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支付寶迴應年度賬單「不準」質疑:支付寶不是隻有花錢,是在幫大家管錢?

Blood_puppet


有一種做壞事給人知道了的感覺,好像給人監控著,有點怕怕。但確實方便了,回顧後還是覺得自己有省錢的空間


光頭哥哥蔡


嗯,回答本行業話題,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前些天,支付寶的年度賬單出爐,不少網友們在看到年度賬單後表示,如果不是支付寶賬單,我還真就不知道自己是一個有錢人?

因為怎麼說呢?年收入6萬的用戶,居然在支付寶上的流水高達了40萬,你說,這槓槓給你加的是幾倍?為此不少網友們提出了對賬單的質疑!

針對用戶質疑,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金服回應稱,今年支付寶年賬單沒有總消費的概念,全部調整為總支出,會比去年增加投資理財、金融保險、人情往來、公益慈善、轉賬充值這幾個版塊,因此大家看到的年度總支出金額預計會比較高。支付寶不是隻有花錢,其實是在幫大家管錢。

那麼新的問題就來了,如何理解支付寶所說的幫用戶管錢呢?我們試著來簡單的分析一下!

支付寶幫用戶理財?

眾所周知,支付寶經過這麼些年的發展,早已不是單純的社交軟件了,支付寶上面現在不僅為用戶們提供了螞蟻花唄和借唄這樣的產品,同時還有基金出售,所謂的理財,也只能是在支付寶購買基金了!

其實說白了,支付寶近些年的活動大多對新用戶友好,比如說發紅包的金額以及餘額寶體驗金的金額,反正你都是老用戶了,支付寶意思意思也就夠了。

沒有不喜歡錢的公司,如果說支付寶在用戶身上賺不到錢的話,也不會這麼忙活的幫用戶出賬單,還能借錢了。大家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春公子


如果不是支付寶的【本年度賬單】我都不知道自己一年能花那麼多錢[捂臉]若沒有他我就可以理直氣壯的跟老公抵賴了[笑哭]



星仔嘛嘛


首先,支付寶賬單中自己支付的每一筆費用只要通過支付寶支付渠道支付的都會自動記錄,包括轉賬和紅包,每個月餘額寶的多少,理財基金的多少包括保險一切在支付寶平臺上的都會有詳細的記錄。有時人花費一些費用並不會隨身攜帶記事本會記錄,但是支付寶賬單功能會自動記錄下來,並對用戶使用支付寶支付的類型進行分類,每月月底還會自動整理出分析圖,讓用戶詳細瞭解在生活繳費,吃喝玩樂,理財,紅包等各項支出,從而讓用戶通過支出來調整後續計劃,還會建議餘額寶餘額多的可以購買低風險理財產品一般會比銀行理財高一點點收益,所以,我看了支付寶年度賬單後會做一個年度分析,為2020年的生活費做個大致預算,調整自己的花費習慣。未來是大數據時代,收入越少的群體越要擁抱互聯網利用行業紅利期購買底價優質的商品,越拒絕時代的就像閉關鎖國活在自己世界裡,註定會付出代價。






詹姆斯俊696


你問我怎麼看?我選擇站著看,躺著看。

對於吃瓜群眾來說,各種app賬單看看就好,這些app為了把自己的使用率,普及率提高故意誇大數據吸引眼球,普通老百姓把它當新奇有趣的事物看待,互相調侃便罷,真正需要在意的是一年過完,錢包還剩多少。



搖曳iL


支付寶客觀反映流水,但不是經濟收入的有效證明

支付寶餘額寶對於手頭有點零花錢或者保守理財的多少是有吸引力的


泉州查某小生活


看到這個問題,我去看了看我的年度賬單。很暖心!記錄了我與支付寶相伴的日子、出行的方式、這一年行走的步數以及我的成就和資金往來。可以說它已經不僅僅是一個“錢包”那麼簡單了。在不知不覺中已深入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已經離不開它了!

年度賬單還記錄了“賬單明細”、“賬單統計”、“我的賬本”、“餘額明細”的項目,真是細之又細。朋友打趣說, 這不就是一個隨身小會計嗎?支付寶還融合了生活繳費、政務服務、社交、理財、保險、公益、等多個功能。還能幫我們累積信用,支付寶中的“芝麻信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便捷。

談到支付寶,就不得不說一說馬雲了。馬雲,真的是位了不起的商人!最初創立支付寶的時候,用戶根本不信任!這個也很好理解,陌生的產品,誰會願意把辛苦得來的錢放裡面呢?後來經過馬雲的努力,冒著坐牢的危險把支付寶一步步做了起來。不得不說,這是何等的勇氣與魄力。然而,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是對的。他成功的讓世界認識了支付寶! 目前的支付寶已經家喻戶曉。他已經覆蓋了除中國大陸以外的很多個國家和地區。

年關將近,年味漸濃。掃“五福”的活動又開始了。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不掃五福,感覺都不像過年。祝朋友們今年都能掃得五福歸。不說了,掃福去了!





公主夢女王心


賬單只是數據統計 作為參考 省不省的自己心裡清楚哦


米哥日記


你買一萬的基金,過一段時間賣掉,兩萬流水了,多做幾次幾十萬流水太容易!!!


297471157


只是一個大數據背後的統計運用,其實主要還是在把所有人平時的喜好在做篩選,以更加貼合個人消費,促使大家如何把口袋裡的錢花出來,最後的賬單就是一個附屬品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