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州市市場監管部門實施“管、誡、保、處”價格監管工作法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當前疫情防控進入關鍵階段,各類防護用品需求量大增,針對少數不法商戶趁機哄抬價格、謀取暴利行為,安徽宿州市市場監管部門堅持“管、誡、保、處”工作法,全面加強疫情防控期間的價格監管。

“管”是回應民意強監管。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防護用品價格飛漲的民意,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對轄區內藥店、超市等市場主體普遍採取拉網式檢查,做到全覆蓋、不漏項,對拒不整改的加重處罰、頂格處罰。截至目前,出動價格執法人員3937人次,檢查市場經營主體4487戶,對查實的55起不明碼標價、哄抬價格等違法行為進行立案查處,有力震懾不法商戶,維護市場價格秩序。

“誡”是及時提醒先告誡。全市市場監管部門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等社交平臺,持續推送價格監管法律法規、維護市場價格秩序的通知、通告等。市市場監管局發放《疫情防控相關商品價格提醒告誡書》和《關於明碼標價的通告》,約談40家藥械經營企業,提醒告誡經營者合理合法經營,規範市場價格,加強群眾法律意識,提高經營者自律。

“保”是實地督查保供應。市區個別商超蔬菜價格出現較大幅波動後,宿州市市場監管局負責人赴宿州市百大農產品批發市場,實地查看了市場蔬菜、水果、肉類供應情況等相關信息,要求市場管理方要保證明碼標價、保證不哄抬物價、保障貨源供應穩定。對於經營者存在違法行為的,將依法從嚴、從重查處,並實施信用懲戒。

“處”是投訴處置出實招。為做好防護用品價格投訴處置,市12315投訴舉報中心24小時值班,及時轉辦督辦,提高辦結率。對價格有爭議的及時調處,對諮詢投訴舉報的及時轉處,對違法行為及時查處,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及時快處。截至目前,全市共辦結價格諮詢投訴舉報1097起。其中,碭山縣市場監管局根據群眾舉報,查處碭山縣福康藥房防疫用品、藥品不明碼標價案已辦結,當場責令當事人整改,並給予3000元罰款。

針對豬肉、糧油、禽蛋、菜、奶、鹽等生活必需品市場價格動態情況,市市場監管局始終密切關注,嚴厲查處不按規定明碼標價、價格欺詐、哄抬價格等行為,保障全市各地市場價格總體保持平穩。(通訊員 宿州市市場監管局 趙晶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