都還算可以。其實當初新興裝備上市的時候,就引起了力場君的關注,不為別的,只因為這家公司在招股書說明書中的一句話:

“公司為我國軍機之掛架隨動系統、炮塔隨動系統、雷達天線收放裝置、電動吊聲絞車、浮標投放裝置等機載設備的唯一供應商。公司產品廣泛應用於陸、海、空和武警部隊,遍佈五大戰區部隊,覆蓋武裝直升機、艦載直升機、特種飛機、無人機等機載平臺。”

重要的事情,再說一遍:機載設備的唯一供應商。

這意味著什麼,投資者自己體會吧。

想象力豐富的“可能性”

2020年1月16日,有註冊名為“黑馬白馬129”的投資者,在深交所互動易上向新興裝備提問:公司接下來的兩三年裡的增長點有哪些?

公司給出的官方回答是:目前公司以機載懸掛/發射裝置類產品為核心,未來兩三年,公司將在繼續保有當前核心產品的基礎上,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持續加大研發力度,不斷完善升級現有產品,加快在研產品和預研產品的成果轉化,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力,與航空工業共成長,為投資者創造持續穩健的回報。

新興裝備提到的“加快在研產品和預研產品的成果轉化”,指的是什麼?

次日也即2020年1月17日,又有投資者問到關於公司研製外骨骼項目情況,新興裝備明確回覆:外骨骼機器人產品目前處於研發階段。這是新興裝備未來的一個很有想象力的看點。

說到外骨骼,恐怕很多人想到的是下面這張圖,小羅伯特·強尼確實挺帥的。

新興裝備:是否是被忽視的軍工科技龍頭?

但是現實中的外骨骼,樣子恐怕會讓你失望!是下面這個樣子滴:

新興裝備:是否是被忽視的軍工科技龍頭?

但相比外骨骼的性能不會讓人失望的,上面這張圖是力場君看到的一個視頻,關於新興裝備的外骨骼產品亮相於博覽會的視頻。其中提到這個外骨骼產品是運用人體仿生學,幫助人在高負荷狀態下的行走等,助力比例高達80%,也即通過這個機械外骨骼,揹負100斤的東西, 人只會感受到20斤的重量。

視頻中還提到,類似的裝備在美軍已經非常普及,公司準備在2年內讓這款產品能夠裝備到我軍當中。

新興裝備:是否是被忽視的軍工科技龍頭?

除了外骨骼,新興裝備在2019年半年報中還提到,在固定翼飛機方面,公司已開展了全電摺疊的推廣工作。所謂全電摺疊,指的是利用智能機電技術,對飛機的全電化作用系統進行研究,以滿足航空裝備未來發展需求;公司說的很含蓄,摺疊翼,很明顯指向了航母艦載機。在我國已經具備雙航母的大背景下,這也很值得期待。

新興裝備:是否是被忽視的軍工科技龍頭?

具有歷史性貢獻的創始人

一家公司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力資源的競爭。在新興裝備上市的時候,力場君就有一個疑惑:它憑什麼就是我軍“機載設備的唯一供應商”?

新興裝備的董事長第一大股東是自然人戴嶽,招股書披露的信息如下:

男,1952年3月出生,中國國籍,無境外永久居留權,專科學歷。1969年至1978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瀋陽軍區空軍某部服役;1978年至1995年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勤指揮學院幹部;1995年至1997年擔任北京萬樂經濟貿易公司總經理;1997年6月至2013年3月曆任新興東方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董事長;2007年12月至今任中航雙興董事長;2013 年3月至今任新興裝備董事長。

而力場君關注到的則是另外一則信息:1999年10月24日,時任東方匯中公司總經理的戴嶽與張勇(澳門籍)一起,在烏克蘭,在編號775/01瓦良格號航母的買賣合同上簽字。

但是這並非是招股書公開信息披露,可信度無法保證。言盡於此。

至於股價表現,說直白點兒,新興裝備股價未來能不能漲?天知道!力場君一沒牌照、二沒能耐,更是不知道呀!但是我覺得,從上面分析的信息來看,這家公司的業務實力還是很強的,供大家參考。

這也是力場君(微信公號:基本面力場)關於價值挖掘維度的“處女作”,難免有不當之處,也歡迎大家指正!同時,也希望大家提供對於上市公司的線索和自己的思考,無論是價值挖掘還是風險提示,幫助力場君充實、豐富內容創作,在此先行謝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